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河源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选词填空。

    严峻  严厉   严格

    1.鲁迅上学迟到了,寿镜吾老先生(   )地批评了他。

    2.寿镜吾老先生在学习上(   )要求学生。

    3.他将面临一个(   )的考验。

     

  •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shui) 呼lu)  然( àn茵河(lái

    B.准( miáo火(gōu)  跄(niàng迫(jiǒng

    C.) 翻) 咆jiào) 恶lüè

    D.shang壳( bàng倒( bàn) 污huì

  • 3、恰当填写“的得”(4分)

    寂静( )夜晚 理解( )深刻

    缓缓( )流淌 蔚蓝( )天空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给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

      一年年过去了  橄榄坝慢慢变了样  一片片整齐的竹楼  竹楼周围是数不清的竹丛和果树  有芒果  木瓜  荔枝  椰子  柚子  芭蕉  一树树  一枝枝挂满了累累的果实  远处是葱葱郁郁的树林  成群的牲畜  金黄的稻田  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 5、读句子,完成下列练习。

    1.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1)这段话主要写了牧场_______的特点。

    (2)“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第一次出现在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赞叹______________;第二次出现在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赞叹_______________; 在第四自然段的末尾又出现了这句话,赞叹_______________;文章末尾第四次出现这句话,赞叹__________

  •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滋润——( )  浑浊——( ) 茂密——( ) 寂寞——( )

    热烈——( )  接受——( ) 熟悉——( ) 长久——( )

  • 7、根据拼音写生字。 

    jì mò

    bǐ mò

    gān zào

    bào zà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kù xíng

    lún kuò

    zǔ náo

    fù rá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8、根据意思写词语。

    1.请不要自己伤害自己。也有不要自己耽误自己的意思。________

    2.指高兴得自己都觉得受不了。形容喜悦到了极点。________

    3.按年龄大小排序。________

    4.闭上眼睛,蹲下身体。________

    5.毫无抵抗,全部顺从。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内阅读。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蛤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1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

    A. 列举的省略 B. 引文的省略 C. 话没有说完

    2文中列举了哪些灯?详细介绍的是什么灯?简单写的是什么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句话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的礼让

    那一年夏天,我在学校贫困生申请表上签了字。我想减轻父母的忧愁,因为学校有规定,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将可免去全年的学杂费,而这些学杂费用,足够我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最后,只有我和嘎子被列为准贫困生,之所以被称为准贫困生,是上面只给了一个名额,所以,我和嘎子之间,只有一个会成为正式的扶助对象。

    接下来,学校分别派两名老师前往我们两家做调查。我陪老师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父亲急忙上前迎接,说:“今天早上喜鹊不停地叫,我就知道有贵客要来,欢迎老师。”

    我帮忙招呼老师坐下后,把父亲和母亲拉进里屋,向他们详细说明我的申请以及准贫困生的事。最后,我一本正经地说:“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

    父亲低下头想了想,问我:“那嘎子家境如何?”

    我说:“比我强不到哪去,他父亲上山打柴折了腿,靠母亲支撑全家。”

    父亲最后对我说:“这个名额我认为归人家,你不能争,我们家境比他强,况且我和你娘还能挣钱。”

    好说歹说,父亲骂了我一通,说我年纪轻轻的不学好,我感到有一肚子的委屈。

    父亲到外面和老师说话,转回头对母亲说:“娃他娘,今天有贵客,把家里的鸡杀一只。”

    接下来,他乐呵呵地笑着,对老师说:“没啥,孩子听话就行,关于学费的问题,我和娃他娘都认为不算啥,我们有能力承担,谢谢校领导的关心。”

    老师吃惊地望着父亲,我站在院子里,感觉眼眶里都是泪水,我真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这样会损害我的尊严。

    母亲在院子里抓鸡,几次都没抓住,父亲过来帮忙,院子里鸡飞狗跳的。抓到时,父亲对老师说:“家里每年都会养几十只鸡,足够生活开支啦。”

    父亲还破例从井底取出放了几十年的老酒。那天,父亲喝得大醉。当晚我没有回学校,夜里醒来时,我听到父亲的咳嗽声和母亲的哭泣声。

    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1】题目是“父亲的礼让”,读完文章,你知道父亲“让”出了______________,从中知道了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父亲。

    【2】从文中找出两个成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并选择其中一个成语写一句话。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点的词语表现了“我”特别想要这个名额,一心想要争取。

    B.加点的词语说明这件事很严肃。

    C.加点的词语说明“我”态度坚决,希望父母也重视。

    D.加点的词语完全可以去掉。

    【4】认真体会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父亲这样做的原因是( )

