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淮安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关于汉字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甲骨文主要在春秋时期使用,是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B.金文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一致。

    C.隶书的线条或直笔或方笔,是汉字发展史上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D.楷书魏晋以后使用,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恰好 政府 红傍 破烂 B.模财  诡计 拖着  坠下

    C.胸膛 泄气 截取 拳手 D.湍气 酥软  性命 耻笑

  • 3、下列四组词语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改进工作       改善生活  改正错误

    B.承认错误         理由充分     猴性顽劣

    C.收拾残局       提供通道     增强收入

    D.放飞风筝       欣赏月亮       浇灌花朵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辨字组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5、比一比,再组词。

    截(    )嘛(   )梯(    )熄(    

    栽(    )麻(     )第(    )媳(  

    载(    )摩(     )递(    )息(     

  • 6、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各题。

    (1)“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此句用了什么描写方式?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微笑着,淡淡地说”,表现出方志敏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他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_______。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

  • 8、课文内容我知道。

    (1)尽管西北环境艰苦,条件恶劣,但守边将士们仍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这让你想到了“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围绕“喜欲狂”这条感情线索来写的。先写“喜欲狂”的原因:_________;再写“喜欲狂”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后写“喜欲狂”的打算:__________________

    (3)《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这三篇课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内心和品质。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外阅读训练,知识拓展运用。

    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杨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李四便道:“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智深道:“打甚么紧!明日都看洒家演武,使器械。”众泼皮当晚各自散了。

    (节选自《水浒传》第七回,有改动)

    【1】阅读选文,梳理故事脉络,把序号填入方框内。

    ①鲁智深乘着酒兴将杨柳树连根拔起。

    ②众人大吃一惊,拜服鲁智深。

    ③老鸦聒噪,众人欲搬梯子拆掉鸟巢。

    【2】文中画线句运用_______描写的方法,从中看出鲁智深的特点是(多选)             ( )

    A.武艺高强

    B.有勇有谋

    C.力大无穷

    【3】文中通过对众泼皮“_______________”的动作描写,以及他们对鲁智深的_______,从侧面烘托了鲁智深的形象。

  • 10、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__

    漫步在郊外,在初秋的夕阳里。

    冷风阵阵拂面,扯落片片黄叶。天空与大地共同烘托一个火红的主题。

    秋天闪入我的眼。秋天浸黄的柿子在枝头跃动着向我招手;秋天酿熟的葡萄乌黑诱人;秋天烧红的花椒颗颗粒粒爆得令人心颤!

    我看见秋宠出农人满颜的欢喜;我看见秋纵得诗人豪情奔涌;我看见秋在商人的货架上神采飞扬……我看见秋满世界疯跑着,荡入春天,闯进冬天……

    秋天是沿着乡村小道晃来的,那个披红挂绿的村姑,挑着两筐葡萄,向我出售。末了,她又给我添了两串,好慷慨、好憨直的秋!

    暮色打湿了我的脸□我吮食着甘美的葡萄□哦□我觉得自己也成了那葡萄□融入秋天□成了秋的一分子□

    1给最后一个段落加上合适的标点。

    2摘出三个描写颜色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短文用“‖”分成三部分,试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着给短文拟一个标题,填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

  • 11、阅读回答问题。

    我家的小院

    我家有一个美丽的小院,虽然很小,但这是爸爸妈妈汗水的结晶。因此,我非常喜欢它。

    院子的布局井然有序。它的北面种着我喜欢吃的草莓。夏天,一个个红红的草莓好像一颗颗红亮的珠子,可爱极了。

    院子的西面种着各种蔬菜,有韭菜、辣椒、西红柿等。每当蔬菜成熟的季节,韭菜绿油油的,远远望去,好像一片绿色的地毯;辣椒像一顶顶红色的帽子,惹人喜爱;西红柿有红色的、黄色的,还有未成熟的绿色的……品种齐全,颜色繁多。

