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三句话中,与例句的表达方式不相同的是( )
例:金字塔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原来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
A.如果我能参观一下秦兵马俑,不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它高超的制作工艺了吗?
B.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每天都刻苦训练。
C.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
2、以下对古典名著中的词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榜文:旧时官府张贴的文告。相当于现在的“通知”。
B.驿站: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相当于现在的“酒店”
C.官府:指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相当于现在的“政府”。
D.钱铺:以物品作抵押物,按物的实际价值打折扣借钱,并约期赎回的店铺。相当于现在的“当铺”。
3、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徘徊(pái) 旖旎(yī)
B.樱桃(yīng) 蚌壳(bèng)
C.倭瓜(wō) 明晃晃(huǎng)
D.澄澈(chén) 浩渺(miǎo)
4、精彩回放。
1.《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_______景色,让我们感受到荷兰牧场的_________ ,体会到___________的美好意境,表达了作者_________之情。
2.《乡村四月》一诗的作者是__代诗人___,诗句中最能体现农人繁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5、积累运用。
(1)正月初一,我和妹妹出去拜年,空手出去,回来时却收获满满,这真是草船借箭——_____________啊!
(2)店家道:“我是一片好心,你反当做恶意。”他也可以把“_______________”这句俗语送给武松。明知山上有老虎,武松还是不听劝告独自上景阳冈,让我想到了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歇后语:孙猴子的脸——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时候,“官府的榜文”指_________________,“郎中”一般指____________。
6、辨字组词。
珍( ) 剂( )拖( )龄( )
诊( ) 挤( )施( )齿( )
7、查字典,填空。
(1)王宁遇到了“zhěn(______)所”一词中的“zhěn”字不会写,他准备查字典找到这个字。他应该用______查字法来查这个字,应该先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_。查字典以后,王宁发现(A.枕 B.诊 C.疹 D.缜)这四个字都读“zhěn”,他该选________(写序号)填入括号中。
(2)李扬在读书时,对“祥瑞”一词中的“瑞”字的读音拿不准,他应该用____查字法来查这个字,应该先查______,再查______。李扬知道了这个字的读音是“______”,在“祥瑞”一词中“瑞”字的解释是______,“瑞”字表示此种解释的词语还有________。
8、找朋友。(写近义词)
安静——( ) 侵犯——( )
幼稚——( ) 轻松——( )
寂寞——( ) 等候——( )
9、课内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上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里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1】这一段文字是写 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 、 、 ,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 ,这样的好处是 。
【2】文中的“闪”字能换成“躲”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袁隆平23岁时在湖南一所偏僻的农校做老师。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发生的饥荒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他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要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当他决定进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时,世界上已经有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从事过研究,但都没有成功,并断言这“不可能”。袁隆平具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他顶着巨大的压力,继续从事杂交水稻研究,面对困难绝不退却。从选种,试验、失败,到再选种、再播种、再观察……1970年。试验田所在的云南发生地震,人们纷纷撤离,但袁隆平却泰然自若,在田间搭棚子继续研究。经历了一次次“曲折的寻找之旅”,又经过了一个个“穿行在磨难之中”的试验过程,袁隆平终在这条崎岖的科学道路上取得成功。袁老研发的杂交稻被誉为“东方魔稻”,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成就被认为“给世界带来了福音”。
②1996年,袁隆平主动请缨立项“超级杂交稻”,2016年,中国不再接受联合国提供的粮食援助,他给中国26年的粮食捐赠历史画上了句号。2018年。袁隆平院士所带领的海水稻团队在迪拜热带沙溪成功实验种植水稻,获得大丰收,“荒漠变绿洲”,这是中国水稻的奇迹!
