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贺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一千零一夜》的《渔翁的故事》中,渔夫最后打捞上来一只(     ),里面却住着魔鬼。

    A.大罐子

    B.金花瓶

    C.大酒瓶

    D.黄铜瓶

  • 2、下面句子的标点错误的是(   )

    A.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就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B.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C.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总有什么东西给月亮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比如“山高月小”“三潭印月”,不可胜数。

  • 3、下列选项中全属于四大名著中代表人物的一项是(    

    A.诸葛亮、蔺相如                  

    B.唐僧、晏子                  

    C.严监生、武松                  

    D.林黛玉、曹操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猜一猜,下列谜语各打一字。

    1.运动会上都有它。______

    2.左边绿,右边红,左边喜雨,右边喜风。______

    3.一个字,两张口,下面还有一条狗。______

    4.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脚踩万里沙。______

  • 5、拼写乐园。

    qìnɡ   zhù   nián  línɡ   shěn shì   bēi fù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má   zuì   nǐ   dìnɡ   juàn  liàn yí   liú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6、成语接龙:

    夜以继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 爸爸 大孩子摇着他的腿 你看那树多高

    (2) 你看它多直 妹妹分辩着

    (3)爸爸抚摸着孩子们的头 这不是伞 是白杨树

     

  • 8、 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滁州西涧》的作者是__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

    (2)作者去游西涧看到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晚雨野渡时看到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古诗按照从“涧边”到“涧内”的顺序,分别描写了岸边的__________和水上的__________,泾渭分明。

    (4)诗的后两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有情。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内阅读训练,知识融会贯通。

    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①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②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1】联系上下文,猜测画线词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概括老虎拿人的动作。作者这样写老虎,目的是(多选)       ( )

    A.突出老虎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

    B.展现武松与猛虎搏斗时的紧张、危急。

    C.衬托武松身手敏捷、武艺高强的特点。

    【3】复述武松打虎的情节时,我先讲老虎抓人时的三招和武松躲避时的三“_____”,表现他机敏的特点;再用“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词,配合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展示武松空拳打虎的威猛。

    【4】(选做)“景阳冈武松打虎”和“李逵沂岭杀四虎”是《水浒传》中两个精彩的打虎故事。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课外短文《哨卡》,完成练习。

    哨卡

    早上,将军正在另一个哨卡的战士宿舍里。屋外(  ),发出阵阵怵(chù)人的尖啸。雪花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站起身,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上来,面有难色:“首长,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他凝望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彻骨的寒风。上校走到将军面前,贴近他的耳朵,几乎请求地说:“太危险了——”上校是边防团的团长,是从军二十几年的老兵了,长年的高原生活使他的脸色变得紫黑。“战士们更危险,走!”将军拍拍上校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米的哨卡。由于处在最高峰,四周一无遮拦,狂风更加肆虐,刮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

    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疑惑起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niè)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你就这样带兵?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

    上校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似要说话。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

    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的战士。突然,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  ),支撑在天地之间。

    【1】给文中的括号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序号)

    A.狂风怒号   B.波涛汹涌   C.各有所长   D.融为一体

    【2】短文中描写将军往哨卡攀登时的艰难很细致,这样写的作用是(  )。

    A.说明将军好久没有攀登了,所以失去了耐力与技巧。

    B.说明将军具有艰苦卓绝的品质,还具有不听人劝的叛逆精神。

    C.说明哨卡的环境很恶劣,突出边防战士的艰苦。

    D.突出主要任务,为下文埋下伏笔。

    【3】短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4】将军在海拔五千米的哨卡上神情变化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团长的弟弟具有怎样的品质呢?请用两个词语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年轻的国旗

    ①这是由陈九先生讲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小镇只有一所大学,不大但哪个国家的学生都有。中国来的一共五名,巧了,全是女生名副其实五朵金花。珍妮是她们的头儿。五朵金花同吃住同进出,像一家子出来的。其实本来就是一家子。

    ③学校每年春天搞一次隆重的国际街坊节。在小镇主要街道、广场上,让各国来的师生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当街展示自己国家的食品和工艺品。到那天,各界名流与方圆多少里的男女老幼都会来凑热闹,在此欢歌笑语,尽情玩乐。

    ④五朵金花耐不住好奇,头天就跑上街看街坊节的准备情况。她们要挑选有利地形,来个穿旗袍炸春卷,外加毛笔字,够中国的吧?几个姑娘这儿走走那儿看看,嘻嘻哈哈踌躇满志。突然,一个姑娘说,好像,我好像没看到中国国旗。广场上空飘满各色国旗,赤橙黄绿青蓝紫,她们一面面数过,就没中国的,咋回事?

