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哈尔滨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权是在

    A. 西汉

    B. 唐朝

    C. 元朝

    D. 秦朝

  • 2、《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下列历史史实能在此书中查到的是(  )

    A.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B.商鞅变法

    C.元灭南宋

    D.杯酒释兵权

  • 3、邓小平高度评价了这次大会的历史地位,认为这次大会将是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他还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材料中“这次代表大会”是指(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 4、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  )最后完成。

    A. 北宋前期   B. 北宋后期   C. 南宋后期   D. 元朝后期

  • 5、明末歌谣:“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民众欢迎和拥护的“闯王”是

    A.李渊 B.李隆基 C.李自成 D.朱元璋

  • 6、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A.开始殿试制度 B.进士科为最重要的科目

    C.实行八股取士 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 7、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所描述的政权并立局面可能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8、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 B.不能充分同外国进行科技文化交流

    C.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有完全自卫作用 D.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

  • 9、宋真宗时期,流传着一首民谣:“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以下哪一事件与“寇老”直接相关

    A.澶渊之盟

    B.宋夏议和

    C.宋金对峙

    D.靖康之变

  • 10、据史籍记载: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隋文帝杨坚命令晋王杨广统率水陆大军50余万,展开攻灭江南陈朝的大规模作战。此役逼降陈后主陈叔宝,陈亡。以上记载说明(  )

    A. 隋朝的建立 B. 隋朝的统一 C. 隋朝的灭亡 D. 隋朝的疆域

  • 11、下图是央视大型歌舞剧《梦回大唐》海报,展现出盛唐的恢弘气象。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形成盛唐气象的根基是

    A.专制与跋扈

    B.封建与宗法

    C.集权与融合

    D.开明与开放

  • 12、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隋炀帝的“重大工程”是

    A.阿房宫 B.长城 C.大运河 D.故宫

  • 13、隋朝的历史贡献可与秦朝相媲美,隋朝对我国历史的贡献有(   

    ①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②开通了大运河     ③推行郡县制     ④创立了科举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4、吐蕃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A. 维吾尔族 B. 白族 C. 藏族 D. 满族

  • 15、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那么我国的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隋文帝

  • 16、台湾自古是我国神圣领土。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省机构”是在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 17、《明太祖实录》记载:“自秦始设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袭此制,其间虽有贤相,但也多有专权乱政之人。”为解决这一问题,明太祖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分割宰相权力,分化事权

    C.废丞相,设三司

    D.设立了南书房

  • 18、1978年以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对这一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B.人们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

    C.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能“吃好”,讲究营养均衡

    D.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色彩和样式单调

  • 19、唐朝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其中以造型优美、色彩艳丽而闻名中外的是(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 20、诗歌有时承载着历史信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这首诗讽刺的对象是

    A.南宋统治者

    B.北宋统治者

    C.西夏统治者

    D.金统治者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_________时期已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 22、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_,南至_______,连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大水系。

  • 23、蒙古灭西夏与金

    (1)成吉思汗率领军队进攻西夏,______年西夏灭亡。

    (2)蒙古和南宋结盟并夹击金朝,______年,蒙古灭金。金朝灭亡后,蒙古和____直接对立局面形成,双方战争持续40多年。

  • 24、宋朝海外贸易繁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________________

  •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司马光的代表作——

    (2)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系统总结的作品——

    (3)李时珍的代表作——

    (4)吴承恩的代表作——

  • 26、北宋时兴起的江西德化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

  • 27、追根逆源,判断正误:将你认为正确的题目在横线上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1)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_____

    (2)历史上“开元盛世”的景象发生在唐玄宗统治前期。_____

    (3)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_____

    (4)岳飞统率的“岳家军”抗击的是蒙古军队。_____

    (5)北宋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_____

    (6)如果你要探究元大都的遗址应到今天的南京。_____

    (7)1368年,朱棣称帝,建立明朝_____。

    (8)明朝的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有名的晋商和徽商。_____

    (9)清朝前期,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_____

    (10)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_____

  • 28、宋代词人层出不穷,婉约派杰出女词人是________

  • 29、观察如图政权并立形势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政权名称:

