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灾难,中国力量最可信赖。
B.通过老师的教育,我端正了错误。
C.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2、关于古诗和作者,下列说法中理解错误的是( )
A.《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B.诗中用梅子金黄、杏子肥满、麦花雪白、油菜花稀疏写出了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C.最后一句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D.诗人随兴而写的乡村景物表达了对田园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考试,使我了解了前段时间学习的不足。
B.小学生必须提高锻炼身体的习惯。
C.春天的福州是个美丽的季节。
D.我们要发现并改正学习中的错误。
4、比一比,再组词,最后一组按要求做(6分)
梁( ) 敝( ) 惠( )( )( )( )
粱( )敞( ) yáo( )控 ( )言 歌( ) 动( )
5、补全下列四字词语,并选词填空。
乐此不____ ______大悟 ____天立____
颇负____名 ______绝伦 ____书____画
我的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名家作品,且__________,在文坛上可以说是__________。小时候,我经常缠着他给我讲各种故事,简直是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祖父的园子》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祖父的园子里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这里是“我”______________。本文展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童年生活。
7、“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详细描写孩子面临的危险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下面的歇后语补写完整。
(1)孔夫子搬家——(_____)
(2)上鞋不用锥子——(______)
(3)秃子打伞——(______)
(4)墙头上挂狗皮——(_____)
9、课外阅读。
亚洲有我,中国有我
刘翔,1983年生,现为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运动员,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跨栏中获得冠军。
谁都记得,在雅典奥运会上,美国的约翰逊因为在预赛中摔倒而没能进入(决 绝)赛,不管你是否承认,这让许多“刘翔(谜 迷)”大松了一口气。一个外国记者就直言不讳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他采访正要进入决赛的刘翔时问:“约翰逊出局了,是不是意味着增加了你夺冠的机会?”
刘翔听出了这位记者的“言外之意”,他感觉血“腾”地涌上了脸,当即毫不(视 示)弱地回答:“中国有我,亚洲有我!”
是的,当刘翔还不知跨栏为何物时,约翰逊已经功成名就。刘翔承认,他对他曾经是“仰望”的,但是,在合过影要过他的签名之后,刘翔便义无反顾地成了他的强劲对手,他一次次向全神云逊发起挑战,并在奥运会之前有两次成绩超过约翰逊。
在刘翔取得 110 米栏奥运冠军后, 《 今日美国 》 称,“他(刘翔)技术水平令所有美国跨栏运动员自叹弗如”。他靠精确的跨栏技术成为名(幅 副)其实的“跨栏王”。
“亚洲有我,中国有我”——这情急之下被逼出来的豪言壮语,成为赛后刘翔不用注册的金牌商标。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毅然决然—( ) 自叹不如—( ) 弦外之音—( )
【2】用“√”标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字。
【3】你喜欢刘翔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
家是风雨中一间小屋,家是大雪天的一把酒壶。
家是什么?
家是锅碗瓢盆油盐酱醋,
家室高堂孺子共伴红烛。
家是什么?
家是远行时的一声声叮嘱,
家是重逢时流落的泪珠。
家是什么?
