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是( )
A.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夸张)
B.历史上,“李”姓名人辈出。有水利专家李冰父子、军事将领李广、桥梁专家李春、“诗仙” 李白、词人李清照……(排比)
C.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拟人)
D.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在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比喻)
2、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 )中的一个人物。
A. 《儒林外史》 B. 《西游记》 C. 《三国演义》 D. 《红楼梦》
3、“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与句中“喜不自胜”意思不是相近的词是( )
A.喜形于色
B.喜出望外
C.好大喜功
4、比一比,组词语。
拳(_________) 擦(_________) 荐(________) 策(________) 咧(________)
誊(_________) 察(_________) 茬(________) 籁(________) 例(________)
艘(_________) 桅(_________) 撕(________) 钩(________) 瞄(________)
舱(_________) 诡(_________) 嘶(________) 沟(________) 描(________)
5、记忆积累。
(1)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3)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梅花香自苦寒来。
(5)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要求各写一句名言警句。
①含有虚心好学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含有一心为国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积累与运用。
1、叶绍翁写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写的《宿新市徐公店》都是描写春季的好诗。其中叶绍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成为千古名句。其中《宿新市徐公店》写儿童活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我还积累了描写春天的古诗,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三单元中,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的海伦.凯勒、__________的阿炳、__________的郑和、__________的司马迁. 其中我最喜欢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一课作者写梅花就是为了_________,以梅花开得__________衬托鲁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梅花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与_____、_____并称“岁寒三友。”它是文人墨客赞颂的对象,如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___________________。”王冕用“不要人夸颜色好,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志向。
4、之所以称_________是地球的“孪生兄弟”,是因为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_________________,同样有_________________,同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样是______________,甚至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神奇的克隆》是一篇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短文。文中告诉我们如果不经过_____________而直接_____________,就叫做________,也称克隆。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____________”。
6、“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散文《________________》中的句子。冰心原名________,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我们还读过她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7、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不能数完,形容数量非常多。( )
(2)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
8、比一比,再组词。
截( )嘛( )梯( )熄( )
栽( )麻( )第( )媳( )
载( )摩( )递( )息(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许多年以前,有三个士兵从战场上归来。他们又累又饿,来到了一个村庄。由于连续的战争,村民们的收成很不好,他们赶紧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藏了起来,然后,到广场上去看那三个士兵。他们哀叹缺衣少食,不能招待士兵们饱餐一顿。
士兵们窃窃私语了一会儿,一个士兵说:“你们没有东西给我们吃,不过我们却有让大家共同分享的东西:我们有一个诀窍,能用石头做汤。”
村民们感到非常好(hào hǎo)奇。不久他们就点起一堆火,架上了一口全村最大的锅。士兵们往锅里放上了三块光滑的石头。“这个,一会儿就能煮成美味的汤。”第二个士兵说,“不过,要是放上点盐,再来点芹菜,它的味道就会更加鲜美。”一听这话,一位村妇说:“太巧了!我正好想起来什么地方还剩下了一点呢。”村民们一个个想起了什么东西。不一会儿,萝卜、牛肉、奶酪纷纷添到了大锅里。在大家坐下来准备喝汤的时候,有人推来了一桶酒。
村民欢聚在广场上,他们一边吃一边跳舞、唱歌,直到深夜。第二天早晨,当三个士兵醒来时,发现村民们全都站在他们周围,还有一背包面包和奶酪。“你们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礼物:用石头做汤的诀窍,”一位长(zhǎng chánɡ)者说,“我们会永远牢记在心间的。”
第三个士兵对众人说:“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人人都拿出一点东西来,就可以办成让大家分享的宴会。”
【1】给本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__________”上。
【2】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珍贵( ) 秘诀 ( )
反义词:否定( ) 丰衣足食( )
【4】请你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村民对待三个士兵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你从短文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一声锣响,赛马又开始了。
这一次,孙膑让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
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齐威王有点儿心慌了。
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赛结果,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还是原来的马,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1】根据文段内容画出第二次赛马的对阵图。
齐威王 田忌
第一场 上等马 上等马
第二场 中等马 中等马
第三场 下等马 下等马
【2】下列不是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是( )
A.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B.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
C.还是原来的马,田忌只是换了一下出场顺序,获得三局两胜。
