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句子,选择停顿恰当的句子。( )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将相和》中的主要人物是( )。
A.赵王 B.蔺相如 C.廉颇 D.秦王
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的作者是( )。
A. 王勃 B. 卢照邻 C. 杨炯 D. 骆宾王
4、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审视(______) 尊重(______) 慰问(______)
(______)的审视 (______)的尊重 (______)的慰问
5、多音字组词
禁 jīn_____ jìn_____ 作 zuò_____ zuō _____
6、写一句你知道的鲁迅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会写读音相同的字。
(1)(huì) 智(______) 描(______) 开(______) (______)报
(2)(shì) 指(______) 装(______) 声(______) 考(______)
(3)(yù) 荣(______) 抵(______) 犹(______) (______)言
8、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______)
2.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______)
3.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______)
9、阅读理解。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干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他笑了,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经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乔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探询:_____
妄自菲薄:_____
【2】找出文中的任意一个反问句抄写下来,并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画出与文中第1段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4】父亲让“我”卖了_____次旧衣服。第一次在_____以_____美元卖掉,第二次在_____以_____美元卖掉,第三次在_____以_____美元卖掉。
【5】这篇文章的题目为“高贵的生命不卑微”,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_____
10、读下列文段,完成练习。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挥来 摆来),悠然(挥去 摆去),如同(跟 伴)着鼓点,(和 随)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 , 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1】用“√”划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词。
【2】在文段中的“ ”处填上合适的成语。
【3】这段话描写了______的情景,是细节描写。此段先写了刷子李刷墙时的________,接着写了刷后的_______。前后映衬,说明刷子李____________。
【4】用波浪线画出文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喜欢《草原》一课中描写草原美丽景色的一个句子是:
(2)爸爸称赞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 ,它就在哪儿 ,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 ,不管 ,它总是那么直,那么 ,不 ,也不 。”
(3) ,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 。这首诗是 代诗人 写的。诗的题目是 。
(4)走进神奇的西部,我们了解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著名作家 的《草原》描绘了充满诗意的 和 ,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用作者的话说就是“ , ”;《丝绸之路》再现了两千多年前 的生动一幕;《白杨》运用了 的写法,热情赞扬了边疆建设者 的精神;《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记叙了筑路大军克服 、 、 这些困难打通了风火山隧道。
12、课内阅读。
我想把小手
( )在桃树枝上。
( )着一串花苞,
( )着万缕(lǒu lǚ)阳光,
悠啊,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我想把脚丫(yà yā)
( )在柳树根上。
( )进湿软的土地,
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啊,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1)在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上画上“√”。
(2)把下列五个字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伸 牵 安 接 带
(3)把下列短语补充完整。
( )的歌声 ( )的营养
( )的土地 ( )的篷帐
(4)诗中“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表达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荷兰的花
荷兰,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沿海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里筑起了一道宏伟的堤,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淘出了千顷土地。
