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孝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姊妹   弥猴   霹雳   擂鼓

    B.篝火   巍峨   咆哮   手帕

    C.革命   筷子   汗卦   绷带

    D.手镯   矜持   埋葬   冥目

  • 2、下列对汉字的演变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B.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C.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

    D.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隶书

  •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篆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B.《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三国”指的是魏、晋、吴。

    C.《田忌赛马》根据汉代司马光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相关内容改写。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文天祥的诗作。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根据说话时的情境,给下面人物说的话加上修饰的词语(表示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1我一定要买那个掌上电脑。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对爸爸说。

    2你想把语文成绩提高,一定要课下多读书,多练笔。张老师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对王刚说。

  • 5、按要求写词语。

    ①近义词:

    随便______   仿佛______ 威严______   出色______  

    慌忙______ 仔细______   明白______ 搜索______ 清爽______  

    ②反义词:

    淘气______   结实______   雪白______   欺侮______  

    开头______   天衣无缝________ 精神抖擞_______   平平整整________

  • 6、读一读,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锁( ) 躯( ) 材( ) 嘹(   )

    销( ) 驱( ) 财( ) 镣(   )

    拷( ) 宫(   )烈( ) 形(   )

    烤( ) 官(   )列( ) 刑(   )

  • 7、填空,组成词语。

    七手(___)脚   运用自(___ 世界(___)名   手忙(___)乱

    操纵(___)如   小巧(___)珑 ___)快灵活   左(___)右(___

  • 8、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①这段话描写的是____(填《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名称)。

    可以用文段中的“_________”这八个字来概括此人的外貌特征。

    (2)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①这段话描写的是____(填《红楼梦》中的人物名称)

    ②这句话的大意是描写人物的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

    父亲的难题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A.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慢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B.保罗的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看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着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

    爸爸心中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我没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与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道,“它是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

    小保罗把两只小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能跑赢兔子。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跑不过兔子!”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请从文中找出与A句中“又唠唠叨叨”的“又”字相呼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看画线的B句中“呆望了一阵”的“呆望”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一阵”能否改为“一眼”?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保罗的父亲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而小保罗则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致使父亲遇到难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郑板桥对联趣话

    郑板桥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堪称三绝。一天郑板桥的一位好友笑着对他说:您才思敏捷,出口成对,为自己写一副联语吧。郑板桥并不以为是玩笑,立即认真地写起来: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雪梅无仰面花

    这副联语,确是郑板桥的自我写照。他对艺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总愿意虚心求教于别人;而对封建官场的歪风邪气却决不随波逐流。因此,他虽做官,却处处关心民众,不逢迎拍马,终于被罢了官。这副联语出自他自己的手笔,惟妙惟肖地刻画出郑板桥虚心好学、刚直不阿的高风亮节来。

    郑板桥做官前后,都住在扬州卖画。过六十寿诞时,他自己给自己写了一副寿联: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这副对联,写得轻松愉快,洒脱自在,是极为有趣的,传神地表达出郑板桥的风度和胸怀,以及老年的兴趣和性格。

    1把词语补充完整。

    精( )求精 一丝不(

    随波( )流 惟妙惟(  

    刚直不( 高风亮(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虚心——   轻松——

    清闲——   愉快——

    3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雪梅无仰面花,试着说一说上下联中哪些词语相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最佳答案,填上序号。

    逢迎是一个( )词。

    A. 褒义 B. 贬义 C. 中性

    5罢官的意思是( )。

    A. 停止 B. 解除 C. 完毕

    6下面是郑板板桥的诗的是( )。

    A.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B.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根据短文内容,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1)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  

    2)郑板桥曾在扬州卖画。  

    3)郑板桥的诗、书、竹世称三绝。(  

    4六旬就是六十的意思。    

    8郑板桥晚年时的兴趣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进京赶考

    传说宋代苏东坡早年乘赴考,因途遇风浪,误了开考的时间。起初主考大人不准苏东坡入场,后来听了苏东坡的诉说,顿生恻隐之心,便口诵一联让他对,若对得出,便破例允他入试。主考官出的对联是: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苏东坡不愧为一代才子,稍一思索便应声对出下联: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出句用顺序,对句用倒序。有情景,有过程,有经历,曲折而不呆板,可视为巧对。

    1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____ ____

    ____ 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恻隐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考官的上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东坡的下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副对联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危急关头,船长让孩子跳水,他可能考虑到的因素有(   )。(多选)

    A.孩子无法往回走,掉到甲板上就会没命

    B.海面风平浪静,孩子跳入海中应该没有大危险

    C.甲板上有很多水手,他们可以跳入海里救孩子

    D.跳到海里,孩子一定能够自己游上来

    2根据上一题的思考,请你补充船长的心理。

    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他想:_____________

    3作者没有写出船长的心理活动,这样写可以吗?从最后简短的话中,你看到一位怎样的船长?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