    A.父亲在老师面前好面子。

    B.敬重老师;希望老师善待孩子。

    C.尊重老师;向老师证明家里条件不错。

    D.讨好老师;帮孩子争取贫困生名额。

    【5】父亲为什么礼让?请你简要地概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父亲的良苦用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完短文,你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 11、   神圣的路程

    公元前490年,在雅典城外的马拉松平原,雅典军队与波斯军队展开了一场恶战。这一战对于雅典人来说( ),这是保卫雅典的最后防线。当时,波斯军队的兵力远远超过雅典军队,雅典城处境危急。

    雅典军队的主帅派人去斯巴达,请求出兵支援。他把任务交给了传令兵菲迪皮茨。菲迪皮茨年轻勇敢,他日夜兼程,跑了两天两夜,才到达斯巴达城。但是,斯巴达人没有答应出兵救援。菲迪皮茨只好失望地回到马拉松平原,将情况报告主帅。

    没有援兵,雅典人只能( )了。雅典将士没有一个退缩,他们( ),浴血奋战,终于战胜了强大的波斯侵略军。

    此刻,菲迪皮茨又受命将胜利的消息,传达给雅典城中的百姓。他手拿火炬,向雅典城跑去。在艰苦的战斗之后,菲迪皮茨已经很疲惫了,而且,他还负了伤,胳膊上的伤口还在淌血。渐渐地,他觉得自己的腿越来越沉,这段路也显得格外( )。为了让雅典城的人民尽快得到胜利的喜讯,菲迪皮茨在心中默默地念道:“快跑,快跑。”路在他脚下一点点儿地缩短,雅典城在他眼前渐渐( )起来,快到了,快到了……

    菲迪皮茨终于到达了雅典城。“同胞们,我们胜利了!雅典胜利了……”他兴奋地喊着,用尽最后的力气冲进沸腾的人群,倒下了。

    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发扬他顽强拼搏的精神,1986年,人们在雅典举行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时,设立了名叫“马拉松”的长跑项目,从马拉松平原的起跑点出发,到雅典城,全场40公里,也就是菲迪皮茨当年传送捷报时跑过的全程。

    现在,马拉松长跑不仅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一个比赛项目,而且成为全世界人民喜爱的一项群众性体育活动。

    1把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相应的括号里。

    清晰   漫长   斗志昂扬   至关重要   孤军作战

    2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菲迪皮茨精神的一个词语,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句子里加点词语的意思。

    1)菲迪皮茨年轻勇敢,他日夜兼程,跑了两天两夜……

    日夜兼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长约40公里,也就是菲迪皮茨当年传送捷报时跑过的全程。

    捷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知道了关于马拉松长跑的哪些知识?请你写出三个要点。

     

     

    5神圣的路程指的是哪段路程?为什么把这段路程称成为神圣的路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它是宁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轻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

    傍晚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红,那处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的泥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倒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奚奚簌素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显得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   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2短文中描写了哪些时间的小河?

    3短文中划 的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______

    4判断,对的在( )里打“√”

    A、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的喜爱。(

    B、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C、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 13、快乐阅读轻松答(18分)

    致女儿书

    亲爱的乖乖:

    时钟刚刚敲24响夜已经很深了爸爸还没有睡此时正和你的叔叔们驾车行驶在空旷的高速公路上尽管此时的路上没有什么车也可以小寐一会儿但是我只要一闭上眼睛脑海中就会(浮现 出现 呈现)你红嘟嘟的脸庞亮晶晶的眼睛屈指算来你已经有半个月大了爸爸多想陪在你的身边看着你(沉静 安静 恬静)的小脸甜甜地进入梦乡

    车窗外凛冽的寒风还在呼呼地刮雨水中夹杂着小冰雹一直下个不停刚刚落在巡逻车前窗的雪粒转眼间就凝固在车窗上这是几十年不遇的雨雪冰冻天气,正好被你赶上了

    怀着对你的万般眷念带着对你深深的思念在你刚刚来到人世的第3天爸爸就(yì fǎn gù)地踏上了征服风雪抗击冰冻恶魔的漫漫征程也许你以后会抱怨父亲说在你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不在你的身边但是你却会因此为你的父亲感到自豪因为你的父亲是一个头顶着国徽的人民警察他的肩上还承载着更大的责任还因为父亲将本属于对你的爱奉献给了需要他付出的人民群众

