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齐齐哈尔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在网上搜集资料,关键词很重要。王华要搜集自己姓氏的起源,他可以检索关键词( )

    A.姓氏起源

    B.王姓的由来和历史

    C.王姓名字

  • 2、依次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种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 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 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温暖的家,使它 了生命的胚胎。

    A.延续 萌动 保持

    B.延伸 萌动 保存

    C.延伸 萌生 保持

    D.延续 萌生 保存

  • 3、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聪惠( )

    A.为什么 B. C.厉害

    2孔君平其父( )

    A.去,到 B.拜访 C.造诣

    3呼儿出( )

    A.你,你的 B.是,就是 C.于是,就

    4设果( )

    A.帮助 B.替,给 C.因为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按课文内容、课外积累填空。

    1.“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淡红的花,这繁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这个句子中,作者用喷花的飞泉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拣儿童多行处》

    2. 阅读课文,我们领悟了许多道理。鲁迅先生的一个______字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珍惜时间;海伦凯勒的自传《__________________》,阿炳创作的二胡名曲《_____________》和司马迁发愤写《___________》等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执着。 

    3. 春光,竟会这样地________________,这样地_______________!它把一冬天蕴藏的________________,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

    4、月光似水_______________,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索绕在他的耳畔。……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_______________ 伤心的哭泣,________________ 倔强的呐喊 ……

    5、哪里有洪水,__________________;哪里有危险,___________________。滔滔洪水中的群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6、《游园不值》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再写一句蕴含哲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礼到人心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1.《跳水》课文叙述了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______把船长的______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横木的一头,_____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______急中生智,命令儿子_______ ,水手及时抢救,终于使______转危为安。

    2.《田忌赛马》 ,赛马常规的出场方式是:上等马——_______、中等马——_______、下等马——_______,而田忌在孙膑的建议下赛马的出场方式是:上等马——_______、中等马——_______、下等马——_______,最后田忌取得了胜利。他能取胜的原因_______,通过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

  • 6、像( )一般的雪,像( )一般的雪,像( )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 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她心急如焚,相反他却______,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2.信息传输的快捷,给人们本来______的生活节奏注入了新的活力。

    3.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______一些辨别能力差的人。

  • 8、给形近字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聪明的拿破仑

    有一次,拿破仑骑马来到一片树林,忽然听到了一阵紧急的呼救声。他策马扬鞭,朝着传来叫喊声的湖边跑去。

    只见一个士兵掉进了水里,正往深水当中漂移,距离岸边已有30米。岸上几个士兵无可奈何地叫喊着,慌作一团,他们当中谁也不会游泳。

    “他会游泳吗?”拿破仑问道。

    “他只能划几下,现在不行了,漂到深水里,刚才喊救命哩!”一个士兵回答说。

    拿破仑应了一声,随即从侍卫手里拿过一支手枪,并大声向落水的士兵喊道:“赶快游回来,你还往当中游什么?再往前去,我就枪毙你!”

    说完,果然朝那人的前方开了两枪。

    落水的士兵,或许是听到了岸上威胁的话,或许是听到了前方子弹入水的响声,猛地转过身来,拼命地划着,竟然很快就游到了岸边。

    落水的士兵得救了,同伴们都很高兴。这时他们才发现,站在他们身边的竟是拿破仑皇帝。被救的小伙子神色慌张,赶忙向皇帝行礼。他不解地问:“陛下,我不慎掉到水里,快要淹死了,您还要枪毙我,这是为什么呀?真把我吓坏了,您的子弹差一点儿就打中我了!”

    拿破仑笑着说:“如果不吓你,你才真的要淹死哩!你再往前漂去,越漂越远,就再也游不回来了。这是一个荒野深湖,周围没有居民。你看,这里几个人有谁能下水救你呀?经过这一吓,你不就自己游回来了吗?”

    经他这么一说,士兵们这才明白过来,都开心地笑了。

    当我们对眼前的困境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不如换个角度去思考,运用逆向思维,这样也许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填在括号里。

    危急—( )恐吓—( )束手无策—( )

    【2】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补全故事内容。

    不会游泳的士兵掉进湖里,正向深水漂移→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拿破仑开枪的原因是什么?( )

    A.士兵不听指挥,拿破仑想枪毙这个士兵。

    B.士兵在湖里游泳,拿破仑想和他开玩笑。

    C.土兵不小心掉到湖里,快要淹死了。拿破仑想用开枪的办法吓唬士兵,让他往回游。

    D.拿破仑很生气自己的土兵竟然不会游泳,想通过吓唬他让他学会游泳。

    【4】在文中找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用“”画出来。

    【5】一个自助餐厅因顾客浪费严重而效益不好,便出了一个规定:凡是浪费食物者罚款十元。结果生意一落千丈。请你用短文中的思维模式,给这个餐厅想一个解决办法。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神奇的一步