【材料二】
1964年袁隆平开展“杂交水稻”研究,1997 年袁隆平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
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每公顷水稻产量
【材料三】袁隆平语录
①不要怕失败。怕失败的人最好是不要搞研究,搞研究,绝大部分实验都是失败的,不会那么一帆风顺的。
②我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另一个是全球覆盖杂交水稻。
我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这一梦想随着不断高产的超级稻逐渐成为现实。后者是希望超级稻走出国门,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③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1】【材料一】中介绍了袁隆平的哪两件事迹?请用简单的话加以概括。结合【材料三】
袁隆平语录,你感受到了袁老具有怎样的高贵品质。
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材料二】的统计图,你获得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
【3】读【材料三】中袁老的两个梦想,其中之一就是“禾下乘凉”。请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绘划线部分的句子呈现出的景象。100字以内
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偶然读到一篇英文文章,讲的是蚂蚁。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蚁后生儿,工蚁持家。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如此有秩序。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如何逃生吗?众多蚂蚁聚拢抱成黑团,像雪球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了,仿佛看见熊熊山火在烧,一团黑色正沿山脊流动;仿佛听到噼啪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在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会全军覆没。
【1】给选文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
【2】文中恰当地运用了叠词,既能和谐音律,给人美的享受,还能表达更丰富的内容。
(1)如果把加点词语改成“忙碌”“和睦”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也用同类型的叠词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
_________________
【4】蚂蚁家族的这种行为体现了它们( )的精神。(多选)
A.舍己为人
B.助人为乐
C.团结合作
D.拾金不昧
12、阅读。
锁匠的徒弟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微微一笑说:“其实,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说完,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支支吾吾: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易如反掌: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班”的“班”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部。
【3】老锁匠选二徒弟为正式接班人的理由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开好锁后,老锁匠问两个徒弟时,他们各是怎样的表情:大徒弟__________可见他___________;二徒弟__________,可见他____________。
【5】老锁匠说:“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这“不能打开的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我是大徒弟,从此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我是二徒弟,从此我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本篇短文,我的体会是: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阅读轻松答。(18分)
致女儿书
亲爱的乖乖:
①时钟刚刚敲过24响,夜已经很深了,爸爸还没有睡,此时正和你的叔叔们驾车行驶在空旷的高速公路上。尽管此时的路上没有什么车,也可以小寐一会儿。但是我只要一闭上眼睛,脑海中就会(浮现 出现 呈现)你红嘟嘟的脸庞,亮晶晶的眼睛。屈指算来,你已经有半个月大了,爸爸多想陪在你的身边,看着你(沉静 安静 恬静)的小脸,甜甜地进入梦乡。
②车窗外,凛冽的寒风还在呼呼地刮,雨水中夹杂着小冰雹一直下个不停,刚刚落在巡逻车前窗的雪粒转眼间就凝固在车窗上。这是几十年不遇的雨雪冰冻天气,正好被你赶上了。
③怀着对你的万般眷念,带着对你深深的思念,在你刚刚来到人世的第3天,爸爸就(yì wú fǎn gù)地踏上了征服风雪、抗击冰冻恶魔的漫漫征程。也许你以后会抱怨父亲说,在你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不在你的身边。但是,你却会因此为你的父亲感到自豪。因为你的父亲是一个头顶着国徽的人民警察,他的肩上还承载着更大的责任。还因为,父亲将本属于对你的爱奉献给了需要他付出的人民群众。
④雨雪,冰冻……高速公路上厚厚的冰层……苍茫惨白的大地上,一望无际的长长的车队……脸上挂满了疲惫,心力交瘁,忍受着饥寒的驾驶员……管制、分流……闪烁的警笛……身上落着厚厚的雪花,仍然站得笔直、(yì sī bù gǒu)地指挥着车辆缓慢通行的高速警察……带着热情的笑容,将一箱箱方便面、一瓶瓶矿泉水递送到驾驶员手中的高速警察……
⑤这些就是你的父亲在这个冬天亲眼看到的,亲身经历的。看着身边的战友顶风冒雪,(yè yǐ jì rì)地战斗在高速公路上,无论是在深邃的涵洞里,还是在冰冻三尺的桥梁上……可以说哪里最危险,哪里就能看到战友们的身影,哪里的群众需要救助,战友们就会出现在哪里。也许,你在睡梦中能够看到,你的父亲正在这样的一群人当中。
