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子人”在呼兰河指( )。
A. 本地人 B. 外地人 C. 外国人 D. 长头发人
2、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手腕(shǒu wàn) 提供(tí gòng) 踌躇(chóu chú) 燕山(yān shān)
B.忌妒(jí dù) 倭瓜(wěi guā) 威吓(wēi xià) 猕猴(mí hóu)
C.镌刻(juān kè) 窈窕(yǎo tiǎo) 宽绰(kuān chuò) 翘起(qiào qǐ)
D.黏着(zhān zhe) 旖旎(yǐ nǐ) 桅杆(wéi gān) 发怔(fā zhèng)
3、有人写了一副对联为一位141岁的长寿老人祝寿。请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年龄古称。“ ( )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答案是( )
A.花甲 古稀
B.古稀 花甲
C.古稀 期颐
4、补充成语。
秀外________中 珍________异兽
________背________腰 活________乱________
语重________长 横征暴________
5、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汉字产生于__________年前,它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________、________等国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
2.我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为甲骨文、________、________隶书、________、行书、草书。
3.古往今来,我国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精彩回放。
1.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之端也。
2.写出两句关于母爱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本学期积累的一个歇后语是: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年龄称谓中,“豆蔻年华”是指________;“及笄”是指______;“弱冠”是指______;指人三十岁用_________;指人七十岁用__________。
5.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____________的诸葛亮,_______的武松,________的小嘎子,____________的严监生,____________的刘伯承。
6.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读《稚子弄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体会到了小孩子玩冰的快乐;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_____,__________”我感受到了诗人初闻收复蓟北时悲喜交加的心情。
7、照样子写词语。
令出如山(含比喻词) __________、 __________
惟妙惟肖(ABAC 式)__________、 __________
街头巷尾(含一对反义词) __________、 __________
8、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予帮助。________
②来势迅猛,不可抵挡。________
③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________
9、阅读与理解。
刷子李(节选)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面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
【1】第一自然段中有三个“!”,从中可以读出曹小三的____心理。
【2】刷子李对徒弟曹小三说“好好学本事吧”,他想告诉曹小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小三学徒头一天,他见到了____,听到了____。
【4】你觉得曹小三明白了什么( )
A.外面关于师傅的传言是真的,师傅浪得虚名。
B.师傅裤子上的白点是抽烟时烧的。
C.刷子李有此绝活,是其自我挑战、不断磨炼的结果。
D.刷子李的绝活若不是曹小三亲眼所见,怎么也不会相信是真的。
10、《草船借箭》选段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他对诸葛亮说:“我们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枝。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枝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营里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执行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几杯酒就走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照办 推却
2.联系上下文,判断句子的意思,对的打“√”,错的打“×”。
周瑜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 )
周瑜问:“10天造得好吗?”这句看出周瑜并不想为难诸葛亮。( )
3.填空。
周瑜很高兴,他高兴的原因是
从画横线的句子中,我们不难可以看出诸葛亮
4.“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罗贯中笔下的《 》。我不读过其中的许多故事。比如“ ”。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1】梳理武松打虎的过程,在中用“|”标出层次,并完成填空。
老虎拿人 |
|
|
【2】选文中的动词运用得极为传神,照样子摘录在下表中,并完成练习。
描写对象 | 第一回合 | 第二回合 | 第三回合 |
老虎 | 扑搭、掀、吼、竖、剪 | ___ | ___ |
武松 | 闪、躲 | ___ | ___ |
①其中,描写武松的动作时,多次用到“闪”。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文本意是突出武松的神武,为什么用大量的动词写老虎拿人的本领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说唐全传》中的打虎片段,完成练习。
那雄阔海就换便服,走出寨门,望山下而来。行到半山,见林中跳出两只猛虎,扑将过来。阔海上前双手擎住,那两只虎动也不敢动,将右脚连踢几脚,举手将虎望山下一丢,那虎撞下山岗而死。又把一只虎,一连几拳打死。
比较“雄阔海打虎”和“武松打虎”,你更喜欢哪种描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zhàn zhǎn)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拌?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 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 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 鼓点, 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xián xiān)接得 ,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 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3】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
(1)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____)
(2)悠闲的样子。(_____)
【4】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5】刷子李为什么能把墙刷得好,身上还没有白点?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老师的腰围
我在一所小学听数学课。老师是个女的,40来岁,胖胖的。讲完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后,她让学生们测量桌子、铅笔和手臂的长度。两分钟后,被点名的同学报出答案,都得到了表扬,老师说,我们再找找别的东西测量一下。老师的话刚完,一个男孩“噌”地站起来:“老师,我想测测你的腰围。
教室里一下静了。老师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腰,然后笑道“好哇,你来量吧!”小男孩拿着尺子,飞快地跑到老师前面,随后他说出了一个答案:“87厘米。”“不错,答案比较接近。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测得准确一些?”她的话音刚落,一个胖乎乎的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有,我用手。我一掌是11厘来,我看是几掌就知道了。”老师笑了。小女孩的手在老师的腰上爬了一圏之后,报出了答案:“89厘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笑容在老师的脸上绽放。片刻之后,前排的一个小孩站起来:“老师,你把腰带解下来,我们一量就知道了。”
我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孩子会想到这种聪明的办法。老师肯定也没想到,老师一边笑,一边真的解下了腰带。小同学量出的是90厘米,这当然是最准确的一个答案。老实说,那位老师并不算漂亮,但这节课却是我听过的最漂亮的一节课。
【1】短文介绍了哪几种测量腰围的方法?
