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防城港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中强盗开山洞的口令是(       )。

    A.豌豆,开门吧!

    B.燕麦,开门吧!

    C.芝麻,开门吧!

    D.大麦,开门吧!

  • 2、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中加点字的意思是(   )

    A.有的 B.或者 C.或许

  • 3、下列作家和作品不相符的一项是(   

    A.茅盾——《骆驼祥子》

    B.吴敬梓——《儒林外史》

    C.萧红——《呼兰河传》

    D.司马迁——《史记》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把词语补充完整。

    自告( )(   )   慷慨( )( )   无价( )(  )

    理( )气(   )   轻( )妄( )   齐( )协(   )

  • 5、课内积累与运用。

    (1)本学期我积累了不少古诗,这些古诗不仅让我有了美的体验,更让我受到了爱的教育。读到《游子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母爱;读到《村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我感受到了诗人对牧童的喜爱;读了《从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我感受到了将士们对家国的爱。

    (2)根据语境填入恰当的歇后语,补全句子。我与同桌下棋总是败给他,他嘲笑我说和他下棋就是_______________

  • 6、课文直通车。

    1.《杨氏之子》选自《___________》。杨氏之子的_________________值得我们学习。

    2.《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用幽默的语言记叙了作者童年时发现___________的过程,并因此被老师误解,赶出了教室;站在教室外,他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少年儿童____________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________之情。

    3.《手指》这篇课文详细地描述了五根手指的不同____________,从而阐明了“____________”这一道理。

    4.颜真卿是______代著名的__________家,创“_________”楷书,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楷书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__________》是其代表作之一。

  • 7、按要求填空。

    (1)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

    加点词的意思是( ),可以用( )的方法来猜测。

    (2)当阅读名著时,遇到意思不懂但又必须理解的词语时,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来解决。【至少写3个】

  • 8、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_____)成趣 _____)不自(_____   一声(_____

    _____)耳(_____)腮   _____)三更 肃(_____)起(_____

    (2)与“不屑一顾”意思相反的词是____

    (3)这道题把他难住了,他急得____

    (4)“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____地喃喃着。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理解

    西藏

    祖国的西藏,山河壮丽,资源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藏是个高原,那里有无数的高山,珠穆朗玛峰海拔近九千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高原上的天空经常透蓝透蓝的。那光洁的蓝天,像琢磨得十分光滑的蓝宝石,又像织得异常精致的蓝缎子。看上去,它好像离你很远,怎么也不能接近,又好像离你很近,只要一举手就可以摸到。

    高原上( )有许多高山,( )有好些湖泊。有的湖大得像海一样,一眼望不到边。近处,挨着湖的是墨绿色的密密的丛林;远处,连着天的是终年不化的皑皑的雪峰。这些一块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西藏高原森林资源丰富。据估计,光是茂密的地方的森林就有55万亩。森林里的大树很多,有的直径达3米。用这么粗的树干做成独木船,一条船就可以载三四十人。

    高原的物产,有珍贵的毛皮;有熊掌、鹿脯等稀有食品;还有雪莲、鹿茸等珍贵药材。

    西藏的地下矿藏,煤、铁、铅、盐……源源不断走进工厂,走进农村,走进人民的生活中。

    高原上有广阔的草原,如云的羊群在绿茵茵的草原上游动,丰盛的牧草育着成片的牛羊和马群。高原上还有土壤肥沃的平原,青稞熟了,人们跳起欢乐的舞蹈,喜庆丰收。

    西藏人民是勇敢、勤劳的人民。他们热爱自己的土地,热爱伟大的祖国,在党的领导下,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打扮自己的家乡,使它变得更加美丽可爱。

    1这样的词我能仿写两个。

    源源不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在④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⑤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5文中画   的句子,把 比作 ,写出了羊群   的特点。

    6短文中②~④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⑧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为了更好地演绎出“王熙凤”的风采,你特意找了有关“王熙凤”的文章来学习。

    ____________

    曹雪芹

    ①黛玉方进房,只见两个人扶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知是外祖母了,正欲下拜,早被外祖母抱住,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侍立之人无不下泪,黛玉也哭个不休。

    ②众人慢慢解劝,那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贾母叫:“请姑娘们。今日远客来了,可以不必上学去。”众人答应了一声,便去了两个。

    ③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妈并五六个丫鬟,拥着三位姑娘来了。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装束。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归了座位。

    ④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

    ⑤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褪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⑥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辣货,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众姊妹都忙告诉黛玉道:“这是琏二嫂子。”黛玉虽不曾识面,听见她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的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学名叫做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⑦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说着便用帕拭泪。

    ⑧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又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别再提了。”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了,该打,该打!”又忙拉着黛玉的手问道:“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黛玉一一答应。

    ⑨一面熙凤又问人:“林姑娘的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屋子,叫他们歇歇儿去。”

    ⑩说话时已摆了果茶上来,熙凤亲自布让。

    (文章有删减)