也许这土地是用血汗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在新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像郁金香,像风信子,像百合花。春末夏初这些花儿盛开时,像一片五彩的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的海水相辉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都金香到处开放。那花儿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仲出一梗壮实的花茎,向上托了朵柔关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艳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白花,镶有浅红花边的,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快疯了。有个老板竟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枚罕见的都金香。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童话里的一座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枚郁金香。”所以荷兰人坚决地把郁金香定为自己的国花。
其实,都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他们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着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都金香小可怜似的模样,她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1】第四自然段中,作者为了说明郁金香漂亮,用了一个______句,把郁金香说成_______。
【2】“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这句话独自成段,其作用是( )
A.概括全文 B.总领全文 C.承上启下
【3】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淘出了千顷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花被荷兰人发现,小心翼翼地捧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短文,说说荷兰人的手神奇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花招”
每逢考试,我总会想起四年级发生的一件事。
那是两年前的事了。一次,我数学考试只得了65分,心里十分难过,这次考试考得这么差,爸爸肯定会伤心的,我还是不把考卷给他看吧,可是,老师偏要我们把试卷给爸爸妈妈看后签名。怎么办呢?我怕爸爸看了试卷会打我,又怕老师批评我。我为了不让家长签名,就壮起胆子用钢笔草草地在试卷上写了爸爸的名字。
第二天,提心吊胆地把试卷交上去,没想到老师一眼看出我使的“花招”。严肃 严峻地对我说:“回家请你爸爸重签。”我不敢违抗,只好拿着试卷回去了。
回到家里,我战战兢兢地把试卷交给了爸爸。爸爸看到我签着他的名字后大发雷霆,厉声说:“你知道这么做是什么行为吗?这是欺骗,欺骗了家长,也欺骗你自己。”我哭了,哭得十分伤心。爸爸突然说:“把手伸出来。”我害怕极了,手连忙往后缩。爸爸举起大手就要打我,我哭得更厉害了,眼泪大颗大颗地流下来我透过泪花,惊慌地望着爸爸的大手。可是,那只大手半空中停了片刻,终于慢慢地垂了下来。爸爸的口气缓和了,他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最起码的品质是诚实,不能因为有缺点百般掩饰自己的过失。”我听了,泪汪汪地点了点头。
从此以后,我牢牢地记住了这个教训,它使我懂得: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文中的词语梳理出“我”心情的变化。
心里难过——(_______)——(_______)——(_______)——牢记教训
【3】文中有两个四字词语表示“害怕”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生动地表现了“我”既害怕老师____________,又害怕爸爸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象爸爸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暖 冬
(1)小的时候,是那么疯。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人蹿上去,兴奋得尖叫;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满载着童年的快乐。
(2)照例是午后。照例,他是唯一的舵手,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却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低头一看,那冰已经破裂,在他的两腿之间,裂开一条半尺宽的口子。一块冰分离成两块,慢慢漂向相反的方向。他急了,怪叫一声,扔掉竹竿,人却掉进河里。冰水像无数把刀子,扎得他浑身刺痛和麻木。
(3)好在河水不深,仅没到胸。他颤抖着牙关爬出来,缩成一团,高呼救命。恰好有村里的老人经过,把他放上独轮车送回了家。
(4)他被母亲大骂一通。屁股上,落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母亲说那河那么深,你不知道?母亲说怎么不淹死你?母亲说棉袄棉裤都湿了,晒不干,你明天穿着炕席上学?他缩在炕头的棉被里说,我明天不上学了。母亲说你敢?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你不去上学?你敢?
(5)母亲把他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母亲坐在炕沿,看着他,愁眉不展。
(6)那些年月,家里不可能有多余的棉衣棉裤。是啊,明天,冰天雪地的,他怎么上学?
(7)他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他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他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他知道自己得一直呆在炕头,直等到他的棉袄棉裤彻底干燥。