家是姑舅叔伯彼此相助,
家是赵钱孙李兄弟手足。
家是亲情的归宿,
家是半夜梦醒依旧未眠的慈母,
家是人生课堂——
读不完的一部长书……
【1】第1小节诗中,作者把家说成 ,这是因为 。
【2】诗中,作者运用比喻手法来描写家。在这一系列比喻中,你喜欢的说法是 ,
这是因为 。
【3】读了这首诗,请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感受。
11、阅读理解。
月光启蒙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的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苦涩童年的夏夜却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在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虽然过着清贫的日子,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颍,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又叫数来宝)的民间艺人。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融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地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谣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1】课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小时候,母亲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2】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写出“长”的不同意思。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______五谷,却疯长______歌谣。
【3】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生活,但是_____________。(根据课文补充句子)
【4】文中引用童谣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标题“月光启蒙”理解最贴切的项是( )
A.月光下,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让我初步了解了许多民歌童谣。
B.在故乡明亮的月光下,母亲教会我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C.在故乡的天空下,月光启迪我领悟了浓郁的诗情和生活的真谛。
D.明月星光下,母亲用智慧和才华陪伴我的童年,启迪我的想象和诗情。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材料一】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其艺术魅力的认识,它越来越受重视。书法艺术,从精神层面上讲是“书为心画”,从人格层面上讲是“字如其人”,从表现层面上讲是“心正则笔正”。隶书的参差俯仰,使其姿态飘逸,轻灵飞动,工整险峻。楷书的方正端庄,使其虚旷、简静、遒劲有力。行书的错落有致,使其若天马行空,雷奔云集。草书的绵婉流转,使其通篇郁郁苍苍,奇姿雄迈。各种书体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之美。
【材料二】认识文房四宝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美感,无所谓好坏。
B.文房四宝指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书写工具,即笔、墨、纸、砚。
C.南唐时期的文房四宝均产自安徽。
D.在宋朝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宣笔、安徽徽州徽墨、安徽徽州宣纸、安徽歙砚(甘肃洮砚、广东端砚)。
【2】请根据每种字体的特征,将字体和对应的特点及人物用线连起来。
隶书绵婉流畅太极武术家
楷书方正端庄侠客
行书豪放自由君子
草书轻灵飘逸舞者
【3】请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运用对联知识写出下联。
上联:参差俯仰隶书轻灵飘逸 下联:_____
13、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
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土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从第一段能感受到毛泽东对爱子的________;从中你体会到毛泽东是一位________的父亲。
【2】这段话是通过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来表现毛泽东____的心情的。
14、课内阅读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当年的我,还过于稚嫩,并不懂得,我带走的,岂止是我慈爱的外祖父珍藏的一幅丹青、几朵血梅? 我带走的,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啊!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稚嫩:_____________________ 眷恋: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电脑恨
用电脑从事写作,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尤其是文思泉涌而手指如飞地敲击键盘的时候,可以充分地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快乐。
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使用电脑,我也曾遇到叫我恨得咬牙切齿的事。
有一回,写小说。通常写上三五百字,我便会储存起来。资料一经储存,便万无一失。可恨的是,那一晩,我的灵感好像瀑布一样,源源飞泻。我一行一行飞快地打呀打的,完全沉浸在创作的快乐里。
我为小说找到了一个自认为颇为理想的结局。写完以后,我对着荧屏上密密麻麻的字心满意足地微笑。就在这时,一件叫我终生难忘的事发生了:我的书房、我的家、我所居住的整个住宅区,在短短的一秒钟内,陷入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
停电了?啊,停电了!
在最初的几秒钟内,我大脑一片茫然,等意识一清楚,我立刻哀声惨叫:我的小说,我的大结局,全都没有保存哪!电一停,意味着我一整晩的心血,全都付诸东流。
此时的心境,比那没有电的房间还要“黑”!
次日一早,我双眼红肿未退,却又习惯地坐到电脑前面去了。
对它的恨,抵不过对它的爱,这是多么无奈的事啊!
【1】词语“咬牙切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短文中让“我”咬牙切齿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
【2】“停电了?啊,停电了!”两个“停电了”后面的标点不同,“我”的内心活动也在变化。请分别写出“我”当时的内心活动。“停电了?”“我”的内心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停电了!”“我”的内心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我的书房、我的家、我所居住的整个住宅区,在短短的一秒钟内,陷入了伸于不见五指的黑暗里。”请写出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对电脑的态度究竞是“爱”还是“恨”?请联系短文内容,写出自己的观点及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类文阅读
泥活
冯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镞一镞。①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案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至此,②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孙子冯大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下颏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您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快!”
