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固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是( )

    A. 岸边的华灯倒映的水中,宛如颗颗宝石点缀在湖面上。

    B. 人们的心弦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挺高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C. 地球的边缘仿佛想了一道金边,景色十分迷人。

  • 2、下面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嚼烂  朗闰  一碧万顷 B.点辍 幽鸣 良辰美景

    C.耄耋  徘徊  相映成趣 D.闪耀 陪衬 美妙绝轮

  • 3、下列词语不是一类的一项是( )。

    A.顶天立地 B.开天辟地 C.冰天雪地 D.改天换地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广告词中经常借用成语,如“默默无蚊”实际上是“默默无闻”,请据此还原下面的成语。

    (1)成衣广告:衣鸣惊人______ (2)网吧广告:一网情深______

    (3)鞋子广告:无鞋可击______ (4)保温杯广"告:有口皆杯______

    (5)白酒广告:天尝地酒______ (6)加湿器广告:湿出有名______

  • 5、看拼音,写词语。

    duàn liàn_____    bēn fù_____

    tè shū_____ juàn liàn_____

    nǐ dìng_____ àn dàn_____

  • 6、多音字组词。

    钻zuān_________zuàn_________ 咧 liě_________liē_________

    晃huǎng_________huàng_________挑 tiāo_________tiǎo_________

  • 7、把下面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___òu 喜y___ 街g_______àn

    蹿下跳c___y___c______áng

  • 8、给“望”组成合适的词填在文段中的括号里。

    两个国方兵在树林中发现了方志敏同志,他们满肚子____在他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____发个意外之财,可搜了半天,也没搜出什么,最后他们一边威吓一边仔细地捏衣服各个角落,总____着有新的发现,可最终一无所得,他们是多么____啊!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___,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___,___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___。武松一___,又___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___。武松一___,又___在一边。

    【1】按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动词。

    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________,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________________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________。武松一________,又________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________。武松一________,又________在一边。

    【2】本段主要写________的场面。

    【3】大虫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是________,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

    【4】文中的“闪”字能换成“躲”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给美丽做道加法

    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币,突然的声响,惹得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

    靠窗那排坐在最后的同学,弄碎了一块小镜子。

    这是上午的第二节课,老师的讲述已停下来,同学们正进行课堂练习。有初冬的阳光从窗外涌进来,流淌在摊开着的课本上的字里行间。男老师在教室的课桌间来回踱步,看长长短短的七排秀发及秀发下亮晶晶的112粒黑葡萄,捕捉沙沙的写字声合成的音乐。他感觉到自己好像一位农民在田间小憩,擦汗的同时聆听着庄稼的拔节之声。

    一个小越娘心爱的小镜子摔坏了。

    教室里低低地有了议论:“臭美!扮啥酷呀!”“上课怎么能照镜子?”“活该受批评。”

    “看老师怎么办!”

    老师没有言语,他有意无意地听着同学的每一句议论。这些女孩子呀,全十五六岁年龄,作为旅游职业高中的新生,脸蛋身材口齿当初都曾精心挑选,一笑甜爽爽的,开了口也如一巢小鸟,三五分钟是静不下来的。男老师的心里笑着,他知道她们在等讲台上的反应。

    其实,开始练习后不久,老师就看见那位同学悄悄摸出了小镜子。他看到她将镜片偷偷压在作业本下,写几笔就照一照,借着阳光,一只蝴碟形的淡黄色的发卡舞动在她的前额,花季的脸真是漂亮。

    男老师想提醒她,但一时没有想好合进的话语,现在经同学一催化,他忽然有了一种灵感。

    他微笑着先开口问了一个物理问题。

    “请说说平面镜的作用。”