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些自幼就耳熟能详的豪言壮语不仅仅停留在我们的口头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行动上。爸爸希望你长大以后,不仅能够看到这些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你的父辈身上展现出来,而且你也能够很好地传承下去,因为你是一个人民警察的后代。
⑦亲爱的乖乖,翘着你的小嘴唇,皱着你的小眉头,快快进入梦乡吧。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像你一样(wú yōu wú lǜ)地、安心地进入梦乡,爸爸还要在高速公路上孤寂地巡逻,充实地巡逻,安心地巡逻。
⑧最后,祝你有一个好梦。
深深爱着你的父亲
2008年1月25日深夜
(1)用“/”画掉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4分)
(2)短文括号内注音的词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结合短文内容回答问题。(10分)
①这是一封身处抗击冰冻一线的________写给女儿的信。他在女儿出生第____天就奔赴抗击冰雪一线,在信中他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女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⑥自然段中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你是作者的女儿,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句子,感受景物动、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并仿写。
①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②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1】句①是对景物的(动态 静态)________描写,句②是对景物的(动态 静态)________描写。
【2】下列对句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写出了由动及静的过程
B.“消失”和“暗”渲染出一种寂静的氛围。
C.“最后一抹”和“整个”说明天色十分暗,令人害怕。
D.最后一句中,狗、牛、马的表现将傍晚的静寂推到顶点,给人以万籁俱寂之感。
【3】请你仿照句②,写出景物的静态美。
清晨,下了一夜的雪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神鸟(节选)
神鸟的事传到了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他想:“好厉害的鸟哇,都说谁也捉不到它,我非把它捉回来不可!”
依尔特戈尔可汗走进北边的山林,来到万年古松下。那神鸟不惊也不逃,老老实实地就让他捉住了。可汗非常高兴。在顺着山路回家的时候,神鸟说:“尊贵的可汗!您捉住我可以说没费什么事,不过,您带着我走的时候,既不许唉声叹气,也不许闷头不语。不然,一眨眼我就会逃掉的。所以,一路上咱们俩总得有一个讲点儿什么才成。”可汗说:“好吧,那你就讲点儿什么吧!”
【1】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可汗的_________描写,从句中加点的词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鸟和可汗的约定是___________,神鸟这样说是因为他知道可汗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
【3】你喜欢神鸟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二)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的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怨命运的不公。
恰巧,有位老人打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怨恨。老上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地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喧嚣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它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所四海;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为音乐家,饮誉天下。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着老人连声道谢。
老人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1)用曲线画出老人所讲的使两个孩子开始新的追求的话。(2分)
(2)用直线画出点明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2分)
(3)给第一段选择一种恰当的段意,在后面的括号里画“√”。(2分)
①两个孩子都有不幸的命运:一个耳聋了,一个眼瞎了。( )
②两个孩子的理想破灭了。他们感到失望,埋怨命运的不公。( )
③两个孩子都非常伤心,痛哭流涕。( )
(4)从文中找出带点字的近义词,写下来。(4分)
避免( ) 专心( )
(5)细读文章,把相应的内容填入括号内。(5分)
两个孩子的理想分别是( )和( ),结果想当( )家的突然( );想当( )家的突然( )。
在一位老人的鼓励下,经过新的追求,( )的孩子成了( ),( )的孩子成了( )。
(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4分)
17、马陵之战
战国时,魏国与赵国举兵攻打韩国。
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率军前往救援韩国,他们直奔魏国都城大梁。魏军主帅太子申、大将庞涓得知这一消息后,率军撤 离韩国赶回魏国。可是,魏军抵达齐魏边境时,齐军早已越过边境西去了。 魏军猛追齐军,田忌问孙膑如何对付魏军。孙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对田忌说:“魏军素以剽悍著称,以为我军怯弱,而我们利用魏军的轻敌思想,减灶示弱,诱敌追赶,然后伺机伏击敌人。”田忌连连称赞:“好极了!好极了!”便采用了孙膑之计。