    【1】(词语理解)请你联系上下文选一选下面加点词语的大致意思(填序号)。(语文园地知识点)[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①将菜肴、茶点等分送到客人面前,请其进食。②擦眼泪。

    ③恭顺地站立在旁边。④假冒,冒充。

    (1)当下侍立之人无不下泪                                   _____________

    (2)自幼假充男儿教养                                          _____________

    (3)说着便用帕拭泪                                             _____________

    (4)说话时已摆了果茶上来,熙凤亲自布让            _____________

    【2】(拟写标题)请你通读全文,为本文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3】(句子赏析)请你赏析下面的句子,完成填空。

    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

    这句话属于____________描写,不但表现出了林黛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通过对比表现了王熙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4】文章第⑦⑧段对王熙凤的描写,她的神态、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你将下图补充完整。

    含笑夸赞→____________________

    【5】(内容理解)根据文章内容,请你判断对王熙凤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王熙凤故意迟到,就是为了吸引众人的眼光。

    B.贾母说王熙凤是“泼辣货”,是在故意贬低她。

    C.王熙凤性格十分圆滑,擅长处理人际关系。

    D.王熙凤假装同情黛玉丧母,实则是为了显示自己高贵。

  • 11、(一)下面是一幅图书广告宣传画,观察画面,完成填空。(5分)

    100%精品                                                                                  75%价格

    特价版                                                                                          每套

                               小学生阅读文库

                                                         让读书走进人生

                                                         让人生飘进书香

                                                                                 XXX少年儿童出版社

    【1】这则广告介绍的书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出版社编写这套书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100%精品说明这套书_______________;75%价格说明这套书_____________。这两个意思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______________。(3分)

  • 12、品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母亲:“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训罢,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偶尔——________   唯独——_________   训斥——_________

    2选文的前两句通过“不甚在意”和“分外爱惜”的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选文中描写外祖父动作的句子。

    4“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我”害怕是因为_____________;“我”奇怪是因为____________

    5“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外祖父认为这么白的梅花不应该弄脏。

    B.外祖父认为这幅墨梅图价值连城,不应该弄脏。

    C.外祖父认为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是有气节的中国人的象征,是不容玷污的。

  • 13、课外阅读。

    李逵杀虎(节选)

    李逵背着母亲过沂岭,途中将母亲放于岩石上,自己去找水来给母亲喝。

    到得松树里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心慌,丢下香炉,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并不见娘。走不到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团血迹。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舔一条人腿。

    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千辛万苦,把老娘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往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把,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颌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

    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以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

    1以上选文跟《武松打虎》一样,都是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作者是施耐庵。

    2请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将下列故事情节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A.怒杀虎仔   B.不见老母   C.再除双虎

    __________________

    3参照例子,用简要的语言概况两位梁山英雄打虎的不同之处。(不少于三处)

    武松打虎

    李逵杀虎

    在景阳冈打虎

    在沂岭杀虎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4武松和李逵同为小说中的打虎英雄,你更钦佩谁?请结合课文和所选片段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列由上海驶向南昌的列车在飞快地行驶着。就在这极其平常的列车上发生过一桩不寻常的事情……

    去年寒假,我随妈妈从上海探亲回来,在火车上突然患了急性肺炎,在卧铺上发高烧,昏昏沉沉的。妈妈急得六神无主。一位好心的叔叔说:把这件事告诉列车长吧,或许他有办法。妈妈抱着一线希望找来了列车长。列车长看到这种情况果断地说:你的孩子病情紧急,现在先采取措施稳定病情,我马上与南昌站联系,列车一停,赶紧送医院抢救。说完,就快步向列车长办公室走去。这时,车厢里的人们都忙了起来,打冷水、敷毛巾、测体温……这种场面哪像是一节车厢里的乘客?简直就是亲密的一家人。

      列车终于驶进南昌站,乘客们就要下车了。只见刚才那位出主意的叔叔走了过来 亲切地对妈妈说  大姐  这是我们大伙凑的2000元  您出门在外  孩子得了这么重的病  拿着这些钱到医院去抢救孩子吧  妈妈含着热泪说  我们素不相识 哪能接你们的钱呢  在列车上你们帮这帮那  我已经够过意不去的了  现在  你们又   大姐  您收下吧  孩子得了急病  我们出这点钱也是应该的 是啊  您就收下吧!听着一声声暖人心田的话语 看着一双双真诚的眼睛 妈妈收下了这饱含真情的2000元钱。这时,救护车来了,我被人们抬下车厢,送上救护车,快速地送到医院。

      经过抢救,我的病情好转了。我出院那天,列车长还来了,送我坐上去吉安的汽车。

      在列车上的那次经历,在我的心灵里深深地播下了爱的种子。直到今天,我仍忘不了列车上那些好心的人们,是他们使我体验到人间自有真情在,友爱之心永常存!