    “有反射作用。”这很简单,全班56个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是啊,”老师说,“同学们,几分钟前,我们教室里56位同学变成57朵花,有一个同学借镜反射出一朵,但是,镜中的花是虚的,镜片只能反射美丽,并不能增加美丽。要增加美丽或者让美丽面对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还是保持不变,我们唯一的办法是从另一方面给它再一笔笔添上加数。这加数是指:我们一次次作进步的努力,一次次为自己的目标不轻言放弃,或者,一次次向我们的周围伸出自己的手……而此刻,对坐在教室的你来说,帮助你增加美丽的是你桌上的书本。”

    再也没有任何声音,一池吹皱的春水再度平静。

    当天晚自习时,照镜的小女孩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么一句话——给美丽做道加法

    【1】从文中找出与题目(给美丽做道加法)中“美丽”一词相呼应的两个语句。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2】“男老师想提醒她,但一时没有想好合适的话语,现在经同学一催化,他忽然有了一种灵感。”这里“灵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意,理解文中画线短语的含义。

    (1)“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美丽做道加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倒数第3段省略号处填写一个句子,使它与前面的语句意思连贯、句式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罢此文,你想说些什么?可以从写法、思想等方面来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顾茅庐

    ①刘备非常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一天,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冈诸葛亮住的茅草屋。刘备上前敲门,里面走出一个书童,说:“先生今天早晨出门了。”刘备问:“上哪儿去了?”书童说:“不知道上哪儿去了。”刘备又问:“什么时候回来?”书童说:“那更说不定了。或者三五日,或者十几天,没准儿。”刘备、关羽、张飞失望地回去了。

    ②回到驻地新野,刘备派人去隆中打听。过了几天,得到回报,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叫人立即备马。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诸葛亮字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刘备上马出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张飞只得跟着走。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冈,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书童。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怏怏而回。

    ③时间过得好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张飞满口答应。

    ④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书童又出来了。书童告诉刘备,先生正在睡午觉。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门外站了好久,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

    ⑤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忙答礼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国家大事。

    ⑥刘备听了诸葛亮关于当时形势的一番精辟见解后,更加敬佩诸葛亮了,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求教,就答应了。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奠定了蜀国的基业。

    【1】根据所给解释找出文中相应词语,填在括号内。

    ①不满意,闷闷不乐地回去。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形容天气非常寒冷。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喻诚心地邀请别人。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通过对张飞的__________描写,突出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3】文中第②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短文内容,对刘备的性格特征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B.有政治抱负但性格懦弱

    C.没有主见,卑躬屈膝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练习。

    晋朝有一个名叫乐广的人,性情恬淡,非常好客。他有一个朋友经常到他家去喝酒、聊天。

    可是有很长时间,不见那个朋友来家里做客了,乐广很思念他,便前去看望。来到朋友家后,只见朋友卧病在床,样子很是憔悴。他关心地问道:“你怎么病成这样啦?好些了吗?”朋友有气无力地回答说:“上次去你家做客,我刚端起酒杯喝酒时,就看见酒杯中有条蛇,心中便十分厌(  )。可是当时有好几个朋友在,不便说出,也不好不喝,只(  )硬着头皮把酒喝了下去。回家之后,总觉得(  )心,不知怎么就病倒了。”

    乐广觉得奇怪,想来想去,终于记起在他家的墙上挂有一张弓。他料想这位朋友所说的蛇一定是弓(倒影 倒映)在酒杯中了。看完朋友,乐广便回家了。为了医治朋友的病,乐广在原地置酒招待朋友。当乐广把朋友请来时,便扶朋友坐在那天喝酒的位置上,斟上满满的一杯酒,(崇敬 恭敬)地请他喝。朋友连连摆手说:“杯里有蛇,我不喝!”这时,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墙上的弓说明了原委,朋友豁然明白,眉头舒展,疾病顿时痊愈。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杯弓蛇影”,用来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有删改)

    【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2】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3】朋友得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其实这蛇是_________。乐广用____________的办法治好了朋友的病。这真是“心病还须________,解铃还须__________”。

    【4】和“杯弓蛇影”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三)小小说阅读(15分)

    爱的延续

    一场迟到的秋霜,凋零了院里的最后几片树叶。妻子也像片枯叶一样,静静地躺在床上。

    丈夫急急忙忙叫来了村医。村医翻了翻眼皮,号了号脉搏,连药箱都没有打开,只是摇了摇头,低低地说了一句:“这次真的不行了,快准备后事吧!”

