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加点的字在正确的读音后面打“√”
绱好(shàng,tàng) 寻觅(jiàn,mì) 尴(gān,jiān)尬(gà,jiè)
嫣然(yān,yǎn) 锥子(zhuī,zuī) 难堪(nàn,nán)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徘徊(huái) 旖旎(qǐ) 昼夜(zòu) 澄澈(chéng)
B.倭寇(wěi) 秉性(bǐng) 抖擞(sǒu) 揩泪(kāi)
C.蓟北(jì) 血泊(pō) 踉跄(liàng) 玷污(diàn)
D.腮颊(sāi) 晃眼(huǎng) 薄弱(bō) 窈窕(tiǎo)
3、我能从括号里面选一个恰当的词语画√。(6)
(1)刘老师每天过着(简朴 纯朴 古朴)的生活 。
(2)老舍先生不算是种花的能手,他只把种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兴趣 乐趣 趣味)罢了.
(3)花草尽管自己会奋斗,但也得像老朋友似的(照管 照顾 照应)它们.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句话点名了老舍先生对养花最真实的(感觉 感触 感受).
4、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巧辨双胞胎(比一比,组成词语)
题(_______) 骤(_______)
提(_______) 聚(_______)
碑(_______) 艘(_______)
脾(_______) 瘦(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现在呢,孩子们听了爸爸的(_____),多了一点(_____);在通向(_____)的路上,有许许多多(_____)。这儿(_____)它们,它们就在这儿(_____)了。而(_____)它们在哪里,总是(_____),(_____)。
7、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
①不怀好(_____) ②膘肥体(_____) ③相(_____)堂堂 ④心惊胆(_____)
⑤哭笑不(_____) ⑥呲牙(_____)嘴 ⑦垂头(_____)气 ⑧一(_____)一样
(1)参加大学生辩论赛的选手个个_______,精神抖擞。
(2)即使失败了,我们也不要_______,要相信努力终会有收获。
(3)弟弟把饭碗碰掉在地上,却露出一副无辜的表情,真让人__________。
8、将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用恰当的词语来替换。
1.年轻的女教师板着面孔很规矩、很庄重讲人的起源。( )
2.“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费尽心思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 )
3.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运转自如。( )
4.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地看个仔细。( )
9、阅读理解
因为德国人爱花,他们将花栽种在临街窗户外面,将最美的花给别人看,而自己走到街上又享受别人为自己创造的美,这种民族风情的境界是高尚的、无私的、实实在在的,人人都能享受到的,因此,耐人寻味。 威尼斯之夜 成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无法用语言来描绘,在那明净的夜晚,河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泛舟河上,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仿佛进入绮丽的梦境一般。空气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夜空到处布满星星,那深蓝的夜色都变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1】这段文字主要写_________和____
【2】这段描写主要抓住 ____ 和 ____ 来写。
【3】文中写得最形象的一句话是____。
10、课内阅读。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賽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田忌赢得赛马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膑的主意妙在__________________,这么好的办法,田忌想不出,齐威王想不到,孙膑却想到了,由此可见孙膑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3】写出田忌三场比赛的神态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想要成功,就要多听别人的意见。
B.想要成功,就要多动脑筋,进行科学分析,选择最佳方案,合理使用力量。
C.想要成功,就不要怕失败,失败了继续干,才能够赢得最终的胜利。
D.失败后不能灰心丧气,要愈挫愈勇。
11、实用类文本阅读。
中国的对外援助彰显大国风范
(材料一)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曾发布过《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对外援助资金保持快速增长,2004年至2009年平均年增长率为29.4%。从1950年开始,以我们向朝鲜和越南两国提供物资为序幕,我们就开启了对外援助的宏大征程。尽管那时候我们底子薄、经济落后,但对外援助的步伐从没停止,从为坦桑尼亚修铁路,到印度洋海啸、东南亚国家禽流感、智利地震等人类重大灾难中,中国人从来没有缺席。
(材料二)
这几年的好莱坞大片里,越来越多出现中国力量,《火星救援》里美国需要依靠中国航天局的强力协助,才能完成任务;《地心引力》里,中国的天宫一号在救助主角时起到了逆转性的作用:《2012》里是中国人民建造了诺亚方舟:《环太平洋》里中国籍机甲暴打怪兽。这除了电影票房的考虑之外,更多是体现了中国力量在当今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认同,彰显出大国风范。
(材料三)
如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中国及时向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抗疫经验,发布了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6版防控方案,翻译成多语种和世界各国分享。自疫情以来,中国已派出多支医疗专家团队驰援海外,分别帮助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柬埔寨等国抗疫。中国还克服自身困难,向世界卫生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得知日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不足,中方紧急捐赠批检测试剂盒:韩国大邱疫情形势严峻,中方紧急筹备大量医用口罩:巴基斯坦面临疫情、蝗虫双重灾害,中方反时提供灭虫设备、灭虫药剂……自疫情以来,我国已分4批组织实施对8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的抗疫援助。
【1】这三个材料都是围绕“_____________”这个中心意思来写的。
