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致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产生很大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土壤 D.气候
2、普遍存在于新疆吐鲁番地区,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合称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儿井是新疆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最大的特点是水流在暗渠的地下流动,那么这么做是为了( )
A. 避免蒸发 B. 节约成本
C. 利用地势自流 D. 利于灌溉
3、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的是
A.森林、海洋、湿地 B.湖泊、森林、草地
C.海洋、湖泊、湿地 D.海洋、森林、草地
4、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发展特点()
A. 金融 B. 航运 C. 钢铁 D. 旅游博彩业
5、因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 )
A.乌鲁木齐
B.兰州
C.西宁
D.拉萨
6、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的主要灌溉水源来自
A. 高山冰雪融水 B. 夏季降水 C. 湖泊水 D. 黄河水
7、为缓解华北平原,尤其是京津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状况,采取的跨流域调水措施是( )
A.发展节水农业
B.修建水库
C.南水北调
D.西水东调
8、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A.平均半径6371亿千米 B.最大周长约8万千米
C.表面积约5.1平方千米 D.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9、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错误的是( )
A.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B.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
C.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D.人口稠密,种粮的人多
10、关于我国北方地区不正确的叙述是()
A. 气候冬夏季节差异不大,属于非季风区 B. 主要的油料作物是花生
C. 平原面积广阔 D.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11、柳州市属于那一种气候类型( )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12、下列关于俄罗斯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少雨 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终年寒冷,冰封雪裹 D.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13、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不全在北回归线以南的是()
A. 海南 B. 广东 C. 香港D、澳门
14、读下面的光照图,下列关于图示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节气为夏至
B.黄河正处于汛期
C.东半球白昼的范围是150°个经度
D.西半球黑夜的范围是30°个经度
15、大连年降水量约为( )
A. 1000毫米左右 B. 1500毫米左右 C. 400毫米左右 D. 700毫米左右
16、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省(区)的行政中心是郑州 B.②省(区)分布有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C.③省(区)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D.④省(区)的简称是黑
17、位于西藏自治区的农业区是
A. 湟水谷地 B. 雅鲁藏布江谷地 C. 河西走廊 D. 河套平原
18、下列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日本、印度
B.中国、英国
C.澳大利亚、美国
D.俄罗斯、巴西
19、南方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
B.热带季雨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20、人们把东北称为“白山黑水”,“黑水”指的是( )
A. 乌苏里江 B. 黑龙江 C. 松花江 D. 嫩江
21、2010年,中国在_______________成功举办了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
22、宝岛台湾风景秀丽,岛上_____(湖泊)是我国著名旅游风景区,物产丰富,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最著名的树种是_____。
23、台湾省的________型经济富有海岛特色;________科学园区被称为“台湾的硅谷”。
24、西北地区地面景观的变化,自东向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西隔台湾海峡与 省相望。
26、河西走廊的灌溉水源是哪里的水? 。
27、___________ 是长三角区域北翼的中心城市,有“六朝古都”的美称;杭州丝绸制造业历史悠久,号称“________________”。
28、南方地区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热量充足,________。
29、目前,北京正在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________ ”的目标迈进.
30、中东处在联系亚洲、________洲、________洲三大洲,沟通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的枢纽地位。
31、读“台湾海峡两岸地区略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P省的简称是________。
(2)台湾岛岛屿面积居我国第_______位。台湾岛东部________山脉是我国东北—西南走向三列山脉最东的一列。世代居住在台湾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
(3)台湾岛地处亚欧板块与__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4)________穿过台湾岛中部偏南的位置,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
(5)台湾的经济是富有海岛特色的______________经济。
3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简图
材料二:2019年北京雾霾天气达到175天,远远超过全国最高平均52天。近年来北京街上的行人戴上口罩用于抵御雾霾侵袭。
材料三: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值的1/8,世界人均值的1/32。
(1)A______海;B______河。
(2)北京是著名古都,荟萃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写出两处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反映了北京市近年来城市发展中的_________问题。
(4)材料三反映了北京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探究“缺水”的原因是________(任写一点即可),解决措施是________(任写一点即可)。
33、我国地域辽阔,各区域气候特征不同。联系已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看下图,以济南为例,说出华北平原春季(3—5月)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2)南方地区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3)西北地区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西北地区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 。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温差变化规律是( )
A.年温差小 日温差大 B. 年温差小 日温差小
C.年温差大 日温差大 D. 年温差大 日温差小
34、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所示地区是_______________地区。这里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
(2)A所代表的城市是_________,它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3)B是_________海,C是________海,D是_______湖,E是___________省,F是_________(河流)。
(4)人们借助本区域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一样,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__”。
(5)下列选项符合该地区气候类型的是(______)
35、某学校开展不同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研究,研究过程记录如下。据此完成下列相关内容。
研究课题: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研究思路:案例分析﹣﹣归纳总结﹣﹣迁移应用
研究资料: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生活案例
(1)案例分析:①耕作制度:甲区域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乙区域____________。②农业类型:甲区域以种植业为主,丙区域主要发展_______________业。③农业分布:丁区域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④农业结构变化:滨州某县上世纪80年代以种植小麦为主,90年代开始发展大棚蔬菜,远销国内外,近年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大规模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游客旅游、参观,这些变化说明________(多选)。
A.当地粮食需求量减少,农民增收困难B.当地自然条件发生变化
C.农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D.科技推动农业发展
(2)归纳总结:由以上案例,归纳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________;社会经济因素:_________。
(3)迁移应用:如图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A、B、C、D四地。其中A为城市郊区,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为山地,D为海洋。家住A地的小雨建议当地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种蔬菜、花卉、发展鱼、肉、乳、禽、蛋生产,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你认为可行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