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台东县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对古代称谓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用于自称时,为谦辞。如老年人谦称自己为老朽,老年妇女谦称自己为老身。

    B.舍:谦辞,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如舍弟、舍妹、舍亲、舍儿、舍女等。

    C.先:已故的,多用于尊长,如称已离世的父亲为先父、先严,称已离世的母亲为先母、先妣、先慈。

    D.犬:旧时有“犬子”一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儿子。

  •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大侵”是指先侵占后经略,指国土兼并。后由土地推及财产、人口,在国土兼并的含义之外,又附带了掠夺、奴役的含义。

    B.丁内艰”是丧制名,凡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

    C.公帑”是指公共财产,即国家、政府、公家之财产。

    D.光宗”是用作皇帝和君主的庙号,是光复之主的庙号。开国君主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 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老人与海》中,老人圣地亚哥在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回想起以前和一个大个子黑人比手劲的光景。比试持续了一天一夜,在其他人建议和局结束的当口,圣地亚哥使出浑身力气,把黑人的手扳倒。

    B. 《边城》中说爷爷接翠翠晚了,翠翠就哭了。爷爷叫翠翠坚强勇敢,不要遇到事情就哭。翠翠知道了很多妈妈的事情,爷爷却开始悲伤起来。

    C. 《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为了解决他弟弟破产后的债务问题,宴请了克罗旭叔侄。这是他结婚以来的第三次请客,这件事在城里弄得沸沸扬扬。

    D. 《狂人日记》中发现“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狂人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后来他狂病治愈而“赴某地候补”,这是作者对他寄予的希望。

    E. 《茶馆》第一幕中,庞太监对王利发说“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这句台词表明了维新变法失败后,保守势力又重新得势。

  • 4、下列各句中“于”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因击沛公于坐 B.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不拘于时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文字是语言的艺术, (1) 语言的功能是很奇妙的。  (2)语言的表现力又是有限的,(3)是语言大师也常常遇到语言表达的苦恼。中国的文学家深知“言不尽意”的道理,(4)特别注重语言的暗示性,把那些微妙的意味寄诸言外,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中国文学的鉴赏,要从语言入手,但(5)不被语言局限,做到从言内到言外,(6)能品尝到那些言外的滋味。

    (1)  (2)  (3)(4) (5)(6)

    A. 因而  同时  虽然  /   只要  就

    B. 而   尽管  即使  就 能够  /

    C. / 虽然  纵然  由于  / 定

    D. / 然而  即使  所以  只有  才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汉字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信号系统,传导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人格。它以特有的形态,将中国人或规范或潇洒的人格价值,中国人或守格或破格的文化精神暗传出来。在线条的飞扬和变化的布局中,你会时不时感觉到中国人平衡与欹侧、协调与矛盾、统一与变化、齐整与错落等等独特的哲理气息和思辨方式。

    汉字由象形的图画经由简化、抽象、变形,逐步演变为符号,每个汉字最初都是描摹事物的一个单幅画(如鱼、龙),或由两幅、多幅图画拼接起来的一幅组画(如有偏旁的好、安)。音指与象指在汉字中合一,笔划与结构中均有图像、意象和情象内容。后来随着字的日渐功能化、实用化、符号化,书与画在实用功能层面开始分离。自从书法进入了愈来愈重视以真草隶篆、特别是行草来表达书写者感情的阶段,艺术的功能重又上升,书与画在艺术审美层面重又结合。弹性幅度极大的毛笔,可浓可淡可枯可润的水墨,以及能够以吸水度和印迹感天然造成原生效果的宣纸,使中国书法因毛笔、水墨、宣纸的书写,能以在快慢、提按、推拉、扭折、顿挫、转甩、浓淡、湿枯、晕涩、虚实中相映相辉、相生相克,能以比其他纸笔无比丰富的艺术语汇,给书法作品的构思和表现提供无限张力,给精神创造和艺术创造提供了其他文字书写无可比拟的阔大空间。汉字的点、划、撇、捺、钩、方框(圆)和三角的多形态笔法,以及毛笔笔划的多方向性写法,这些在别的文字中罕有的特色,为各类线条和几何图形大量进入书法铺就了通道,使得现代逐步发展起来的徒手线艺术、点画造型艺术、符号化艺术、空间造型艺术的许多观念,很早就进入了汉字书写,同步提升了中国书法具象和抽象的双向表达能力。

