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攀枝花市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十号,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消息!

    B.老师每每讲到精彩处,会情不自禁地把衣抽越捋越高,连下课时间也忘了。

    C.前天刚刚跌跤崴脚,今天又一不小心摔碎了杯子,真是祸不单行啊!

    D.重建人类精神家园,以获得心灵的充实感和归宿感,语文教育责无旁贷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xūn基(diàn)  澎bài)  鞠躬尽cuì

    B.yín然()   猎(shè)  为人知(xiǎn

    C.堂(nòng)  选pìn陶(xūn)  气冲牛(dǒu

    D.kǎi徨(fáng)  轻jié)  深痛绝(

  • 3、学校开展“一起向未来”语文实践活动。

    【活动一:踔厉奋发向未来】

    回首昨日风云激荡,前赴后继成就辉煌。“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青春誓言还在耳边回响,“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深情告白仍在心中激荡。而今一起向未来,青山绿水蓝天的画卷徐徐展开;一起向未来,冰雪如桥,相聚冬奥,“简约、安全、精彩”敲响新时代奋进的鼓点;一起向未来,仰望苍穹,逐梦星空,人类前行的脚步从未停止……五千年辉煌奔涌澎湃,九万里神州虎跃龙腾。年轻的我们生逢盛世,重任在肩,让我们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一起向未来!

    以上是小芳同学为本次活动准备的演讲稿,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文中划横线的三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加点的“回响”“未来”“停止”都是动词。

    C.“青山绿水蓝天的画卷徐徐展开”“冰雪如桥,相聚冬奥”两句话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D.上文最后一句朗诵时应铿锵有力,昂扬奔放。

  • 4、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久前在武汉圆满结束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极大地提升了武汉的城市形象。

    B.我对《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非常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

    C.好的演讲材料不是抄来的,而是演讲者对事实、数据等进行认真研究、整理、搜集的结果。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 5、名著阅读。

    (1)以下有关《朝花夕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朴实又愚昧,是典型的旧中国农村妇女。买《山海经》一事给“我”的内心带来震动,定格了“我”对阿长的敬意。

    B.《<二十四孝图>》中,作者最不解,甚至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前者将肉麻当作有趣,后者让人实在同情郭巨的儿子。

    C.在《父亲的病》中,名医陈莲河愚昧迷信、贪财求名。他的药方总是很奇特,比如要原配蟋蟀一对、败鼓皮丸等。医治无效后又归咎于前世的冤愆。

    D.《琐记》中,作者就读的“雷电学堂”是西式学校,却不伦不类、乌烟瘴气;矿路学堂不仅没让作者学到什么采矿知识,还阻挠学生阅读新书新报。

  • 6、以下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纪念白求恩》一文中的白求恩,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

    B. 《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

    C. 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集《我与地坛》。

    D. 《金色花》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泰戈尔,主要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

  • 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B.马致远,元朝著名戏曲家、散曲家。他的散曲代表作是《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戏曲代表作是《汉宫秋》。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四世同堂》《龙须沟》。

    D.曹操,字孟德,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品有《蒿里行》《观沧海》等,《观沧海》写于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大胜而归的路上。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国,同行者诳之,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愀然变容。指社曰:里之社。乃喟然而叹。指舍曰:此若先人之庐。涓然而泣。指垄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先绐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乃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户冢悲心更微。

    (选自《列子·周穆王》)

    【注释】①诳:欺骗。②愀然:悲伤的样子。③绐:欺骗。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此里之社       (2)乃涓然而泣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乃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户冢悲心更微。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名句名篇默写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2)___________,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

    (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比喻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重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约客》中用梅雨、蛙声烘托出单调、寂寞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5)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岑参的《逢入京使》中“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思念家园的悲伤;《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木兰为报效国家,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现代文阅读

    看春

    丁立梅

    ①城里的春天,多半是零碎的,小打小闹着的,不过是人家窗台的一盆花,城边河畔的一排柳。乡下的春天却全然不一样,乡下的春天,是极讲排场的,仿佛听到哪里“哗”一下,成桶成桶的颜料,就花花绿绿泼下来,染得满田满坡皆是。这时的乡村,像油画,是最有看头的。

