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诗句中表达思乡之情的一项是( )
A.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B.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予盾 荣誉 吾辈
B.脚力 船舱 挑逗
C.瞄准 输赢 一艘航船
D.帽子 撕扯 扭动
3、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镌刻(juān) 迸裂(bìnɡ) 弓弩手(nǔ)
B.忌讳(huì) 踉跄(liànɡ) 蹿下来(cuān)
C.血泊(pō) 姊妹(jiě) 列位呵(a)
D.丫鬟(huán) 水泊梁山(bò) 乐呵呵(hē)
4、照样子,写词语。
摩拳擦掌(含身体部位)________ ______ _______
风平浪静(含近义词)_______ ______ ______
不动声色(含“不”字)______ _____ ______
5、多音字组词
觉jiào______ jué_______ 称chèn_____chèng_____chēng_____
6、根据句子的意思,用“然”字组词,再分别填入句中括号,不能重复。
诸葛亮说:“( )就要交战,十天造好,( )误了大事。我愿意与都督立军令状,用三天造十万支箭。”周瑜听罢( )十分高兴,与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三日后,诸葛亮( )交上来十万支箭,周瑜不得不( )起敬。
7、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bēn fù(______)朝鲜后,因公牺牲。尽管毛主席对儿子无比juàn liàn(______),但最终,他没有搞tè shū(______),而是zūn zhòng(______)朝鲜人民的意愿,在电报记录稿上qiān zì(______),把毛岸英的遗体葬在了朝鲜。
8、读情节,识人物。根据下列原著内容片段,将表格补充完整。
①只见那猴王脱了冠服,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
②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
③孔明乃披鹤氅(chǎnɡ),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句子 | 出处 | 情节 | 人物 | 性格 |
句① | 《________》 | 猴王偷蟠桃 | ___ | ___ |
句② | 《________》 | ___ | 林黛玉 | 多愁善感 |
句③ | 《________》 | 空城计 | 诸葛亮 | ___ |
9、课外阅读
请种一株树
请种一株树,为你自己,也为别人。
不管你种下的是什么,是松树,是柳树,是翠竹还是樱桃、丁香。假如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一片绿叶、一从花香、一树硕果、一片绿荫,我们都把心中的爱献上,把美好希望种上,那么人们便可以躺在它的树荫里,静静地乘凉,休息,便可能摘下许多艳丽而多汁的果子,便可以让我们的生活盈盈春意,洋溢着阵阵芳香。
请你种一株树,把五彩的云霞种上,把我们对自己,对别人的真诚和爱献上,那么我们就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我们的世界将变得格外灿烂迷人,五彩缤纷而又充满亲切可爱。
种上你的树,流淌你的汗水,付出你的劳动,留下你的一片心意。不管人们是否能够把你想起,只要树是你种的,花和果是你培育的,你便可以欣慰,可以自豪,可以永远觉得是一种幸福,因为你为自己,也为别人留下美好。
请种一株树。
【1】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填空。
一( )花香 一( )绿叶 一( )绿荫 一( )硕果
一( )幸福 ( )的云霞 ( )的生活 ( )的果子
【2】每个人都种下一棵树,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请用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个人都种下一棵树,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变化?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爱护花草,植树造林为主题,拟写一份水温馨的公益广告词。(提示:体现趣味性、情感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聪明人的眼光
①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是一位眼光教锐、接受新事物能力很强的智者。
②有一天,林肯独自一人来到华盛顿的大街上,那时还没有电视等先进媒介的传播,他只要稍加装扮,就不会被人认出来。忽然,他发现在一家名为“智慧”的杂志社门前围了一大群人,于是他也好奇地凑了上去。结果他发现,在华丽的墙壁上竟钻了一个小洞,洞旁写着醒目的几个大字:“不许向里看!”然而好奇心还是驱使人们争先恐后地向里观望,林肯也顺着小洞向里看,原来里面是用五彩缤纷的党虹灯组成的一本《智慧》杂志的广告画面。
③林肯总统觉得这家杂志社很有创意,回来就吩咐秘书为自己订了一份。果然,《智慧》杂志不论内容编排、版式装帧、封面设计,还是印刷质量,都堪称一流,颇受林肯的青睐……
④这天,林肯处理完一天的公务,顺手拿起一本新到的《智慧》杂志翻阅起来,翻着翻着突然发现这本杂志中间几页没有裁开。林肯报是扫兴,顺手将杂志放到一边。晓上,林肯躺在床上突然想起了这本杂志:这既然是一份大家喜爱、风行全国的杂志,在管理方面应该是十分严格的,按常理绝不会出现这种连页的现象。他由此联想到杂志社在墙壁小洞上作广告的事,难道这里面又有什么新花样?
