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诗句不属于边塞诗的是( )
A.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填入下面横线中的字,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看着爷爷日渐______老的背影,我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悲______,但想想余下的日子我会陪他走过,我又由______地感到幸福。
A.衰 哀 衷
B.哀 衰 衷
C.哀 衷 衰
3、我要搜集汉字故事,需要到哪一类书架上查找图书( )
A.科普读物 B.语文文化 C.儿童教育 D.生活常识
4、照样子写词语。
1.例:清清楚楚(AABB)______ ______ ______
2.例:哈哈大笑(AABC)______ ______ ______
3.例:情不自禁(带“不”字)_______ _______ _______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结合课文内容,照样子填写表格,体会人物形象。
人物 | 贾宝玉 | 林黛玉 | 紫鹃 |
性格 | 率性、纯真 | ______ | ______ |
主要表现 | 风筝放不起来就耍脾气 | ______ | ______ |
(2)《红楼春趣》选自_____代作家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在本课出现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本课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______,我觉得他(她)__________。
6、读拼音,写词语。
(1)一回到老家,我们就在院子里xiā nào(_______)。姥姥总是yī shēng bù kēng(_________)地看着我们。
(2)如果诸葛亮不能完成周瑜wěi tuō(______)的任务,必然会受到zhòng fá(______)。
(3)武松tuō zhe(_______)梢棒走下jǐng yáng gāng(_______)来。
7、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1)“私”的音序是________ , 音节是________ , 部首是________。
(2)“窍”的音序是________ , 音节是________ , 部首是________。
(3)“曹”的音序是________ , 音节是________ , 部首是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lián hé( ) chàn dǒu( ) nuó dòng( )
yāo qǐng( ) sāng tián( ) yuán gù( )
yǐn jiǔ( ) shè huì( ) yì chóu mò zhǎn( )
9、白杨树从来就这么(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 ),长出( )。不管遇到( )还是( ),不管遇到( )还是( ),它总是那么( ),那么( ),不( ),也不动摇。
(1)按课文内容填空。(5分)
(2)第1 句话说了白杨树( )的外形特点。第2句话说明白杨树( )和( )的内在精神。(9分)
(3)爸爸不仅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更重要的是在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这采用的是( )的写法。(4分)
(4)用“不管……不管……总是……”写话。(5分)
10、课内阅读我最棒。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②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 ,又想坐下 一首奇丽的小诗。③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息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④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 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⑤这次,我看到了草原。⑥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 着草原的无限乐趣。⑦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请调整上面一段话的句序:__________________ 。
【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3】作者为了说明小丘线条柔美,把小丘比作______ 。
【4】作者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 。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写一写。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 __________。
【5】这段文字主要通过描写 ___________,衬托了蒙古族同胞的心灵美,以及民族团结的精神美。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礼物(节选)
那年,我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领取时又发给我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接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亡时,我作如下选择: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B捐献我的心脏起搏器官(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搏器。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我在A项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那张淡红色小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
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一位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可供利用的器官,移植给了他人。这位青年捐赠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母亲时,她说,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做,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我激动地一把抱住她,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大惊失色:__________________
提心吊胆: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当时为什么不敢将这件事告诉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妈妈是她的好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
12、一张贺卡
“快看,下雪啦!”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窗外,雪潇潇洒洒地下着,团团片片,密密麻麻。转瞬间,就封住了整个校园。
随着一声铃响,同学们带着喜悦冲出了教室,只有李小海同学孤零零地坐在椅子上,寒风从窗口灌进教室,他裹紧了外衣。李小海同学这学期刚转到这所学校,性格又很孤僻,同学们和他说话,他总不愿多说一句;同学们活动的时候,他避开他们,常常一个人坐在那儿发愣。
“喂,你要小心着凉!”蓦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李小海的耳朵。他循声望去,看见班长冻得通红的脸上挂着笑容,径直向他走来。他看见班长,不知所措。“发愣啊!教室里怪冷的,出去和同学们轻松轻松吧!”“我,我身体不舒服,你去吧!”班长看出了什么,笑着说:“你看,这些飘飞的雪花,成群结伴轻轻柔柔地降临大地,给大地穿上了洁白的新装,才使冬天这么可爱。如果,只有几瓣雪花儿,你说,会有这么美丽的冬天吗?”几句话说得他无以答对,他只觉得心里热乎乎的,点了点头。
