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四字词语中,不是描写人物动作的是( )
A.推拉拽顶
B.手舞足蹈
C.能言善辩
D.摸爬滚打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喧哗(huà) 毡房(zhān)
B.爵士(jué) 黏着物(nián)
C.泛滥(làn) 湛蓝(zhàn)
D.遐想(xiá) 熠熠生辉(yì)
3、对下面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A.这句话主要是说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B.这句话主要是说威尼斯河道多。
C.这句话主要是说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城,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4、轻松填空。
本文选自《 》,作者是 ,名 ,字 ,是 时代的人。
5、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更gēng(_____)gèng(_____)泊 pō(_____)bó(_____) 传 chuán(_____) zhuàn(_____)折zhé(_____)shé(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在情境中运用。
1.本册课文向我们展示了许多动人的画面:《草原》中,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 ,不用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其中“流”字用得特别好,让我体会到了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中,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 》中,“最喜小儿亡赖, ”的画面清新可爱;《杨氏之子》中,当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时,儿应声答曰:“ 。”的画面令人会心一笑。这个聪慧的孩童,他的回答妙在 。
2有的同学上课时心不在焉,老师一提问,他就像是“徐庶进曹营—— ”。老师常用《满江红》中的“ ”这句话来劝诫他们。
3.草坪上竖立着“别踩我,我怕疼”这样富有情趣的提示语,特别能打动人。图书角的书本被放得乱七八糟,我也准备写一句富有情趣的提示语来提醒大家。
7、下面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写出来。
1、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______)
2、老人来了,弹着平日积满灰尘的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了的笛子;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嘻闹着······(_________)
3、太阳出来了,太阳向着他微笑。月亮出来了,月亮也向着他微笑。(_________)
4、你看,咱们身上的鞋袜衣衫,哪一件不是女子千针万线缝出来的呀?(_________)
5、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万八千箩,只因那年发大水,歌声塞断九条河。(______)
8、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máo)盾 _____(sàng)命
照(yào)_____ ______ ( miè)视
输(yíng)_______ 一_____(sōu)艘战舰
_____(wéi)杆
9、课内回放。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大拇指形状不美,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进行描写的。
【2】选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大拇指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为了表现这种特点,作者在文中举了哪几个例子?概括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联系上下文,解释“粉身碎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段中找出描写班长动作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选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头像雹子一样”形容砸向敌人的石头非常____________,这体现了五壮士__________________。
【5】石头“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文中的“敌人”在中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呢?请列举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概括成两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楚王瞅了他一眼”这句话中的“瞅”的意思是__________。你还能再写几个表示这个意思的词吗(不少于三个)?__________________
【4】晏子楚王的这一次斗智,采用的方法是( )
A.贬低对方——抬高自己
B.贬低自己——贬低对方
C.举例说明——贬低对方
12、连续性文本阅读。
抗疫情——中国力量
文本一:漫画《最严防守》
文本二:
疫情袭来,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指挥下立即展开了与时间的“拔河”比赛——
1月24日,除夕,上百台挖土机抵达现场,开始土地平整。
……
2月2日,大年初九,火神山医院工程交付。
从进场施工到交付使用,这家医院的建设工期仅有10天。10天之内,建成一座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医院,来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高峰期,4000余名建设者在现场,大型机械设备、车辆近千台,24小时不间断施工,再度展现了中国速度与中国力量。
1月25日,大年初一,武汉市又紧急决定再建一所雷神山医院。建造期间,现场有1000余名管理人员、近8000名作业人员日夜奋战,1400余台各类大型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川流不息,3000余套箱式板房、3300套机电安装物资运抵施工。
经过10个昼夜连续奋战,一个总体规模超过两个火神山医院的大型工程顺利竣工。
文本三 中国智能机器人
钛米机器人在为病房消毒时会根据房间温度、湿度等情况,使用相应的消毒方案。例如,如果房间内有人,消毒机器人会使用“次气酸+等离子”方案消毒;如果没有人,就可以使用“紫外+过氧化氢”方案消毒。相比传统的人工消毒或者固定式消毒设备,消毒机器人能够边移动边消毒,消毒液容量大,工作时间长,可单次连续工作3小时以上。一个40平方米的病房,传统的人工推车消毒约需要6个小时,而机器人的高水平消毒只需要2个小时左右。
【1】阅读文本一,我能想到以下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2】阅读文本二,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其内容。(20个字以内,不含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本三中,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以上三个文本,判断以下对“中国力量”的理解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中国力量,就是举国上下一条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其他国家做不到或者难以想象的事情。( )
②中国力量,就是有着强大的动员力,能够一呼百应,用举国之力完成任务。( )
③中国力量,是指中国人很有智慧,能够借助科学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 )
④中国力量,是指中国人口多,而且每一个人的力气都很大。(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曹操割发①代首
有一次,曹操带兵出征,路过麦田。曹操发布命令说:“现在正是麦子成熟时节,大小官兵不得践踏麦田,有违令者斩首!”所有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小心地扶着麦秆,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还有的人望着官军的背影,跪在地上拜谢。
曹操骑马正在赶路,忽然,田中飞起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窜入田中,踏坏了一大片麦田。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
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自己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兵士呢?”他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
这时,大臣郭嘉走上前说:“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
于是,曹操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曹操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头发替罪。于是三军将士都很害怕,没有人敢违反军令了。
——改编自《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注释)①割发:剪头发。剪头发在现在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古代人认为,头发是父母给予我们的,不可毁伤,随便割掉不仅是不孝的表现,而且是大逆不道。曹操作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家,能够割发代首,严于律己,实属难能可贵。
【1】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自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割发代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面句子中把描写官兵动作的词画上横线,并说说你读了这个句子后体会到了什么。
所有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小心地扶着麦秆,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的马踏坏了麦田,其原因是什么?请把文中相关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4】曹操的马踏坏了麦田,他割发代首,有人说曹操狡猾,也有人说曹操严于律己,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简要地说说自己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周恩来妙答美国记者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位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个典型的事例。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无功不受禄:________。
②哑口无言: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无意——________ 喜欢——________
【3】对于美国记者的问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
【4】周总理的回答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每当林巧稚回忆起她中小学时期的生活,总要称赞老师讲授知识时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的独尝供佰佳脂簧拌伪饱镰立思考。比如上地理课时,老师就把她们带到海边,在海滩上做地形的沙盘。大家边玩边做,兴趣盎然,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而且深深地印在脑子里,经久不忘。
林巧稚从小对生物课就有很大的兴趣。有一次,老师上生物课时,问道:“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是绿色的。”林巧稚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老师又问道:“树叶是什么形状的?”