    这样的话,丈夫两年前就听过,说这话的是城里的医生:“这病已经是晚期了,如果做手术,还能支撑个一年半载的,但要花费几万元,不做就赶快准备后事吧!”

    妻子一把拽住丈夫,头也不回地往外走。走出医院,两人忍不住蹲在地上,抱头痛哭。

    日暮时分,他们在村口的河边洗了脸,然后,微笑着向三个张望的孩子走去。

    第二天,妻子说:“从今天起,我教你学习做饭……”

    丈夫愣怔了下,点点头。

    妻子说:“穷日子要富着过,粗茶淡饭也要做出滋味来。想法让伢们多吃几口饭,他们正长身子骨哩……”

    于是,妻子就靠坐在椅子上,事无巨细地教起丈夫来。

    “每顿饭挖一瓢米,太多了,吃剩饭。太少了,不够吃。”

    “切菜时,手指贴着刀口一点点退。退得快了,菜就粗了,吃了不上口。”

    “炒菜时,要把油烧红了再下锅。旺火勤翻,起锅放盐。”

    ……

    丈夫嗯嗯地应着,轻巧的刀铲,拿在他手中,却像是在使唤一头不听话的牯牛,尽管憋得满头大汗,还是把饭煮得夹生了,把菜炒得焦糊了……

    妻子就嗔怪道:“看你笨手笨脚的样子,啥时候才能学会呢?”

    丈夫嘿嘿一笑:“不着急,你慢慢教,我慢慢学,总有学会的一天!”

    妻子叹口气:“我等不及啊……”

    白天教丈夫做饭,晚上在煤油灯下,妻子又教他缝补衣服。

    妻子说:“老话说,大手大脚混日子,缝缝补补过日子。日子再穷,也不能让伢们穿着露肉的衣服出门……”

    丈夫连连点头。

    “记住了,燕儿是女伢,爱美,能不用补丁的,尽量不要用。”

    “大强,小良是男伢,衣服破得快,补丁用得多。别忘了,补丁的布,一定要挑颜色相近的。别像贴块膏药似的,让别人笑话他们。”

    ……

    丈夫一边听着,一边用拿惯锄头犁耙的大手,笨手笨脚地捏起一枚小针,眯着眼,从穿针引线学起。

    当丈夫吭哧半天把才补好的一块补丁拿给妻子看时,听到的却是一声叹息。

    丈夫挠挠头皮,把补丁拆开,说:“一回生,二回熟。你慢慢教,我慢慢……”,“学”字没出口,丈夫却“咝”的一声,缩了一下手。

    妻子一把拉过丈夫流血的手指,放在口里吸吮着,眼泪便滴在丈夫的手背上。

    丈夫却在笑:“你瞧我,是不是比咱家的猪还笨啊?”妻子“扑哧”一笑后,丈夫又很认真地说:“我现在才明白,咱们家真的一天也离不开你!”

    就这样,妻子教,丈夫学,不知不觉中,两年的光景就过去了。这中间,妻子曾经倒下了几次,但每次都在村医“恐怕不行了”的预言后,又顽强地活了过来,重新出现在厨房里,油灯下……

    看着气若游丝的妻子,丈夫知道,这次妻子是真的挺不过来了。于是,泪水一下子就盈满了眼眶。

    村人闻讯赶过来,看着妻子深陷的眼窝里一双直直瞪着的眼睛,一位老人叹气道:“唉,这伢放心不下,就是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啊!”