    ⑤姑娘们一下懵了,她们此刻感到国旗对自己竟如此重要。珍妮的脸涨得通紅,跟国旗那么红。现在只有一个办法,找校长当面问清楚。找校长?对。珍妮拔腿要走,等等,咱们一块儿去。姑娘们捆成一捆儿,碧草蓝天,斜阳映着她们匆匆的背影。

    ⑥白发苍苍的校长先生面对为何别国的国旗都有,却偏没中国国旗的提问,很显窘迫。是吗?让我了解一下,保证尽快答复你们。好,珍妮说,明天是街坊节,我们就在这儿等。五朵金花走出办公室,在门前的草坪上坐下来。天角渐渐泛红。

    春日黄昏那么短暂,像脸盆里的水,洒洒就没了。当校长走出办公室,夕阳已在天边闪烁。校长对姑娘们说,校董们大都同意悬挂中国国旗,并为这个疏忽向中国同学道歉。明天一早,你们会在广场上看到中国国旗的。真的吗?真的。

    ⑧那本该是个安详的夜晚,人在心愿满足后睡得最甜。万万没想到,珍妮她们突然接到校长秘书的电话。秘书说,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一面中国国旗——我只是说我找不到中国国旗。如果我借你一面你会挂吗?珍妮问。你有?对,我有。当然,当然挂。好,一言为定,明天一早广场上等我。

    ⑨你有国旗?姑娘们把珍妮围起来。咋不早说?害我们紧张半天,死多少细胞!珍妮红着脸低下头,憋了好一会儿才说,对不起,我没有。可我不信就找不到一面国旗!姑娘们立刻打电话到北京,到纽约,到所有可能有国旗的地方,最后终于联系上位于波士顿郊外的哈佛大学中国同学会。怎么给你们?电话里的人问珍妮。麻烦你把国旗放在你家门前的信箱里,我这就去取。珍妮,你疯了?珍妮笑笑,开车单程五小时,争取九小时赶回来。你们明儿一早直接在广场上等我,别忘帮我带好旗袍和化妆盒儿,咱们广场见。

    ⑩不知那一夜姑娘们是如何度过的。特别是珍妮,迷过路吗?吃没吃罚单?饿不饿?打盹儿了没有?可以确定的是太阳升起时,广场上的中国姑娘是五名,一个也不少。珍妮把鲜红的中国国旗交到校长手里。就在校长秘书升旗的瞬间,姑娘们一字排开,请校长为她们在国旗下合影。一、二,校长喊着。等等!珍妮挽起身旁两位姑娘的手臂,接着,她们每个人都相互挽起手臂。现在可以了,校长先生。

    清晨很美,像一支奏鸣曲,随风飘荡。

    1请具体说明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⑦段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珍妮两次“脸红”的原因各不相同:第⑤段中“珍妮的脸涨得通红”,原因是什么?第⑨段中“珍妮红着脸低下头”,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对标题“年轻的国旗”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年轻的姑娘们让国旗在异国的小镇上第一次升起

    B.年轻姑娘们的行动表明她们就像那面飘扬的国旗

    C.国旗在小镇的清晨升起,为小镇增添了勃勃生机

    D.国旗是祖国的象征,寓示着伟大祖国的勃勃生机

    5姑娘们为国旗所付出的努力,哪一点最令你感动?说说它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启示。(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将相和(节选)

    廉颇手下的人,看见上卿这么让着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见了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们。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这个气,就跟蔺相如说:“我们再也忍受不了廉将军和廉将军手下的人了。”

    填入转述句的正确标点符号。

    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这个气,就跟蔺相如说____他们再也忍受不了廉将军和廉将军手下的人了____