  • 13、阅读

    刮骨疗毒

    关羽攻打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将士们取出箭头一看,毒已渗入骨头,劝关羽回荆州治疗。关羽决心攻樊城,不肯退。大家见关羽箭伤加重,便派人四处寻找名医。

    一天,有人从江上驾小舟来到寨前,自报姓华名佗,特来给关羽疗伤。关羽问华佗怎样治,华佗说:“我怕你害怕,因此要立一柱子,柱子上吊一环,把你的胳膊套入环中,用绳子捆紧,再盖住你的眼睛,给你开刀治疗。”关羽笑着说:“不用捆。”然后吩咐设宴招待华佗。关羽喝了几杯酒后就与人下棋,同时把右臂伸给华佗,并说:“随你治吧,我不害怕。”华佗切开肉皮,用刀刮骨。在场的人吓得用手捂着眼。再看关羽,边喝酒,边下棋,谈笑风生。过了一会儿,血流了一盆,骨上的毒刮完了,关羽笑着站起来对众将说:“我的胳膊伸弯自如,好像从前一样。华佗先生,你真是神医呀!”华佗说:“我行医以来,从没见过像你这样了不起的人,将军乃神人也。”

    【1】选文运用了(       )等人物描写方法来刻画关羽的形象。(多选)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2】对“在场的人吓得用手捂着眼”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在场的人看到关羽的手臂被切开,而且流了那么多血,被吓坏了。

    B.在场的人的反应与关羽的从容淡定形成对比,衬托出关羽钢铁般的意志。

    C.在场的人胆小如鼠,看到血吓坏了。

    【3】选文三次写到了关羽的“笑”。请联系上下文,想象关羽当时的心理活动,写一写。

    (1)关羽笑着说:“不用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看关羽,边喝酒,边下棋,谈笑风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羽笑着站起来对众将说:“我的胳膊伸弯自如,好像从前一样。华佗先生,你真是神医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关羽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普通人(节选)

    父亲被选去当群众演员,毫无疑问地最初是由于他那十分惹人注目的胡子。父亲的胡子留得很长,长及上衣第二颗纽扣。总体银白。谁见了都对我说:“梁晓声,你老父亲的一把大胡子真帅。”

    父亲第一次当群众演员,在《泥人常传奇》剧组。导演是李文化。副导演先找了父亲。父亲说得征求我的意见。父亲大概将当群众演员这回事看得太重,以为便等于投身了艺术。所以希望我替他做主,判断他到底能不能胜任。我替父亲拒绝了。那时群众演员的酬金才 2 元。我之所以拒绝不是因为酬金低,而是因为我不愿我的老父亲在摄影机前被人呼来挥去的。

    李文化亲自来找我——说他这部影片的群众演员中,少了一位长胡子老头儿。“放心,我吩咐对老人家要格外尊重,像尊重老演员们一样还不行吗?”——他这么保证。无奈,我只好违心同意。

    从此,父亲便开始了他的“演员生涯”,在他 74 岁的时候…… 父亲演的尽是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角色”。说那也算“角色”,是太夸大其词了。不同的服装,使我的老父亲在镜头前成为老绅士、老乞丐、摆烟摊的或挑菜行卖的…… 不久,便常有人对我说:“哎呀晓声,你父亲真好。演戏认真极了!”但那也算“演戏”吗?我每每地一笑置之。然而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父亲,内心里总是高兴的。

    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街——就是那条旧北京假景街,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上,而导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再有群众场面要拍的样子。时已中午,我走到父亲跟前, 说:“爸爸,你还坐在这儿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 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 我问:“为什么?” 父亲回答:“我们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儿了,可以打发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我还用得着他?”父亲的语调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父亲坐得很特别, 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件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依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也不知已经坐了多久。

    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在脑后了,一个劲儿地向我道歉……

    1标题的“普通人”指的是(   )A.“我” B.李文化 C.父亲 D.导演

    2作者说父亲的端坐“很特别”,父亲是怎样坐的?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3父亲的端坐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

    4文章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你找出一处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理解。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醒脾开胃冲剂说明书

    (通用名称)醒脾开胃冲剂

    (主要成分)谷芽、香橼、甘草、稻芽、佛手、使君子、荷叶、白芍、冬瓜子(炒)。

    (规格)每袋装14g(剂型)颗粒剂(是否处方)非处方

    (适应症)醒脾调中,升发胃气。用于面黄乏力,食欲低下,腹胀腹痛,食少便多。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成人一次14g,一日2次,儿童及老人遵医嘱。

    (注意事项)1.忌食用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2.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少津,大便干。3.小儿及老年人,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糖尿病患者慎用。4.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阅读上面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作法或看法

    对错(打“√”或“×”)

    说明理由

    1

    9岁的王智食欲低下,腹胀腹痛。家里刚好有“醒脾开胃冲剂”,妈妈给他服用了1袋。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