    丈夫便俯下身,贴着妻子的耳朵,说:“你放心吧,我会把孩子带好的……”

    妻子依然直直瞪着眼珠子,一动不动。

    突然,丈夫站起身,径直去了厨房。随后,便传来了叮当声响。

    一会儿,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丈夫端来了一盘热气腾腾的小菜,放在妻子鼻子下:“你闻闻,我刚做的菜,香吗?要不,让孩子们尝一尝……”

    于是,三个孩子含着泪水,品尝着父亲的手艺,齐声道:“嗯,好吃。跟娘做的一样好吃,娘,真的!”

    妻子的眼皮动了动,还瞪着。

    丈夫又站起身,打开衣柜,拿出一件破衣服。然后在一片惊讶的目光下,娴熟地穿针引线,左缝右补。须臾间,一个针脚细密的补丁就呈现在妻子的眼前:“你看看,我补得怎么样?”

    妻子吃力地转动着眼珠,看看衣服,又看看丈夫,两行热泪,从眼角滑落到脸颊——这一刻,妻子终于明白过来,原来丈夫早就学会了做饭缝补,却一直装着笨拙的样子,让她原本已经干涸的生命,又燃烧了几百个日日夜夜……

    【1】妻子在弥留的最后一刻,为什么留下了两行热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多次提到医生给妻子下达病危通知,作者这样设置有何用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妻子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依然直直瞪着眼珠子”“妻子的眼皮动了动,还瞪着”的原因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中的“丈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以“爱的延续”为题有何好处,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爱的延续”提示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即在丈夫的精心照顾下,病重的妻子又活了两年。

    B.凸显了小说的主题,即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如为了能让孩子吃饱穿好,妻子支撑着病体教丈夫做饭和缝补,而丈夫为了让妻子的生命得以延续,而选择装笨。

    C.化抽象为形象,言简意丰,耐人回味,引起读者产生如何对待爱的思考。

    D.“爱的延续”指文中的燕儿、大强、小良对母亲爱的延续。

    【6】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开头对环境作了描写,如秋霜凋零了树叶,其意图是交代自然环境凄冷、毫无生机的特点,也预示着妻子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B.在得知做手术需花费几万元,做了手术也仅能支撑一年半载之后,夫妻二人抱头痛哭,不但表明妻子的病已经无药可救了,更说明夫妻二人都已经绝望了。

    C.文中对妻子教丈夫学做饭和缝补的情节作了细致的描绘,这样写是为了凸显女主人公的勤劳、无私、照顾孩子与丈夫的细致体贴入微,也凸显出男主人公的良苦用心。

    D.文中的丈夫一共笑了两次,两次笑表达的意思有不同,前一次是丈夫做不好饭时的自怨自艾,后一次是丈夫不会做针线活时的自我解嘲。

    E.临终前,妻子得知了丈夫是故意装笨的,这才明白丈夫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而用心良苦,至此,夫妻间相濡以沫的情感也得以升华。

  • 14、课外阅读。

    童年的时光

    童年犹如一杯清香甜酸的柠檬茶,沁人心脾,给我留下长久的回味。

    童年是清香的。那时的天空很蓝,蜻蜓、蝴蝶、“ 拜拜跳”在草丛中飞舞、跳跃。我在草丛中追着蝴蝶奔跑。山间清朗的风,带着花草的芳香,迎着我的面颊吹过。我能感觉到风从耳边吹过,心中无限喜欢这种清香的感觉,想再多待一会儿,多享受一会儿。只是山间旖旎(yǐ nǐ)的风光在太阳落山后仿佛就无处找寻了,不知疲倦的我只得随母亲下山。

    童年又是甜蜜的。那时我参加了绘画班。绘画班的老师姓陈,年轻貌美,温和善良。班里的同学大多是温文尔雅的,而我与他们相比则胖点,而且年龄最小,可能因为这样,陈老师最喜欢的就是我。绘画的时候,我的眼睛总是盯着门口,仔细观察是否有人参观。有人看的时候,自然要表现得最好,一笔一画都要规范;没有人看时,自然要能省就省啦。休息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个躺下,好像一只懒猫。“过来!”陈老师说。我就会迅速地爬过去,倚在她腿上,同她谈天说地,甜蜜无比。