(8)夜里他醉来,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
(9)早展他被母亲推醒。母亲说快起床上学,要迟到了。他惊奇地发现,母亲竞给他捧来了新的棉袄棉裤。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每一个扣子都亮闪闪的,像从夜空中摘下的星星。他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他。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他,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10)那天他突然长大了。他不再爬墙上房,不再去冰河划船。那一天,母亲年轻的容颜永远并深刻地烙进他的记忆。
(11)那年冬天特别冷。但他一直认为,那是他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12)可是那个冬天,母亲却落下一生的病根--类风湿。那天,她用了整整一夜,将自己的棉袄棉裤认真地改小,套在他的身上。
(13)然后,整整一个冬天,母亲没有自己的棉衣。
【1】从文中找出与题目对应的一句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2】第7自然段中“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中母亲愤怒及愁苦的原因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他,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1分)
鞋匠的儿子
在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当时美国的参议院的出身大部分是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的优越的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 ),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讲之前,( )有参议员等着羞辱他。当林肯站上演讲台的时候,有一个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鞋匠的儿子。”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 )不能打败林肯,( )能羞辱他而开怀不已。等大家的笑声歇止,林肯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去世了,我一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林肯转过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手艺。”然后,他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的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他那样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林肯留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为赞叹的掌声……
批评、讪笑、毁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台阶。
(1)按要求写词语。(4分)
①近义词:感谢——( ) 卑下——( ) 沉默——( )
②反义词:谦虚——( )
(2)在文中(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4分)
(3)为什么在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有议员想要羞辱他?(6分)
————————————————————————————————————————————————————
(4)当参议员羞辱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的时候,林肯却认为自己的父亲是最伟大的。从文中的哪些地方能看出来?用“~~~~~~”画出来,说说你能体会出什么?(7分)
17、课外欣赏。
早春细雨
雨,在下着。静静地,轻轻的。雨丝从蒙蒙的天空中飘下来,没有声响。
即使飘到墙上,行人身上,也还是静默无声,像是怕搅扰了什么人。
地上没有积水,雨丝便溅不起那惹人注目的水花,一挨地,即与泥上合为一体。一会儿,地面就变得潮湿而润泽,空气中也弥漫了早春特有的微微的寒意和清新的气息。
这是春雨?一提到春,我眼前便会出现了一幅美妙的画面:随着那淅淅沥沥的雨点的降临,小草钻出地面,树的叶芽探出头,花儿含羞地伸出小苞,庄稼也变得绿油油的,招人喜爱。所有这些,连同人们的欣喜和欢笑,组成了一支春的交响曲,仿佛奇迹般的,一切都从冬的沉寂中被唤醒了。
然而,面前这早春的细雨,却好像并没有带来任何“奇迹”。在这柔和的、轻烟般的雨雾中,花、草、树、庄稼,一切似乎还是老样子;人们呢,也还像往常一样,忙忙碌碌,行色匆匆。
看,那位退休的老大爷,依旧拿着他那把大扫帚,只是多披了一件早已褪色的旧雨衣。他扫着,一下,一下,伴着轻轻的、有节奏的“沙沙”声。他身后,是一条干净的路。噢,王老师!她又刚从托儿所里跑出来,拎着提包,提包上还挂着饭盒。大概是要赶去上课吧,她紧跑了几步,隐入了人流中。一辆卡车停在菜店门前。第一个跑出来的又是她,那个像运动员般雄赳赳的高个子姑娘。她一下子便从车上卸下一筐菜,朗声笑着,不顾泥水打湿了她那条漂亮的裤子。
瞧,那位民警,还有那个……
这雨雾中的一切,在我面前闪动着,闪动着,渐渐地,和这早春的细雨融为一体了。
我突然记起杜甫吟咏春雨的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啊,在这润泽的土地下面,花、草、树、庄稼,都正舒展着它们的根须,接受这早春细雨的恩泽,为了那五彩缤纷的时刻。“润物细无声”,正是绚烂的春之交响曲的前奏。它似乎并没有带来什么奇迹,但它却孕育着最伟大的奇迹。
雨,还在下着。静静的,轻轻的。这早春的细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搅扰(_________) 弥漫(__________) 雄赳赳(__________) 绚烂(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早春的雨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字“交响曲”指代哪些内容?用“﹏﹏﹏”在文中画出。
