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1971年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上,阿尔巴尼亚等23国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提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获得通过。这一结果表明( )
A.中国同世界各国都建立了外交关系
B.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取得了成功
C.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跃居世界前列
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了恢复
2、《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记载:这156个核心投资项目是“一五计划的重中之重,“这些项目几乎吸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部工业投资的一半”。这表明我国当时的发展目标是( )
A.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B.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3、1972年,毛泽东会见法国外长时说我比较热悉你们的法国大革命,它曾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里的深远影响主要是指
A. 摧毁了许多国家的封建制度 B. 打败了欧洲反法同盟
C. 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 D. 引发了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
4、1775年4月19日,新大陆东北部的一声枪响,划破了纯净的天空,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这天,一支英国军队与北美殖民地马萨诸塞州的民兵发生了冲突,枪声让这场冲突上升为战争,史称“美国独立战争”。这场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 波士顿倾茶事件 B. 巴黎公社 C. 来克星顿枪声 D. 光荣革命
5、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带来能源领域的突破。下列发明促进石油资源开发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6、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A.消除了协约国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使不同社会制度的矛盾得到缓和
C.暂时协调了协议国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缓和了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指( )
A.日本偷袭珍珠港
B.莫斯科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战役
8、“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这里的“大变局”是指中国
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C.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9、全面深化改革是在哪次会议中提出的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届三中全会
D. 十八届三中全会
10、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那么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强兵
A.设立参政院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D.创建常备军
11、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加强了全球战略攻势,一方面积极推动北约东扩,另一方面加强和日本的战略合作,其目的是( )
①压缩俄罗斯的势力空间 ②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施压
③推动全球一体化进程 ④加速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美国有许多航空母舰的名字都与该国的独立战争有关,如“萨拉托加”号、“来克星顿”号、“邦克山”号等。其中“来克星顿”号与战争中的哪一问题有关( )
A. 独立战争的导火线 B. 独立战争的转折 C. 独立战争的开始 D. 独立战争的结束
13、我们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依据是
A.纺织机械不同
B.交通工具不同
C.生产方式不同
D.主要动力不同
14、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A.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
15、如果从西安出发,做一次丝路之旅,沿途可顺便探访下列哪一个名胜古迹
A. 洛阳龙门石窟 B. 敦煌莫高窟
C. 大同云冈石窟 D. 八达岭长城
16、一位生活在近代的读书人,不可能的经历是
A.1907年进京参加科举考试 B.辛亥革命后看到军警在为行人剪辫子
C.听闻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 D.欣赏徐悲鸿的《愚公移山》
17、下图是欧洲教权社会结构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是
A.基督教会
B.封建等级制度
C.国王
D.伊斯兰教教会
18、考古的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存的实物资料,如工具、生活用品等。下列选项中,能代表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有( )
①干栏式房屋 ②半地穴式房屋③水稻种子④主要种植粟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19、他认为社会也和自然界一样,没有任何孤立的东西,是由各种相互联系的事物组成的有机整体。恩格斯说他真正“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他是
A. 巴尔扎克
B. 莎士比亚
C. 马克思
D. 贝多芬
20、二十世纪30年代,苏联利用当时对苏联工业化有利的国际时机,采取积极政策,从西方大量引进先进技术、资金和人才,加速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使苏联的国力大大增强,为二战期间有效地抵御住德国法西斯的进攻和取得胜利,以及战后的美苏争霸奠定了经济基础。这个“有利的国际时机”是指( )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B.第二次世界大战迫近,各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前的准备
C.西方国家集中力量应对日益猖獗的法西斯势力,放松对苏联的经济封锁
D.受经济大危机的影响,西方迫切需要向外国输出资本、技术等
21、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________,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1917年________武装起义的爆发,吹响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号角。
22、如果说________把神从人的精神领域驱逐出去,那么牛顿把神从无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________把神从有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
23、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举相对应的内容,
(1)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差异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
(2)汉代开通沟通东西方的最早陆上要道——
(3)隋朝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南北交通而开凿的工程——
(4)唐朝见证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促进文化交流的壮举——
24、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________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________年。
26、请按要求列举相关历史知识
(1)古代史书说他开通“西域道”(即“丝绸之路”),他是 .
(2)1952年 完成,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3)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4)被称为“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的是 .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发动 登陆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27、荷兰画家梵高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_______和对 _______的向往。
28、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昌明,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________
29、1990年______(国家)获得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19世纪初玻利瓦尔领导拉美人民开展了反抗______(国家)殖民统治的运动。
30、______年,秦朝建立,______年,明朝迁都北京。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咸丰十年(18年)的大转折終于唤醒了一部分中国人,他们是“中国的第一流的政治家”,知道中国所处的局势是数千年的变局,而且以积极的方式应付, 但“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
——蒋廷《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中的“大转折”、“积极的方式应付”分別是指什么?结合所学说明“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日本以彻底的西学打败了中国不彻底的西学。这一事实非常雄辩的为西学至强的实效做了证明,日本的榜样被有志于维新改良的人们放大了,几十年间出现的变法议论终于一步步转化为一场社会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材料中的“社会运动”是指?依据材料分析运动出现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导致清政府采取应对措施的共同因素?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古代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文艺复兴的先驱
(3)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4)在美国实施“新政”,挽救危机
33、科技不断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社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一直是走在世界前列,请举出我国在汉朝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两项。
(2)为原子能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是时空观念伟大变革的科技成果是什么?
(3)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导致20世纪发生了两次全球性的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战争的创伤。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伤亡最惨重的战役是什么?二战中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国家,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骇人听闻的惨案是什么?
(4)根据以上的回答,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
34、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中国共产党大事记(部分)
时间 | 主要内容 |
1月13日 | 傅作义于1月下旬接受和平改编,历时64天的平津战役结束 |
3月5日 | 中共举行七届二中全会,会议集中讨论摧毁国民党的统治,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完成在新形势下工作重心的转移 |
4月23日 | 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 |
9月21日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举行 |
10月1日 | 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
(1)材料一的大事记中记载发生在北京(北平)、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几件?(至少写两件)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摘自北师大历史八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变革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使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3)请你准确的填写上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经济特区的名称,请将字母所对应的地名填写出来。
A:( ) B:( ) C:(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