    时间   这一刻度:2008927日下午44100秒。

     空间   这一位置: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

    历史   这一画面:中国航天员翟志刚迈出了中国人的太空第一步,五星红旗,挥舞在了迄今为止的最高点。太阳沐浴在一种闪烁的金黄色的光线中,就像来自梦境。这是前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在迈出人类太空第一步时,从心灵流出的感叹。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这是茫茫太空中,中国人首次发出的雄浑而沉稳的声音。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可以信步太空的国家;中国航天事业,又树起了一座里程碑。

     这是真正具有时空意义的经典画面。天地转换,神舟七号像一叶扁舟,浮现在深邃无垠的真空中;地球悬挂于天幕之上,发出蔚蓝色光辉。翟志刚身着中国自行研制的舱外航天服,飘飘行走,淋漓尽致地抒发着中华民族浪漫的飞天梦想。

     这是神奇的一步。在发射载人飞船之前,前苏联进行了5次不载人的飞船升空试验,美国进行了8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而中国仅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就成功地把航天员送上了太空,并在短短5年里,实现了从载人上天到出舱活动的跃进,为建造空间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步,是名副其实的飞越。从有形的距离看,1935秒的舱外活动,翟志刚飞过了9165公里;从无形的距离看,亘古梦圆,一步越千年。

      这一步,让中国完全进入开放的宇宙空间,不仅自信地面对地球,而且自信地面对充满不可知的宇宙;这一步,让13亿中国人注目天外,身未动,心已远。

    太空一小步, 。这历史性的一步,显示出中华民族改革开放积蓄的雄厚实力,展示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风貌,昭示出中华民族面向未来的雄心壮志。

    11)这一刻,国人骄傲。这一刻,历史永记。

    (摘自928日《楚天都市报》)

    11)至(3)段横线处应该填写的词语已经给出,请你选择:

    A.定格 B.指向 C.定位

         

    2中国人太空第一步神奇具体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第⑽段内容,在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注意与前句字数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⑺段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①这大圣收了金箍棒,捻诀念咒,摇身一变,变作一个海东青,飕的一翅,钻在云眼里,倒飞下来,落在天鹅身上,抱住颈项嗛眼那牛王也知是孙行者变化,急忙抖抖翅,变作一只黄鹰,返来嗛海东青。行者又变作一个乌凤,专一赶黄鹰。牛王识得,又变作一只白鹤,长唳一声,向南飞去。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变作一只丹凤,高鸣一声。那白鹤见凤是鸟王,诸禽不敢妄动,刷的一翅,淬下山崖,将身一变,变作一只香獐,乜乜些些,在崖前吃草。行者认得,也就落下翅来,变作一只饿虎,剪尾跑蹄,要来赶獐作食。魔王慌了手脚,又变作一只金钱花斑的大豹,要伤饿虎。行者见了,迎着风,把头一幌,又变作一只金眼狻猊,声如霹雳,铁额铜头,复转身要食大豹。牛王着了急,又变作一个人熊,放开脚,就来擒那狻猊。行者打个滚,就变作一只赖象,鼻似长蛇,牙如竹笋,撒开鼻子,要去卷那人熊。牛王嘻嘻的笑了一笑,现出原身,一只大白牛,头如峻岭,眼若闪光,两只角似两座铁塔,牙排利刃。连头至尾,有千余丈长短,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对行者高叫道:泼猢狲!你如今将奈我何?行者也就现了原身,抽出金箍棒来,把腰一躬,喝声叫:长!长得身高万丈,头如泰山,眼如日月,口似血池,牙似门扇,手执一条铁棒,着头就打。那牛王硬着头,使角来触。这一场,真个是撼岭摇山,惊天动地!

    【1】以上选段,选自《西游记》回目(  )(只填序号)

    A.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B.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C.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2】联系上下文,猜想加点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嗛眼:啄眼

    B.淬下:坠下

    C.乜乜些些:装痴作呆

    D.剪尾跑蹄:剪掉尾巴用蹄快跑

    【3】读画线的句子,这是对悟空_________的描写。

    【4】从选文可以看出孙悟空具有怎样的特点____

  • 12、   苏珊的帽子

    苏珊是个可爱的女孩。可是,7岁这年,她突然生病了。住院时,她接受了3个月的化学治疗。出院后,她显得更瘦小了,也不如以往那么活泼了。更(害怕  可怕)的是,原先她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差不多都快掉光了。(   )她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与死神一争高低,她的聪明好学也足以补上被落下的课,(   )每天顶着一(颗  棵)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上课,对于她这样一个原本美丽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得到苏珊要回校上课的信息,她班上的老师海伦,找来几个同学悄悄地商议起来……就在苏珊返校上课前的那个周末,海伦老师热情而(慎重  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个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  带)着自己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