【2】(材料一)中,带点的两个词语“从没”“从来”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我国在疫情期间对外援助的做法有那些方面?请归纳出3点。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作业。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说。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1】选段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 )。
A. 小女孩幻想飞向天堂。 B. 小女孩幻想得到幸福。 C. 小女孩幻想飞进奶奶的怀抱。 D. 小女孩被冻死了。
【2】小女孩为什么敢擦着一大把火柴?( )
A. 她太冷了,想烤烤火。 B. 燃烧的火柴发出的光给她非常美好的感觉。
C. 奶奶的出现使她惊喜不已,想要让奶奶带着她到光明、快乐的地方去。
【3】用“___”画出最后一段中实写的内容,用“﹏”画出最后一段中虚写的内容。
【4】你从语段中读出了安徒生爷爷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发挥想像,写一写。
如果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你想对她说点儿什么,或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刷子李(节选)
……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但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作者从刷子李刷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细腻地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的手艺人。
【2】选段中,刷子李刷墙的规矩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作者这样强调刷子李的规矩,目的是___________。
【3】本文选自_______的小说《______》,我还知道他写的奇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4、课内阅读。
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因此必须要精读。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认真——(___) 帮助——(___)
【2】精读的方法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精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
①你想节省时间有效率地学习吗?那就请你无论如何都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
②“生物钟”这个谜是现代生物学中最诱人的一个课题。你倘若观察一下大自然,就能发现一切安排得多么井井有条!每天黎明,小鸟就唱起婉转的歌,随着日落,歌声又消失了;到人们上床睡觉的时候,猫儿却待不住,猫头鹰也开始觅食;小小的蜘蛛则是在午夜以后开始织网,到凌晨四点左右停止工作。看来它们的体内有着极其精确的“钟”。
③人身上有没有“生物钟”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在正常的情况下,心跳和呼吸并不受人的意识支配,每分钟心跳大约七十次,呼吸大约二十次。人的体温在清晨最低,黄昏最高。夜晚,大脑皮层已经进入休眠状态,你如果马上上床睡觉很快便能入睡,第二天早上不用人叫,也会准时醒来。可是你如果强打精神,半夜还在灯下复习功课,就会给大脑皮层带来很大负担。长此以往,不仅会降低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拧乱了身上的“钟”,还会导致大脑皮层病理性变化,诱发神经衰弱等神经官能症。再如,吃饭也是受“生物钟”控制的。有些人以为自己身体好,早吃晚吃没关系,所以不按时吃饭。岂不知,到了该吃饭的时候,身上的“生物钟”已把消化液准备好了,并对胃肠壁的细胞起到刺激作用。因此人长期不正常进食,饱一顿饿一顿,会得胃病。
④科学家研究认为,“生物钟”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就某种意义来说,是生物体内化学和物理变化的结果。但“生物钟”究竟是怎样起作用的,至今还是一个未揭开的谜。你如果有志去揭开它,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向科学进军的征途上,需要强健的体魄,所以,你必须注意,千万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有改动)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复习时可以熬夜到很晚,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B.人们上床睡觉的时候,猫头鹰开始觅食。这是动物体内存在“生物钟”的表现。
C.不按时吃饭,人体的“生物钟”会对胃肠壁的细胞起到刺激作用。
D.科学家认为,“生理钟”只是生物体内化学变化的结果。
【2】( )是在午夜以后开始工作的。
A.小鸟
B.猫头鹰
C.蜘蛛
D.壁虎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在正常的情况下,人的心跳和呼吸受人的意识支配,每分钟心跳七十次,呼吸二十次。( )
(2)动物体内有着极其精确的“钟”。( )
(3)吃饭不受“生物钟”控制。( )
(4)长期熬夜学习会导致大脑皮层病理性变化,诱发神经衰弱等神经官能症。( )
(5)人的体温在黄昏最低,清晨最高。( )
【4】结合短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小英爸爸说:“我的身体非常好,可以不按时吃饭。”
小英爸爸的说法是________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5】期末考试快到了,小英复习很刻苦,每天都要复习到夜里十一二点,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劝劝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读“磨脑子”的书
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有的艰深晦涩,让人费解。而真正值得我们读的,往往是那些“磨脑子”的书。
与一般的书籍比起来,“磨脑子”的书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它不是那种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而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读这种书的感受就好像啃骨头,虽然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吃现成的肉当然也好,但终究不如啃骨头来得有劲。
读“磨脑子”的书,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用进废退的。能否经常给自己出难题,面对困难超越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集中表现。燕雀安于暖巢,只有雄鹰才能在风雨中翱翔。常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
读“磨脑子”的书有点像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不花上吃奶的力气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惟其如此,它所带来的快乐才非同一般,它赐给我们的礼物才格外珍贵。试想,上珠穆朗玛峰的快乐岂是随便踏上哪个土包儿可以比拟的?