⑤他翻身下床,找到这本杂志,小心翼翼地用小刀裁开了它的连页,发現连页中的一节内容竟被纸糊住了。林肯想,被糊住的地方大概是印错了,但印错的内容又是什么呢?好奇心驱使林肯又用小刀一点点地撬起了糊纸,下面竟写着这样几行字:“恭贺您,您用您的好奇心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获得了本刊1万美元的奖金,请将杂忐退还本刊,我们负责调换并给您寄去奖金。——《智慧》杂志编辑部。”
⑥林肯对编辑部这种启发读者智慧和好奇心的做法极其欣赏,便提笔写了一封信。不久,林肯总统便收到新调换的杂志和编辑部的一封回信:总统先生,在我们这次故意印错的300本杂志中,只有8个人从中获得了奖金,绝大多数人都采取了将杂志寄回杂志社调换的做法,看来您的确是位真正的智者。根据您来信的建议,我们决定将杂志改名。这本杂志,就是至今仍在风靡世界的《读者文摘》。
⑦在故意印错的300本杂志中,机遇就摆在300人的面前,但绝大多数人熟视无睹。只有8个人抓住了机遇,还不到总数的2.7%。为什么只有8个人在“平凡”之中发现了“非凡”,获得了奖金?
⑧大地回春向万物发出了请柬,但并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发芽;机遇在人群中穿行,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去奋力捕捉。机遇的确时有时无,但与其抱怨没有机遇,倒不如历练发现机遇的眼光。变革年代,是一个机遇特别多的年代,也是特别需要有一双能发现机遇的眼光的年代。
【1】根据短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1)风行全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熟视无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没有裁开的《智慧》杂志,林肯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补充。
扫兴——(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第⑥自然段画“__________”句子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一本大家喜爱、风靡世界的杂志,杂志社故意印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B.人生中有无数值得探索的东西,而只有不停地探索才能了解更多不知道的东西。
C.故意印错杂志,看似在用心经营寻找真正的智者,实际上却伤害了大多数滨者的感情,此举得不偿失。
D.大多数人没有把握住机遇,没有在“平凡”中发现“非凡”,与奖金失之交臂,非常可惜。
【4】把短文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不许向里看”改为“请向洞里看”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杂志社编辑部认为林肯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下面的一篇短文,并完成文后的习题。
松坊溪的冬天
下雪了。
雪降落在松坊村上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fù gài ( )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雪止了。
早晨,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上,拖拉机站的大棚上,都披着白雪。山上的松树和竹林子,都披着雪;那高高的枫树和野柿树的树干、树枝上,都披着白雪。
远山披着白雪。石桥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好一个白雪世界!从石桥上走过来时,我停住了。我听见桥下的溪水 cóng cóng ( )地流着。我看见桥下溪中的白雪世界,有一群彩色的溪鱼,穿过桥洞,正在游来游去。
忽地,我看见那成群游行的彩色溪鱼,又一下子都散开了,向溪石dòng xì ( )间游去,都看不见了。忽地,彩色的溪鱼又都游出来了,又集合起来。我 看见一群又一群彩色的溪鱼,穿过一个映照在水中间的、明亮的白雪世界,向前游过去了。
【1】根据汉语拼音提示,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正确的词语。
【2】“雪降落在松坊村上。雪降落在松坊溪上。”是不是排比句?