    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3个多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她所熟悉的学校。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外却迟迟没敢迈步,她犹豫了……

    可是,当苏珊向教室里望去时,真令她难以置信:她的每一个同学头上都有一顶帽子,和他们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自己头上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平淡无奇,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现在,苏珊已忘记自己头上还有一顶帽子;而同学们呢,似乎也忘了。

    1在第一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在文中括号里,用“√”标出合适的字词。

    3文中第一自然段中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指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班上的海伦老师,找来几个同学悄悄地商议起来……”他们在商议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站在教室门口却迟迟没敢迈进,她犹豫了她在犹豫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喜欢海伦老师吗?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和氏璧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石匠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采石,(意料  意外)的发现了一块石头。________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________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

        他把玉献给楚国当时的国王,楚厉王。厉王派人去检查玉。但是派去的人回来说,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根本不可能有玉。厉王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大怒。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之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可是大家(仍然  果然)坚持认为那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脚。

    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文王登基。卞和想再次去呈献宝玉。但是因为他失去了双脚,无法行走,于是他只能怀抱玉石坐在路边大哭。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来。文王命人把那块石头剖开,里面(仍然  果然)有一块宝玉。

    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块玉从侧面看是绿色的,从正面看是白色的。________是卞和所献,________这块玉就被称为和氏璧。

    后来这块和氏璧被制成皇帝的玉玺,代代相传,成为大中国统治者无上权力的象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玉石看上去是很普通的,只有有经验的玉匠才能分辨出隐藏在石头中的美丽宝玉。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________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________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

    ②________是卞和所献,________这块玉就被称为和氏璧。

    【2】选择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意料  意外)________的发现     (仍然  果然)________坚持

    (仍然  果然)________有

    【3】这块宝玉为什么被称为和氏璧?它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A.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也有宝玉。

    B.一般的人不识得宝玉,只有非常有经验的石匠才识得。

    C.有才华的人虽然可能一时不被人赏识,但他的才华最终将会显露。

  • 14、阅读。

    鲨鱼

    ①我们的轮船停在非洲的海岸。中午,天气很好,海上吹着凉爽的风。快到傍晚的时候,天气变了,开始闷热,从撒哈拉沙漠吹来的热风像是把我们闷在蒸笼里。

    ②日落之前,上尉走到甲板上喊了一声:“游水啊!”水兵们就跳到水里,他们把帆放到水里,用它围成一个游泳池。

    ③我们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最先跳到水里,他们嫌帆布太憋气,想到宽阔的海里去游泳比赛。两个人就像蜥蜴一样,用力往前游,争着到锚上浮着水桶的那个地方。一个小孩赶上了他的伙伴,但接着又落后了。这个孩子的爸爸是个老炮手,正站在甲板上称赞他的儿子。当儿子落后时,他就大声喊:“别落后哇!加油!”

    ④突然甲板上有人喊了一声:“鲨鱼!”我们一看,水里出现了一个奇怪的背。鲨鱼一直向着孩子们那边游去。

    ⑤“往后!往后!游回来,有鲨鱼!”炮手大声喊着。可是孩子们听不见,还是一个劲儿地往前游。他们笑着,越游越高兴。

    ⑥炮手的脸像麻布一样苍白,呆呆地瞧着孩子们。水兵们开始放小船跳到里面,用力摇桨向孩子们飞驶而去。但是鲨鱼已经离孩子不到20步了,那只小船仍然离得远远的。

    ⑦孩子们起初并没有听到有人叫他们,也没有看到鲨鱼,后来有一个孩子回头看了一眼。我们都听到了一声尖叫,两个孩子立刻分开各往一方游去。

    ⑧这声尖叫好像唤醒了炮手,他急忙离开他站的地方,跑到大炮跟前。他转动了一下炮架的后尾,伏在大炮上瞄准,同时装好了引火线。船上的人都吓呆了,愣在那里等结果。大炮“轰”的一声,我们看见炮手仰卧在大炮旁边,用手捂脸。

    ⑨这时候,谁也不知道小孩和鲨鱼怎么样了,那一瞬间的烟雾遮住了我们的眼睛。

    ⑩水面上的雾渐渐散了,开始从四面八方传来了悄声细语,而后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

    老炮手露出了笑脸,站了起来,也往海上看。死鲨鱼的黄肚皮随着海面波动着。

    几分钟后,小船追上孩子们,把他们送到轮船上。

    【1】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是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孩子们之所以能鲨口脱险,是因为他们水性很好。( )