     

    (1)简要写出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8分)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2)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3)短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4)短文的开头和结尾运用了怎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5) 给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比一比,看谁做得最好!

     

  • 15、阅读课文语段,完成练习。

    ①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 )饮酒取乐,雾散了(   )回去。

    ②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在第一自然段中,用“ ”画出三个表现诸葛亮胸有成竹的词语。

    【3】结合选文,对“诸葛亮笑着说”的“笑”理解合理的有(        )(多选)

    A.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断定曹操不会贸然出兵。

    B.嘲笑鲁肃因为不明白自己的用意而惊慌失措的样子。

    C.表现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是诸葛亮英雄本色的表现。

    D.是诸葛亮故作镇定,既是安慰自己,也是安慰鲁肃不要怕。

    【4】根据“草船借箭”衍生出来的歇后语很多,你积累了多少?试着写一写。

    草船借箭—_______                 草船借箭—_______

    草船借箭—_______                 草船借箭—_______

  •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凝重。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bǐng píng)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头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挪动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巳。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zhèng zhì)下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qiāo qiǎo)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终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气氛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cuō cuò)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我有什么比不上他?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细节描写乞讨的盲人,其中“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

    4“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乞讨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内阅读

    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于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1“如饥似渴”的意思是 。文中是指   。请用“————”画出海伦如饥似渴学习的语句。

    2“吮”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___画。

    3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沙利文老师对海伦的关爱。请用“倾注”这个词,写一句对沙利文老师表示敬佩的话:_____

    4这个片段主要讲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到海伦这样学习,你想到了哪些关于勤奋学习的成语?请写下来。(至少 4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说文中的三处双引号的用法,“泥土”:_________________

    “种子”:_________________ ;“说话”:______________

  • 18、优秀片段赏析。

    ①这时窗外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她正用慈爱的目光搜寻教室的每一角落。下课铃终于响了,她便急匆匆地走进教室。“怎么了,我看你很痛苦的样子?”“我……”他支支吾吾的。她马上递过他最喜欢吃的韭菜包子。“很痛吗?我们马上去看下医生。”此时正值寒冬,北风呼啸,雪花飘飘,她骑着电动车,他就贴在母亲宽大而又温暖的背后。寒风一阵阵扑面而来,母亲耸了耸肩,又立刻挺直。这时,他的心猛地触动了一下,不禁想到:母亲腰伤还没好,现在骑着电动车一定很冷,可是她却把御寒大衣披在他身上,她的手已经冻得通红,还挺直腰板,为他挡住风雪。想到这,一粒粒滚烫的泪珠不停地落下,他赶紧伸出一只手擦了又擦,另一只手牢牢地拽着母亲的衣角,并将头紧紧地靠在母亲的后背上……

    【1】“       ”处运用了( )( )的描写,衬托了母亲着急且对他无私的爱。

    【2】“ ”处多次运用了( )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以衬托母亲伟大的爱。

    【3】“ ”哪些细节让你感触深刻,触动心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外阅读。(15分)

    小溪的欢歌

    满分5 manfen5.com

    清晨,小街上异常忙碌,人来人往,像欢畅流淌的小溪。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了一起,相撞的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像一块大石横在小街中央。滚滚向前的小溪流淌缓慢了,渐渐停止了。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快走啊满分5 manfen5.com一个大汉猛按着车铃满分5 manfen5.com厉声高喊道满分5 manfen5.com真是急死人了满分5 manfen5.com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满分5 manfen5.com直跺皮鞋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小街太窄了满分5 manfen5.com一个中年人无可奈何地长叹一声。有几个急性子的,干脆调转车头,绕道而走。

    小街上的人越聚越多。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老大爷,他头发斑白,神情安详,嗓音洪亮一大清早就吵架,不怕一天不顺当?大家相互谦让点,不就什么事都没了?快走吧!”他和颜悦色地劝开了厮缠在一起的两个小伙子,站在小街当中高声喊道:“东去的,右边走。前边的别停下!快走!”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加快,不一会儿,小街又畅通无阻了,街上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

    (1)给第2自然段加标点。(5分)

    (2)第1自然段中第一句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2分)

    (3)用“____”画出短文中写小街堵塞的句子。(2分)

    (4)将与开头相照应的句子摘抄在下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只有一句话的停顿是正确的,请在括号里打“√”。(2分)

    小街上/异常/忙碌,人来/人往。(  )

    滚滚向前的小溪流淌/缓慢了,渐渐停止了。(  )

    他/和颜悦色地/劝开了/厮缠/在一起的/两个/小伙子。(  )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加快。(  )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这条长汉,倘或醉倒了时,怎扶的你住?(改成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2)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3)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 22、按要求改句子。

    (1)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也不奇怪。(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泰国,如果你在公路边或者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象是泰国的国宝。(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班队课上,我们修订并讨论了班级公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你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了解呢?请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你感兴趣的一处写一写。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