D.田忌更换了每个等级的马。
【3】通过学习《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我们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 )
A.只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B.孙膑的智谋帮助田忌取得了胜利。
C.在对抗赛中,胜败不仅仅取决于物质条件,策略的优劣也起着重要作用。
D.像齐威王那样骄傲自满,轻视别人的人必然要失败。
11、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6分
________________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枯燥,词汇贫乏,她心里非常着急。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克、刻)苦实践。”
于是,禹强就下工夫多读。不管是报纸、杂志、小说,也不管是短篇、中篇、长篇,( )能找到的,( )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学习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而且,又勤练习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果然)提高了。
(1)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用“——”线划出具体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语句。(1分)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缺乏——( ) 清晰——( )
(4)细读短文,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5)根据徐特立老爷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写好文章必须达到两个条件:( ) 和( ),其中( )必须要做到“动笔墨”。
(6)请结合你自己的写作经验,写写你对徐特立老爷爷的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 _______ ”上。(2分)
12、课内阅读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找出体现大拇指最肯吃苦的动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
【2】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
【3】概括说出大拇指的特点。
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苹果里的五角星
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跑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一天,他来到我家,从桌子上拿起一把小刀,又向我要了一只苹果,说:“大哥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瞧着他说。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1】根据下面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中。
(1)原指遵守规矩。现多指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做变通。(_________)
(2)很少有人知道。(_________)
【2】写出下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清晰(___________) 生疏(____________)
【3】苹果里的“五角星”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题。
生命的姿势
①一对夫妇是登山运动员,为了庆祝他们儿子一周岁的生日,他们决定背着儿子登上七千米的雪山。
②他们特意挑选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踏上了征程。天刚亮时天气就如预报中的那样,太阳当空,没有风,没有半片云彩。夫妇俩很轻松地登上了五千米的高度。
③然而,就在他们稍稍休息准备向新的高度进发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风云突起,一时间狂风大作,雪花飞舞。气温陡降至零下三四十度。最要命的是,由于他们完全相信天气预报,忽略了携带至关重要的定位仪。由于风势太大,能见度不足一米,上或下都意味着危险甚至死亡。两人无奈,情急之中找到了一处山洞,只好住进山洞暂躲避风雪。
④气温继续下降,妻子怀中的孩子被冻得嘴唇发紫,最重要的是他要吃奶。要知道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下,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导致迅速地降低体温,时间一长就会有生命危险,怎么办?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弱,他很快就会因为缺少食物而饿死。
⑤丈夫阻止了妻子几次要喂奶的要求,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冻死。然而不给孩子喂奶,孩子很快就会死去。妻子哀求丈夫:“就喂一次!”
⑥丈夫把妻子和儿子揽进怀中。尽管如此,喂过一次奶的妻子体温下降了两度,她的体能受到严重的(_______)。
⑦由于没有定位仪,漫天风雪中救援人员根本找不到他们的位置,这意味着风如果不停,他们就没有获救的希望。
⑧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孩子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喂奶,妻子的体温在一次又一次地下降。在这个风雪狂舞的五千米高山上,妻子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平常极为简单而现在却无比艰难的喂奶动作。她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喂奶中一点一点地消逝。
⑨三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冻昏在妻子的身旁,而他的妻子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倒。她的儿子,她用生命哺育的孩子正在丈夫怀里安然地入睡,他脸色红润,神态安详。被伟大的生命的爱包裹的孩子,你是否知道你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母爱可以超越五千米高山而在风雪之中塑造生命。
⑩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妻子,丈夫决定将妻子最后的姿势铸成铜像,让妻子最伟大的爱永远流传,并且告诉孩子,一个平凡的姿势只要倾注了生命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永恒。
【1】给文中加横线的字注音。
携带(__________) 裸露(_________)
【2】解释下边短语中的字。
①准备就绪 绪:__________ ②气温陡降 陡:___________
【3】快速阅读全文,说说:“生命的姿势”这一标题中“生命”的含义(整体感知全文,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⑧段中为什么说妻子的喂奶动作“现在却无比艰难”?(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⑨段中写孩子“安然地入睡”、“脸色红润、神态安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⑥段方括号里应填入的一个词是( )
A. 损害 B. 损失 C. 损耗 D. 损坏
【7】文中的“一次又一次“”前后重复了四次,对此,你如何理解?(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文章中心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找出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并写在下面。(注意中心句通常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 )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 )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 ),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 )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A.天衣无缝 B.稀溜溜 C.匀匀实实 D.平平整整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悠闲——(______) 特别——(_______) 洁白——(_______)