    雨雪冰冻……高速公路上厚厚的冰层……苍茫惨白的大地上,一望无际的长长的车队……脸上挂满了疲惫心力交瘁忍受着饥寒的驾驶员……管制分流……闪烁的警笛……身上落着厚厚的雪花仍然站得笔直(yì gǒu)地指挥着车辆缓慢通行的高速警察……带着热情的笑容将一箱箱方便面一瓶瓶矿泉水递送到驾驶员手中的高速警察……

    这些就是你的父亲在这个冬天亲眼看到的亲身经历的看着身边的战友顶风冒雪(yè )地战斗在高速公路上,无论是在深邃的涵洞里还是在冰冻三尺的桥梁上……可以说哪里最危险哪里就能看到战友们的身影哪里的群众需要救助战友们就会出现在哪里也许你在睡梦中能够看到你的父亲正在这样的一群人当中

    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些自幼就耳熟能详的豪言壮语不仅仅停留在我们的口头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行动上爸爸希望你长大以后不仅能够看到这些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你的父辈身上展现出来而且你也能够很好地传承下去因为你是一个人民警察的后代

    亲爱的乖乖翘着你的小嘴唇皱着你的小眉头快快进入梦乡吧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像你一样(wú yōu lǜ)地安心地进入梦乡爸爸还要在高速公路上孤寂地巡逻充实地巡逻安心地巡逻

    最后祝你有一个好梦

    深深爱着你的父亲

    2008年1月25日深夜

    (1)/画掉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4分)

    (2)短文括号内注音的词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结合短文内容回答问题(10分)

    这是一封身处抗击冰冻一线的________写给女儿的信他在女儿出生第____天就奔赴抗击冰雪一线在信中他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女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⑥自然段中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作者的女儿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海上英魂

    ①1894年8月,由于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中日甲午战争爆发。9月16日,12时50分,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与日本舰队相遇,双方展开激烈战斗。

    ②日本舰队军舰多,航速快,火力强。他们依仗这些优势,妄想一举歼灭我军舰队。北洋舰队面对强敌,毫不示弱。各舰官兵同仇敌忾(kài),奋勇杀敌。一时间黄海海面战火熊熊,硝烟弥漫,喊杀声、炮轰声响彻云霄。

    ③战斗打响后,我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战舰,冒着密集的炮火,纵横海面,频频发炮,屡中敌舰。突然,邓世昌发现以主力舰“吉野”为首的日军四艘快速战舰逼近“定远”舰。“定远”舰是北洋舰队的旗舰,是我军整个舰队的指挥中心。邓世昌立即指挥“致远”舰开足马力,快速行进到“定远”舰之前,拦住敌军“吉野”舰,保护“定远”舰。“致远”舰虽因此陷于四艘敌舰的包围之中,但仍左冲右突,顽强迎战。不久,舰上本来就配备不足的炮弹打完了,邓世昌又命令用步枪射击。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激战,“致远”舰弹痕累累,舰身倾斜,即将沉没。这时,日军“吉野”舰驶近“致远”舰。邓世昌怒视“吉野”舰,对大副说:“敌军舰队全仗‘吉野’横行,如果撞沉‘吉野’,我军一定能取得胜利。”他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官兵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现在‘致远’舰伤弹尽,无力再战。我决定以我伤残之舰撞沉‘吉野’,与‘吉野’同归于尽。”全舰官兵齐声高呼:“撞沉‘吉野’!撞沉‘吉野’!”邓世昌登上驾驶台,双手紧握舵轮,开足马力向“吉野”舰猛冲过去。

    ④敌军见队发现“致远”舰向“吉野”舰猛烈地猛冲,立即集中火力,轰击“致远”舰。“致远”舰的甲板上起火了,但它并没有停止前进,而是像一条火龙乘风破浪,继续冲向“吉野”舰。“吉野”舰上的敌军见此情景,惊恐万状,敌军舰长也吓得目瞪口呆,魂飞魄散。但“致远”舰这时不幸被敌军鱼雷击中,锅炉爆炸,舰上燃起熊熊大火。“致远”舰渐渐沉入水中。

    ⑤邓世昌落水之后,仍不停地大喊杀敌。他的爱犬游到他的身边,用嘴衔他的手臂和辫子想救起主人;有个随从还把一只救生圈扔给邓世昌,但是他都拒绝了。邓世昌决心实践自己的誓言:“与军舰共存亡!”他沉没在汹涌的波涛之中,壮烈牺牲了。

    1根据理解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同仇敌忾:_________________

    惊恐万状: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是对邓世昌的________描写,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邓世昌___________的崇高精神。

    3第四自然段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这句话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

