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反映的占主导地位消费方式所产生的最主要消极作用是( )
《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
A.社会上攀比和奢侈之风盛行
B.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C.家庭负债增加生活质量下降
D.美国金融业出现混乱局面
2、第二次鸦片故争后,洋务运动兴起。下列属于洋务运动中兴办的民用企业是
A.湖北汉阳铁厂
B.江商制造总局
C.上海发昌机器厂
D.南通大生纱厂
3、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全国各条战线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他们的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保家卫国,英雄主义
C.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D.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4、古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它在西方文学、戏剧、建筑、雕塑、数学、天文历法等诸多领域都占据重要地位。以下搭配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5、迫使法西斯德国陷人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境地的军事行动是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
6、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这里的‘火药桶’指的是
A. 法德边界 B. 北非突尼斯 C. 巴尔干半岛 D. 中东地区
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司母戊大方鼎是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B.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著作
C.东汉时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百科全书
8、清末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材料意在强调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A.冲击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B.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C.推动近代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D.使中国逐步丧失关税自主权
9、现在大家都知道,出门旅游只需要一个电话就可以要求航空公司将机票预订,这种便利的方式最早出现在( )
A. 英国 B.日本 C.德国 D. 美国
10、苏联是20世纪的一个大国。下列关于苏联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 为中国抗战的胜利作出过贡献
C. 曾经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 存在的时间为1917~1991年
11、很多老一辈德国人认为:“如果希特勒能在1939年9月(对波兰的侵略行动)之前死去,他就会被作为德国历史上的伟人载入史册。”可见,纳粹党能够获得广泛支持的原因是
A.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进步人士 B.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C.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煽动复仇情绪 D.当时的政府软弱无能
12、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主要是因为
A.摧毁了许多国家的封建制度 B.革命思想和精神传遍欧洲大陆
C.引发了欧洲大陆各国资产阶级革命 D.打败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堡垒俄奥普
13、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为此在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推动下
A. 进行洋务运动
B. 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
C. 尝试建立民主共和制
D. 宣传民主科学
14、东欧剧变,最具决定性的变化是( )
A. 社会制度 B. 政治制度 C. 国名变化 D. 国家分裂
15、“非洲年”是指( )
A.1959年
B.1961年
C.1960年
D.1962年
16、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揭开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事件是
A. 二月革命
B. 《四月提纲》的发表
C.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 十月革命
17、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在造纸术的改进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A.董仲舒 B.蔡伦 C.张仲景 D.司马迁
18、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
A. 佛教的传入
B. 民族的汇聚
C. 疆域的扩大
D. 全国的统一
19、汉武帝一反祖宗定法,尊儒术以约束官吏,效法家而严惩贪官,王道霸道,交错为用。这说明汉武帝治国的特点是( )
A.无为而治
B.儒法并用
C.仁者爱人
D.以德化民
20、“他们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这句话评价的是
A. 《凡尔赛和约》 B. 《九国公约》
C. 《慕尼黑协定》 D. 《联合国家宣言》
21、内战爆发:
林肯贡献:为维护___________________和解放________________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与景仰,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22、印度民族大起义
原因: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英国完成了________,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3、埃及的华夫脱运动:背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沦为________的“保护国”,实际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②一战结束后,英国继续维持在埃及的统治,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内容。
(1)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被消灭的阶级——
(2)1988年建立的经济特区——
(3)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地区——
25、两汉时期,科技发展,文化繁荣。《史记》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____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东汉名医____写成《伤寒杂病论》,被后世称为“医圣”。
26、历史上重大战役(战争)常常是国家命运的转折。
(1)______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______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______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7、斯大林模式:苏联在________年通过了新宪法,标志着苏联____________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28、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实行________制度、________制度,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________制度。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不久,________国和________等国也宣布成为“福利国家”。20世纪50年代,美国几次修订《________》,扩大受益群体,提高最低工资,资助贫困学生。随着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________、失业保险和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资产阶级也认为实行这种制度,可以________,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________的社会环境。但是,社会保障制度________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9、请依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国际组织名称。
(1)72年前成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是 。
(2)2014年11月,北京成功承办了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会议,这是我国继2001年之后第二次成功承办此类国际会议。
(3)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军事政治同盟是 ;推动贸易发展的全球性经济组织是 。
30、历史上一些重大会议的召开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引发了中国国内五四运动的会议:
(2)暂时协调了一战后日美矛盾的会议:
(3)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安抚法西斯国家的会议:
31、现在世界上还有多少个社会主义国家?
32、试简述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的思想的主张及影响?
33、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为巩固国家统一,基本解除了北方哪一少数民族的威胁?
(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对当时政治局势和民族关系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清政府为加强对西北、西南边疆的管理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或官职?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式有哪些?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
34、
材料一工业革命提高了农业技术水平,使城市化有了物质保障。在工业革命的刺激下,19 世纪英国 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居欧洲首位,农业劳动力在农村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由 1520 年的 80%下降到 1801 年的50%。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产业结构,有利于城市体系的形成。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是一个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工业革命后,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崛起。据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的统计,1801 年,英国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 32%、23%和 45%,而到 1841 年则变为 22%、34%和 44%。
——刘康《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英国城市化进程》
材料二从 1813 年印度被迫接受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后,英国的棉纱、棉布等大量机器工业品涌入印度,沉重打击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特别是棉纺织业。英国的工业革命不仅摧毁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还打击了农村手工业,破坏了古老的农村公社制度以及社会经济结构,从而使印度自给自足的村庄变为生产鸦片、棉花、黄麻、蓝靛和其他原料用以换取英国货的农场。这样,由英国生产工业品、由印度生产原料的国际分工,在摧毁印度旧世界的基础上形成了。这种演变过程在其他落后国家也相继发生,如中国。
——高德步等主编《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工业革命期间工人的集中式贫穷,恩格斯用“非人类”来形容,从首都伦敦到伯明翰、诺丁汉、格拉斯哥等工业城市,工人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的情况是常见的。与经济上的拮据相配的,是政治上的不 公待遇。
——张莉、郭雨祺《从《北极星报》到《新莱茵报》:早期工人阶级报刊新探》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城市化的影响。工业革命为城市化提供了物质保障;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产业结构,推动城市化进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印度、中国沦为生产原料以换取英国货的农场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恩格斯用“非人类”来形容的集中式贫穷的表现。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评价一个历史事件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