    汉字书写由具象的图画在漫长的岁月中逐级简化、变异、提升为书法艺术抽象的符号,却又草蛇灰线 ,留下了各种象形图画的印痕。中国书法在发生学领域的这一由形而神、由画面而符号的过程,其实全息着、也发酵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始终重视形神关系、持续解读形神关系,也就逐渐成为中国书论、画论、艺论、文论,乃至整个中国哲学文化思想的一大特色。

    中国书法的特征,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它具有中国文化思维特有的“三易”质地,也就是说,在总的方面它诠释了“简易、变易、不易”的思维。西汉易学家总结出来的这个“三易”思维,“简易”不是简单化,而是统摄、宏观、浑一地在各种关系的综合把握中看问题,是统摄提升具体而又庞杂的现象,简化、转化为总体感觉的能力。“变易”不能乱变,要根据你创作的具体情况去实现符合规律的变化发展,但又要有“不易”精神,执守本质、执守原则、执守规律。字体和书风就是“不易”,经典和传统就是“不易”,碑帖和程式就是“不易”。在“简易”思维和写意表神精神统摄下,辩证处理好“不易”和“变易”的关系,是书法创作之精要,也是中国文化发展之精要。

                                                 (摘自肖云儒《中国书法的文化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书法以特有的形态,体现着中国人既规范又潇洒的人格价值,体现着中国人既守格又破格的文化精神。

    B.中国书法因毛笔、水墨、宣纸的书写,比其他纸笔拥有更丰富的语汇,在书写和表达内容上空间也更阔大。

    C.汉字书写经历了描摹事物到音指与象指结合、再到书与画实用功能分离、最后书与画艺术审美重又结合的过程。

    D.中国书法的特征与西汉就总结出来的“三易”思维有着紧密联系,“三易”思维完全可以诠释中国书法这一文化现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提出观点,汉字书法能够体现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人格,人们在汉字线条的飞扬和变化的布局中能感受到中国人特有的哲理气息和思辨方式。

    B.文章第二段逐层递进论证,汉字书写元素的多形态多方向性笔划特性,比书画同源的造型特性对我们的文化思维和艺术思维产生的影响更广泛。

    C.文章第三段论述了中国书法在发生学领域的演变过程发酵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重形神是书论、画论、艺论、文论的特色,是中国哲学文化思想的特色。

    D.文章第四段进一步论述了不管是书法创作还是中国文化发展,都要在“简易”思维和写意表神精神统摄下,辩证处理好“不易”和“变易”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汉字没有飞扬的线条和变化的布局,我们也许不会从中感觉到中国人平衡与欹侧、协调与矛盾等独特的哲理气息和思辨方式。

    B.简化、抽象、变形,再演变为符号,是汉字由象形的图画开始演变必经的过程,这其中也有审美层面的追求。

    C.对形神关系的重视,对“三易”思维的总结体现着中国文化思维的独特性,这一独特性也可以在汉字书法中得以体现。

    D.汉字的多形态笔法、多方向性写法,促使了徒手线艺术、点画造型艺术、符号化艺术等许多观念在现代逐步发展起来。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的《齐谐》中说,鲲鹏奋飞时“________

    _________”但它也并不逍遥,因为“________”,依然有所待。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美,是人类共同的追求。美在哪里?美在自然:王勃于秋日登临滕王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尽九月之景,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崔莺莺于秋日送别张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尽离愁别恨,表现出人世间的凄美忧伤。美在精神:屈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怨而作《离骚》;朱柏庐谆谆教导子弟要节俭,不要铺张浪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丝一线亦然。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要向他人学习,又强调须加强自我反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篇章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苏轼“______”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李清照“______”写出女子饮酒的哀怨。

  • 10、按要求填空。

    (1)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七则》

    (2)___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轻快与冷涩。

  • 11、写出下列各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A、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B、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

    C、旧时王谢堂前燕,__________

    D、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

    E、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F、绿杨烟外晓寒轻,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生查子

    晏几道

    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1请对“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中的“长”和“少”加以赏析。

    2本词下片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情意的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珝,字叔温,寿光人。正统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天顺中,历右中允,侍讲东宫。