是( ) 不是( )
【3】在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用“——”标出。并说明把什么比成了什么?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给短文分成两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写( ),第二部分写( );第一部分是( )描写,第二部分是( )描写。
【5】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好一个白雪世界!”是一个______句。这句话作者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说出的。说明作者当时有_____________的心情。
12、 童年的水码头
①水码头在我们大院的后门口,出了门槛,步下台阶,只需越过一条被菜地蚕食成裤腰带那么细的小路,再躲开一棵桑树伸过来的会勾住人头发不肯放手的顽皮枝桠,脚就站在了水码头的第一块麻石上了。这是一块赭红色的麻石,形状像个大枕头,中间还有个凹进去的坑。从赭红色麻石往下,石头的大小不一,长短不齐,细想起来,颜色依次应该是灰白色,淡黄色,浅黑色,褐色中带白色条纹的,土黄色中夹着灰色麻点……总之,它们琐琐碎碎,杂乱无章。人在水码头上走,很需要一点勇气和技巧。
②每年初冬收茨菇的季节,就是我们的节日,我们总是候鸟儿样地在码头边蹲成一排,兴致勃勃地看着豁嘴婶婶穿一双高腰的胶靴站在泥水中,用一把窄窄的锄头小心翼翼翻开污泥,伸手在污泥中来回掏着,掏出一把圆溜溜带尾巴的茨菇,扔进筐子,再掏出一把,又扔进去,小小的一块河滩就像聚宝盆,里面长着总也掏不光的好东西。然后豁嘴婶婶发一声话,我们齐刷刷地冲下岸,不管泥里水里就那么踩过去,七八只手抓紧了箩筐边,吭唷吭唷地抬上码头。最后对着荒芜的河滩互相哀叹:“茨菇没有了。”
③可是,冬天毕竟很快就过去,水位升高的季节,水码头是我们游戏的天堂。用竹篮子捞鱼是我们的一绝。鱼是很小很小的鱼,它们成群结队地想着漂上水见见世面呢,就被眼尖的我们盯上了。这时候,两条腿站在水中,两只手紧抓住篮把,屏住呼吸,一动不动,耐心等着傻鱼儿游近。眼疾手快,竹篮子“啪”地一声入水,“哗”地一下子提起,哈,这些惊慌失措的小东西已被捞入了事先准备好的广口玻璃瓶。总以为瓶子里有吃有喝,应该是小鱼儿的天堂了。可是第二天早晨,鱼儿总是无一例外地肚皮朝上,白花花地在水面漂了一层。原本我们是期盼着它们能陪我们一起长大的,好心怎么偏偏就不能得到好报呢?
④大水过来的时候,码头边会漂来许多好东西:绿莹莹的丝瓜,金灿灿的香瓜,连在藤上的半红半绿的西红柿……有一回甚至还有一对并蒂的葫芦,那对葫芦是淡黄色的,胖胖的肚子,细细的腰,脑袋上还顶着两片嫩生生的叶儿,着实令人兴奋。为抢捞这对葫芦,我们姐弟三个同仇敌忾,与昔日的伙伴争得面红耳赤。
⑤因着这一小片天地,对于水,年过花甲的我依然有着天然的喜悦和亲近。
【1】短文围绕“童年的水码头”写了___、____、____这三件往事,表达了________。
【2】读第③自然段,会被“我们”的心情所吸引:看见鱼时的惊喜——___——___——___。作者主要通过______和______描写,使一群______、______的孩子跃然纸上。
【3】本文语言生动,请任选两处画线句子,写写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我选第(______)自然段中的句子,我的理解和体会:_________________
我选第(______)自然段中的句子,我的理解和体会: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发现(节选)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听见老师说,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费奥多罗夫!……你笑什么?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
“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
教室里一阵笑声。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白,大步朝我走来。
“费奥多罗夫!……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去……”
【1】联系上下文,说说“我”为什么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奥尔加·伊万诺夫娜为什么会气得脸色苍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仿写句子。
我清清楚楚地看见________;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________。
14、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1】给下面的字注音。
窘_____ | 愧_____ | 解_____ | 慰_____ |
【2】短文中的破折号表示 。
A.意思的转折 B.声音的延长 C.解释说明 D.特别强调
【3】本段选自课文_____,作者是_____ (填国家)的_____。
【4】课文“我明白了——世界……险”说明了什么?
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天上回来的朋友
雨下得好大啊!青蛙在荷叶上淋浴,听到一阵阵快活的喊声:“我回来了!我回来了!”接着,还有“叮咚叮咚”往池塘里跳的声音。
“你是谁?从哪里回来的?”青蛙问。
“从天上回来的呗。”跳进池塘的朋友回答。
“谁送你去天上的呀?”
“太阳公公送我到天上。”
“去干了些什么?”