    4“‘吉野’舰上的敌军见此情景,惊恐万状,敌军舰长也吓得目瞪口呆,魂飞魄散。”这句话是对敌人的什么描写?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哪里可以看出邓世昌实践了自己的誓言:“与军舰共存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邓世昌舍身为国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B.战斗中爱国将士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强敌时的团结无畏精神。

    C.先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只需要好好享受就行了。

    7修改第4自然段第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历史上有无数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除了邓世昌,你还知道哪些英雄人物?请选一位你最了解的简要介绍一下他(她)的事迹,并说一说你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白雪塑像(节选)

    大约十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儿子的课本和作业。这是三口人的一个小家。儿子越大他们就越觉得这个小屋负荷太重,有点盛不下啦!

    一张学生桌只儿子专用,幸亏他们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需要。但爸爸不争气,患有北方常见的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①震动,儿子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考就会被打乱。儿子苦恼,他也苦恼,可有啥办法呢?

    儿子很体谅爸爸:“爸爸,你咳吧,不要紧,我一样写作业。”

    “唉,儿呵,爸爸这病影响了你……”他没有读过书,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就分外觉得读书重要,他很怕耽误了儿子的前程。

    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啦。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爸爸,你别出去了。”儿子阻拦爸爸。

    “不,爸爸有点事。”

    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楼里去会棋友杀两盘。儿子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中,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才做完。这时他精神松弛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边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啦!他像一下子被电着了,受到极大的②震动,立刻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竟不住呜咽起来。

    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立刻盖住了这对拥抱着的父子。安谧的街心便又多了一座洁白的雕像……

    1“这个小屋负荷太重”一句的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原文回答爸爸每晚到屋外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①②两处的“震动”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

    A.一样。均表示心里受到冲击。

    B.不一样。①处的意思是摇动,②处的意思是心里受到强烈冲击。

    4选文中写“爸爸不争气”,其含义是( )

    A.家中地方小,爸爸连大一点的房子都分配不上。

    B.爸爸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必要。

    C.爸爸患有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

    5下列三个词语表达了不同情况下儿子对爸爸咳嗽这件事的不同感受,将这三个词语的序号分别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A.心酸   B.苦恼   C.震动

    (1)思考受到干扰时_____

    (2)晚饭后爸爸躲出去时_____

    (3)爸爸站在风雪中时_____

    6对选文题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白雪塑像”为题体现了父亲关心儿子,儿子热爱、感激父亲的感情。

    B.以“白雪塑像”为题表达了作者对这对父子之间的爱的赞美之情。

    C.因为父子俩被冻得一动不动,像一尊塑像。

  • 16、课外阅读。

    李白醉中捉月

    在崇山峻岭之中,有一条崎岖蜿蜒的山路,山路上爬行着一些衣衫褴褛的囚徒,其中有个手拄竹竿、脚步蹒跚的老人,他就是李白。这是唐肃宗乾元二年,李白由于一个案件的牵连,被流放到夜郎去,途经这山势险恶、行路艰难的蜀道。

    历经千难万险,他们来到高耸入云的白帝城。这时,突然传来一道圣旨,说是皇上已大赦这批犯人。李白开始不相信这是真的,看到人们在欢呼雀跃,才醒悟过来。

    第二天一早 他迎着曙光乘上一条轻捷的小船 从长江上游漂流而下 沿途的壮丽景观目不暇接 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不绝于耳 他禁不住吟出 早发白帝城 诗来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虽然活着回来了,但穷愁潦倒,贫病交加。然而,高傲一世的李白并不屈服命运的摆布,依然保持着洒脱、豪放的性格。当他住在安徽采石矶时,有一天夜里,他兴致勃勃地穿上当年在宫中穿的锦袍绣服,踏着月光来到江边,登上钓鱼小船,倒了两杯酒,邀请天上的明月来对饮。明月似玉盘,沉浸江水中。李白痛饮一杯,神思飞扬,再饮一杯,热血奔涌。他朦胧地看到水中圆月对自己含笑点头,就俯身用手去捉,不料扑通一声翻进了江中。后来宋朝时候,有人针对此事作诗道:采石月下访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

    1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

    2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 ),音节是(   )。联系课文内容,大赦的意思是  

    3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1)指又高又险的山岭。(

    2)形容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

    3)形容兴趣很浓,情绪很高,劲头十足。(

    4照样子,写句子。

    明月似玉盘,沉浸江水中。这句采用了__________修辞手法。我也会用这种修辞来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空间顺序,用“‖”给短文划分层次。写出各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外阅读

