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手,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互助的赞歌。翻开历史画卷,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作出贡献的是()
A.玄奘
B.文成公主
C.卫青
D.鉴真
2、西藏在元朝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专门设置哪一机构加强对它的管辖
A. 宣政院
B. 御史大夫
C. 门下省
D. 行中书省
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王朝的行政机构示意图,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①③②
D. ③②①
4、现在官员提拔都提倡通过严格考察、“择优录取”。历史上最早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5、下列作品中属于欧美现代派文学的是( )
①《变形记》 ②《老人与海》 ③《美国的悲剧》 ④《母亲》 ⑤《静静的顿河》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③④
6、京剧这一艺术表现形式( )
A.乾隆时期正式形成
B.剧目单一脱离现实
C.具有北京地方特色
D.仅受统治阶层喜爱
7、自古以来,各族人民驰骋于中华大舞台。史书记载:“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的民族是( )
A.蒙古族 B.突厥族 C.女真族 D.党项族
8、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市舶司的职能是
A.主持变法 B.监察百官 C.训练军队 D.管理海外贸易
9、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下列属于“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的是( )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
10、“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是哪位词人作品的词句( )
A. 李清照 B. 辛弃疾 C. 苏轼 D. 欧阳修
11、《大唐西域记》记载葱岭的环境时说:“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这一记载有利于我们
A.感悟玄奘西行的精神内涵
B.感受鉴真东渡的艰难险阻
C.说明鉴真东渡是出生入死
D.知道政府支持玄奘西行
12、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 B.秦朝的郡县制
C.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D.元朝的行省制
13、“(明代读书人)只会按照固定的题目做没有原创性的文章。他们对'四书'的内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诵模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明朝
A.设立军机处 B.采用八股取士 C.废除丞相制度 D.设立锦衣卫
14、1958年,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作品大多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其代表作是
A.《窦娥冤》 B.《西厢记》 C.《牡丹亭》 D.《倩女离魂》
15、“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以上内容属于唐太宗推行的( )
A.经济措施
B.政治措施
C.思想措施
D.文化措施
16、“明朝中后期,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其中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农政全书》
B.《三国演义》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17、杜甫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来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描绘的是( )
A.贞观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18、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邓小平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是( )
A. 《天王送子图》 B. 《洛神赋图》 C. 《清明上河图》 D. 《步辇图》
19、数百年来,人们一直尊崇和怀念岳飞。下列阐述的怀念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 岳飞一生廉洁正直精忠报国
B. 他领导的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C. 岳飞抗金让南方人民免受战争灾难,创造了江南相对安宁的环境
D. 岳飞出生于河南汤阴
20、两宋时期,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的纸币(如下图)。这些纸币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政府的指令性计划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市民阶层的需要
D.军事战争的影响
21、请按要求将下列的图表填充完整。
(1)建立辽政权的少数民族——
(2)西夏政权的建立者——
(3)金政权的建立者一
(4)建立金政权的少数民族一一
22、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_______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_____领导的队伍逐步壮大,消灭东南各地群雄后向北进军。
23、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______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 ______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寇。
24、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___________,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25、五代十国时代特点: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_____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此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_____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26、宋代经济.社会十分繁荣。请列举相关史实。
(1)北宋时期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________
(2)宋朝政府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________
(3)宋代城市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
27、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________________》。
28、1790年,乾隆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_________先后到北京献艺,一时誉满京城。
29、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______年西夏灭亡。
30、宋金绍兴议和后,双方以淮水至 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 局面形成。
三、解答题(共3小题)
31、文化璀璨
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达。这一时期,文化继续发展,学术巨匠辈出,统文化呈现辉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连线内容。
32、说出“史学两司马”的史学巨著。
33、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思体恤。”
(1)材料反映的实际上是清朝的什么政策?
(2)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
(3)这一政策造成了什么消极影响?我国在对外政策上应该采取什么政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