  • 13、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①去年,我生日的那天,爸爸送给我一个丝织的小盒子,让我A(a.保存b.收藏c.珍藏d.放置)起来。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微笑着说:“你猜。”“镶着红豆的小别针?是闪光的金项链?”爸爸只笑不开口。我打开一看,原来盒子里装着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放大镜,放大镜下有一小块红色的有机玻璃,玻璃上镶着“一粒米”。我心想:“这有什么可珍贵的呢?”当我拿起这颗“米粒”用放大镜仔细一看,不禁B(a.惊叹b.惊讶c.惊奇d.惊呆)了。在这么小的天地里,居然刻着张继的一首诗《枫桥夜泊》。我一数上面竟刻了三十七个字,在诗的末尾还有一个红色的小章,章上两字:屈茹。用六倍的放大镜看这首诗都有些费劲,但仍能看出那苍劲的笔锋。爸爸说这叫象牙微雕。

    ②我只觉得好玩,便收了起来。同学们来到我家玩,我便拿出来让他们观看。有一次,同学们在争着观赏时,“米粒”崩了出去,落进了沙发缝,我够了半天没够着,“米粒”反而越陷越深。几天后,爸爸问我“米粒”收在哪,我吭了半天才说出“米粒”的下落。爸爸一听,满脸焦急的神色,连忙拿来剪子,把沙发给拆了,我躲在一边不说话,看着爸爸好不容易从沙发里寻出这个小东西,抹了把汗,露出笑容。我好奇地问:“干吗这么费劲,不就是‘一粒米’吗?”爸爸收敛了笑容,给我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③原来,这个微雕的作者屈茹是个教师,从小就C (a.爱好b.喜爱c.酷爱d.热爱)微雕艺术。文化大革命时,他遭迫害,被下放到农场。而屈茹的一手雕刻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练出来的。那时,没有雕刻用的石头,屈茹就在木头上刻。 后来他发现了一片竹林,便在每棵竹子上都刻上一首小诗,大的小的,粗的细的,高的矮的,就连新生的竹杆上也刻满了。他不顾日晒雨打,也不怕蚊虫叮咬,苦练了十年,渐渐地,练出一手好雕功,就连一根头发丝,他也能劈成两半刻成一副对联。能在这么微小的东西上刻文字,凭的全是一种感觉。这粒米是爸爸拍摄他的微雕艺术时,他赠给爸爸的。

    ④我望着这粒“米”,明白了它的价值,它D (a.孕藏b.凝聚c.凝结d.浸透)了屈茹的多少汗水呀!我现在明白了,爸爸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微雕艺术品,给我讲的也不光是个故事,而是一种精神

    1给文中的A、B、C、D四处选适当的词填空,依次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2本文的线索是___,点明文章中心的一句话是:___

    3本文第③段是采用的是记叙顺序中的___ , 它在文中的作用是___

    4本文第④段中加下划线的“一种精神”是指___的精神。

    5有人说,文章中爸爸在“我”生日的时候送我礼物仅是一粒米,这个礼物太轻了;也有人说,爸爸是送了我一件艺术品,是很贵重的。你觉得礼物的轻重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评判?爸爸的这个礼物合适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阵阵凉风吹皱了平静的海面,白天拥挤的人潮已离去,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吞噬着沙滩上的脚印,汹涌的浪涛,向无声的沙滩,诉说着它的寂寞。

    艳丽的晚霞,像是打翻了的颜料,洒在天边,烘托着鲜红的夕阳。而夕阳却好像喝醉酒的诗人,投入了水面晃啊晃的,把蓝色的海洋,都染成了耀眼的殷红。渔船点点,如浪花上的花蕊,在斜阳的陪伴下.在家人的期待中,满载而归。

    远天,归鸟盘旋海面,翅边仿佛擦过晚霞,此时正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啊!海边的黄昏,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1】下列句子,是拟人句的打“√”,不是的打“×”。

    ①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吞噬着沙滩上的脚印。____

    ②阵阵凉风吹皱了平静的海面。____

    ③汹涌的浪涛,向无声的沙滩,诉说着它的寂寞。____

    ④夕阳却好像喝醉酒的诗人,投入了水面晃啊晃的。____

    【2】从文中找出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相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艳丽的晚霞,像是打翻了的颜料,洒在天边,烘托着鲜红的夕阳。”这句话运用了______描写手法,写出了晚霞五颜六色的美。

