1、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它的一根长枝低垂伸展,好似一位殷勤的主人伸出手臂在迎接远方来客,招手致意。
(2)穿过一线天,再过“蓬莱三岛”,直上玉屏楼。
(3)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黄山迎客松。
(4)玉屏楼文殊洞顶上,有一棵破石而出、寿逾千年的古松。
A.(2)(1)(3)(4) B.(4)(2)(1)(3)
C.(4)(2)(3)(1) D.(2)(4)(1)(3)
2、选出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多年以后,他向朋友们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经历。
B.他对同学们的看法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但他却不以为然。
C.听到他们又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完全忘记了刚才的不愉快,我如释重负。
D.他认真分析了这句话,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言外之意。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有误的项是( )
A.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的不休。
B.近几年来,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狭隘认知和低劣手段,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的甜蜜来。
4、阅读《使至塞上》,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到达地点和作诗缘由,“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
B.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由“归雁”一词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
C.颈联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D.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 张明不仅知道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C. 在贝多芬的许多作品中,休止符往往是超越自己,越升到一个新层次的弹跳点。
D. 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搞好学习的前提。
6、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位北方老大爷来游庐山,途中不幸被荆棘划破了裤角,游兴大减,不肯继续登山,机灵的女导游笑着对他说:“ ”, 听了这句话,老大爷开怀大笑,高兴地继续跟导游登山观景了。
A.您看我们庐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角,不想让您走呢!
B.我们的庐山就是这样,荆棘多,但只要你小心点,不就不会划破了吗?
C.我们庐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角,就是不让您走。
D.我们庐山的荆棘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拉住谁的裤角,您最好别走。
7、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婉转/碗筷 莅临/斗笠 栖息/牺牲 静谧/分泌
B.贮蓄/驻足 着急/着落 应和/和平 棱镜/欺凌
C.酝酿/耕耘 粗犷/空旷 淅沥/分析 屋檐/瞻仰
D.憔悴/荟萃 梦寐/愚昧 高邈/飘渺 黄晕/晕车
8、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9、诗句默写
(1)忽如一夜春风来, 。
(2) ,清风半夜鸣蝉。
(3)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写战争场面的句子是 , 。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阐述客观世界新旧事物发展规律的两句是 , 。
10、阅读下面一篇小说节选,完成后面题目。
红旗飞舞
魏巍
①第三阶段的作战地区在北汉江以西、金化以东和金城以南的弓形战线上。郭祥所在的第五军,对这里的地形比较熟悉,被调到这个地区来,准备对黑云岭的敌人展开进攻。7月12日上午,师政治部派人来授予担任突击任务的三连一面红旗,要他们把它插上黑云岭的主峰。三连的战斗情绪顿时达到沸腾状态,全连都在红旗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黄昏时分,突击营向前开进。邓军和周仆站在交通沟旁边,与出击的战士们一一握手。军文工团和师文工队的男女队员敲锣打鼓,喊着口号,说着快板。松树杈挂着的大喇叭一遍又一遍地播送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与《歌唱祖国》的歌曲。“小钢炮”在前面高高地举着红旗,战士们一个个挺着胸脯,步伐越发显得威武雄壮了。敌我阵地之间,横隔着一道宽阔的金城川。为了在攻击时避免敌人炮火的拦阻射击,同时为了迅速而突然地攻上敌人阵地,指挥员们费了许多心思,才想出一个新奇的办法,就是事先在敌人的山脚下秘密地挖一些屯兵洞,使部队在攻击之前偷偷地潜伏在这里。郭祥的突击营于当晚午夜时分偷渡过那道宽阔的大川,在敌人山脚下的林莽之中潜伏下来。