    (2)老炮手在关键时刻采取了最危险的办法-用大炮轰鲨鱼。( )

    (3)文章第段除了提到“死鲨鱼的黄肚皮随着海面波动着”,再也没有别的对鲨鱼的生动描写了,但从人们的惊叫声、水兵们的神态等很多地方仍能让我们感受到鲨鱼的凶猛和危险。( )

    (4)故事随着老炮手的心情变化而展开,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看后发人深思。( )

    【4】鲨鱼来临的危急时刻,老炮手做出了放炮的决定,如果你是老炮手,你当时心里会怎么想?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的老炮手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至少两个四字词语来概括一下,并结合短文内容说说理由,做到有理有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内阅读。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1】“我”铲的地里为什么还留着一片狗尾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谷子和狗尾草的区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祖父对“我”的铲苗留草的做法的态度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内语段阅读。

    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   ),从半空里(   )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   )在地下,把腰胯一(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1在括号里填上描写老虎动作的词语。

    2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老虎的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重复使用了六个“闪”字,是否能换成“躲”“跑”等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武松有什么看法,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短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

    ①丝调之路起源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和欧洲各国的陆上通道。

    ②张骞作为使者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与商贸文化交流。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召历尽艰险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他们越过崇山峻岭,将中国的养蚕、治铁、造纸、凿井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将那里的葡萄、核桃、蚕豆、芝麻、无花果等食品带到我国,还有狮子。草牛、良马等动物,也传进了我国。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也变得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③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当人们凝望矗立在陕西省西安市玉祥门外的“经绸之路”巨型石雕时,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材料二]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贏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中国“一带一路”网

    [材料三]2011年中国、欧洲列车全年开行17列,年运输货物总价值6亿美元。2018年累计开行中国、欧洲列车12000列,年运输货物总价值160多亿美元。

    [材料四]“一带一路”促进了国家城市友好与旅游事业的发展。截止到2018年4月,我国与61个“一带一路”国家共建了1023对友好城市。仅2017年一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向旅游达6000万人次左右。

    2019年4月25-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雁栖潮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圆桌峰会。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近5000名外宾出席本届高峰论坛。

    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古代的丝绸之路、现代的“一带一路”各指的是什么?请你用“______”画下来。

    2[材料一]第②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__”把它画下来。

    3下面哪些信息符合所给材料内容,请在(   )里画“√”

    (1)“一带一路”能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合作共赢,能增进国家间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   )

    (2)“一带一路”力求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

    (3)“一带一路”促进了我国铁路、公路等事业的发展。(   )

    (4)“一带一路”促进了国家城市友好与旅游事业的发展。(   )

    4读[材料三]这里采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其好处是__________

    5[材料四]对[材料二]能起到(   )作用。

    A.总结作用 B.点明中心 C.承上启下 D.补充说明

    6古代“丝绸之路”与现代的“一带一路”有哪些不一样?请结合所给资料,写出一点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两茎灯草(节选)

    严监生喉咙里瘫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滴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严监生这样的情形,可以用词语“__________”来形容。

    【2】严监生伸出两个手指头,大家对他这个举动的用意进行了怎样的猜测?严监生的表现分别是怎样的?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心理?请根据选文完成下表。

    人物

    猜测

    严监生的表现

    严监生的心理

    大侄子

    ______

    ______

    ______

    二侄子

    ______

    ______

    ______

    奶妈

    ______

    ______

    ______

    赵氏

    ______

    ______

    ______

    【3】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可能要说些什么,在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重新给选段起个题目,你觉得这个题目可以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内阅读训练,知识融会贯通。

    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①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②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1】联系上下文,猜测画线词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概括老虎拿人的动作。作者这样写老虎,目的是(多选)       ( )

    A.突出老虎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

    B.展现武松与猛虎搏斗时的紧张、危急。

    C.衬托武松身手敏捷、武艺高强的特点。

    【3】复述武松打虎的情节时,我先讲老虎抓人时的三招和武松躲避时的三“_____”,表现他机敏的特点;再用“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词,配合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展示武松空拳打虎的威猛。

    【4】(选做)“景阳冈武松打虎”和“李逵沂岭杀四虎”是《水浒传》中两个精彩的打虎故事。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不好好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都是你自已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就能办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耕耘没有收获,不学习没有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 句子练习。

    (1)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呢,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

      变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句:母亲偶然捉了一条小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病句: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起过年,而且过得分外喧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尝试就是试一试,这是很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请你以“一次__________的尝试”为题,写一篇习作,将“尝试”的经过和感受写下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