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浪漫飘逸,被称为“诗仙”的是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苏轼
2、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伟大转折,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为"它"的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A.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完成
3、即使在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这主要是由于
①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 ②各分裂政权能够和平相处
③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④南方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扩大了灌溉面积
C.促进经济的交流 D.加快国家的统一
5、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时的睡莲,只愿能够化作唐宋诗篇。”那么“唐宋诗篇”中,以诗歌再现唐朝由盛而衰历史的诗人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商隐
6、玄奘西行后所写的介绍天竺风情的著作是
A.《马可波罗行记》
B.《史记》
C.《资治通鉴》
D.《大唐西域记》
7、“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 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
C. 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 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8、“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地方实行郡县制,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9、“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应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 南宋偏安一隅 B. 宋辽对抗 C. 宋夏议和 D. 北宋与金对峙
10、与下图①对应朝代相关的史实是( )
A.北魏改革,民族交融
B.开凿运河,创立科举
C.盛唐气象,风气开放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1、隋朝的“国富”历来为传统的史学家所津津乐道。隋炀帝在全国各地广设粮仓,长安、太原、洛阳等地的仓库储存了几千万匹布帛,直到唐朝初年,这些仓库中的粮食、布帛还没用尽。如此富庶的隋朝却短命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
A.上层统治者奢侈腐化
B.隋朝统治政策不得民心
C.下层的人民起义不断
D.隋修建大运河耗费国力
12、元朝时,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与汉族蒙古族等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民族是( )
A. 维吾尔族 B. 回族 C. 契丹族 D. 满族
13、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
B.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极盛时期
14、“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展示的学习主题是
A.中外文化交流
B.抵抗侵略
C.民族融合
D.开发南洋
15、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下列名著体现清代小说创作大放异彩的是( )
A. B.
C.
D.
16、北宋宰相赵普曾向宋太祖提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的建议。下列措施中体现北宋在经济上“制其钱谷”的是
A.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
B.设置通判监督知州
C.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D.在地方设置转运使
17、下面示意图反映的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东汉
B.唐朝
C.南宋
D.元朝
18、关于隋唐时期时代风貌的叙述,最准确的一项应该是( )
A.分裂与统一 B.繁荣与开放 C.变革与融合 D.锁国与危机
19、如下表所示,反映的史实是
起止时间 | 755年至763年 |
叛军指挥官 | 安禄山、史思明等 |
结果 | 唐朝获胜,地方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
影响 | 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
A.安史之乱 B.八王之乱 C.黄巢起义 D.黄巾起义
2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宋夏和议
B.宋辽盟约
C.宋金对峙
D.唐蕃对抗
21、蒙古和________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_______年,蒙古灭金。
22、_______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23、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4、后人尊称炎帝和________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________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
25、生活在我国_______地区的党项族,原属________的一支。唐朝时集中到甘肃、陕西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
26、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________的局面;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统一,接受________(人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27、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____。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_____。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28、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____。清政府担心国家的____受到外国侵犯。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____。
(2)含义:严格____
(3)表现:顺治时期,颁布“___”,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清朝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开放____、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1757年,只开放____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4)影响: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____,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____。
29、作者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_________、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________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30、请写出以下朝代的建立者及都城
朝代 | 隋朝 | 北宋 | 元朝 |
建立者 |
|
|
|
都城 |
| 汴京 | 大都 |
31、将下列历史现象(事件)与相关人物连接起来。
32、列举出康熙乾隆时期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巩固西北边疆而进行的斗争各一例。
33、隋唐继承了汉文化,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居世界领先地位。某班同学们围绕“唐朝的繁荣与开放”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制度创新)
(1)第一小组同学们在进行“制度创新”实践探究活动时,搜集到了以下资料,请根据资料说出这一制度的名称,并概括该制度产生的影响。
任务二(民族交融)
(2)第二小组同学查阅资料时发现,唐朝时期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进一步发展,主要的和平交往方式有和亲,如文成公主入藏;有设置机构进行管辖,如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还有册封,如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等。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述“文成公主入藏”这一史实。
任务三(多彩艺术)
(3)第三小组同学们搜集了一些人物及作品图片,让我们一同感悟“多彩艺术”。请你从唐诗、书法、绘画中各选一个代表,回答人物或者其作品的特点。
任务四(繁荣开放)
(4)根据以上信息及所学知识,从经济繁荣、对外交流、社会开放等方面,结合唐朝时期相关史实,以“繁荣开放的唐朝”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