_____________
【2】短文中多次描写到老师的一个神态,那就是_______,这个神态表现了老师_______的特点。
【3】画横线的两个句子都是对老师的__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短文中的这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
老实说,那位老师并不算漂亮,但这节课却是我听过的最漂亮的一节课。
(1)联系上文和自己的理解可知,第一个“漂亮”的意思是____,第二个“漂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写出你认为这是“最漂亮的一节课”的几个理由?(至少2个)
__________________
14、文段阅读。
西游记(选段)
文段①
一时间,风声暂息,日色光明。行者上前观看,只见白龙马战兢兢发喊声嘶,jīng yí( )不定,行李担丢在路下,八戒伏于崖下 shēn yín( ),沙僧蹲在坡前叫唤……行者 àn rán( )道:“兄弟,你说的也是,奈何师傅不听人说,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才然这风,是那树上的孩儿弄的。我认得他是妖精,你们不识,那师傅也不识,认作是好人家儿女,教我驮着他走。是我老孙算计要摆布他,他就弄个重身法压我。是我把他掼得粉碎,他想是又使解尸之法,弄阵放风,把我师傅摄去也。因此上怪他每每不听我说,故我意懒心灰,说各人散了。既是贤弟有此诚意,教老孙进退两难。八戒,你端的要怎的处?”八戒道:“我才自失口乱说了几句,其实也不该散。哥哥,没及奈何,还信沙弟之言,去寻那妖怪救师傅去。”
文段②
悟空、八戒二人赶到洞门前,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miáo zhǔn( )自家鼻子,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擦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圈,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八戒慌了道:”哥哥,不停当!这一钻在火里,莫想得活,把ǎn( )老猪弄做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快走!快走!”说声走,他也不顾行者,跑过洞去了。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了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口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文段③
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我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出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sǔn( )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此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若忍耐不得,叫你早见阎君!”行者叉手向前,笑道:“嫂嫂切莫多言,老孙伸着光头,任尊意砍上多少,但没力气便罢,是必借扇子用用。”那罗刹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有十数下,这行者全不认真。罗刹害怕,回头要走,行者道:“嫂嫂,那里去?快借我使使!”那罗刹道:“我的宝贝原不轻借。”行者道:“既不肯借,吃你老叔一棒!”
【1】接文中拼音提示,写词语。
【2】读句子,猜一猜加点词语的意思。
(1)是我把他掼得粉碎,他想是又使解尸之法,弄阵旋风,把我师傅摄去也。(________)
(2)这厮放赖不羞!(________)
(3)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________)
【3】文段①②③分别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婴儿细化禅心乱,猿马刀归木母空
B.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
C.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
D.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4】文段②中的妖精和③中的“嫂嫂”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关系是:_________
【5】联系原著思考,文中③中的“嫂嫂”为何不借扇子,还要砍死孙悟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三段话中的孙悟空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文段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除了《西游记》,你读过的中国古典名著还有____,里面印象最深的故事是: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一个苹果
张计发
黄昏时,五连派来的一个火线运输员(跳 闪)进了我们的防炮洞,他卸完身上背着的弹药,随手递给我一个苹果:“连长,给您!”要通过敌人的炮火封锁可不是容易的事,我(惊讶 惊慌)地问:“哪儿来的苹果?”“半路上捡到的。连长,您嗓子哑了,吃了润润喉咙吧!”