    奶奶不让有糖尿病的爷爷服用“醒脾开胃冲剂”。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

    纪清经常反胃,腹部胀,不想吃东西,面黄肌瘦的。医生建议服用“醒脾开胃冲剂”。

    _____________

    ________

     

  • 16、阅读理解。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早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士已经等在江边了。每条船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诸葛亮下令让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他敢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用“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

    【2】“笑”是上述选段中对诸葛亮唯一的神态描写。想一想:诸葛亮直到这时候才“笑”有哪些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的区别。

    (1)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2)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二十条船”照应了课文___________的情节,“__________”照应了周瑜要十万支箭、曹操调集一万多名弓弩手等情节。

  • 17、课外阅读。

    快手刘

    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胡乱挥霍也使不尽。有时呆在家里闷得慌,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而赤黄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个小茶碗,四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出鬼没。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的?他就这样把四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帮手,四只小球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这种法比舞台上的魔术难变,舞台只有一边对着观众,街头上的土戏法,前后左右围着一圈人,人们的视线从四面八方射来,容易看出破绽。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情不自禁地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

    “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眼着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

    “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自信使我的声音非常响亮。

    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

    “瞧呢,在哪儿呢?”

    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只有碗口压在黄布上一道圆圆的印子。难道球儿从地下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边。怪,怪,怪!

    四边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

    “怎么样?你输了吧!不过在我这儿输了决不罚钱,买块糖吃就行了。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我臊得脸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人群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面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无比神奇了。这人也是我童年真正钦佩的一个。

    【1】“快手刘”变戏法的名称和工具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是怎样描写快手刘戏法“神出鬼没”的?用“ ”画出有关语句。

    【3】“我”的心理活动有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作者要写“我”的话语和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小说,你感觉快手刘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几句话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清丽迷人的阿里山

    提起阿里山,我就不禁想起台湾民歌《高山青》。我一直喜欢这首歌:“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我喜欢它单纯得犹如真理。

    “高山青,涧水蓝”,这是比喻,然后单刀直入地道出:“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因为喜欢这首歌,所以很早对阿里山有了憧憬。于是又知道阿里山是花的海洋、林的世界、云的家乡。花的海洋是要在春天才能看得到的,当春神在阿里山迈开她的脚步,足迹所到,便是遍山盛开的樱花。这次来阿里山已是夏天, 所以“花的海洋”是错过了。至于“林的世界”,原来台湾因为山多,所以森林也多,岛上森林覆盖面积曾一度达三分之二——现在仍达到52 ,是我国森林覆盖面积最大的省。阿里山因为山势平缓,树木更显茂盛,所以便有“林的世界”的盛誉。在我们上山途中,两边一律是森林,而且在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森林带。换句话说,就是阿里山竟具有整个地球各气候带的原始森林。在阿里山山脚,是热带林区, 有龙眼树、姜花丛等;山腰是温带林区,有竹林、杉林等;到了近山顶的地方,则有柳杉、红桧,甚至有寒带的针叶类的植物。在同一座山而囊括了全球各气候带的植物,这自然很难得,起码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此山必须坐落在热带地区,这样山脚才可能有热带植物;其次,此山必须够高,这样才可能有寒带植物。这两者阿里山都具备了,因此变成了植物研究者的乐土。山上辟有研究植物的林区,专供有关人士进行研究之用。

    阿里山的森林虽有不同气候的差别,但也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一律郁郁葱葱。极目望去,阿里山的峰峦,无论高低远近,全是静止而又汹涌的绿,广阔而又深厚的绿,活跃而又执著的绿。

    1本文中重点介绍了  

    A.阿里山的水 B.阿里山的森林 C.阿里山的热带植物

    2下列对阿里山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阿里山的姑娘像水一样,少年和山一样壮。

    B.阿里山是花的海洋,林的世界,云的家乡。

    C.阿里山是地中海气候,早晚温差大。

    D.阿里山的山很绿。

    3下面句子中的引号各属于什么用法?请选择。

    A.直接引用 B.特殊含义 C.突出强调 D.特定称谓

    4怎样理解“阿里山竟具有整个地球各气候带的原始森林”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着概括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一自然段:_____

    第二自然段: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

  • 19、阅读乐园(5分)

    《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的名著,其中有许多故事大家都能耳熟能详,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大闹野猪林》,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刘备、张飞、关羽、孙悟空、鲁智深等栩栩如生,呼之即出。请你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 并向同学们做推荐。故事题目《   》推荐理由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改为转述句。

    (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过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捐出70元钱。 能帮助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自己干活来攒够2000元,实在是太困难了。 瑞恩并没有放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句式变换。(6分)

    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2)只要大鸟在笼子里生气地大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30分)

    题目: 童年往事

    要求: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让我们用自己的笔把童年给记录下来吧!注意语句通顺,有条有理,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数400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