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云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土(fěi) 带(pénɡ) 强(miǎn) 不(kān)

    B.城(wèi) 命(ɡě) 划(chóu) 持(jīn)

    C.图(qǐ) 大(ɡuà) 声(kēnɡ) 万(rèn)

    D.虏(fú) 金(shǔ) 山(wù) 裤(dānɡ)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温文而雅   威风凛凛   B. 心悦诚服   坐无隙地

    C. 金壁辉煌   寒气袭人   D. 络绎于途   拾人牙慧

  • 3、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如果交际对象是祖父母,下列提问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您小时候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B.您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那几篇课文?

    C.您小时候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

    D.您现在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再读一读。

    奇特  奇丽  奇怪

    (1)傍晚,天空中的火烧云变化极多,真是无比( )的景色。

    (2)窗台上的花是谁送的?大家觉得非常( )

    (3)这种( )的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

    寻味  品味  体味

    (4)这篇文章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耐人( )

    (5)在军训中,我真正( )到了军人不怕吃苦的精神。

    (6)这幅画值得我们好好( )

     

  • 5、看拼音,写词语。

    国王yì chóu mò zhǎn ______,王子自告奋勇地去除掉那只瞎熊,为民除害。他骑上高大的jùn mǎ ______,拿上pī zhān______bǐ shǒu ______出发了。正当他mínɡ sī kǔ  xiǎnɡ ______着怎样除掉瞎熊时,瞎熊突然出现,王子便直接向瞎熊tǒnɡ qù ______,在搏斗之中,王子杀死了瞎熊,自己也壮烈牺牲了,这真是一个qī liánɡ ______的故事。

  •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_______星星 ______白云 _______花香

    _______红灯 _______小船 _______宝宝

  • 7、读重点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1)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这句话是对石猴的______________描写。从“应声高叫”一词中,我体会到石猴十分______________

    (2)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这句话是对石猴的______描写,关键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体会到石猴________

    (3)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石猴引用名言是为了让大家________,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 8、看拼音,写词语,看看谁能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满分5 manfen5.com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元。

    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卖东西只要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甚至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的东西。

    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于是我说:“放心吧,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一种计划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元。

    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眼花缭乱:________________

    唯利是图:________________

    【2】以下符合“我”在买鱼过程中心理变化的一项是( )

    A.意外——疑惑——震撼

    B.疑惑——震撼——意外

    C.疑惑——意外——震撼

    D.震撼——疑惑——意外

    【3】第七小节中,“我”疑惑的原因是( )

    A.他不肯卖这条鱼。

    B.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

    C.他不像其他的卖鱼人。

    D.他对生命的尊重超乎常人。

    【4】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记忆深处的花”,形象生动。

    B.本文对卖鱼人进行了外貌、语言和心理描写。

    C.文章结构完整,首尾呼应,主题突出。

    D.“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这个反问句强调了卖鱼人不忍心鱼在婴儿期死掉,为提示文章主题买下伏笔。

    【5】读了文章你感受到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十三小节画线句“尊重每一个生命”在文章中包含了什么意思?这篇文章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忧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煕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用“   ”画出这段文字中描写王熙凤的肖像的句子,其描写作用是(   )

    A.表现王熙凤的姿容俏丽。   B.表现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C.表现王熙凤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   D.表现王熙凤服饰的高雅华贵。

    2下列对人物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王熙凤放诞无礼、先声夺人的出场是一种“宣告”:各位听着,我凤姐来了;也是一种道歉:老祖宗,我迟到了。

    B.“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圆滑之至。

    C.“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王熙凤一心都在贾母身上,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D.“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体现出凤姐对黛玉无微不至的真诚关怀,也显示了凤姐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威仪。

    3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的表情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贾母以“凤辣子”介绍王熙凤,流露出贾母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 11、阅读直通车。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难于用语言来描绘的。

    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chàn zhàn)动。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如入甜美欲睡的绮丽梦境一般;空气是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sì  shì)乎远比我们法国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我发现,由于夜空到处布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黯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冈多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不再会有人来打扰你的宁静。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辨  辫  瓣)洒落到水面上,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圣玛利亚教堂那雪花石膏的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当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魄  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溶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谧和静止之中了。

    1用“√”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威尼斯是( )东北部的一座水上城市。

    A.法国 B.英国 C.意大利 D.美国

    4短文第3自然段是按( )顺序来叙述的。

    A.时间变化 B.空间变化 C.地点变化

    5短文主要描绘的是威尼斯的( )。

    A.小艇美 B.天空蓝 C.夜色美 D.风光美

    6填空题。

    (1)威尼斯的三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描写威尼斯夜色美时,写的三种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短文后,你感受到威尼斯之夜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语文老师

    曹文轩

    ①我特别感激我高中时的语文老师。

    ②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长得非常扁平的女人,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之后的生活中我千百度的寻找,但是再也没有找到像她这样的一位女性。

    ③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的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着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什么叫语文?”