    宪宗即位,以旧宫僚屡太常卿,兼侍读学士,直经筵日讲。成化十年,进吏部左侍郎,充讲官如故。珝每进讲,反覆开导,词气侃侃,闻者为悚。学士刘定之称为讲官第一,宪宗亦爱重之。明年诏以本官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帝每呼“东刘先生”,赐印章一,文曰“嘉猷赞翊”。寻进吏部尚书,再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文华大训》成。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

    珝性疏直。自以宫僚旧臣,遇事无所回护。员外郎林俊以劾梁芳、继晓下狱,珝于帝前解之。李孜省之辈以左道乱政,欲动摇东宫。珝密疏谏,谋少阻。素薄万安,尝斥安负国无耻。安积忿,日夜思中珝。初,商辂之劾汪直也,珝与万安、刘吉助之争,得罢西厂。他日,珝又责王越于朝,越惭而退。已而西厂复设,珝不能有所诤。成化十八年,安见直宠衰,揣知西厂当罢,邀珝同奏。珝辞不与,安遂独奏。疏上,帝颇讶无珝名。安阴使人讦珝与直有连。会珝子镃邀妓狎饮,里人赵宾戏为《刘公子曲》,或增饰秽语,杂教坊院本奏之。帝大怒,决意去珝。遣中官覃昌召安吉赴西角门出帝手封书一函示之安等佯惊救次日珝具疏乞休。令驰驿,赐月廪、岁隶、白金、楮币甚厚。其实排珝使去者,安、吉两人谋也。

    时内阁三人,安贪狡,吉阴刻。珝稍优,顾喜谭论,人目为狂躁。珝既仓卒引退,而彭华、尹直相继入内阁,安、吉之党乃益固。珝初丁母忧,庐墓三年。比归,侍父尽孝。父殁,复庐于墓。弘治三年卒,谥文和。嘉靖初,以言官请,赐祠额曰“昭贤”,仍遣官祭之。

    子锐,字汝中。八岁时,宪宗召见,爱其聪敏,且拜起如礼,即命为中书舍人。宫殿门坎高,同官杨一清常提之出入。帝虑牙牌易损,命易以银。历官五十余年,嘉靖中至太常卿,兼五经博士,仍供事内阁诰敕房。博学有行谊,与长洲刘荣并淹贯故实,时称“二刘”。

    《明史·刘珝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遣中官覃昌召安/吉赴西角门出/帝手封书一函/示之安等/佯惊救/次日/珝具疏/乞休

    B. 遣中官覃昌召安/吉赴西角门/出帝手封书一函示之/安等佯惊救/次日/珝具疏乞休

    C. 遣中官覃昌召/安吉赴西角门/出帝手封书一函/示之安等/佯惊救/次日/珝具疏乞休

    D. 遣中官覃昌召/安吉赴西角门出/帝手封书一函示之/安等佯惊救/次日/珝具疏/乞休

    2下列对文中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庶吉士,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在考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

    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B. “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 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C. 成化十八年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成化是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年号。帝王年号纪年法是我国古代重

    要的纪年法之一,如文中的“正统十三年”、“嘉靖初”以及我国历史上的“赵惠文王十六年”,

    都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

    D. 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珝颇有口才,善于辞令。他担任讲官,每次入朝讲学时,都反复开导,言词语气从容不迫;在当时被世人称为第一讲官,就连皇帝也称他为“刘东先生”。

    B. 刘珝性格直爽,敢于奏议国事。他遇到事情时从不回避,李孜省等人用歪门邪道扰乱政事,想改换太子,刘珝就秘密地上疏来劝谏皇帝,阴谋稍微被阻止。

    C. 刘珝嫉恶如仇,爱憎分明。曾当面指责万安;有一个朝臣王越,刘珝又在朝堂上责备他,使他羞愧地退了下去。

    D. 刘珝的儿子刘锐博学又有品行。他先后任官五十多年,嘉靖年间官至太常卿,兼任五经博士,同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素薄万安,尝斥安负国无耻。安积忿,日夜思中珝。

    (2)珝初丁母忧,庐墓三年。比归,侍父尽孝。父殁,复庐于墓。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荷花淀》《小二黑结婚》(节选)《党费》都注意通过细节塑造人物,表达情感,如水生嫂被苇眉子扎破手指时的动作神情;三仙姑老来俏装扮的悄然变化,黄新在牺牲前对同志的嘱托。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请参考课文中的实例,写一个细节描写的片段,3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