【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 刷墙,包括他刷墙的 和 ,反映了“刷子李” 。
【4】从刷子李说出了徒弟的心理,可以看出刷子李是个什么样的人?( )
A.刷子李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心细如发。
B.刷子李说了徒弟的心理,是要让徒弟好好佩服自己。
C.刷子李这样做,明显是要压服一下徒弟。
16、阅读与理解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
在乡下,三月的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早已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
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 )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几何形状,( )在一起,悉心( )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几颗小脑袋( )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 )上了斑斓的衣衫。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 )在一个线拐子上。
好了!开始放了。嘿!风筝!全是风筝!这些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
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我们几个小伙伴便带着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niǎn)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线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1】把下面这些动词填入第二段中的括号里。
拼 缠 系 抵 弯 穿
【2】选文第二段中“几颗小脑袋”代指______。
【3】认真读选文第二段,根据内容说说做风筝的过程。
做骨架→_____→_____
【4】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5】这篇短文以____为线索,回忆了童年时____、____这两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____之情。
17、 聪明的商人
从前,有位商人和他长大成人的儿子一起出海远行。他们随身带上了满满一箱子珠宝,准备在旅途中卖掉,他们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这一秘密。
一天,商人( )听到了水手们在交头接耳。原来,他们已经发现了他的珠宝,并且正在策划着谋害他们父子俩,以掠夺这些珠宝。商人听了之后吓得要命,在自己的小屋内踱来踱去,试图想出个摆脱困境的办法。儿子问他出了什么事情,于是他把听到的全告诉了儿子。
“同他们拼了!”儿子( )道。“不,”父亲回答说,“他们会制服我们的!”“把珠宝交给他们。”“也不行,他们还是会杀人灭口的。”
过了一会儿,商人怒气冲冲地冲上了甲板。“你这个笨蛋儿子!”他叫喊道,“你从来不听我的忠告!”“老头子!”儿子也喊着回答,“你说不出一句值得我听进去的话!”当父子俩开始互相谩骂的时候,水手们好奇地聚集到周围。然后商人冲向他的小屋,拖出了他的珠宝箱。“忘恩负义的儿子,”商人尖叫道,“我宁肯死于贫困,也不会让你继承我的财富!”说完这些话,他打开了珠宝箱,水手们看到这么多的珠宝时都倒吸了口凉气。商人又冲向了栏杆,在被人阻拦之前将他的宝物全都投入了大海。过了一会儿,父子俩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只箱子,然后两人躺倒在一起,为他们所干的事而哭泣不止。后来,当他们单独一起待在小屋时,父亲说:“我们只能这样做,孩子,再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救我们的命!”“是的,”儿子答道,“您这个法子是最好的了。”
轮船驶进了码头后,商人同他的儿子匆匆忙忙地赶到了城市的地方法官那里。他们指控了水手们的海盗行为和所犯的企图谋杀罪,法官下令逮捕了那些水手。
法官问水手们是否看到商人把他的珠宝投入了大海,水手们都一致说看到过。于是法官判决他们有罪。法官问道:“什么人会弃掉他一生的积蓄而不顾呢,只有当他面临生命的危险时才会这样去做吧!”水手们主动赔偿了商人的损失,法官因此减轻了对他们的处罚。
【1】把“断然”“偶然”填到文中合适的括号内。
【2】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
(1)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潮: ______________
(4)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危险来临时,商人的儿子想到的办法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商人?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长廊的建筑非常精美,人们称它有三绝。这第一绝就是造型绝。全长728米的长廊,整体造型从地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如果坐在飞机上从空中看,就会发现它的形状像一只倒挂着的蝙蝠。为什么要把它建成蝙蝠形呢?因为我国民间有在建筑物上画刻蝙蝠的习俗,而蝙蝠倒挂的意思就是表示福到了。第二绝是风水绝。长廊北倚万寿山,南临昆明湖。从气候上看,冬天,万寿山挡住了北边的寒风;夏天,从南边的昆明湖上吹来阵阵的凉风。因此,夏天天气再热,长廊中也是凉风习习。从环境上看,长廊依山傍水,构成美丽的图画。当人们在长廊里行走时,就会发现,园中美景随水波而动,随四季而变,真可谓是变化无穷。第三绝是结构绝。长廊是斗拱结构,全部是由木头搭成的,竟没用一颗钉子。这是祖先留下来的精湛技艺。在273间长廊里,一间一景,一景一画,景色变化和谐。真是人在廊中走,景在身边移。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精湛——( ) 和谐——( )
2.这几段中运用比喻很多,请写出任意一句。
3.为什么把长廊建成蝙蝠形呢?
4.长城的建筑非常精美,为什么呢?
19、阅读课内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佣 拥)出来,走上了各自(固 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 竖)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架 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国的__________。
【2】用“√”选择文中括号内恰当的字。
【3】此段文字中,前两句话是__________(静动)态描写,后三句话是__________(静动)态描写,这样描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好不好,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大约三十个国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根据句式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称故乡的月亮为“小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该写句子。(6分)
(1)“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引起人们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缩句)
(2)《白杨》的作者是袁鹰写的。(修改病句)
(3)李老师对珊珊说,珊珊的作文有两处错误,让他讲给珊珊听。(改为直述句)
23、第三部分 习作(从两个题目中自选一题)
1.我国的汉字不仅是表情写意的符号,还蕴藏着人们深厚的情感。在“遨游汉字王国”的过程中,哪个汉字给你印象最深,或者给你带来了启迪?在学习过程中发生过哪些有趣的小故事……仔细回想,写一篇习作,讲讲你和汉字之间的故事。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2.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班上一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请你选择其中一次活动,把经过和收获写出来。要求:内容具体,写出真实的体验,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