不少同学答道:“椭圆的。”
生物老师胸有成竹,并不急于对学生的回答作结论,而是把她们带上山去,采集各种树叶标本。采集回来,大家把树叶放在课桌上,老师让大家重新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原来树叶不仅有绿色的,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树叶的形状更是千奇百怪,锯齿形的、针状的、扇形的……什么样的都有。
一堂生物课结束了,林巧稚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体会到了一种人生的哲理: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像“树叶是绿的”那么简单,因而自己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你要认识它,就要到实际中去调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异口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
胸有成竹: 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叙述了(_____),告诉我们(_______)。
【3】文章通过几件什么事例来称赞老师注重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林巧稚通过生物课体会到的人生哲理是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把它讲出来吗?一并说说自己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西湖的绿(节选)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提,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油油的苏提,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一幅青绿山水。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即苏轼,他在杭州任职期间曾浚湖筑堤)对它们印象怎样。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玉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的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波的绿色表现出的茁壮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杨,翩然起舞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苏堤________ 浚湖________
嫩枝________ 裙袂________
【2】照样子填空。
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如________,如________,如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首先概括介绍了黄龙洞绿得________,屏风山绿得________,九溪十八涧绿得________。接着重点介绍了________很有特点的绿。
【4】树身上的绿苔给作者的印象是怎样的?花港中荷叶的绿作者的感觉又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以“绿”为中心,为西湖设计一条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林冲棒打洪教头(节选)
月亮已经上来,照得厅堂外面如同白昼。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 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起手来。战了四五个回合, 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请两位教头使出本事, 再试一棒。”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柴进说:“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 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 谁赢谁就将这银子拿去。”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 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 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 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 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 但脚步已乱, 便抡起棒一扫, 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 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扑”的一声倒在地(有改动)
【1】给加点字注音。
差人______空地______
【2】______ 和______ 在月光下交手, 最后______ 灰溜溜地走了。
【3】你能分析文段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名著选段阅读。
土地即与同进,寻至花亭不见,只有衣冠在亭,不知何往,四下里都没寻处。原来大圣耍了一会,吃了几个桃子,变做二寸长的个人儿,在那大树梢头浓叶之下睡着了。
七衣仙女道:“我等奉旨前来,寻不见大圣,怎敢空回?”
旁有仙吏道:“仙娥既奉旨来,不必迟疑。大圣闲游惯了,想是出园会友去了。汝等且去摘桃,我们替你回话便是。”
那仙女依言,入树林之下摘桃。先在前树摘了二篮,又在中树摘了三篮,到后树上摘取,只见那树上花果稀疏,止有几个毛蒂青皮的。原来熟的都是猴王吃了。七仙女张望东西,只见向南枝上止有一个半红半白的桃子。青衣女用手扯下枝来,红衣女摘了,却将枝子望上一放。原来那大圣变化了,正睡在此枝,被他惊醒。大圣即现本相,耳朵里掣出金箍棒,幌一幌,碗来粗细,咄的一声道:“你是哪方怪物,敢大胆偷摘我桃!”(选自《西游记》第五回)
【1】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_》。
【2】结合文段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从擅吃仙桃可以看出大圣不受束缚的特点。( )
(2)从变做小人睡在浓叶间可以看出大圣如同稚子,十分顽皮。( )
(3)大圣一被惊醒就从树上跳下来,拿出金箍棒,可见大圣十分胆小。( )
【3】全书充满了丰富奇特的想象,请结合文段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猴王出世(节选)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暝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1】“个个欢喜”运用________描写,表现了众猴因找到水帘洞而喜出望外的心情。“蹲”运用________描写,表现出石猴准备进洞前的动态。
【2】文中画线句子中“跳过”“抢”“占”“夺”“搬”“移”等动词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众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这句主要告诉我们( )
A.美猴王名称的由来
B.石猴高登王位
【4】用自己的话说说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真爱如茉莉。(扩句)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3.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怒号,桑娜感到心惊肉跳。(改成反问句)
4.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5.在我们班里,都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修改病句)
21、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捐出70元钱。 能帮助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自己干活来攒够2000元,实在是太困难了。 瑞恩并没有放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缩写句子)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陈述句)
3外婆讲故事。(扩句)
4只有善于调查研究,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用划线的关联词语造句)
23、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小练笔。
1.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罗丹陶醉在雕塑创作中的情景,请你仿照示例写一段表现人物专注的话。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罗丹还在挥动着手中的刻刀,雕刻的动作越来越有力,情绪越来越激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着这样美妙的音乐,观众们不禁陶醉其中了。(把观众们陶醉的样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