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你生活在19世纪的欧洲,下面可能会遭遇的事情有: ( )
①去剧院里观看悲剧《哈姆雷特》;②为一战中的将士做饭;③伏尔泰的一场演讲让你受益颇多; ④惊闻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被杀。
A. ①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②
2、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A. 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B. 促成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 宣告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D. 标志着德日法西斯的灭亡
3、很多美国历史学者认为,这次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道分水岭。联邦政府从此变得强大起来,美国的农业、工业以及整个国家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材料旨在说明这场战争
A.使美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为美国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
C.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D.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清除了最大障碍
4、武则天的统治,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其重要措施是 ( )
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创立行省制度
C.完善科举制度 D.修建大运河
5、“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不闭户,道不拾遗,遂达臻全胜。”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6、1975年、1980年、1985年、1995年,联合国先后召开了4次世界妇女大会,肯定妇女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妇女地位的说法错误的是
A.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
B.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
C.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D.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
7、1991年,台湾到大陆投资的厂家有3000多家,协议投资额达30亿美元,1992年协议投资额达55亿美元,到1993年底,投资项目数量累计超过2万项,协议投资金额超过200亿美元。这得益于( )
A.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方针
B.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两会达成重要的“九二共识”
D.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8、19世纪中期沉重地打击神权统治根基的是
A. 万有引力定律 B. 力学三定律 C. 相对论 D. 《物种起源》
9、《走向全球主义》一书作者安布鲁斯指出,“尽管国家在全世界保持着优势地位,但美国领导人在1945年夏对未来有三怕。一是政治上的,怕斯大林,也就是怕社会主义…”为此,美国在政治方面提出
A. 成立联合国 B. 杜鲁们主义
C. 建立北约 D. 马歌尔计划
10、本世纪初,流失海外140多年的三件国宝(见下图)在香港亮相,后回归故里北京。这三件国宝应当是在下列哪次侵华战争中被掠走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正是华盛顿这种‘功成不居,崇尚民主’的美德,阻止了旧制度的复活,推动了新制度的诞生,许多做法演变成了日后的规则。”体现他这一美德的是( )
A.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 B. 担任大陆军总司令
C. 参与创立美国民主政治制度 D. 推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12、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经济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推行马歇尔计划 C.成立北约 D.成立华约
13、今天的英国国王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这种政治制度源于( )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人民宪章》
14、“圣地无需秉烛行,圆珠替月倍分明。何须浪掷千金买,海上天开不夜城。”出现这一景象最该感谢的人物是
A.哈格里夫斯 B.贝多芬
C.居里夫人 D.爱迪生
15、《走向全球主义》一书的作者安布鲁斯指出,“尽管国家在全世界保持着优势地位,但美国领导人在1945年夏对未来有三怕。一是政治上的,怕斯大林,也就是怕社会主义……”为此,美国在政治上提出
A.遏制苏联 B.进攻苏联 C.称霸世界 D.避免战争
16、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它对中国革命的最主要影响的是( )
A.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民族解放道路
D.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1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民国约法》
18、在历史上的某一个时期,苏联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地问:“他们要飞机做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队。”这则笑话主要反映了
A.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效果 B.斯大林时代权力高度集中
C.苏联模式的优越性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19、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他多才多艺,在艺术和科学领域都有杰出贡献,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著名的绘画代表作品是 ( )
A.
B.
C.
D.
20、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的是
A.中共十一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1、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关内容。
(1)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是: 。
(2)1935年,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3)从1968年起,日本开始了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 ”为口号的明治维新。
(4)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同时为资本主义国家 提供了范例。
(5)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以 为背景创作了《英雄交响曲》,抒发了人们渴望光明、为争取解放而英勇斗争的激情。
22、《凡尔赛条约》:凡尔赛体系:此后,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国际“新秩序”
23、城市见证历史变迁,读下图,填出相应的序号。
(1)汉代“丝绸之路”的东部起点是 。
(2)隋朝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3)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 成立。
(4) 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24、____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1883年,德国工程师____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____发明了柴油内燃机。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___制造出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美国企业家____使用____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____、____、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5、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象征和灵魂。
(1) 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载体之一。
(2)春秋时期思想家 认为世界万物都有对立面,体现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秦朝为巩固统一,把 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4)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编写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6、德国法西斯专政形成——希特勒上台:_____年,在国会选举中,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_____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不久他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建立了_____,世界大战的_____策源地形成。
27、影响:
(1)积极: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改革废除了( )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 )的道路。
(2)消极:但是,( )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28、互信合作是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基础。
(1) 1972年,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 》,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2) 1991年,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 ,在各项活动中一直持积极态度。
(3) 1942年,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4) 1991年法德等12个欧共体成员国在荷兰签署《 》,两年后欧盟成立。
29、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慕尼黑阴谋”
B.二战全面爆发
30、德国天才的作曲家——_______,《_______》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 1804 年,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_______和_______的成熟。《英雄交响曲》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达出贝多芬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渴望。
31、结合当前的印、巴关系,谈谈你对《蒙巴顿方案》的看法。
32、一般说来,社会制度就是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对社会的规范性要求。纵观人类历史,不难发现,制度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之中。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度文明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汉谟拉比法典》石碑上的浮雕描绘太阳神将权杖交给汉谟拉比,体现了什么思想?同样处于奴隶制文明时期的伯里克利却在演讲中说“(雅典的)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说明雅典建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2)制度文明在经济发展中产生变革。在工业革命进程中,随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什么制度逐渐确立?这一制度“使机器设备最大限度的发挥生产效能,使工人最大限度的发挥劳动潜能”,这说明该制度 有何积极影响?
(3)制度文明在交流碰撞中不断发展。戊戌变法受到君主立宪体制的影响,哪一项变法内容“撼动君主专制,开民主风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院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这说明它受到了哪一政治体制的影响?
33、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苏联和中国哪一时期的宣传画?
(2)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之处?
材料二 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3)上述材料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迪?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