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新疆石河子初三下学期三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章西女王和尼赫鲁的事迹,反映了哪国为实现民族独立而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

    A.纳米比亚   B.印度

    C.巴拿马   D.英国

     

  • 2、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关于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A.最初开通于唐朝

    B.起点在洛阳

    C.中转站是大秦

    D.张骞是功臣

  • 3、“武昌起义一个月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但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战争。清朝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此观点

    A. 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B. 充分说明了辛亥革命的性质

    C. 指出了清朝灭亡的内部原因

    D. 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 4、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以伦比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求同存异;邓小平理论

  • 5、对以下朝代兴替表解读正确的

    朝代

    创建人

    称帝前的身份

    年代

    后梁

    朱全忠

    唐朝宣武军节度使

    907-923年

    后唐

    李存勖

    晋王,其父为唐朝河东节度使

    923-936年

    后晋

    石敬瑭

    后唐河东节度使

    936-947年

    后汉

    刘知远

    后晋河东节度使

    947-950年

    后周

    郭威

    后汉天雄节度使

    951-960年

    ①武将专权,政局动荡不安                      

    ②北方政权更迭频繁

    ③后梁等五个政权并存对峙                      

    ④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6、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在( )

    A. 秦始皇时期 B. 汉高祖时期 C. 汉武帝时期 D. 唐太宗时期

  • 7、“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应出自(  )

    A.齐桓公改革 B.商鞅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莽改制

  • 8、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时设计的年代尺,据此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近代化的探索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D.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 9、明清之际,随着工商业市镇和市民阶层的兴起,文学艺术也出现了适合平民欣赏趣味的作品和艺术形式。下列反映清朝时期文学艺术成就的是( )

    A.《红楼梦》和京剧 B.《水浒传》和昆曲

    C.《西游记》和徽剧 D.《三国演义》和汉调

  • 10、被称之为“经济联合国”的国际组织是

    A. 世界银行 B. 亚太经合组织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 11、“……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下列哪一事件能够证明这一论断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斯大林格勒战役

  • 12、罗斯福“新政”中既减少庞大的失业队伍,又刺激消费和生产的新政措施是( )

    A.对银行的整顿

    B.对农民的补偿

    C.国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D.新建许多公共工程

  • 13、20世纪至今,世界格局发生了三次演变,按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多极化趋势-凡华体系-两级格局

    B.两极格局-凡华体系-多极化趋势

    C.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华体系

    D.凡华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 14、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②世界银行

    ③关贸总协定

    ④联合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15、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其含义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

    A. 主张民主科学

    B. 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C. 挽救民族危机

    D. 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 16、据记载,公元630-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留学僧。这说明(  )

    A.中国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B.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

    C.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楚文化

    D.日本根据中国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

  • 17、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主题是“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下哪个事例不属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A.中国海尔集团北美总部在美国纽约启动

    B.美国波音飞机的零部件来自世界各地

    C.目前全世界跨国公司约有六万多家

    D.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

  • 18、“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此规定出自于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法典》

  • 19、刘伯承元帅在《回顾长征》中写道:“口口口口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厖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口口口口填写

    A. 长征开始

    B. 遵义会议

    C. 渡过湘江

    D. 三军会师

  • 20、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中国经济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地举办了第九届——————成员领导人会议。

    A. WTO   B. EN   C. UN   D. APEC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司马迁编著的《______》和司马光编著的《_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 22、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____日益尖锐。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也构成了新的挑战。由于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国家人口的生存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卫生和健康状况难以迅速改善。同时,耕地和_______资源的缺乏,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经常导致普遍的饥荒。

  • 2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是______,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______。

     

  • 24、二战后,______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 25、从繁荣到危机:危害: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________激增。

  • 26、1909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中国居民欢欣鼓舞,庆祝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全线通车。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请在下表中填写提到的几位科学家的国别、代表作和他们的主要成就及社会影响

    科学家

    国别

    代表作

    主要成就

    社会影响

    牛顿

     

     

     

     

    达尔文

     

     

     

     

    爱伊斯坦

     

     

     

     

     

     

     

  • 28、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1)南北朝时期的农学家   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2)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 ,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3)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建立起了经典力学体系,牛顿被誉为  

    (4)第三次科技革命以   的广泛应用为核心,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 29、填空:

    (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_________问世。此后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0世纪70年代以来,_________迅速发展。

    (2)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展开。除此之外还在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不断取得进展。

     

  • 30、和合之美是中华民族的美好追求。

    (1)   ”提出“仁”的思想,主张“仁者爱人”,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2)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被少数民族首领奉为“天可汗”。

    (3)中国共产党以人民利益为重促成了   的和平解决,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文献是什么?

  • 32、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多次大变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两次分赃会议形成了什么新秩序?这一秩序的形成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请列举20世纪20年代签署的损害中国权益的文件。

    (2)二战后初期,美国针对苏联推行了冷战政策,使国际形势趋于紧张。请问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是什么?二战后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两极格局崩溃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向什么趋势发展?面对世界复杂多变的政治格局,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

  • 33、14~16世纪的欧洲被称为“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指的是哪两个事件。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它的名字叫美利坚合众国”。也被称作——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具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将世界第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大国崛起〉之新国新梦》

    材料二 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建立了世界霸权。接着,英国又率先废除奴隶贸易,占据道德制高点。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实现了工业化,英国的霸权达到高潮。从19世纪末至二战后,英国不接受德国利用战争方式进行的霸权挑战,却接受了美国和平方式的霸权转移。英美两国霸权转移历经1899-1940年的互补阶段、1941-1945年的同盟阶段、1946--1948年的协同阶段。

    ——摘编自潘兴明《英国霸权转移的历史考察》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试分析英国接受美国以和平方式实现霸权转移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