“风阿姨带我走四方。”
“后来呢?”
“遇见寒冷大姐姐。”
“她怎么样?”
“把我送回到池塘。”
青蛙听着听着,一点也不懂,正想再问。荷花摇摆着身子,对青蛙说:“这是个谜语啊!跳进池塘去的是谁,你猜猜就知道了。”
青蛙想了想,嚷着说:“猜出来了,原来它是……”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快活____ | 送走____ | 寒冷____ |
【2】从文中找出一个表示声音的词语,用横线在文中画下来,你也试着写2个。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跳进池塘里的是谁,你猜出来了吗?它是________。
【4】仔细读短文,找出青蛙说的话。
【5】青蛙听不懂荷花和从天上回来朋友的对话,你看懂了吗?如果你看懂了,你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了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要不——摔跤。”
“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鸽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钧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选文主要运用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描写塑造了小嘎子这个儿童形象。
【2】从选文第二段中小胖墩的语言和动作可以看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小嘎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是……还……”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三段作者从不同方面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进行了描写,极为细致,用“﹏﹏﹏”画出表动作的词语。
17、课外阅读
罗马速写
罗马是[ ]的首都。这个城市很特别,遗址多,雕塑多,喷泉也多。罗马分为新城和古城。古城的建筑大多有上百年的历史,一砖一石,一街一巷,都是百岁以上的“老人” 。古老的建筑,坍塌的废墟,残毁的廊柱使人一不小心就踩在“历史”上。
古罗马的斗兽场,是遗址中的“老祖宗”。凡到罗马游览的人如果不去斗兽场看看,就好像到了北京没游 [ ],到了西安没看 [ ]一样。这座宏伟的圆形建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现在大部分已坍塌,但看上去仍然令人惊叹不已。
罗马还是一座用雕塑装饰起来的城市。( )街头巷尾,( )是屋顶门廊,看不到雕塑才是不正常的。罗马城的雕塑,超过了罗马的人口。
喷泉在罗马城 < >。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城市能与其媲美。上千处大大小小的喷泉,< >地散落在广场和街头巷尾。它们 < > ,极具观赏性,使罗马城< >。
遗址、雕塑、喷泉,( )装点了罗马城,( )丰富了这座城市的内涵。
【1】根据平时的学习、生活积累,在文中的“[ ] ”里填写合适的国名及名胜古迹。
【2】选择下列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的“( ) ”里。
不论…… 都…… 无论… … 还……
因为…… 所以…… 不仅…… 而且……
【3】细读第4自然段,根据文意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入文中的“< >”里。
星罗棋布 比比皆是 别具一格 千姿百态
【4】本文一定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简要说说罗马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你认为文中写得最好的句子多读一读,并选择一句用“ ”画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别别别的
有一天,学校开大会向同学们宣布了一条新规定,内容是“除了校徽,胸前别别别的”。同学们听了感到莫名其妙。
上课时,王老师解释说“:这三个‘别’字意义各不相同。第一个‘别’字是 的意思,第二个‘别’字是 的意思,第三个‘ 别’字是 的意思。”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
【1】文中三个“ 别”字各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祖父、后园和我(节选)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有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蜇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我就笑得哆嗦起来,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下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不晓得,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我笑得最厉害,在炕上打着滚儿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儿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又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成了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1】选文中“我”摘玫瑰花恐惧的是_____、_____。当然,“我”摘玫瑰花肯定也有快乐,“我”的快乐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2】联系选文内容填空。
(1)“我”笑得哆嗦起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祖母“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祖父“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成了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最有道理的一项是( )
A.通过回忆童年时代的后院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浓浓亲情的眷恋。
B.通过回忆“我”给祖父戴花的情景,表现了我的顽皮和祖父的宽容。
C.通过回忆“我”给祖父戴花后闹笑话的情景,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宽容。
20、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小嘎子围着小胖墩儿蹦来蹦。(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
(2)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巨浪打翻了小船。(改写成“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不少文从墨客前来茶楼对句。始终没有妙句对出。(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板桥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半湾活水千江月(给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2、改为肯定句。
诸葛亮不是不知道三天交不出十万支箭的严重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快乐习作。
请你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题目可以是“读《XXXX》有感”或“《XXXX》读后感”,也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拟题目。要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书写工整,4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