俗话说,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磨脑子”的书正像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做“烂杏”。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它使人暂别琐碎与平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对于这样一种难得的体验,聪明人是不该长久疏远的。
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同感,好书一定要精读。一目十行的读法或许适合一般读物,但对于“磨脑子”的书绝不适宜。真正的好书甚至使我们有意放慢阅读速度,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样。
要真正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要学会适当地拒绝。著名作家李敖夜晚从不看电视,全用来阅读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老书”。不适当拒绝的话,什么时候“磨脑子”呢?
【1】本文的作者主张要多读什么样的书?( )
A.明白晓畅,使人轻松
B.经过沉淀,使人聪慧
C.一览无奈,一看就懂
D.艰深晦涩,让人费解
【2】短文第三自然段中“用进废退”是什么意思?( )
A.采用先进的方法,废止落后的方法。
B.引进先进的经验改变颓废的状态。
C.采用进攻的方式,废除别人的退路。
D.经常用会更发达,不经常用会逐渐退化。
【3】“磨脑子”的书有什么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①读起来驾轻就熟
②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③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
④不静下心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阅读时要经常面对困难,挑战自我,才能超越自我。
B.“燕雀安于暖巢”在文中指经常阅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
C.“现成的肉”指静心思考才能理解的书,“啃骨头”指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
D.以“鲜桃”“烂杏”做比喻,生动形象地论述了读“磨脑子”的书能使人心灵宁静。
【5】作者为什么希望人们多读“磨脑子”的书呢?请依据文本信息归纳作答,至少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真正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要学会适当拒绝。除了像李敖那样拒绝看电视,我们还要适当拒绝什么?请列举一件你最需要拒绝的事,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功夫变出一匹马来,一会儿功夫变出一条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它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有改动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繁盛——( ) 记挂——( )
【2】短文中划“ ”部分,作者不厌其烦地细数祖父的年龄,你读出了什么意味?请填序号。( )
A.作者对数字感兴趣;
B.作者对祖父的熟悉、爱和依恋;
C.强调祖父长寿
【3】仿照文中划“ ”的句子,用“那……那……那……”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 )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 )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 ),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 )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A.天衣无缝 B.稀溜溜 C.匀匀实实 D.平平整整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悠闲——(______) 特别——(_______) 洁白——(_______)
【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 刷墙,包括他刷墙的 和 ,反映了“刷子李” 。
【4】从刷子李说出了徒弟的心理,可以看出刷子李是个什么样的人?( )
A.刷子李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心细如发。
B.刷子李说了徒弟的心理,是要让徒弟好好佩服自己。
C.刷子李这样做,明显是要压服一下徒弟。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 ),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 ),( )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武松一( ),又( )在一边。大虫见( )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 )。武松一( ),又( )在一边。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是四大名著之一《_____》中的重要章节,作者是_____。
【2】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动词。
【3】选段是___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
20、加上恰当的关联词,使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我这次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我决不灰心。
(2)他自己学习很努力。他热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妈妈对我说:“我发现你学习劲头很足,我奖励你周末去郊游。”(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不会没有钱!(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喂!老头,去博物馆怎么走?(改换成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声巨响把我吓了一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我明天去书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花落下来。(至少两处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总是虚心热情地帮助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改为双重否定句,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花性格孤僻。他在学习上有股钻劲。(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溪水多么清!(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同窗多年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表达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至今,疫情还未完全结束。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一定有一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最美逆行者”医务人员,社区志愿者,环卫工人,上网课的老师、同学,超市里的售货员,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公交车司机,身边的亲人……选择一个人,通过一两件典型的事例,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题目自拟。字数40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