“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冯大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来,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③“带去吧!”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儿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睛盯着孙子冯大,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地向下压去。
【1】(品读外貌)第1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都描写了冯兰瑞老人的眼睛。第一个句子写出了冯兰瑞老人的(______),第二个句子写出了冯兰瑞老人的(______)。
A.一本正经 B.全神贯注 C.粗中有细 D.精益求精
【2】(品读动作)阅读下面句子,对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案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
A.这句话是对冯兰瑞的动作描写,从中感受到了冯兰瑞老人的技艺高超。
B.这句话中描写人物的动词有“拿、挑、三剔两刮”。
C.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了冯兰瑞老人纠结的心理。
D.“他似有所悟”中的“悟”指的是武松打虎,必然用劲,拳背上自然会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这样作品才会更加逼真。
【3】(辨析描写)文中标有序号的三句话依次是对冯兰瑞老人的( )
A.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B.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4】(分析判断)对“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 )
A.“一闪一闪的亮光”表现出了冯兰瑞之前开心的心情。
B.这句话侧重说明冯兰瑞爷爷的眼睛十分明亮,就像两盏烛光。
C.“亮光熄灭了”是在暗示冯兰瑞听了孙子的话后失望的心情。
D.这句话表现出了冯兰瑞爷爷此时的心理变化。
【5】(梳理脉络)下列选项中正确概括了冯兰瑞老人心理变化的一项是( )
A.满意→舒畅→伤心→失望 B.疑惑→开心→失望→伤心
C.疑惑→满意→开心→失望 D.疑惑→满意→失望→开心
【6】(感知人物)除技艺高超外,你认为冯兰瑞老人还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想象拓展)想一想:看到冯兰瑞亲手毁了自己的作品,孙子冯大有没有意识到爷爷的良苦用心?他会怎么做呢?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摔跤(节选)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又一搂。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趋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在文中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解释下面的词语。
(1)手疾眼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蹦来蹦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选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再不回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声不倒一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画出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此时的严监生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 。
【3】根据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说说他临死前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那是1975年3月的一天,在肃静的手术室里,医务人员心情沉重地给总理做手术,手术已结束,正忙着包扎伤口。
身体虚弱的总理在手术床上睁开眼睛,对身边的同志说:“把李冰同志叫来。”
中国医学科学院日坛医院的李冰刚出手术室,听说总理叫她又急忙返回。总理见她来到身边,叫道:“李冰。”李冰难过地应了一声,见总理声音细微,便低下头去侧耳倾听。
__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__你知不知道__
__知道__李冰声音有点儿嘶哑__她万万没想到总理在病情这样危重的时刻__仍想着万里之外的矿工__总理啊__您广阔的胸怀里装着亿万人民__唯独没有自己__
“你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马上就去。”总理话音断断续续,十分吃力。
“我就去,请总理别说话了,千万要好好儿休息。”李冰强忍着眼泪,低着头,退出手术室。
在走廊上,她再也控制不住激动的感情,热泪夺眶而出……
(1)给短文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________ 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________ 你知不知道________
________ 知道________ 李冰声音有点儿嘶哑________ 她万万没想到总理在病情这样危重的时刻________ 仍想着万里之外的矿工________ 总理啊________ 您广阔的胸怀里装着亿万人民________ 唯独没有自己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轻松——________ 喧闹——________
强壮——________ 响亮——________
(3)缩写句子。中国医学科学院日坛医院的李冰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激动地哭了。________
(4)文中最后一个省略号表示什么?________
(5)想象一下,李冰会想些什么?请写下来。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田忌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 田忌转败为胜了。(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膑对田忌说:“我不是挖苦你。”(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真爱如茉莉。(扩句)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3.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怒号,桑娜感到心惊肉跳。(改成反问句)
4.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5.在我们班里,都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修改病句)
22、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
改为“把”字句 。
(2)山洪从山谷里涌了出来。
改写成比喻句,表现洪水来势凶猛: 。
(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
(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改为肯定句: 。
(5)《再见了,亲人》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著名作家魏巍写的。
修改为病句: 。
(6)捐出70元钱。 能帮助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用关联词语把两句子连成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妙笔生花。
在我们周围,既有让人心动的自然风景,也有让人感动的生活情景。请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写一写你印象中最深刻的风景。要求:语句通顺,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做到动静结合、情感真挚。4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