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台中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句子按要求改写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母亲说:“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改为转述句)母亲说,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B.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为陈述句)蜻蜓飞得那么快,不会追得上。

    C.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缩句)风撩乱了银发。

    D.云雀在树上叫。(改为拟人句)云雀在树上唱歌。

  • 2、文中,诸葛亮为什么能成功借到箭?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诸葛亮知人善用,善于洞察人心。

    B.诸葛亮精通天文知识,能预测天气。

    C.诸葛亮运气非常好。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作者是施耐庵。

    B.本文选自《红楼梦》的第七十回。

    C.宝玉放的是美人风筝,宝钗放的是大雁风筝。

    D.文中具体写了宝钗、黛玉、宝玉、探春等在大观园中放风筝的情景。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在古典诗词中,有很多描写月亮的诗句,你能写两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__ 

  • 6、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 ),村庄儿女各当家。

    (2)稚子金盆( )( )当银钲。

    (3)《村晚》一诗中体现孩子悠闲自在的诗句是:“( )( )。”

    (4)唐代诗人孟郊写的《__________》中,最能体现母爱伟大的诗句是:“( )( )。”

  • 7、日积月累

    1.“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出自古诗《__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_之情,表达了诗人的____________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__________诗,是______________写的。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对友人情谊深厚、依依不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成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

    (1)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__________

    (2)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_________

    (3)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__________

    (4)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日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__________

    (5)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_________

    (6)不拜我为王?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外阅读。

    引路人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密密的雨中,街上行人稀少。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我只顾低头赶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他踉跄了一下,迅速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歉。“噢,噢,不要紧。”哎呀!这时我才发现他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忙说:“大伯,我扶你回去吧!”说着,就伸手搀扶着他。“太谢谢你了,小姑娘。”他很感动地说。我们一起向前走去。

    突然,我感觉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嚷着说:“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缺德!”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大伯,你走这边,小心绊倒。”他刚走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被我搀扶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还会有人经过这里,说不定会绊倒的。”不一会儿,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下水道,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伸手到衣袋里去摸手绢。

    这时,我的心灵受到了猛烈撞击,赶紧拿出自己的手绢,放在他那双沾满泥水的手中。他说了些什么,我一句也没有听清。我感觉到自己的眼睛湿润了。我仿佛看见他那模糊的眼睛在闪光。是的,我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雨仍在下着。雨中,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他——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

    1“我”看见下水道水泥板被拿开的直接反应是____,盲人大伯的反应是____

    A.把水泥板重新盖好    B.躲着这块水泥板走

    2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的第3、4句话,用“  ”画出写实的句子,用“  ”画出写作者联想的句子。

    3下面几句话中,哪一句最能确切表达短文的中心思想?在括号内打“√”。

    ①短文赞扬了作者乐意为盲人做好事的好行为、好品质。(  )

    ②短文赞扬了盲人大伯时时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

    ③短文赞扬了盲人大伯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心灵,表达了作者要像盲人大伯那样做人的决心。(  )

    4这篇短文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

    A.事情发展 B.时间 C.地点变换 D.逻辑

    5说说“引路人”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佚名

    ①近年来,关于稀土的话题引起了国际广泛关注。那么稀土到底是什么呢?简单地说,稀土是一组典型的金属元素,是无数高精尖产业必备的原料,因为储量稀少,提炼和加工难度大,而且没有替代品,所以极其珍贵。是谁掌握了这关键的资源呢?答案是——中国!说到中国的稀土,我们必须感谢一位著名的化学家,他就是“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

    ②1920年11月,徐光宪出生在浙江绍兴。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律师,母亲陈氏教子甚严,自幼告诫他: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后来,父亲病逝,他经历了家道中落、流落异乡的人生曲折,仍然勤奋好学。即使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无论如何辗转,他从未放弃学业。