    童年偶尔会酸。7岁那年的阳春三月是我忘不了的。那时的我平凡又调皮,总是忘带作业甚至课本。有一次,语文老师一怒之下,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揪起我的衣领,把我带到办公室。面壁思过了一节课,我写出了这样一段话:“老师啊老师,我想对您说,我犯了错,您可以批评我、骂我,但是不要不让我读书,您不让我读书,我学不到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不了本领,将来就找不到工作,如果找不到工作,我是会来找您算账的。”当语文老师当众读这段话的时候,全班同学爆笑,大家都笑出了眼泪。

    童年犹如一杯清香酸甜的柠檬茶,我时时喝它,越喝越想喝,越喝越回味无穷。

    1文章的结构是(   )

    A.总一分 B.分一总 C.总一分一总

    2你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童年是清香的?请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童年是甜蜜的,这种甜蜜表现在(   )

    A.休息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个躺下,好像一只懒猫。“过来!”陈老师说。“我”就会迅速地爬过去,倚在她腿上,同她谈天说地,甜蜜无比。

    B.老师让“我”面壁思过一节课,“我”写出了一段话,让全班同学爆笑不止。

    4当语文老师读“我”写的那段话时,全班同学爆笑的原因是(   )

    A.“我”写的话真实可信,同学们认为“我”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B.“我”不怎么懂事,写出来的话幼稚可笑。

    5童年犹如一杯清香甜酸的柠檬茶,除此之外,你觉得童年还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

    剥豆

    (1)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2)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3)“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4)“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5)“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6)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7)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8)“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9)“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想到这里,我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10)儿子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suō)。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11)转念一想:“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我剥豆的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12)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13)“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14)“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15)“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16)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读8-11自然段,照样子填写表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我”的表现

    慢下来

    ______

    _______

    紧了许多

    “我”的内心

    想让儿子赢,使他多一些自信。

    ______

    ______

    ______

    (2)结合“我”的表现和内心想法,推测“我”有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最后说“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A.联系12-15自然段儿子的言行回答,为什么“实在是多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结合全文思考,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下面的文章,答题。

    选择

    ①他本来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的妻子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道:“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三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⑧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向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了持衬衣上的褶(zhě)皱,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无限神圣的亮光。

    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准备回去后与她作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1根据第①段的内容,“连连碰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自然段中“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读全文,父亲做了两次“选择”,根据短文把下面内容补充完整。

    (1)为让儿子过得安宁而选择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治好儿子的眼睛而选择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

    “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这时,他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

    5“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人们心里在想____________

    6想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觉得文中的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据文章内容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有不少对人物动作、语言等的精彩描写,请用“ ”在文中勾画一处,并在旁边批注上你的体会或这样写的好处。

  • 17、   一美元小费

    在一个既脏又乱的候车室里,靠门的座位上坐着一个满脸疲惫的老人,身上的尘土及鞋子上的污泥表明他走了很多路。列车进站,开始检票了,老人不慌不忙地站起来,准备往检票口走,忽然,候车室外走来一个胖太太,她提着一个很大的箱子,显然也是赶这班列车,可箱子太重,累得她呼呼直喘。胖太太看到那个老人,冲他大喊:喂,老头儿,你给我提一下箱子,我一会儿给你小费。那个老人想都没想,拎着箱子就和胖太太朝检票口走去。

    他们刚刚检票上车,火车就启动了。胖太太抹()了一把汗,庆幸地说:还真多亏你,不然我非误车不可。说着,她掏出一美元递给那个老人,老人微笑地接过。这时,列车长走了过来:洛克菲勒先生,您好,欢迎您乘坐本次列车!请问,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