    A   B   C  

    (2)A和B之间订立了一个盟约,使他们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这个盟约是   

  • 30、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修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一些看似矛盾的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学习历史就要在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中寻找历史真相。

    材料一  (唐)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遥想当时开元盛世年间)。

    小邑犹藏万家室(小县城里也有万户人家),稻米流脂粟米白(丰收的稻米泛着白玉光),公私仓廪俱丰实(公家私家的粮食存满仓)。”

    (唐)杜甫《垂老别》

    万国尽征戍(全国男子应征入伍去参战),烽火被冈峦(叛乱的烽火已弥漫了山峦)。

    积尸草木腥(尸体堆积如山草木也变腥),流血川原丹(流血把河流平原都染红了)。

    (1)材料一中杜甫的两首诗描写了同一位皇帝在位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情景。这是哪一位皇帝?

    (2)《忆昔》和《垂老别》分别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社会情景?

    (3)造成《垂老别》中所描述情景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元)刘因《白雁行》

    “北风初起易水寒(蒙古势力初次南下占领河北),北风再起吹江干(再次南下占领整个长江以北)。

    北风三起白雁来(三次南下席卷整个中华大地),寒气直薄朱崖山(蒙古大军直逼崖山灭掉南宋)。

    乾坤噫气三百年(宋朝政权生存了三百年之久),一风扫地无留钱(如风扫落叶般没有一丝残留)。……”

    (元)虞集《挽文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晖(您想同鲁阳公一样挥动金戈挽回落日,却是徒劳),南冠无奈北风吹(被俘入狱,眼见蒙古势力如北风般劲吹日益横骄)。

    子房本为韩仇出(张子房本是为韩国复兴而出,最终没能达到目的),诸葛宁知汉祚移(诸葛亮虽鞠躬尽瘁,但汉家终于灭亡他岂能料到)。……”

    (4)材料二刘因诗中“北风三起白雁来,寒气直薄朱崖山”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影响?

    (5)材料二虞集《挽文丞相》,文丞相指的是谁?有人说文丞相的活动阻碍了国家的统一,应该否定,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文丞相?

    材料三  (清)纪昀《凯歌十六首其六》

    “满耳秋风入短箫(秋风中耳畔回响着箫声),黄榆叶落草萧萧(黄榆叶落草原一片萧瑟)。

    回部已破无征战(回部已被平定再无战乱),只向高原试射雕(再来高原无非打猎射雕)。”

    (6)纪昀的这首诗歌颂了乾隆皇帝的哪一历史功绩?说一说这件事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一把心肠论浊清”

    ——清·胡中藻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清·沈德潜

    “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

    ——清·世臣

    “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

    ——清·徐述夔

    “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鸣听转明。”

    ——清·方芬

    (7)材料四中的这些官员或者诗人因为写了这些诗,全部被乾隆皇帝被下狱或者处死,甚至满门抄斩。这种冤狱被称为什么?造成了怎样的恶果?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你例举我国科技成就的表现(最少写出四项),并选择一项说说它的影响。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奋进的旗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海牙5月17日电 荷兰海牙中国文化中心17日举办“意境——中国唐诗主题书画展”,多位荷兰汉学家、中国书画家及两国艺术爱好者在唐诗鉴赏研讨会赏析经典,在水墨画工作坊体悟丹青,诗书画一体的中国文化意境在荷兰都市一角重现。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假如你是该主题书画展的策划人,你会展示出哪些诗人哪些唐诗?

    材料二: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 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词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敦煌曲子词集》收录的一百六十多首作品,大多是从 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间歌曲。大约到中唐时期,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词终于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文学 体裁之一。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 风格、 流派。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词的演变历程

    材料三:

    (3)材料三两幅图与古代哪一文学形式有关?写出该文学形式兴盛的年代,并再举出一例与山西有关的作品。

    材料四:《西游记》[1]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师为原型的。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大量被译为西文,西渐欧美,已有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被尊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写出西游记最早的雏形是什么?用材料原文写出《西游记》被世界人民喜爱的体现。

    (5)非遗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试着举出两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