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刷子李”认为曹小三很傻,必须要好好学习,才能学到本领。
B.“刷子李”告诉徒弟曹小三,不要以为别人的名气都是虚的,那可是名副其实的。
C.“刷子李”教育曹小三手艺人必须有本事,本事是勤学苦练出来的,有了本事才能有自己的尊严。
D.“刷子李”教育曹小三要好好学本事。
2、将四个词语填入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
高考完的姐姐把卧室重新( )了一番,增加了不少( )。每天起床后,放上一曲( )的音乐,感觉这种( )的生活妙极了。
A.设计 格局 悠闲 优游自得 B.布置 格局 优美 娇生惯养
C.布置 情趣 舒缓 优游自得 D.设置 情趣 舒畅 娇生惯养
3、下列词语中,全部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锻炼 眷恋 厨房 毡帽
B.伶俐 呐喊 寻思 顷注
C.年龄 惊疑 由终 挺脱
D.赏识 放肆 瞄准 停舶
4、辨字组词。
渲(__________) 跤(__________) 蹄(__________) 妨(__________)
暄(__________) 绞(__________) 啼(__________) 防(__________)
咀(__________) 袄(__________) 漠(__________) 祸(__________)
组(__________) 妖(__________) 寞(__________) 锅(__________)
5、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窗屉子______ 丫鬟______ 忌讳______ 晦气______
宝钗______ 外敞______ 袭人______ 手帕______
李纨______ 咯噔______ 绞断______ 姊妹______
6、比一比,再组词。
诊______ 炼______ 诈______ 蚂______ 驰______
珍______ 练______ 炸______ 码______ 池______
7、填写适当的量词。
一( )床单 一( )果园 一( )闪电
一( )伞 一( )蚊帐 一( )小溪
一( )屋子 一( )小朋友 一( )水流
一( )石桥 一( )毛 一( )秘密
8、看拼音写词语。
gān lín(________) shǔn xī(________) pí qì(________)
bào zào(________) gān zào(________) bù qū bù náo(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清贫(节选)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guā guà)裤,与几双缝(féng fèng)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wū wù)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传世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齿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和课文第1自然段是什么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1】人间对( ),杨柳对( ),
风霜对( ),客对( )。
【2】解释词语。
风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平分生命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唯一的亲人。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已免去了手术的费用。
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的妹妹微笑。抽血后,男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切手术完毕,男孩停止了微笑,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里,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医生握紧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小伙子,你很健康,你能活到100岁!”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人每人活50年!”
所有的人都被震惊,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中。
(1)相互依靠着生活。(___________)
(2)形容深入而反复地思索考虑。(____________)
【2】用“ ”画出男孩在抽血之后心里非常紧张的句子。
【3】回答问题。
“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一句中的“承诺”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不少于60字的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语言的魅力
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站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他不像其他乞丐那样伸手向过路行人乞讨,而是在身旁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不用说,他是为生活所迫才这样做的。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那些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那些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有的还淡淡一笑,便扬长而去。
这天中午,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也经过这里。他看看木牌上的字,问盲老人:“老人家,今天上午有人给你钱吗?”
“唉!”那盲老人回答,“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说着,脸上的神情非常悲伤。
让·彼浩勒听了,拿起笔悄悄地在那行字的前面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就匆匆地离去了。
晚上,让·彼浩勒又经过这里,问那个盲老人下午的收入情况,那盲老人笑着对诗人说:“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让·彼浩勒听了,摸着胡子满意地笑了。
“_________________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产生了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当人们想到这位盲老人,一生中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1】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美好的时光,宜人的景色。( )
(2)大模大样地离开了。( )
(3)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 )
(4)表示人的穿着破烂不堪,形容人穷困到极点的样子。( )
【2】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语句。
【3】用“____”画出文中的两个反问句,并将其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法国诗人让·彼浩勒在木牌上添上了几个字,使人们对这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人产生了__________,帮助了老人,让我们体会到了语言的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家乡的小河
①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②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小河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獜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中飘扬的七彩绸。
③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④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自己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
⑤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来,倒映在水中的两岸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⑥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她照镜子。这时,寒风肆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xī)窸窣窣(sū)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挣、更清。
⑦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给文中词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轻掩 ①遮盖;②关;③乘人不备。_____
凝固 ①结实,牢固;②坚硬;③坚决地;④本来。_____
【2】短文第③—⑥段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读第②段,用“ ”画出描写小河静态的部分;用“﹏﹏﹏”画出描写小河动态的部分。这样动静结合的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4】文中多处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哪句话让你印象深刻?请写下来并说明理由。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赛马是我们家乡古老的风俗,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每到这个时候,草原上就(展现、呈现、映现)出热闹、现腾的景象。上百名哈萨克小骑手,把自己膘肥体壮的好马打扮得英俊漂亮,马尾编成小辫,马身上还系上(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的绸带,好像在鼓励马儿争气。发令枪一响,十几匹一字排开的骏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去。骑手们你追我赶,谁也不甘示弱。长达一公里的跑道上尘土飞扬,人喊马嘶,气氛十分壮观。经过激烈的比赛,连续三次夺魁的骑手被选为冠军。人们簇拥着冠军,给他戴上大红花。这时,人们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中。
(1)联系下文理解“打扮”在文中的意思。
(2)把描写赛马的句子画出来。
(3)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选择括号中最恰当的词语。
15、阅读理解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 殊死搏斗;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1】用“_________”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用“ ”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呼兰河传(节选)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子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子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子放在袖口或衣襟下。那些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袖口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里,你来找吧!”