【4】第5、6自然段写人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为何要引用杜甫吟咏春雨的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请默写出这首诗的全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说“它似乎并没有带来什么奇迹,但它却孕育着最伟大的奇迹。”一句所蕴含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课外片段,完成练习。
故都的秋(节选)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选文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描写了故都饱含秋意的景观,其中有五处景观用笔极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样一笔带过的原因是______
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以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笔极简
【2】作者在写北国之秋的时候,经常提及南方的秋天,这样写的用意是( )
A.故都和南国的秋都富于特色,二者放在一起才能表达作者对秋的怀念
B.将故都的秋和南国的秋进行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
C.写出了故都的秋和南国的秋都是好的,作者难以取舍
D.将所有自己怀念的故都的秋和南方的秋都记录下来,表达自己对二者的喜爱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极目兴凯湖
在祖国的北方,有许多美丽的山水,但叫人难以忘怀的却是素有“绿宝石”美誉的兴凯湖。
它不是海,却像海一样辽阔,拥有海一样的气魄,气势如海一样的磅礴。
从遥远地平线上聚集的白色波涛,连接成一道道跳荡涌动的雪墙,鼓动着,喧嚣着,一齐奔腾向前。一段波涛从高处跌落了,另一段波涛又卷起来,彼此呼唤着,牵扯着,追赶着,或迎着旭日,或驮着晓月,向岸边推进。日夜不息的兴凯湖波涛,就这样毫不疲倦地奔泻着,轰鸣着。极目所至,烟波浩淼,碧水流霞,水天相接,横无际涯。
许多时候,兴凯湖很温柔,很平静,平静得没有一丝波纹,一朵浪花。澄净的湖水尽头与天空的青黛色连为一体,水天一色,让你分不清哪是湖水哪是青天。眼前的鸟在飞翔,你却辨不清是贴水低掠还是在高天振翅。蓝天上漂浮的白云倒映在水面,清晰异常,使你觉得自己也变成一只鸟儿,正在云中翱翔。
兴凯湖水宁静,水波不兴的情形很少,更多时候还是激浪澎湃,惊涛冲天。有时,即使岸边的树叶静止不动,没有一丝风,但湖中的狂涛照样喷着白色泡沫,涌动着,一排排向岸边扑来。阳光在波涛上晃动,起伏,升降,高高的浪花有种透明的感觉,似把一颗透明的心奉献给大地、天空和太阳。
在兴凯湖看波涛,时间久了你还发现,无论是春天、夏天、秋天,滚滚的波涛永远是洁白的。只要有一点尘埃、腐叶,都会被急流、巨浪抛上岸。湖水永远清澄莹澈,如梦,如诗。
兴凯湖是鱼的世界,更是鸟的天堂。在湖边一个月牙形的沙滩上就歇息着成千上万只鸥鸟,像一片灰白色的云,又像一团团银色的雾,罩住整个大沙滩,连一点空隙都没有。它们拥挤着,争鸣着,骚动着,仿佛在举行盛大的俯集会。白天,它们飞到辽阔的湖面寻觅鱼虾,洗涤羽毛窃窃私语;晚上,就共同歇息在这安宁的王国,互相依偎,做起美妙的梦……
兴凯湖的日出别有一番风景。夏日凌晨三点多钟,如果向东方望去,一条与地平线平行的金色的云,像一条薄薄的纱巾披在兴凯湖的肩头。当平静的、淡青色的湖水尽头呈现出一片银白色时,湖天先呈现一点橘红,渐渐变成一抹血红,将湖水与天空接上,染成一体。旭日,金黄色的旭日,一点点、一寸寸从湖头升起,升起……须臾,金光骤然四射,太阳一下子从云海里跳出来,那么炽热、强烈、娇傲。天空又变得那么蔚蓝,湖面又变得波光粼粼,一片金黄。与太阳一起升起的,还有湖尽处那片片篷帆……
兴凯湖——祖国最北方的一湾湖水,碧波万顷,自由奔放,风韵独具,如诗如画!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波涛 ( )的聚会 ( )的湖水 ( )的王国 ( )的白云 ( )的天空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温柔——( ) 喧嚣——( )
奉献——( ) 清晰——( )
【3】第1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写法上是( )。
A. 开篇点题 B. 首尾照应 C. 结尾扣题
【4】本文从结构上看属于( )。
A. 总—分 B. 分—总 C. 总—分—总
【5】这篇课文写了兴凯湖的景物包括:( )
A. 兴凯湖的波浪 B. 兴凯湖的温柔时的情景
C. 兴凯湖的山 D. 兴凯湖激浪澎湃时的情景
E. 兴凯湖的岛 F. 兴凯湖的日出
【6】“兴凯湖水宁静,水波不兴的情形很少,更多的时候还是激浪澎湃,惊涛冲天。”这句话是(__________)句,起到(_____________)作用。
【7】请你用“——”画出第八自然段的中心句。这一段中有几个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请你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夏夜,常常坐在小院里观赏星空。
(2)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再提了。
(3)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帮助,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指南针、造纸、火药、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21、缩句
(1)大象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
(2)在扎伊尔维龙加天然动物园里有七彩的巨蟒、黑白相间的斑马。
22、改为肯定句。
诸葛亮不是不知道三天交不出十万支箭的严重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乐园。(30分)
请根据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要求:可以写童年时代的一件事,也可以写自己深受感动的一件事,还可以写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语句要通顺,紧扣中心,书写要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