    阳光下的守望

    ①我见过一个母亲, 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 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 。A.母亲脸上早已流淌着豆大的汗珠, 汗水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略带些白的头发 凌乱地贴在前额 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一尊雕像。

    ②树荫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荫下,B.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浅浅的微笑,说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③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有人再劝她。

    ④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C.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母亲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 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⑤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 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⑥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⑦D.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 怎么样。”

    ⑧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守望:______________

    炙热: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A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一处描写最让你感动?用“﹏﹏﹏”画出来,并说明为什么感动。

    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母亲在阳光下守望的是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与理解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

    在乡下,三月的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早已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

    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 )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几何形状,( )在一起,悉心( )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几颗小脑袋( )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 )上了斑斓的衣衫。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 )在一个线拐子上。

    好了!开始放了。嘿!风筝!全是风筝!这些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

    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我们几个小伙伴便带着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niǎn)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线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1】把下面这些动词填入第二段中的括号里。

    拼  缠  系  抵  弯  穿

    【2】选文第二段中“几颗小脑袋”代指______

    【3】认真读选文第二段,根据内容说说做风筝的过程。

    做骨架→__________

    【4】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5】这篇短文以____为线索,回忆了童年时________这两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____之情。

  •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余老五

    余大房何以生意最好?因为有一个余老五。余老五是这行的状元。余老五何以是状元?他炕出来的鸡跟别家的摆在一起,来买的人一定买余老五炕出的鸡,他的鸡特别大。刚刚出炕的小鸡照理是一般大小,上děnɡ称,分量差不多,但是看上去,他的小鸡要大一圈!那就好看多了,当然有人买。怎么能大一圈呢?他让小鸡的绒毛都出足了。鸡蛋下了炕,几十个时辰。可以出炕了,别的师傅都不敢等到最后的限度,生怕火功水气错一点,一炕蛋整个的废了,还是稳一点。想等,没那个胆量。余老五总要多等一个半个时辰。这一个半个时辰是最吃紧的时候,半个多月的功夫就要在这一会见分晓。余老五也疲倦到了极点,然而他比平常更警醒,更敏锐。他完全变了一个人。眼睛塌陷了,连颜色都变了,眼睛的光彩近乎疯狂。脾气也大了,动不动就恼怒,简直碰他不得,专断极了,顽固极了。很奇怪,他这时倒不走近火炕一步,只是半倚半靠在小床上抽烟,一句话也不说。木床、棉絮,一切都准备好了。小徒弟不放心,轻轻来问一句:“起了吧?”摇摇头。——“起了吧?”还是摇摇头,只管抽他的烟。这一会正是小鸡放绒毛的时候,这是神圣的一刻。忽而作然而起:“起!”徒弟们赶紧一窝蜂似地取出来,简直是才放上床,小鸡就啾啾啾啾纷纷出来了。老五自掌炕以来,从未误过一回事,同行中无不赞叹佩服。道理是谁也知道的,可是别人得不到他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心。这是才分,是学问,强求不来。

    余老五炕小鸭亦类此出色。

    注:炕鸡:孵小鸡。

    (节选自《汪曾祺全集卷一鸡鸭名家》)

    【1】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文中“戥子”这件东西相当于现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老五之所以被称为炕鸡这一行的状元是因为(          )(可多选)

    A.余老五炕出来的鸡特别大,买的人多。

    B.余老五人品好,同行都很佩服他。

    C.余老五炕鸡从来没有失败过。

    D.余老五博学多才,很有学问。

    【3】请把文章的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完成下面表格和相关题目。

    小徒弟言行

    余老五言行

    小徒弟心理变化

    轻轻地问:“起了吧?”

    摇摇头

    焦急

    又问:“起了吧?”

    摇摇头,继续抽烟

    _______

    赶紧一窝蜂似地取出

    作然而起:“起!”

    _______

    简直是才放上床,小鸡就啾啾啾啾纷纷出来了。

    _______

    (1)为什么要反复写余老五摇摇头,汪曾祺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汪曾祺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描写小徒弟的言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直述句和转述句互换。

    1.蔺相如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金花狠狠地说: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子说自己最不中用,所以派到楚国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杰奎琳对司令官先生说,她可不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齐威王对田忌说:“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

    (2)人的聪明和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_____________

  • 22、缩写句子。

    (1)红军的主力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2)那小巧的扁桃状胸针上烫着金光闪闪的字。

    (3)全场观众对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呼喊

    (4)扬科的淡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方法,选择一种写一写。

    焦急等人 期待落空 久别重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