    ②于是去乡下看春天。

    ③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叫新曹的小镇,它有五万亩的油菜地。车子在修得平坦宽敞的乡间道上,一路奔去,奔向那菜花深处。以为就到尽头了,哪知车子一拐,竟又撞上一片菜花地,又铺开一片黄色汪洋,绵绵不绝。同行中一人问:“美吧?”我笑无语,不堪说,只任一双眼睛,掉进那汪洋里。古有女子“对镜贴花黄”,我想这花黄,该是菜花的颜色才对,眉心一点艳,有惊心之感。

    ④跟一些植物相认,不是初相识,是久别重逢。牛耳朵、刺艾、乳丁草、三叶草……这一些,我多么熟悉!乡下是草们的天堂,草们是羊的天堂。小时养羊,天天提了篮子去挑羊草。却贪玩,在草地里捉蚱蜢,或扣了篮子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等到日落西山了,才想起篮子还是空的呢,野地里,随便找几根草秆,把篮子架空,然后割一把青草,摊上面,看上去,就是满满一篮子翠绿了。回家,在大人面前晃一下,让他们看是满篮子青草呢,趁他们不注意,人已溜到羊圈边,把那把青草扔进去。大人问起:“草呢?”响亮地回答:“羊吃了。”真是可怜了那些羊,半夜里饿得直叫唤。

    ⑤不知现在的孩子,玩不玩我们小时玩的游戏了?不知现在的羊,还会不会半夜饿得直叫唤?我看到草地上,有一群羊,正悠闲地吃着草。同去的惊喜地叫:“羊哦。”同去的老先生神态安详,说:“羊有什么看头?”莞尔。

    ⑥蚕豆花开了,星星点点,伴在菜花旁,像撒下无数的小眼睛。白萝卜的花,是粉紫的,小蜜蜂们围着它嗡嗡。我好不容易等到一只停在花蕊上,给它拍了一张照。一种叫婆纳头的草,开粉蓝的花,花细小得像米粉。我拉近镜头,拍下那粒粉蓝。再看显示屏上,分明是一朵美得让人心疼的花呵,像乖巧的小女儿。这野地里,到底还藏了多少美?无论卑微与否,它们都认真地绿着,开着花,不辜负春天。我想,这才是活的真姿态吧。

    ⑦看到一丛荠菜花,细碎的翡翠色,像水仙花的颜色,清秀,温柔。我悄悄拍下它,让同行的人认,这是什么花。结果大家都没认出来。我有些为荠菜叫屈,它一季的美丽,到底为谁?或许,它谁都不为,它的美丽,只属于它自己。

    ⑧路边看见养蜂人,正在路边忙碌。头上裹着头巾,脸上刻着岁月沧桑。这些养蜂人,据说是从闽浙那一带来,他们天南地北地追着花跑,此处花息了,又将迁徙到他方,去寻找花开。一旦成为养蜂人,四处漂泊,将贯穿他们一生,他们幸福吗?我看过商场货架上,摆放的蜂蜜,一瓶一瓶,盛满甜蜜芳香,那里面该有多少花的魂蜂的魄,还有养蜂人的颠沛流离?这世上,很多时候,苦乐自知,好好活着,才是本质。我唯愿这个春天,他们是快乐的。

    (选自《阅读与作文》,有删改)

    1第①段中,作者描写了城里的春天和乡下的春天的情态,对此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城里的春天”和“乡下的春天”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乡下春天最有看头。

    B. 说明作者对城里春天的反感之情。

    C. 表现作者对乡下春天的喜爱之情。

    D. 引出下文对乡下春天的叙述。

    2“我笑而无语,不堪说,只任一双眼睛,掉进那汪洋里。”对于该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

    B. 这句话流露出作者对无边无际菜花的喜爱之情。

    C. “汪洋”指的是无边无际的菜花地。

    D. “掉进”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陶醉于菜花深处的情景。

    3第⑥段看似描写花草,实则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认真地活着,就是美丽的人生。

    B. 人和这些花草一样,天生平等,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C. 不要辜负大好春光,活出精彩的人生。

    D. 人们要像这些花草一样,享受大好春光,及时行乐,过安逸的生活。

  • 11、阅读夏坚勇的《菜花》,完成下面小题。

       