    ③大学毕业一年后,徐光宪借钱自费到美国学习,刻苦努カ,成绩优异。当时,摆在徐光宪面前的,是一条通往科学高峰的大道,他在美国的前途一片光明。但为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1951年,称徐光宪和妻子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归国。他说:“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④1972年,52岁的徐光宪踏入稀土研究领域。这是他回国后,第三次因为国家需要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当时,稀土分离エ艺作为高度保密的尖端技术,被牢牢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中国有巨大的稀土资源,却不得不低价出口稀土,再以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价格从国外购进深加エ的稀土产品。“再难也要上!”徐光宪没有丝毫犹豫,“我们做科研的有一个信念,就是立足于基础研究,着眼于国家目标,不跟外国人跑,走自己的创新之路。”这是徐光的科研之道。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尝试,外国人都没做成的方法,中国人能成功吗?徐光宪对自己有信心。为此他付出了百倍的辛劳:住实验室、啃干面包,在北京和出产稀土的包头矿山之间来回奔波。功夫不负有心人,整整三年之后,徐光宪和他的团队终于取得突破!

    ⑤1975年8月,第一次全国稀土会议在北京召开。徐光宪在会上提出了自己的串级萃取理论,引起了轰动。同行们几乎都不相信,真的可以解决这项世界难题?徐光宪让人们看到了奇迹:只需要在流水线这边放入原料,在流水线另一端的不同出口,就会源源不断地输出各种高纯度的稀土元素。有人说,徐光宪创造了“中国传奇”!

    ⑥为了不让宝贵的稀土廉价出口,为了避免不可再生的稀土资源大量流失,2005年和2006年,徐光宪联合14位院士,两次上书,呼吁保护我国宝贵的稀土资源,很快得到了批复。

    ⑦2015年4月28日,徐光宪逝世,享年95岁。

    【1】给本文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最合适的是( )。

    A.功夫不负有心人

    B.中国探索

    C.“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

    【2】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毅然:___________________

    (2)源源不断: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自然段画线句子中的破折号表示___________

    【4】第④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是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

    【5】第②——⑥自然段按_______顺序,讲述了徐光宪的四件事:难求学、_________、稀土研究、_________。其中详写的是_________这件事。

    【6】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和现实生活,就稀土的开发利用,给有关部门提两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仇仁

    张力是一个很孝顺的人。有一天,张力的父亲在街上无故被人杀害,张力悲痛万分,并决心要亲手杀掉仇人,替父报仇。

    一天,张力的朋友仇仁来看他。张力的仆人拿着仇仁的名帖,向张力报告:“来了,主人,仇(chóu)人”

    张力一听,拿刀就冲了出来,准备给自己的父亲报仇。到了门口,定睛一看,门外除了自己的好朋友仇仁,并没有其他人。他举起的刀才没有砍下来。

    这个误会,是因为仆人不知道“仇”作为姓氏时读“qiú”而引起的。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知道哪些姓氏的读音容易读错?请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汉字之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走红,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自己“不会写字”。例如:在这次“听写大会”中,“熨帖”一词只有1%的书写正确率,“癞蛤蟆”一词也只有2%的人能够写对。这也再次引发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说:“很多人说汉字有危机了,我觉得并不是汉字有危机,而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现实之痛】汉字危机,并非危言耸听。用惯了电脑和手机,好多人常常会“提笔忘字”。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滥用网络语言,狼牙山的壮士们英勇就义,也被他们恶搞为“挂了”。日常生活中,各种店铺的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层出不穷。一些商家为了引人注意,把成语乱改为广告词更是家常便饭(见下面由某校五年级学生整理的图片)。

    【1】上面图片中的错字依次应改为( )

    A.夹 倔 托 刻 鸣 贤

    B.夹 崛 托 刻 名 贤

    C.夹 崛 托 刻 鸣 贤

    D.荚 崛 托 刻 鸣 贤

    【2】阅读“汉字之忧”,文中画“ ”的句子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

    A.举例子

    B.下定义

    C.作比较

    D.打比方

    【3】阅读“汉字之忧”,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认为,“汉字危机”其实是( )

    A.汉字文化传承出现了断裂,让人忧虑。

    B.汉字书写和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C.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写症”。

    D.汉字间架结构越来越复杂,不易书写。

    【4】细读“现实之痛”“提笔忘字”四个字加上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特殊称谓。

    B.表示着重强调。

    C.表示引用。

    D.表示特殊含义。

    【5】细读“现实之痛”,下面选项中没有正确概括“汉字危机”的表现的一项是( )