②这种战斗方式,使各级指挥员在精神上都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他们惟恐敌人有一丝一毫的察觉,也惟恐哪一位战士在敌人盲目的射击下负伤而忍受不住。郭祥和老模范蹲在一个小小的洞子里,真是觉得百爪挠心,实在难捱。终于天又黑下来。总攻时间一秒钟一秒钟地迫近了。通讯员小牛两只眼眨也不眨地望着我方阵地。当秒针刚刚踏上下午九点钟时,只听他尖声尖气地欢叫了一声:“看,信号弹飞起来啦!”话音未落,人们就觉得身子猛地一震,炮火的风暴遮天盖地地轰鸣起来。郭祥和老模范等人立即出了洞口,向我方阵地一望,只见三颗红色的信号弹,还飘坠在空中。数百门大炮出口的闪光,像连续不停的闪电,把半面天空照得通红。尤其是成批的火箭炮弹,拖着长长的火尾巴从顶空穿过,像赤红的钢板一样,倾泻到敌人的阵地,使整个的大地都为之震动。
③这场炮火急袭,整整进行了20分钟。霍地又腾起三颗绿色的信号弹,郭祥立即跃出洞口,举起驳壳枪高喊了一声:“同志们!冲呵!”部队在激越的冲锋号声中,向着黑云岭的主峰冲去。在火光与硝烟中,可以看到三连突击排的前面,有一面鲜艳的红旗,火团似地在向前滚动。
④冲在最前面的是乔大夯率领的爆破组。他们拿着爆破筒,挟着炸药包,向前飞快地跑着。山坡上共有七道铁丝网,已被炮火摧毁了五道,第六道也被他们迅速炸开,只剩下最后一道了。一个战士接着扑上去爆破。烟尘还没有散,乔大夯就领着爆破组的同志冲了上去。哪知冲到跟前,才发现这道足有两公尺宽的屋脊形铁丝网,只炸开了一道小口,仍然不能通过。乔大夯立刻塞进一根爆破筒准备拉火,后面一片冲杀声,回头一看,火光里闪着一面红旗,突击排已经冲了上来,只有几步远近,爆破已经来不及了。地堡里的敌人已经清醒过来,重机枪正哗哗地射击着。如果让红旗退回去,同志们就会遭到更大的伤亡。
⑤乔大夯心里一急,登时出了一身大汗。他立刻对爆破组大声喊道:“同志们!爆破来不及啦!我们不能让红旗老等在这里。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到啦!”说着,他把手里的爆破筒往旁边一扔,就趴到了铁丝网上。爆破组的其他四个同志也纷纷丢掉了炸药包和爆破筒,挨着他那长大魁伟的身躯,在铁丝网上趴成了一排。乔大夯还一个劲儿地挥动着他的手臂,大声地喊:“同志们!快过去呀!快过去呀!”其他几个组员也跟着喊:“不要犹豫了!”“为了胜利,快过去吧!”突击排的同志停下来了,怎么忍心从自己同志的身上踩过去呢!连长齐堆心里热辣辣的,不知怎样处理才好。带领突击排的副连长疙瘩李更急得什么似的,摆着手说:“不行!不行!快下来组织爆破!”这时,郭祥和他的通讯员小牛已经赶了上来。他见到这种情景,真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乔大夯听见郭祥的声音,又几乎用哀求的声调说:“营长!你就快下命令吧!为了胜利,你就让大家快踩过去吧!”郭祥回头一看,红旗已经停止前进,后面还拥挤着数百名战士,队伍里正在不断地增加着伤亡,就把心一横,牙一咬,把驳壳枪果断地一挥,说:“同志们!踩过去!”
⑥这一声号令,响彻云霄,震人心魂。在中国大地上,这一支战胜千难万险、冲过雪山草地的铁军,今天不得不踏着自己同志的肉身前进了。他们仿佛在一刹那间变成了生着羽翼的天兵飞上了主峰,那面在主峰上飘扬的红旗,在硝烟与火光中也显得更加鲜红了。
(节选自《东方》,有删改)
【1】请根据文章的内容梳理故事的情节,每个情节要包含有“红旗”两字。
情节 | 主要内容 |
开端 | 战士们在师部授予的红旗上签名,并做好突击的准备。 |
发展 | (1) |
高潮 | 进攻受阻,为了不让红旗后退,爆破组的战士躺成一排,喊战士踩过去。 |
结局 | (2) |
【2】请结合文意分析第(1)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3】阅读下面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数百门大炮出口的闪光,像连续不停的闪电,把半面天空照得通红。(指出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2)郭祥回头一看,红旗已经停止前进,后面还拥挤着数百名战士,队伍里正在不断地增加着伤亡,就把心一横,牙一咬,把驳壳枪果断地一挥,说:“同志们!踩过去!”(分析加点词语的作用。)
【4】文中多次写到的“红旗”,请结合内容分析“红旗”含义及其作用。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我写得不好,但我写出来了
李荷卿/译
(1)天快黑了,孩子们快放学回来了。我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餐,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开门关门的声音,我知道,有一个孩子回来了。我伸头一看,原来是13岁的艾米。她没精打采地路过厨房,往自己的房间走去,连我跟她打招呼都没有听见。
(2)我匆匆忙忙做完手头的活儿,来到女儿的房门外,敲了敲半掩的房门,停了一会才推开门走进去。