    夏坚勇

    ①“蚕豆花开哄煞人,豌豆花开有巴成。”这是乡村里两句古老的谚语。蚕豆花是急性子,一开春就迫不及待地探出了头颅,淡淡的青紫色,中间有一块黑斑,像一只不规则的小酒杯,不怎么起眼的。其实那时候离收获还早。豌豆开花大致要到谷雨以后,一串串小白花,素面素心的样子。在它的身边,麦子已经圆身抽穗了,田野上的风一天比一天温情。

    ②在蚕豆花和豌豆花两个季节之间,是清明前后盛开的油菜花。

    ③菜花是乡土情情结的经典意象,它让人们想起小河里涨满的春水,男孩鼓着腮帮吹响的一支芦笛,泥土在犁铧下闪着滋润的光泽,香桔树上的小喜鹊出巢了,柳丝在春风里多么轻盈,田埂上走来一队村姑,笑声摇曳着自由自在的阳光。菜花开了,乡村也走进了一个希望的季节。

    ④在所有作物的花中,菜花是最壮观的,那是一种华丽的高贵,又是一种华丽的朴实。好大一片烂漫的金黄色,汪洋恣肆,云霞一般铺展开来,你只能用华丽来形容。虽然菜花是乡土气的,人们一般也不会把它和华丽联系在一起。但华丽有时是一种气势,本来并不华丽的个体,汇聚在一起就有了华丽的视觉冲击力。就像竖琴的揉弦或长笛的颜音,可以汇聚成气象万千的华彩乐章。大片的菜花,让人真想扑进去打几个滚。《九九艳阳天》中有一句唱词:“蚕豆花儿香啊麦苗儿青”,为什么不是“油菜花儿香”呢?写春景不写菜花,实在是说不过去的。

    ⑤菜花开了,乡村里到处浮动着若有若无的香气,那香气不妖娆,不媚俗,是平民品格的质朴,又有着乡野风情的浪漫,足以让人陶醉的。蜜蜂和蝴蝶飞来了,追逐着香气也追逐者明媚的春光。女人们从田间走过,衣服上沾满了金色的花瓣,于是走到哪里,蜜蜂和蝴蝶就跟到哪里,真可以用“招蜂引蝶”来形容。有时候,菜花也被女人插在发髻上,就那么极随意的几枝,却使女人整个地鲜亮起来,生动起来,一颦一笑都流溢出青春的自信。这是乡村妇女特有的雅趣,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特有的“艳福”——她们因劳动而美丽,也因美丽而使劳动具有了诗的意味,她们亲和土地、亲和阳光,漫山遍野都有她们采撷不尽的艳情与梦想。

    ⑥一阵风雨过后,菜花便凋落了。凋落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壮烈。它不像桃花那样招摇作态,楚楚可怜;也不像柳絮那样漫天飞舞,攀附着行人的衣袖。它默默地投入土地的怀抱,矜持而无悔。似乎只在一夜之间,地上金灿灿一片狼藉,有点令人伤感。但看看原先的花枝上,青嫩的油菜荚已经举起来了,那是它们对大地和阳光最有价值的奉献,而先前的华丽只不过是一种仪仗。仪仗说到底是一种场面之物,但就从它敢于铺陈那样盛大的仪仗来说,菜花也是应该划入高贵一族的。这时候,东南风开始送来布谷鸟的叫声,乡村的日子像正在孕育的果实,变得饱满了。

    【1】阅读全文,根据内容填空。

    菜花是乡土情结的经典意象→______→菜花的香气→______

    【2】有人说,本文主要写的是“菜花”,但第①段描写的却是蚕豆花、豌豆花,与文本无关,可以删除。请谈谈你的看法。

    【3】汪曾祺说:“世间最为普通的事物,平中显奇,淡中有味。”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作者在“菜花”中寄托的情感。

    【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中提到多种花,作者认为在所有作物的花中,菜花是最为壮观的。盛大的仪仗可划为高贵的一族。

    B.第④段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铺叙了菜花的壮观:用“扑”“打几个滚”写出人们看到盛放的菜花时的激动和喜悦。

    C.第⑤段写蜜蜂、蝴蝶和女人,从侧面衬托了菜花的香气既不妖娆、媚俗,又有着乡野风情的浪漫,令人陶醉。

    D.第⑥段描绘菜花凋落时的景象,与桃花的楚楚可怜和柳絮的攀附行人作对比,表现菜花凋零时的凄凉悲苦、哀怨感伤。

    E.文章引用谚语和歌词,增强了趣味性,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耐人寻味,能够更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这次,我没有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