    A.许多人常常“提笔忘字”。

    B.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滥用网络语言。

    C.店铺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层出不穷。

    D.人们接触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6】保护汉字,迫在眉睫。作为小学生,你认为可以为捍卫汉字做哪些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

    读不完的大书

    七十多年前的农村,小朋友的家里不像今天有许多自动或机动的玩具和开发儿童智力的新式玩具。我在幼年时,家里什么玩具都没有,大人们不关心孩子玩耍的事。我在五六岁时就自己到大自然中去找可以玩的东西。农村的特点是接近大自然。辽阔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浩瀚的河流,繁茂的花草和树木,空中的浮云和飞鸟,地上的走兽和昆虫,水中的游鱼……有说不完的好玩的东西,能够引起孩子的遐想。

    空中的鸟儿自由飞翔,例如小麻雀蹦蹦跳跳、快乐活泼的样子,叫你高兴。老鹰在高空盘旋时,展翅飞腾或流荡滑翔,有时猛扑而下,像在捕捉小鸡或什么东西,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花草树木的生长、开花、结籽儿,暑寒荣枯,都有各种不同的趣味。草的叶子不一样,有长有短,有的还带刺;开的花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也有单瓣的、重瓣的,有四瓣的、五瓣的等等。树木的千姿百态,更有给人乐趣的东西。昆虫的动作也很好玩,例如蚂蚁搬家,那么长的队伍,那么井井有条的阵营,个个尽自己的力量,把货物全部搬迁。这种组织性很强的小动物的行动,真叫人佩服。当它们两军对垒时,更是好看,队伍整齐;正式打仗时,打得你死我活,直至尸体堆积如山,勇敢忠贞的精神,真令人敬佩。

    我家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有余地,栽有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酸橙树,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实。从树上直接摘下的果子,格外鲜美。我家后面还有两丛竹林和一株棕榈树,是我最爱的。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出土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笋子炒咸菜,味道鲜美无比。更可爱的是它们那耸入高空的青翠茎叶,亭亭玉立,显得那么纯洁!微风吹来,一片沙沙声,是那么温柔细腻。但当大风袭来时,竹林总是最先发出萧萧的喧声,不平静的调子,奏出我幼小心灵的怅惘情绪。池塘边的棕榈树坚毅地独立着,大蒲扇似的叶子显得很高洁,在秋高气爽的日子,倒映池水中,小鱼在池水的倒影中间游玩,是另一种境界。

    大自然是一首 ,是一部 ,里面有无穷的 ,有极大的 ,有欣赏不完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辽阔________ 繁茂________ 遐想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暑寒荣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井井有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村的特点是________。七十多年前的农村,家里没有好玩的玩具,但大自然中有很多,作者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又重点写自家屋后的_____________,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4】选择合适的词语,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补充完整。(填序号)

    A.看不完的大画册 B.听不完的交响乐 C.学问 D.奥秘 E.乐趣

    【5】题目是文章的窗口,关注题目,回答下列问题。

    (1)题目“读不完的大书”中“大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作者用这个题目是想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的练习。

           2017年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彻底火了。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各大媒体都在发布有关该节目台前幕后的消息,观众关注度极高。某知名网站对此做了各项统计,以下是,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调查数据图: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中显示的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情况: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秦兵马俑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  )他们神态各异(  )有的               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  )战胜敌手(  )有的          )好像在暗下决心(  )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  有的          )好像随时准备出征(  )有的           )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1将下面词语选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紧握双拳,勇武干练          ③微微颔首,若有所思

    ②凝视远方                    ④眼如铜铃,神态庄重

    2将文中空缺的标点加上。

    3用波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这段采用了________的结构方式来写的。

    4文中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________句,其中每一个分句都是先描写兵马俑的________,然后是由此产生的________,体现了兵马俑的________

    5最后的省略号省略了________,展开想象,请续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从这句话我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被称为“________”,我国像这样体现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历史遗迹还有________________

  • 16、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写出词语的反义词: 窄(   ) 快(   )   拥挤(   )   倒退(   )

    3用一个成语代替文中划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手忙脚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纵自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用“﹏﹏”画出来,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

    6选文侧重地是( )描写。

    A.静态 B.动态 C.动静结合

    7下列哪个方面不是介绍船夫操纵自如的驾驶技术?(   )

    A.行船的速度极快 B.在极窄的地方小艇也能平稳地穿过。

    C.能做急转弯 D.来往船只少

  • 17、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過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快要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文中画“ ”的句子既写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又写出了曹操的_______

    【2】文中画“﹏﹏﹏”的句子是______句,把_______比作________

    【3】结合选文,说说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当曹操听到这话后,可能会对诸葛亮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课外阅读。

    三轮车夫

    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

    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先坐这辆车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孩子病了?”