这样的事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一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了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地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像第一次演似的。
祖父不怎么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祖父只是自由自在地一天天闲着。我想,幸好我长大了,我三岁了,不然祖父该多寂寞。我会走了,我会跑了。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一天到晚,门里门外,寸步不离,而祖父多半是在后园里,于是我也在后园里。
…………
祖父一天到晚是闲着的,祖母什么工作也不分配给他。只有一件事,就是祖母的地榇①上的摆设,有一套锡器,却总是祖父擦的。每当祖父一擦的时候,我就不高兴,一方面是不能领着我到后园里去玩了,另一方面是祖父因此常常挨骂,祖母骂他懒,骂他擦得不干净。祖母一骂祖父,我就拉着祖父的手往外边走,一边说:“我们后园里去吧。”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
——有删改
【注释】①榇(chèn):棺材。
【1】本文主要写了祖父的哪两件事情?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章内容或写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将祖父的形象刻画得形象生动
B.祖父和孩子们玩摘帽子、藏帽子游戏时,总是把帽子藏在袖口或衣襟下,缺乏新意,孩子们都玩厌烦了,他却自得其乐,浑然不觉
C.每当祖父擦锡器时,“我”就不高兴,仅仅是因为这样的话祖父就没有时间陪“我”到后园去玩了。这里反映了“我”对祖父深深的依恋
D.文章使用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由衷地感受到“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及对人性美的向往
【3】读句子,回答问题。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不以为奇”是什么意思?作者连用一系列动词描写孩子们的举动,这样写突出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至少写出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联系本学期学过的课文《祖父的园子》,说说“另一个世界”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品味探究。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酒席招待他。
【1】周瑜是东吴的大都督,尤善水战,况且三天造十万支箭可谓难如登天,周瑜为什么要难为诸葛亮?
(1)我要抓住周瑜的语言、动作,谈谈对他的理解:______________
(2)结合“草船借箭”发生的背景或《三国演义》中周瑜的故事,我对周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他怎么知道三天后有大雾?
像这样的问题能激发我阅读的兴趣,我要提出自己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联系上下文,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知识巩固
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逄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1】对于中指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对与中指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我和老师有个秘密
①10岁的时候,我才开始读小学一年级。
②母亲为我的15块学杂费和书本费整整准备了三年,此时,我的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已经在念中学了,其实他们学杂费的零头都要比我一年的学费还要高,但母亲为了不让我的哥哥姐姐们耽误学业,她只好一年又一年地将我的入学时间往后推。好不容易攒够了15块钱,不料,三年后,也就是在我10岁那年,小学一年级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已经比三年前翻了一番,达到了30块钱。得到这个消息后,母亲整整哭了一夜。
③就在母亲打算让我彻底放弃上学的时候,村里唯一的一位公办教师江老师找到了正在地里干活的我的母亲……也就是在那一天,我被江老师领到了学校,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涯。事后我才知道江老师答应母亲愿意为我交那15块钱学费的。
④上学后,母亲仅仅给我买了一个练习本。然而对于一个初学写字的小学生来说,这一个本子怎么能够应付那么多的家庭作业呢?仅仅两天的时间,我的练习本就再也写不下一个字了。之后,我就再也没办法交上作业了。
⑤两天后,我被江老师叫到了他的办公室。看起来他很生气,可是当他得知我不交作业的原因后,江老师沉默了,半晌,他抬起头来,对我说道:“孩子,我这还有一个备课本,你先拿去用,以后你的作业我就用铅笔改,你用完之后,就可以拿橡皮擦掉,这样不就还可以再用了吗?对了,还有,假如每次你的作业能全部做对,我就不在上面写字,那就表示你的作业得的是优。你看这样行吗?”此时的我除了感动还能说些什么呢?我在心中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把作业全部做对,一定要得优,不让老师写字。临走时,江老师又把我拉住了:“这是我们两个的秘密,你一定要保密呀!”
⑥许多年后的今天,已经快大学毕业的我还保持着用铅笔写字的习惯,总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那份纪念。
【1】短文通过江老师 和 两件事,刻画了一位 的江老师,表达了我对江老师的 之情。
【2】第⑤自然段中“他很生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后来又“沉默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划线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我”和江老师两个之间的秘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江老师要求我一定要保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后一句“我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那份纪念,你知道作者心中纪念的是什么吗?请选择最为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
A. 是曾经的苦难生活,这是作者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B. 是用铅笔写字的习惯,时刻提醒自己不忘本。
C. 是母亲曾经为这个家庭所付出的一切艰辛。
D. 用铅笔写字是为了永远铭记江老师的恩情。
20、以“八月,天多热啊!”作为开头,再写一句话,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八月,天多热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齐威王对田忌说:“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聪明和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从下面题目中,选择一个内容,进行习作,题目自拟。
题目1: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既有让我们引以为荣的祖国的锦绣河山,优秀的中华文化,也有美丽的外国风光,异域文化。在你的旅行生活中,是否去过高原,雪山,草原,戈壁,游览过名胜古迹,欣赏过自然风光。选择一个内容,运用优美的语言,写写景物、风情的特点。
题目2:读了《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我们不仅感受到鲁智深这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学习到一些写人的方法。请你运用这些方法,写一个特点鲜明的小伙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