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绘画作品能够体现历史的印迹。下列画作体现的历史信息是
A.共产党探索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B.中国人民的抗日路线
C.中国革命从农村转向城市
D.北伐的胜利进军
2、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下面四种货币属于埃及的是
A
B
C
D
3、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4、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形成的标志是
A.《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 D.《开罗宣言》发表
5、明清时期,为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作出重要贡献的有
①郑和②郑成功③戚继光④康熙帝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③④
6、“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其中“两弹”是指( )
①原子弹 ②氢弹 ③核弹 ④导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同志说:“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同舟共济,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地球村”反映了 ( )
A.环境污染使人类被迫移民
B.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成为一体
C.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
D.科幻小说中的一个村落
8、1897年成立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与北京大学同时被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这家出版机构创办于
A. 中华民国成立的所在地 B. 袁世凯复辟的地点
C. 黄埔军校所在地 D. 中国共产党诞生地
9、唐朝手工业发达。下列对唐朝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丝织业品种繁多,丝织技术高超
B.造船业、造纸业颇具规模
C.越窑的白瓷如冰如玉
D.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10、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重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农业
D.商业
11、1920年,印度国大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其根本目的是
A.扩大国大党的势力
B.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C.取得印度自治
D.提高民族自尊心
12、老照片定格珍贵历史瞬间,展现时代风貌。下面拍摄于1956年的照片,反映了
A.农民翻身做主人的喜悦之情 B.人们积极踊跃地参加三大改造
C.农民热烈拥护分田包干到户 D.人们加入人民公社的急迫心情
13、“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下列有关“他“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
A. “他”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联。
B. “他”实行了改革,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 “他” 是二战时期苏联的领导人,领导苏联军民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打败了德国法西斯。
D. “他”缔造和捍卫的国家25年前解体了,世界格局随之改变。
14、玻利瓦尔领导了反抗殖民统治斗争,他是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杰出代表,他领导的起义军队主要活动在
A.印度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15、在明治前期,日本出现全盘照搬西方文明的风潮,后来明治政府倡导以大和民族的民族精神为主,鼓吹“忠君”等武士道精神。据此可知,明治维新
A.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共和政体 B.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C.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改造了文化教育和生活方式
16、1991年8月19日星期一清晨,新华社莫斯科分社社长唐修哲把全体记者从睡梦中叫醒,开“飞行集会”。新华社总社从北京打长途电话告知,苏联发生政变。“苏联发生政变”的初衷是( )
A. 挽救苏联,避免解体 B. 篡党夺权,个人野心
C. 制造事端,加速分裂 D. 沽名钓誉,骗取民心
17、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的足迹,有些城市永载史册。我们依次选择上海、南昌、延安、深圳的理由是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地
②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③人民军队的创建之地
④抗日战争中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③④①②
D. ①③④②
18、“一个不幸的人,一个饥寒交迫而又善良高贵的人,一个用音乐撬动整个世界的真正英雄,一个至今无人能够逾越的音乐巨人!”这评价的是
A. 梵高
B. 贝多芬
C. 毕加索
D. 托尔斯泰
19、2019年3月15日,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两个清真寺发生严重枪击事件,造成至少50人死亡,50人受伤。在作案过程中,嫌犯布伦顿•塔兰特一直使用脸书发布枪击案直播视频,视频在社交网站上被广泛传播,造成恶劣影响。这说明( )
A.霸权主义影响地区安全
B.地区冲突严重威胁地区和平
C.世界上没有安全的地方
D.恐怖主义严重威胁世界安全
20、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是( )
A. 勃列日涅夫 B. 赫鲁晓夫 C. 戈尔巴乔夫 D. 叶利钦
2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过程:________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____________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11月7日,这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成果:这次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________当选为主席。
22、“逢十纪念”是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传统。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简表。(请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4分)
时间 | 史实 | 意义(影响) |
1905 |
|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1914 |
| 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
1954 |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1964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
23、1991年8月19日,8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试图维护原联盟体制,但不到3天,即宣告失败。这次事件后,________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俄罗斯领导人________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________年,苏联解体,标志着________终结。
24、唐朝时去天竺西游的是________,________东渡日本,传去了中国文化。
25、巴尔扎克是 19 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当时法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巴尔扎克将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完成了一套名为《_______》的小说集。他的经典之作如《_______》、《_______》等,再现了法国 19 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26、南北矛盾的加剧:
领土扩张:美国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领土不断扩张。到19世纪中期,美国已经成为东临___________、西濒________________的大国。
27、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爆发“____________”,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这次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____________苏维埃同时存在。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
28、苏联建立:________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________”。
29、罗斯福新政特点:采用_________手段扭转经济形势。
30、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2)《 》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3)《 》被誉为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4)《 》的发表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31、简述俄国兴起的概况。
32、2017年10月18—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召开了许多重要的会议,制定了重大的方针和政策,引领了中国发展方向,领导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此次会议召开诞生地点在哪里?有什么意义?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哪一伟大的决策?这一决策最先从农村开始,具体是怎样做的?
(3)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哪次?
(4)回顾党的奋斗历程,你有何感想?
3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国际组织。
(1)美苏冷战时期形成的以美国为首的军事组织一
(2)1993年成立,大大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组织一
(3)1995年成立的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的组织一-
34、世界在变,初心不改,回望原点,读懂当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国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毛泽东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讲话
材料二 我们始终认为,各国的发展道路应由各国人民选择。所谓的“中国模式”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
——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
材料三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十九大报告》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回答,“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带着中国的特性”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2)材料二中“中国模式”指什么?请你列举出两例让中国人自信的制度。
(3)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以“信仰的力量”为主题,完成一篇小论文。
要求:①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有道德良知,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真情实感,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尊重历史规律.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2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