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最先在哪展开? ( )
A.北非 B.西非 C.东非 D.南非
2、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决定组建联合国的国际会议是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慕尼黑会议
3、很多国外媒体和机构都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实际上中国距离最大经济体还有一定距离,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应该是( )
A. 欧盟 B. 美国 C. 日本 D. 俄罗斯
4、观察下图,对图中“善意”的正确理解是( )
①扶持控制西欧 ②援助欧洲发展
③建立北约组织 ④遏制苏联力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尼克松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赫鲁晓夫“改变历史的进程”的史实依据有( )
①他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个人崇拜
②他对历史上的一些冤假错案进行了平反
③他对计划经济体制发起了冲击
④他彻底改变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马克思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下列有关这次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革命中处死了国王查理二世
B. 几乎经历半个世纪,直到1688年的所谓光荣革命为止
C.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D. 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7、下列选项中,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共和制度,捍卫辛亥革命的果实发起的革命运动的是
A. 二次革命
B. 护国运动
C. 护法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8、《田令》规定:“凡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每至班年,即从收授。”上述的内容应该出自
A. 日本孝德天皇时期
B. 日本明治天皇时期
C.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时期
D. 俄国彼得大帝时期
9、20世纪二三十年代爆发了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的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周期性危机,对此次危机爆发的原因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物价上涨得太快
B.生产的相对过剩
C.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D.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10、下列文学作品与作者中,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 德莱塞《美国的悲剧》
B. 毕加索《等待戈多》
C.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D.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1、1944年6月6日凌晨,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经过浴血奋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这场战役是( )
A. 诺曼底战役 B. 阿拉曼战役
C. 中途岛海战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12、1883年年末,这个信奉“唯有最好”的人终于迎来了一生中最开心的时刻。在他的面前,他亲自设计和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立式四冲程汽油发动机正飞快地转动着。他是
A. 卡尔·本茨 B. 亨利·福特 C. 戴姆勒 D. 史蒂芬逊
13、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并成为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的是
A.意大利
B.德国
C.西班牙
D.日本
14、下表为某战役主要战绩表,根据表格内容判断该战役是
指挥者 | 战役时间 | 死伤俘日伪人数 | 破坏交通线 | 拔掉据点 | 战斗次数 |
彭德怀 | 3个半月 | 40000多人 | 2000多千米 | 近3000个 | 1800多次 |
A. 贺胜桥战役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淮海战役
15、小华同学正在通过因特网下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林肯等资料。由此我们可判断小华同学在学习和探究:(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C. 美国独立战争
D. 美国南北战
16、1843年之前,中国进口棉花、棉纱和白洋布的税率分别是24.19%、13.18%、29.93%。但在1843年后这三种货物进口税率降为5.56%、5.56%、6.95%。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闭关锁国政策的延续 B.鸦片走私的冲击
C.《南京条约》的签订 D.自然经济的解体
17、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国十三大的召开
18、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体现。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其经济、文化、外贸等政策也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新的政治体制来源于( )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
D.《宅地法》
19、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A.“取消了二十一条” B.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上海的工人罢工
20、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在取得胜利的原因中不包括
A. 沙皇政府无力镇压革命
B. 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C. 帝国主义在大战中互相削弱
D. 布尔什维克党掌握了革命武装
21、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________被称之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22、《凡尔赛条约》:操纵会议国家及巨头:英国首相________、法国总理________和美国总统________操纵了会议,由于各国都想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所以会议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激烈的争吵之中。
23、观察下图《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完成填空。
(1)A.中国被沙俄侵占面积最大的地区_____B.1871 年沙俄出兵强占的中国城市_______
24、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具体指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___________。
25、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________,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彼得一世的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________的进程。
26、北宋________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明朝宋应星编著的《________》被誉为17世纪的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2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1939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________爆发。
28、1947年3月,美国总统______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______”。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______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______”,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29、“弱国无外交”,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国家实力决定了国际地位。
(1)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______》的签署,使美国在海军实力上取得了与英国并驾齐驱的地位。
(2)中国在______上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
(3)慕尼黑会议上,______不得不接受英法德意四国对自己共同宰割的《______》。
30、“非洲年”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 开始 | (1)首先在________展开 (2)1951年年底,________宣布独立 (3)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以________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次年,埃及共和国成立 |
高潮 | (1)1962年,阿尔及利亚人民推翻了________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2)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________” | |
★结束 | 1990年________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
3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2)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3)在“二十八年浴血奋战”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什么革命道路?
(4)如图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活动标识。结合所学,它有何寓意?
32、分别列举一战和二战的开始的标志及其战争的转折点?
33、简答题: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于3月3日下午3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请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34、【历史年表】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将下面某时期的年代标尺示意图补充完整
材料一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同年,李渊进入长安,建立唐朝,李渊就是唐高祖。
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史称“贞观之治”。7世纪前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其间,鉴真东渡日本,辛勤不懈的传播唐朝文化。
907年,唐亡,五代开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开封),史称北宋。11世纪中期,毕升将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到世界各地。金于1127年灭亡北宋,同年,赵构建立南宋。忽必烈1276年灭亡南宋。
(1)A. ; B. ;
C. 。
材料二
(2)材料二是中国历史发展某阶段的基本线索示意图。请分别指出①③处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实,并简要分析②处对应历史事实和意义。
① ;③ ;
②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