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多国外媒体和机构都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实际上中国距离最大经济体还有一定距离,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应该是( )
A. 欧盟 B. 美国 C. 日本 D. 俄罗斯
2、“假设一对大象自30岁起至90岁止,每l0年生育一头小象,并活到100岁,740年后,这一对大象的家庭就有近1900万头。可事实上世界上的大象存活数远低于这个值。”下列哪位人物的理论可以确切解释这一现象( )
A. 伏尔泰 B. 牛顿 C. 爱因斯坦 D. 达尔文
3、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图片所示历史事件,不符合这一题材的是( )
4、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中,使中国开始沦为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分别是
A.《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5、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②政治经济学③科学社会主义④空想社会主义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6、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举行的慕尼黑啤酒节是世界上最具盛名的啤酒节之一。然而1938年的9月,欧洲各国的目光聚焦在此则是因为德意英法四国签订的《慕尼黑协定》,该协定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必须把苏台德等地无偿割让给德国。此事件相关的是( )
A. 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B.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 二战爆发 D. 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7、巴黎和会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能够佐证此结论的典型史实是( )
A. 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 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C.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D. 美国居主导地位而且获益最大
8、1910年,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在南京举办。在这次博览会中,著名状元实业家起了关键性作用,他是( )
A. 张之洞 B. 詹天佑 C. 侯德榜 D. 张謇
9、请你告诉我,东欧剧变后,版图变化最大的国家是
A. 阿尔巴尼亚
B. 南斯拉夫
C. 捷克斯洛伐克
D. 波兰
10、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据此判断,他评说的是
A.列宁新经济政策 B.赫鲁晓夫改革 C.邓小平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11、与方框内所给的提示内容相吻合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欧洲联盟
C.亚太经合组织 D.联合国
12、有人说:“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文化必须先触摸中国的彩陶。”彩陶,中国历史发展的源,华夏传统文化的根。据考古发现,下列能够使用彩陶的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居民 D.炎帝和黄帝
13、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B. 春秋晚期的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C. 商鞅变法主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和建立县制
D.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14、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的标志是( )
A. 金田起义 B. 定都天京 C. 洪秀全称王 D. 永安建制
15、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了什么口号?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均田免赋
C.约法三章
D.反清复明
16、某学习小组围绕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开展主题探究学习,设计如下表格,适合①和②两处的选项是( )
结论 | ① | 民族融合 |
史实 |
| 少数民族的胡床、方凳、圆凳等家具传入中原,改变了汉族的生活习惯 |
A.短暂统一;东晋
B.政权分立;前秦
C.政权分立;东晋
D.开放革新;北魏
17、“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毛泽东对右图武汉长江大桥的由衷赞美,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建造于:
A. “一五”计划建设时期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18、多少英魂换一句,山河已无恙。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于2019年4月4日在沈阳安葬。在那场战争结束60多年后,烈士英灵终魂归故里。那场战争指的是( )
A. 抗日战争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解放战争 D. 抗美援朝
19、语日:“苏湖熟,天下足”,“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之根柢"。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 南宋都城临安经济繁荣 B. 宋代海外贸易兴盛
C. 商业繁荣出现交子 D. 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20、唐太宗、武则天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清朝康熙帝收复台湾府,乾隆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伊犁将军。这些措施的根本作用在于( )
A.强化了对西域和西藏的管理
B.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C.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巩固
D.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21、填空题。
(1)秦始皇实行的 ,钳制了思想发展;唐代出现的新式农具 ,提高了耕作效率。
(2)1936年 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56年 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775年的 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1991年 的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
22、中国军队在__________战役中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23、开普敦国际爵士音乐节在南非举行,这种反映了早期非洲裔美洲人的情感力量及旋律感的音乐最早诞生于( )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初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24、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爆发“____________”,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这次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____________苏维埃同时存在。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
25、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1)南北朝时期的农学家 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2)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 ,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3)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建立起了经典力学体系,牛顿被誉为 。
(4)第三次科技革命以 的广泛应用为核心,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26、印度民族大起义
原因: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英国完成了________,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7、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_______________,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
28、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______起义;______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9、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________被称之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30、1949年,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________德国,在苏占区成立了________德国,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31、请问哪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32、下图人物是谁?他提出了怎样的教育思想?另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
3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是什么?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有哪些表现?
你对当今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有何认识?
34、追求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也是人们至今没能解决的难题。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这场战争给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团结就是力量”,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具体事例,说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没有再发生大规模世界性战争,但局部战争时有发生。请你举出两次局部战争的名称。
(4)现在中东地区仍然战火频仍、动荡不安。其动荡的原因有哪些?请你谈谈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和方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