    南面是由木头搭起来的葡萄架。夏天,天气非常热,我和小朋友们就在这里乘凉、玩耍。秋天,一串串紫黑色的葡萄像珍珠似的挂在藤上,压弯了枝,吃起来香甜可口。

    院子的东面是花的天地,这里种着美人蕉、夜来香、蝴蝶梅……姹紫嫣红,五彩缤纷。

    这小院太美了,给农家增添了乐趣。我爱我家的小院,更爱小院的主人——我的爸爸、妈妈。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井然有序——____________ 五彩缤纷——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3本文是按照_________顺序来写的。

    4文中有不少比喻句,请从文中找出一句摘抄下来,然后说明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绿手指

    法国一个小镇上,有位老奶奶,长着“绿手指”。你可千万别奇怪,“绿手指”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

    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的金盏花。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白色的,不可思议。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她把自己的想法对儿女们讲了,遭到了一(致 至)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做到呢?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撤 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把种子(精心 精致)地收集起来,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最浅的花的种子栽种……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的栽种着金盏花。

    20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雪白一样的白。

    秋天,她把100粒种子寄到了那家园艺所。她不知道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要验证那些种子。终于,园艺所所长打电话告诉老奶奶,他们看到了她的种子开出的花,是雪白的。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能兑现,问她有没有别的要求。老奶奶对着电话说:“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有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

    但愿你我也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1为文中的括号选择搭配恰当的词语。

    把种子(  )地收集起来

    A.精心 B.精致

    2联系上下文,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老奶奶的儿女们反对她培育纯白的金盏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老奶奶决定一个人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一个问题回答。

    (1)读读文章最后一句话,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题目是《绿手指》,你觉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①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它们栽在门前。

       ②母亲栽种完毕后  她的一个孩子从门里一拐一拐地出现了 妈妈  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  孩子的手里qín qínɡ)着一棵树苗  那是她丢弃的一棵  她又瘦又小,一点也不强壮,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犹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

      ③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树苗,抢着去挖树坑。他人小力气弱,挖得很吃力。母亲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树坑比母亲挖得都大、都深。

      ④树苗栽种下了,孩子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给每一棵树浇水。母亲看着,心里想着,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她真的不相信那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

       ⑤可是不久,那棵树苗和其它树苗一样,也鼓出了叶子。只不过稍迟了几天,叶片稍细小了些。可不管怎么说,它活过来了,它也是一棵树了。

       ⑥每一天,孩子都要拎了水桶浇树苗。孩子是认真的。他浇水也不厚此bó  báo)彼,一棵小树一桶水。那棵由他乞求母亲允许,他自己亲手挖坑栽种的小树苗,孩子也只浇一桶水。

       ⑦小树一天一天长大。开始的时候,那棵小树明显地不如它的哥哥姐姐们壮实,显得有些楚楚可怜。可是第二年夏天,它竟然慢慢地赶上了它们。

      ⑧这一年冬天,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她这个最小的孩子也去学校读书。而在此之前,她是不想,也没有这个能力让这个孩子去学校读书。孩子背着母亲用布片为他缝制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学校,可他的脸上却是永远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  

      ⑨放了学,除了做作业,孩子就浇那几棵树,一拐一拐地拎了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树之间。春去冬来,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

       ⑩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阳光。他们都叫他阳光。

    1给第2节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厚此薄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楚可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说明孩子有什么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母亲做了什么决定,为什么说是重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春去冬来,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联系文中的人物,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课文片段和短文,完成练习。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zhī zhǐ)很多,他操纵自如,(毫 豪)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zhuàn zhuǎn)弯。两旁的建筑飞一般地倒(dào dǎo)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我能用“/”划掉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和读音。

    【2】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3】选文围绕是围绕哪句话来进行叙述的?用了“______”画出来。

    【4】我会联系上下文,补充威尼斯的景色或人们的活动。我眼睛忙极了,我看到_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还看到____________……

  • 15、品读课内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周瑜dù jì诸葛亮比他有材能;每天早上我都跑补duàn liàn身体;爷爷看着自已的孙子,露出了cí xiáng的微笑。

    1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dù jì________ duàn liàn________ cí xiáng________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改为______ ______改为______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换种说法使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解释。句子“清白”的“清”意思应为( )