    【4】试着用简练的话言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练习。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1】解释下列词句。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____________

    (2)拱伏无违:____________

    (3)序齿排班:____________

    【2】在文中“□”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从石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具有___________的特性,以及做事_________

  • 16、课外阅读。

    三亚落日(节选)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儿,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1】用“  ”画出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并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一意思的,在相关选项后面画“√”。

    A.蓝天(  )   B.大海(  )

    C.白鸥(  )  D.椰子树(  )

    E.海滩 (  )  F.游人(  )

    【2】阅读短文第3自然段,把夕阳滑落的过程写下来。

    ___—— ____—— _____

    【3】赏析词句,完成练习。

    (1)第1自然段中“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写出了_____美;“低翔”“掠过”体现了景物的___ 美。

    (2)画“  ”的句子把___比作___,写出了___,表达了作者____之情。

  • 17、课内阅读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suǒxiàngpīmi)   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   ,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  (shéntàiɡèyì) :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同意天下做殊死搏斗: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进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秦兵马俑惟妙惟肖(xiāo,xiào) 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的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 (chéng,shèng) 的宏伟气势,形象得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爱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根据拼音将词语写在横线上。(2分)

    用 ﹋ 符号划出本文的中心句,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是      。(2+2=4分)

    (4)在第二自然段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5)在首尾两个自然段中找出相互呼应的两个词语 :(2分)

     

    (6)你来为秦兵马俑写一则广告用语:(2分)

     

     

  • 18、课外阅读

                                                           

    ①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状很(普通   普遍),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色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②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吗?

    ③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 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上。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   自大),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 花园那边没有动静, 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 ,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 ,一面摇扇子 , 一面看着我笑呢!       

         今天下午     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   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     多方便     外婆看着我说     多大的姑娘啦       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⑤以后,(            )外婆哪次上山,(            )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            )摇扇子,(          )等着我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     huo)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大阳呢, 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温度)?

    ⑥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它灰旧的表面时,便仿佛也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1】给短文起个恰当的题目,写在短文上方的横线上。

    【2】用“√”在文中的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读音。

    【3】给第④小节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给第⑤小节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5】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泪眼盈盈:__________________

    (2)一去不返: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6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横线画出一处文中描写外婆神态的句子,从这个细节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这双鞋的句子,“我”为什么舍不得丢弃这双鞋呢?

    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19、阅读理解。

    放大你的优点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   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会计怎么样?”   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哦,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他脚步立刻轻松起来。   

    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了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由于自卑等原因常常被忽略了,更不要说是一点点地放大它了,这实在是人生的遗憾。须知: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金矿,只要肯挖掘,沿着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一丝优点的暗示,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道理是再简单不过了———许多的成功,都源于找到了自身的优点,并努力地将其放大,放大成超越自己和他人的明显优势……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平凡——(   )   自卑——(   ) 轻松——(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家喻户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乎其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十一自然段加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4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______________

    5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相信你身上也有不少优点,请举三例说明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

    6说说你从文中获得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句子乐园。

    1李丽坚持练习书法。李丽能写一手好字。(用关联词语使两句合并为一句)

    2神舟5号顺利升空了,全国人民无不欣喜万分。(改成反问句,句子意思不变。)

    3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改成字句)

    4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改成字句)

    5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修改病句)

    6老师详细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修改病句)

     

  • 21、将下列陈述句改写为反问句,注意要求。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决不会忘记。

    (2)灾区人民遭受了灾难,我们应该向他们献上一份爱心。

    (3)你办事认真,这件事你去办,我们肯定放心。

     

  • 22、修改病句。

    (1)夏夜,常常坐在小院里观赏星空。

    (2)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再提了。

    (3)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帮助,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指南针、造纸、火药、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快乐习作。

    同学们,小事中往往包含着大智慧、大道理,小事中也常常表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请以《小事不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习作,把一件自己经历过或看到过的小事分享给大家,要注意写出自己的感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