说实在的,我们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喉咙干得烟熏火燎似的。我说:“你太辛苦了,还是你吃了吧。”“不,我在路上可以喝凉水。”他非常(固执 坚持),说什么也不肯吃。其实谁都知道,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着的。
“给谁吃呢?”我拿着苹果翻来覆去地想,这时候,我身旁的步话机员小李正用沙哑的声音向上级报告战斗情况。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小李,这个苹果你吃了吧,好润润喉咙。”我把苹果递给了他。小李出神地望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他接过苹果,转手给了小蓝。
小蓝是通讯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炮弹打断了右腿,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上了。他发现,原来只有一个苹果。“连长,您几天没喝水了。您吃吧,吃了好指挥我们打仗。”小蓝把苹果递给了我。
等到发起冲锋的时候,没有号声可不成啊!我把苹果递给了司号员。司号员说什么也不肯吃,转手递给了身旁的卫生员,卫生员又把它递给了自己日夜照顾的伤员小蓝。苹果转了个圈儿,最后又回到我手里。
再这样传下去是没有用的。我动员道:“同志们,我们能赶走敌人,夺回阵地,难道我们就不能吃掉这个苹果吗?来,一人吃一口!”说完,我先咬了一小口,把苹果传给步话机员小李。小李放到嘴边,咬了一小口,交给了身旁的小胡。小胡咬了一小口,传给了小张。这样一个挨一个地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
“谁没有吃?”我问,可是谁也不回答。
我刚想命令大家把剩下的苹果吃掉,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安静 平静)。我看见步话机员小李的面颊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再看看周围,别的同志也都在擦眼睛。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涌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晩,我被这种战友间的关怀感动着,眼里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1】用“\”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字词。
【2】请根据文章内容,结合下面的提示,概括故事情节。
送来苹果—传苹果—__________—__________—感动落泪。
【3】找出两个表现战士们干渴而迫切需要苹果润喉的句子,用“ ”在文中画出来。
【4】画“﹏﹏”的句子是对战士们__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大家都______。这是否与上面写到的战士们干渴而迫切需要苹果矛盾呢?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我的喉咙被心中涌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
________________
16、品读句子。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1】这句话通过描写蜻蜓、蚂蚱、蜜蜂表现祖父园子里____________。描写蜻蜓和蚂蚱,侧重于写它们的________,而写蜜蜂时,着重描写了它的________,还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
【2】我也能用这样的方法写一种小昆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笨笨童年
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我七岁才上小学。第一天放学回家,母亲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思索良久,才吞吞吐吐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不解,便问同学。同学言辞清晰地回答:“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
有一天,我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把碎片扫在客厅中央,搬张小凳老老实实地坐着等。母亲回来之后,生气地责问,我委屈地说:“老师说要做诚实的孩子,但没有说,诚实了会挨骂……”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上了三年级,也许由于智商有限,成绩一直不大理想。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讪而笑,一边借机脱身。
于是我想采些花做个漂亮的花环,让父母惊喜一下。结果却从二楼摔了下去,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半个月以内,父母一直轮流守在我身旁,昼夜不离。
出院以后,由于我尚未完全康复,必须由父亲背着去上学。我趴在父亲背上,不喜欢的学校变得亲切又美丽。
那学年结束时,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名。我把成绩单递给父亲。父亲展开成绩单一看,眼睛睁大了,双手更微微颤抖,连声喊母亲出来。母亲接过成绩单,那一瞬间她眼里的闪亮泪水,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思考——________ 清楚——________ 颤动——________
【2】文章开篇说“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件事来表现自己的“笨”。
【3】“我”原来是个让父母蒙羞的孩子,可是后来却考了全年级第一名,发生如此大的转变是因为________。
【4】你有让父母骄傲的事吗?用简短的语言说给大家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认真听老师读短文两遍,完成下列听力测试题。
我国有三大盐湖:青海的察尔汗盐湖、新疆的罗布泊盐湖、山西的运城盐湖,其中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盐湖,而运城盐湖既有死海的神奇,又有死海无法可及的景色,所以有中国的“死海”之称。在察尔汗盐湖,它有盐而没有水,整个湖是坚硬如铁的盐,它的总面积有5856平方公里,厚度达18米,储盐量四百多亿吨,够全世界食用一千多年。在这里有座“万丈盐桥”,其实就是一条长达40公里的用盐修建的公路。由于它质地坚硬,路面平坦,汽车开过这里,好像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一样。盐桥若出现坎坷不平,只要泼上盐水,晾干后就立刻平滑了。
在这里还有用盐修盖的房子,用盐垒起来的墙,连青藏铁路一段也是从坚硬的盐层上通过的。
从盐湖里开采的盐,形状不一,颜色各异,有雪花形、珍珠形、粉条形、花环形、水晶形……有的乳白,有的淡蓝,有的橙黄,有的粉红……
多么奇妙而美丽的盐的世界呀!
【1】我国有三大盐湖,其中察尔汗盐湖是我国 的盐湖,运城盐湖有中国“ ”之称。
【2】盐湖的盐有 、 、 等用途。
19、阅读
埃及金字塔
佚名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方锥形建筑物。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的,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说法不一),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现高约137米,相当于5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约230万块巨石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最大的一块重160吨。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现在,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中的这些金字塔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1)金字塔所在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黄色的沙漠中;金字塔原来是____________的陵墓;金字塔高大雄伟,文中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例介绍的。
(2)第三自然段介绍胡夫金字塔主要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用“______”画出具体写金字塔“宏伟”的句子,用“﹏﹏”画出具体写金字塔“精巧”的句子。
【3】你是怎样理解“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排在你后面的小朋友开出的盲盒要求是“参照例句所用修辞,选择事物进行描写”,请你帮帮他。
例句:人们都喜欢春天的风,它是和煦的、温柔的,但我还是更喜欢秋天清爽的风,空气中有着丰收的味道。
小朋友试写的句子:我更喜欢春天细密的雨。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无锡惠山的一泓清泉是天下第二泉。(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司马迁想到《史记》还没有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用了大概整整13年时间。(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钱财,害我性命?(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松见大虫扑来,沉着应战,抡起哨棒胡乱地向大虫打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虫大吼一声。(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这样,我怎能放心得下?(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爱美丽的天安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学完了《草船借箭》一课后,你有什么感想?写一篇读后感。意思表达准确完整,语言流畅。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