    A.纯净,不含杂质 B.干净,纯洁 C.凉爽,爽朗

  • 16、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cún chún)   气(gú gǔ性(bīn  bǐng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排比句;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分别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3梅花与____________并称为“岁寒三友”。你能写出一首描写梅花的诗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中的“他们”是指_______________。你能写出几个这样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非连续性文本(8分)

    稿费单阅读

    徐马祯同学收到一份稿费单,里面有丰富的信息。你读后能完成下面的练习吗?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PB汇06

    取款通知单

    请携带本人有效证件于2020年2月3日前到本行任一联网网点取款

    汇票号码

    15103572696707

    标识码

    200

    收款人地址

    收款人姓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小学太湖校区五年级二班 徐马桢

    特殊

    业务

     

    收款金额

    40.00

    汇款日期

    20191204

    填单

    日戳

     

    经办员

    汇款人地址

    汇款人姓名

    哈尔滨市道外区景阳街21号

    《学生之友》 编辑部

    汇款地邮编

    150020

    汇款人电话

    13936411366

    兑付

    日戳

    附言

    2019年13、15期

    经办员:   复核员:   检查员: 接收专号: 017659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4分)

    1)徐马祯同学是江苏吴江市的一名五年级学生。___________

    2)《学生之友》杂志在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___________

    3)徐马祯同学家附近有家建设银行,他可以拿着这张取款通知单去取钱。___________

    4)徐马祯同学的文章发表在2020年02月03日的《学生之友》杂志上。___________

    2徐马祯同学的稿费单被他妈妈放在家里许久,一直未给他。2020年的4月2日,妈妈终于把它给他,让他去邮局取钱,可是邮局的阿姨拒绝了他。你知道为什么吗?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徐马祯同学取款单上的名字打错了,“祯”字写成了“桢”字。他跟邮局工作人员反映,工作人员要他找杂志社。你认为他该怎么办?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1)非常广阔,看不到边界。_________

    (2)指尽眼力之所及望向远方。_________

    【2】“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

    A.描写环境,暗示心情愉悦

    B.总结全文,点明主题思想

    C.开篇点题,自然引出下文

    D.承上启下,过渡衔接

    【3】下列内容不能体现荷兰宁静、悠闲牧场风光的有(  )

    A.一条条运河在碧绿色的低地上纵横交错

    B.安静的老牛、黑色的猪群、成千上万的小鸡和长毛山羊安闲地生活在草原上

    C.傍晚时分,默默无言的挤奶人在安静地挤奶

    D.动物沉睡、低地无声的夜晚还能看到灯塔射出的微光

    【4】“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你知道每次都是在赞叹什么吗?请选择。

    第一次____ 第二次____ 第三次____ 第四次____

    A.夜晚安谧静美 B.草原与骏马的和谐之美

    C.牧场景致壮观 D.动物们自由自在、悠然自得

  • 19、课外阅读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目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脾气,在饭桌上就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生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不成?”弟弟挨了训,虽然很委屈,但张一张嘴又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目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儿‘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问题:“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它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他要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肆,都一一谦虚地拒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少年气盛,一口答应。结果,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问题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他用慈样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笑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会意——________ 浮现——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体现爸爸“疾言厉色”的句子。

    3爸爸原来认为大人说话时小孩子不应该插嘴,通过“我”举的哪两个例子进行反驳,爸爸最后心服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生”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外祖父说:“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写句子(8)

    (1)我奶奶退休了奶奶经常去居委会为大家服务。(连成一句话)

       

    (2)孙明特别喜欢踢足球和篮球(修改病句)

         

    (3)我散步(扩句)

        

    (4)小燕子在屋檐下唱着歌,告诉人们春天来了(仿写)

     

     

  •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2)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我却怎地斗得他过?(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我们年龄虽小,但是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有些事令你高兴,有些事令你伤心,有些事令你警醒……你经历了哪些难忘的事?哪件事令你感触至深,让你感觉瞬间长大了?你请把这件事记录下来。要求:1 题目自拟;2 写出重点;3 表达真情实感;4 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