(3)我看到女儿慌忙擦了擦眼睛,知道她刚才一定哭了。我在她的桌边坐了下来,发现她胳膊底下的便笺簿上写着一首短诗,上面还有滴滴泪痕。我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刚刚扼制的泪水立刻又流了出来。从她哭哭啼啼的诉说声中,我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4)原来,在今天的文法班上,艾米向同学们宣布自己要写作,并自己画插图。结果,一半的同学嘲笑她,另一半的同学几乎从椅子里笑倒在地上。“别傻了,只有天才才能成为作家。”文法老师自以为是地说,“你这个学期将会得到一个D。”
(5)艾米告诉我,她当时羞愧得无地自容,泪如泉涌。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6)“哦,宝贝儿,原来是这么回事儿。你何必这么小题大做呢。老师不是那个意思,你一定是弄错了。”我一边安慰她一边从她胳膊底下抽出便笺薄,读上面的诗。
(7)“啊,真是一首好诗。诗里融进了一个孩子梦想破灭的悲伤和失望,又生动又感人,我都要哭了呢。我敢打赌,如果你把它寄到报社去,一定会得到回信的。说不定,我们家将来会出一位作家呢。”我惊喜地说。
(8)艾米不相信地睁大了眼睛。“寄到报社?作家?可是,老师说,只有天才才能成为作家。”她嗫嚅着说。
(9)“噢,孩子,老师不是那个意思。如果你有梦想,一定要坚持去实现,千万别让别人影响你。你如果真想成为作家,就要走出第一步,把自己的作品寄出去给别人看。”我鼓励她说。
(10)在我的鼓励和催促下,第二天,艾米就将那首短诗寄给了当地的报社。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采用了它,并给艾米寄来了1美元的稿酬。艾米的作品发表了,并且得到了稿酬。“我是作家了!妈妈,我是作家了!”艾米高兴地把报纸拿给我看。我用一种“我早就知道会这样”的眼神恭维她。
(11)艾米把报纸带到学校去,拿给老师和同学们看,结果引得他们哄然大笑。“你只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艾米的老师说。
(12)当艾米把老师的话告诉我时,我真担心那会打击她的积极性。不料艾米却毫不在意地告诉我说她没将老师的话放在心上,她说:“妈妈说得好,我再也不会让别人影响我了。我成功了。我的第一篇作品就被发表了。我比他们任何人都强,如果这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那也好得很啊。”听了艾米的话,我感到很安慰。
(13)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艾米又发表了十几首诗、笑话和散文。她中学毕业的时候,虽然只得了个C,但已经有几大本贴满了已发表作品的剪贴簿。她再也没跟老师和同学提到过她写作的事情。
(14)长大后的艾米,除了仍然坚持写作之外,还是一位贤惠的妻子和成功的母亲。白天,除了做好家务之外,当孩子们小睡的时候,她就写作,孩子们醒来的时候,她就陪看他们玩耍,或者坐在沙发上和他们一起一边看电视、吃甜饼,一边抽空儿写作。她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你有梦想,那你自己一定要握牢它,不要让别人的想法影响你。”而且,她还告诉孩子:“如果你做一件事做成功了,就算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也没有什么坏处。重要的是,你要坚持下去。就拿我写作来说,我写得不好,但我写出来了。”
【1】请说出A与B两句话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A.我匆匆忙忙做完手头的活儿,来到女儿的房门外,敲了敲半掩的房门,停了一会儿,才推开门走进去。
B.我做完手头的活儿,来到女儿的房门外,推开门走进去。
【2】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上下文思考,假如你是艾米,面对这样的老师,你会怎样说?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艾米把报纸带到学校去,拿给老师和同学们看,结果引得他们哄然大笑。“你只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艾米的老师说。
答:
【3】选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
【4】从本文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答: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朱自清先生在《春》开篇这样写: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鲁迅先生在《少年闰土》中这样写: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曾有过急切的盼望。在寒冷的冬季里,盼望温暖的春天到来;在久别的日子里,盼望着早日重逢;在失败后的阴影里,盼望着成功的喜悦……
请以“我盼望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②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