    ④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什么叫“语文”。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头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一天十二个时辰的雨是不一样的,春天是春天的雨,夏天是夏天的雨,秋天是秋天的雨;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晚上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

    ⑤我至今还记得,所有的同学把头转向了窗口,那个时候,外面有一大片荷花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纷纷飘落在那片很大的荷花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⑥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又走上讲台,那一天是作文课。她走上讲台之后,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写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写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

    ⑦对我来说,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冲出了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望着那条大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向水面,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⑧晚上,我回到了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我不是轻轻的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就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着看着我,说:“你进来坐一会儿。”

    ⑨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我的六个作文本。她把这六个作文本一本一本的摆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单说你的这些作文里的字,就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认真。你再看看最后一个作文本,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⑩她又说:“在这六个作文本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第一本里你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进行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卧室,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那个夜晚是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的漫长的人生之路。

    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有删改)

    【1】请简要概述,作者回忆了与语文老师有关的哪两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第⑦自然段理解:“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了,在了地上,出了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的一条大河边。”本句中加点字运用了_____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表达了“我”______的情绪。

    【3】对第自然段中“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我”的写作常常能受到老师的夸奖,所以“我”变得张扬浮躁,不能接受别人的质疑和批评。

    B.“我”为了得到更多表扬,卖弄所谓的“才气”,作文越写越臃肿、夸张。

    C.因为“我”写作很有才华,所以往往会遭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妒忌。

    D.一个人的才华弥足珍贵,但是如果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就会迷失自我。

    【4】“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从这两句话中,你能体会到“我”怎样的内心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何作者曹文轩认为高中时的语文老师“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毛主席在花山

    ①1948年春夏之交,毛主席转移到了花山村。他在临时借用的农家房舍里,夜以继日为全中国解放事业操劳着。

    ②一天早晨,主席问警卫员:“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子有碾米声,今天怎么没有了?”

    ③警卫员说:“报告主席,为不影响您工作,我和村长商量,要他请乡亲们到别处碾去了。”

    ④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来的烟又放下了。“这怎么行?”他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而影响群众生活。昨天傍晚,我们一起散步看见村里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⑤“可这碾子一转,对您工作干扰太大。”

    ⑥“这怎么会呢?多年的战争生活,我习惯了在各种环境中工作。这样吧,我交给你一个任务,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碾米。”

    ⑦“是。”

    ⑧“注意,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说话态度要诚恳。”主席说。

    ⑨“知道了,主席。”他走出小院,碰上村长正和一个端簸箕的大娘说话。警卫员问:“村长,大娘是要去花椒树下推碾子吧?

    ⑩“不,俺去西头。”大娘说着就要走。警卫员忙向村长、大娘再三解释,说首长让他请乡亲们来花椒树下碾米。村长答应了,并告诉大娘到花椒树下碾。

    ⑪大娘来到花椒树下。一会儿,陆续又来了几个老乡,碾台吱吱扭扭地转了起来。

    ⑫警卫员回来了,主席又对他说:“任务完成不错。还有一件事等你办。”主席拿起一筒茶说:“你把这筒茶叶交给炊事员,让他每天这个时候沏一桶茶水,你负责给碾米群众送去。”

    ⑬警卫员知道,这筒茶叶来之不易,主席一直没舍得喝。他为难了。主席说:“你想过吗?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我们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老百姓。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警卫员只好接过茶叶筒。主席笑了。

    ⑭茶沏好了,警卫员拎着清香的茶水跟碾米的人说:“乡亲们,来喝茶吧。”开始,乡亲们不好意思,经他一动员就不拘束了。喝茶水对大山里的群众来说,是新鲜事。一位大叔说:“同志,这水一不甜二不辣,喝它顶什么用?”