根据预定的作战方案,两军一接触,齐军就立即后撤,诱敌深入。庞涓在追赶齐军途中,发现齐军遗下的灶足够十万人吃饭使用,心里不免惴惴不 安。第二天却发现齐军的灶减去了一半,他又振作精神,命令士兵加速追 赶。第三天,齐军的灶只剩下供三万人用的了,庞涓认为这是齐军不敢迎战纷纷逃亡所致。他骄傲地说:“我知道齐军一向怯弱,你们看,三天之中,逃跑的士兵就已经超过半数!”于是,他丢下大军,率领一支轻装的骑兵,孤军深入,不分日夜地穷追齐军。
孙膑根据庞涓的行军速度,判断魏军在日落后可到达马陵道。马陵道位于两座大山之间,地势险要,树林茂密。孙膑让士兵把树砍倒,横七竖八地丢 在路上,只留其中最大的一棵,剥去树皮,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孙膑挑选了一万名弓箭手埋伏在附近,命令他们夜间看到火光就一齐放箭。
一切布置停当,夜幕降临时庞涓已率领部队进入马陵道。因为道路被 树木阻塞,魏军只得停下来。暮色中,庞涓隐约发现一棵剥了皮的大树上写 有几个大字,就命人点起火把,想看个究竟。就在这时,齐军万箭齐发。庞涓自认为败局已定,无法挽回,长叹道:“成全了孙膑这小子的名声。”于是,他手持佩剑,自刎而死。魏军失去大将,顿时乱成一团,溃不成军。齐军乘胜进攻,全歼魏军,并俘虏了主帅太子申。
【1】马陵之战的敌对双方分别是( )
A.孙膑、庞涓;太子申、田忌
B.田忌、孙膑;太子申、庞涓
C.庞涓、孙膑;齐威王、田忌
【2】关于孙膑的思维过程,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减灶示弱→利用弱点→诱敌追赶→伺机伏击
B.利用弱点→诱敌追赶→减灶示弱→伺机伏击
C.利用弱点→减灶示弱→诱敌追赶→伺机伏击
【3】庞涓在追赶齐军时心里惴惴不安的原因是( )
A.认为对方兵强马壮
B.认为对方粮草充足
C.认为对方势单力薄
【4】根据短文内容推测,孙膑最有可能与下列典故有关的一项是( )
A.围魏救赵
B.赤壁之战
C.四面楚歌
【5】你认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请根据短文内容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变
马市长吃罢午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有什么问题你就说吧。”
“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女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的是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
“就是您老人家呀!”
“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1】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前后态度变化的一对词语是_____和_____。
【3】马市长责怪女儿:“你怎么能这样?”这句话有两重含义,请写下来。
其一:_______________;
其二:_______________。
【4】文中塑造人物时采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是_____,表现了马市长______的特点。
【5】文中的女儿为什么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打算?
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下列文段,完成练习。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挥来 摆来),悠然(挥去 摆去),如同(跟 伴)着鼓点,(和 随)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 , 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1】用“√”划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词。
【2】在文段中的“ ”处填上合适的成语。
【3】这段话描写了______的情景,是细节描写。此段先写了刷子李刷墙时的________,接着写了刷后的_______。前后映衬,说明刷子李____________。
【4】用波浪线画出文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20、按要求写句子。
(1)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喂!老头,去博物馆怎么走?(改换成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声巨响把我吓了一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我明天去书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花落下来。(至少两处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总是虚心热情地帮助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改为双重否定句,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花性格孤僻。他在学习上有股钻劲。(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溪水多么清!(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同窗多年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扩写句子。
1.埃及人想出了办法。
2.中国人民是勤劳的。
3.古埃及有金字塔。
23、习作
下面这篇文章是一个四年级学生所写的日记,请仔细阅读这篇习作,然后完成后面的题目。今天是个阳光灿烂的一天,这一天即将迎来的是期末考试和春节。昨天我们考了科学和英语,今天考语文和数学,其实,只要不紧张正常发挥就一定能考好的,你别说我不还真觉得这张试卷和平常做得卷试差不多,也不是很难。还有,自己要给自己加油,也要自信,如果,你没了自信,就会考不好,如果你有自信,就会考好。如果,你仔细的话一定会发现这两个字“检查”。今天考试,我就用到了这两个字,我细心的检查发现了许多写错的地方,比如:每年迅期,山洪爆发,溪水猛张。叫我们从这句话里找出三个错别字,改过来,把正确的写在三个空格里,我写了“讯”“暴”和“涨”,可我在检查时发现了,不是通讯的讯,于是我就改成了三点水的讯——汛。
1.写一篇短文,对这篇习作进行比较全面的评析。
2.为这篇习作拟写一则简短的作文评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