    谢谢,不用了,我只是刚刚做了一个为期三天的徒步旅行,现在我要回纽约总部。老人客气的回答。

    什么,洛克菲勒!胖太太惊叫起来,“上帝,我竟然让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先生给我提箱子,居然还给了他一美元小费,我这是在干什么啊!她忙向洛克菲勒道歉,并诚惶诚恐地请洛克菲勒把那一美元小费退给她。

    太太,你不必道歉,你根本也没有做错什么。洛克菲勒微笑地说道:这一美元是我挣得,所以我收下了。说着,洛克菲勒把这一美元郑重地放在了口袋里。

    真正的大人物,是那种身在高位仍然懂得如何去做平常人的人;真正的大人物,从来都是和平常人站在一起的人。

    1写出诚惶诚恐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章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在候车室,一个胖太太让一位老人            。上车后,胖太太给了老人一美元小费。没想到这位老人竟然是            。胖太太            ,老人            

    3洛克菲勒很富有,为什么非要收下那一美元小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舶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________怎么拥挤,他__________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选文出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把威尼斯的小艇分别比作______________,写出了小艇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第二自然段运用了(   )描写。

    A.动态 B.静态

    4在文中“____”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5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____”画出来,本段内容表达方法是先_______________我想对船夫说: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7分)

    狼的陷阱

    一只狼躲在一个山洞里,等待猎物的到来。

    然而,等了一个时辰也未见猎物的踪迹。它想:这一定是陷阱布置得不具诱惑力,应该用点什么办法把猎物吸引过来。于是,它采集了一些鲜嫩的青草,撒成一条草道,一直延伸到洞里。它隐藏在洞口,等待猎物上钩。

    果然,一只山羊循着草迹走来,一直钻进了洞里。狼大喜,一下用身子将洞口封住,直扑过去。山羊情急之下向洞的深处跑去,最后从后门跑了。

    狼十分的懊丧,怎么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让到嘴的肉丢了。于是狼将洞里出口做了一番巡视,将所有洞口堵牢,然后又躲在洞口去等待猎物。一只野兔又循着草迹而来,狼猛地扑过去。机警的兔子迅捷地向洞里跑去,最后躲在一个石罅(xià下不见了。怎么还会有这样的问题发生呢?狼又是一番懊丧,于是它又费了一番心机,将所有可以躲藏的石罅塞上,最后看看的确无懈可击了,才又回到洞口躲藏。洞外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狼十分惬意,心想:这下应该十拿九稳了吧?可是事出意外,进来的(虽然  不是)猎物,(但是 而是)一帮持枪的猎人。狼大惊,没命地向洞里跑去,可是可逃的地方堵了,可躲的地方也堵了,它没有什么地方可逃,最后在洞的深处被捉。猎人提着狼不停地摇头,说:这可是一只聪明的狼,竟设置了这样好的陷阱。是的,世上的陷阱起初都是给别人设的,后来却往往是陷了自己!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横线。(1分)

    (chén  chénɡ (rèn  nèn shàng  sànɡ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3分)

    迅捷(   )(     懊丧(   )( )嘈杂(   )(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3分)

    无懈可击——

    情急之下——

    (4)找出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关联词,打“ⅴ”。1分

    (5)找出文中你觉得富有哲理性的一句话,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6)狼为什么把陷阱布置得完美一些,它先后用了哪些办法?(3分)

    7世上的陷阱起初都是给别人设的,后来却往往是陷了自己。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捐出70元钱。 能帮助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自己干活来攒够2000元,实在是太困难了。 瑞恩并没有放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扩写句子。  

    1.埃及人想出了办法。

     

    2.中国人民是勤劳的。

     

    3.古埃及有金字塔。

     

  • 22、按要求写句子

    1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使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路将我们联系在一起(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题目: ,我想你

    提示: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一种事物。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语句通顺,顺序清楚,重点部分写具体。(3)写出真情实感。(4)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