    ⑮这时,毛主席来了。乡亲们纷纷跟主席打招呼。主席笑着点头,说:“要说喝茶的好处,确实不少嘛,喝了它浑身有精神,还能让人多吃饭……”主席给乡亲们讲喝茶的好处,推碾子的大娘和小姑娘越推越慢,转到了主席身边,便停了下来。

    ⑯主席舀了两碗茶水送到母女手里,说:“你们俩歇会儿吧!”对警卫员说:“来,咱俩试试,半年多不推这玩意儿了。”主席一边推,一边用笤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玉米碎粒,动作很娴熟。一位老人细细端详着毛主席,说:“这位首长,咱们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夜以继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是按(  )顺序写的。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事情发展 D.游览顺序

    3读短文,想一想:毛主席交给警卫员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______________ 第二个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完成下面练习。

    (1)读第④自然段,完成旁边的批注。

    (2)读第⑥和自然段中毛主席讲的话,从中可以感受到主席________________。

    (3)读第自然段,表现毛主席推碾子动作“娴熟”的词句是_______想象推碾子的情景,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短文,还可联系《青山处处埋忠骨》,想一想毛主席是一个怎样的人?并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牧场之国(节选)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①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②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1】选文主要描写了“牧场之国”的两个时间场景:即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主要用了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描写,其中第①属于_________描写,第②句属于_________描写。

    【3】“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微弱的光芒”这几个词语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夜晚荷兰牧场之国的_____________美。我还能依照词语的结构写出两个体现夜晚这种美感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为什么要描写汽笛声和车船的来往?你觉得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别别别的

    有一天,学校开大会向同学们宣布了一条新规定,内容是“除了校徽,胸前别别别的”。同学们听了感到莫名其妙。

    上课时,王老师解释说“:这三个‘别’字意义各不相同。第一个‘别’字是 的意思,第二个‘别’字是 的意思,第三个‘ 别’字是 的意思。”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

    【1】文中三个“ 别”字各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直通车。

    锡林郭勒大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是广阔而又美丽的。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全都覆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在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 神气地挥舞着鞭子 放声歌唱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辽阔——(   )

    欢跃——(   )

    2.请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3.第二自然段突出了草原    的特点,第四自然段突出了草原    的特点。 

    4.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到    的作用。 

    5.这篇短文主要讲了                              

     

  • 17、品读课内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周瑜dù jì诸葛亮比他有材能;每天早上我都跑补duàn liàn身体;爷爷看着自已的孙子,露出了cí xiáng的微笑。

    1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dù jì________ duàn liàn________ cí xiáng________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改为______ ______改为______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换种说法使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解释。句子“清白”的“清”意思应为( )

    A.纯净,不含杂质 B.干净,纯洁 C.凉爽,爽朗

  • 18、重点段落品析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场,赢了齐威王

    1分析一下在座的心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三个人物各是什么身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现代文阅读

     

    桌上放着一个苹果,母亲对自己的女儿说:孩子,看到这个苹果,你想到了什么?”

    这个苹果又大又圆,肯定很甜很好吃!”小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

    母亲首肯:你的想法不错。可是,你知道面对一个苹果,不同的人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看法吗?”小女孩好奇地看着母亲。

    母亲说:我看到这个苹果,首先想到的是你姥姥。姥姥总是把苹果切成小块分给孩子们吃,自己从来舍不得,乞。姥姥的爱就浓缩在这个苹果上。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母亲接着说:果农看到苹果,就会想到栽种的艰辛,还会想到丰收的喜悦;一位诗人看到苹果,可能会把它描绘成火红的太阳,比喻成小姑娘的脸蛋;而一位医生则会拿着苹果向人们解说它有多么丰富的营养……”

    母亲再问小女孩:你说,谁的想法是对的?”小女孩若有所思地说:妈妈,他们的想法好像都没有错,都有道理!”

    母亲摸了摸小女孩的头,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就像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个苹果有不同的想法一样,生活中,你也会遇到许多类似的问题,面对同一种事物,你要学会用不同的眼光去审视,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

    小女孩点了点头,母亲欣慰地笑了,她好像看见眼前的女儿正在成长起来……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首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意味深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两个与思考有关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一个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第二个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

    A. 表示列举的省略   B.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C. 表示语意未尽

    4仔细体会母亲的话,母亲表面上是在和女儿探讨________,实际上是在告诉女儿: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结尾写母亲欣慰地笑了,母亲为什么欣慰地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难道不耐人寻味吗?(改成陈述句)

                                     

    2.我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不能不感到吃惊。(改成肯定句)

                                     

  • 21、按要求写句子。

    (1)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钱财,害我性命?(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松见大虫扑来,沉着应战,抡起哨棒胡乱地向大虫打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虫大吼一声。(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这样,我怎能放心得下?(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爱美丽的天安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雨下得很大。(用比喻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2)花儿开了。(用拟人的方法把句子写生动)

     

    (3)这支蜡烛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改反问句)

     

    (4)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肯定句)

     

    (5)难道他会从柴房搬来一窝兔子吗?(改陈述句)

    (6)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地满红花红满地,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翠翠红红,     风风雨雨,

      山外白云,   池边绿树,   雨落溪边。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从下面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1.记一件    的事 2.珍贵的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语句通顺、连贯,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