    “是呀是呀,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说。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把拦住:“哎,车是我先要的,我也急着要回家呢。”女人停下步,惶惑地看着车夫。

    车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谁肯出20块钱,我就拉谁!”“咦,你这不是宰人吗?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20,心也太黑了!”

    “别啰唆,上不上?”车夫不耐烦了。“太贵了,能不能少点?”那男子还想讨价还价。“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随即,他转身问那女人:“喂,20块钱,你坐不坐?”望着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20就20。”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上了车。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她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车?”“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这个挣点钱补贴家用。”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20块钱坐这三轮车的。

    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伸手去口袋里掏车钱。

    “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容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刚才……不是说好20块吗?”“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

    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用力一踩,转眼就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1】第一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表面上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看,它的含义还有_____________

    【2】读下面句子,写出人物的内心想法。

    (1)“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_______________

    (2)她把心一横:“20就20。”______________

    【3】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你从前文中找出这样安排的伏笔(至少两处),用“﹏﹏”画出来。

    【4】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

    【5】如果你是文中的“她”,在车夫转身离开医院的一刹那会怎样想,怎么做?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外阅读

    放风筝

    阳春三月,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蔚蓝的天空中,不仅飘着朵朵白云,还展翅翱翔着五颜六色的风筝。在春风的吹拂下,它们仿佛是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蝴蝶,把天空点缀得更加美丽了。

    看到别人的风筝飞在天空中,我觉得放风筝很简单。可是一开始,我就遇到了困难,无论我怎么用力,风筝就是飞不起来。平时爱动脑筋的我,这时变得有点儿不知所措了。我冷静下来仔细一想,原来我把风向搞错了。我迎着风把风筝往上一送,然后紧跑几步,风筝果然飞上了天。这下可把我乐坏了,高兴得又蹦又跳。正在我高兴的时候,风筝却不停地在空中挣扎,最后一头猛扎在地上。我那开心劲儿顿时烟消云散了。原来我只顾着放线, 没有在风大的时候拉线, 所以才导致风筝掉了下来,第二次又失败了。第三次,我去请教了爸爸。爸爸说:“你要吸取前两次失败的教训,总结原来没放好的原因。仔细想想,争取这次成功。”听了爸爸的话,我又信心十足地放了起来。我先把风筝放在地上,测准风向,然后向上一送,风筝慢慢地升上了天。可是,风好像有意和我作对,风向突然变了,风筝马上开始往下降了。这时我没有慌乱而是根据风向收线,放线,终于我的风筝又慢慢升高了,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翔。我盯着自己的风筝,自言自语地说:“原来做任何事情都要动脑筋,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这时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了,有金色的“小鸟”、凶猛的“老鹰”、可爱的“白鸽”……那一只只风筝在天空中展翅飞翔,它们带着我们的笑声,带着我们的希望飞向蔚蓝的天空!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五彩缤纷:______________

    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句子乐园。

    1李丽坚持练习书法。李丽能写一手好字。(用关联词语使两句合并为一句)

    2神舟5号顺利升空了,全国人民无不欣喜万分。(改成反问句,句子意思不变。)

    3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改成字句)

    4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改成字句)

    5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修改病句)

    6老师详细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修改病句)

     

  • 21、改变句式。

    哪有这么大的伞!(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把设问句改为陈述句

     

     

  • 22、改成转述句:教务老师沉默不语。最后,他说:“我可以把你的意见转告给老生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表达。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课外阅读积累,发挥想象,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

    要求:(1)展开合理的想象,题目自拟;

    (2)把遇险、脱险的过程写具体,注意写出心情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