“这是同学们对你的新年祝福,希望你喜欢它!”班长把一张精美的贺卡深情地放在李小海同学的手心里。贺卡上嵌着一幅雪景图:几剪寒梅傲立在雪地上,虽然雪覆盖在花蕊上,但却压不住寒梅的傲气,它们竞相争艳,显得那么富有活力。更令他惊异的是,班长所说的那番话,竟是同学们用彩笔在贺卡背面的祝词。此时,眼泪已在李小海眼眶里打转,他使劲不让它流出来。从模糊的视线中,李小海同学又看到了贺卡上的一首小诗:“朋友,不要把你的忧郁藏在心底,不要和我们保持距离,请改掉你的孤僻,哪怕就在新年到来之际。我们等你,OK!”这些热情的话语,是同学们金子般的心声。李小海热泪夺眶而出,他站起来握住班长的手,激动地说:“班长,我太感谢同学们了……”“别说了,这张小小贺卡是全班同学对你的祝福。我们真诚地希望你走出孤僻的深巷,露出你甜美的笑容,迎接新年的第一声钟响!”班长深情地说着,拉着李小海的手,一起冲出了教室。
跑到操场,同学们把雪球掷在李小海身上,李小海却不感到冷,只觉得热流在心中激荡。他也抓起一把雪,捏成雪球,向同学们投去……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写在括号内。
(1)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 )
(2)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 ( )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古怪——( ) 突然——( )
3.理解文中省略号的作用。
文中的第一处省略号省略了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处省略号省略了__________________。
4.摘录贺卡上的小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你想做一张怎样的贺卡,写上怎样的祝福语言,送给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威尼斯的小艇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2】选文是围绕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可以用“______”一词概括。
【3】选文的写作方法是_____,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方面。
【4】“拥”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________,再在_______画,“拥”的字义有:①(人群)挤着走;②抱;③聚到一块儿;④围着。在以下句子中“拥”应选哪种字义?(填序号)
(1)父子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________
(2)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________
(3)商店门一开,人群便一拥而入。________
(4)船很宽敞,一点儿也不觉得拥挤。________
14、阅读综合训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作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我赶紧伸出两个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②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有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人来送钱!”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
③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其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会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④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老人一看自己这幅二十多岁时画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我画的,补个章吧!”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笑着说:“来点儿炭(jū,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
⑤“白色粉末!”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这到底是什么?”我们急着问。“滑石粉!”老人抖了个大“包袱”。我们全都大笑起来。噢!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⑥“嗬!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我们逗乐儿地问。
⑦“早晨看报,美国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炭疽嘛……”
【1】认真阅读短文,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简要概括文中三位老人幽默的特点。
杨绛(____) (____)
童心未泯(____) (____)
【3】读文中反映三位老人幽默感的句子,回答问题。
(1)杨绛 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________描写,写出了________。)
(2)冰心 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坐椅待币”是“________”的谐音。)
(3)启功 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从“神秘地笑着”这一神态,可以看出
________。)
【4】透过三位老人幽默的言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____________的心。
15、课内阅读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判断下列根据画横线的部分进行的推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孩子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无法从横木上下来,可能会摔到甲板上。(_______)
(2)如果人群中再有人吓得大叫一声,孩子就可能会吓得摔到甲板上。(_______)
(3)即使没有人大叫一声,孩子也可能会失足摔到甲板上。(_______)
(4)如果没有人大叫一声,孩子可能会轻松地转身并从桅杆上下来。(_______)
【2】有人说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以改为“孩子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你认为可以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长在千钧一发之际,立刻让孩子跳到水里。下面哪一项不是船长已经考虑到的?( )
A.孩子跳海有可能生还,不然掉到甲板上必死无疑。
B.要是孩子能够转身回来就不开枪。
C.海面风平浪静,孩子掉到水里后的危险降低了很多。
D.水手们的水性很好,救起孩子的可能性很大。
【4】以上反映出船长是个____________的人。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军神(节选)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1】“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是因为( )
A.手术过程中会很痛,但病人却拒绝使用麻醉剂,让他深感震惊。
B.听完病人的话,他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愣住了。
C.他觉得病人的理由太过牵强,在想办法说服病人使用麻醉剂,所以愣住了。
D.他觉得病人是在跟自己开玩笑,不想多说什么。
【2】下列对画线句子中的“一刀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沃克医生是想强调本次手术将会十分辛苦,很费精力,以便让病人感激自己。
B.沃克医生听到病人说不打麻醉剂后感到很震惊,以至于说话结巴了。
C.这样写读起来比较顺口。
D.这是量词叠用,能更好地说明手术过程中病人将承受极大的痛苦。
【3】“试试看吧。”读这句话时,应该用 的语气。( )
A.颤抖、恐惧 B.犹豫、胆怯 C.坚定、平静 D.自豪、豪迈
【4】“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一句中,对“口吃”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沃克医生听完病人的话后觉得无法反驳,同时又对病人的勇气和胆量感到钦佩。
B.沃克医生本来就说话结巴。
C.沃克医生故意说话口吃,以便拖延时间想好怎么反驳病人。
D.沃克医生一想到手术的复杂性,就惊吓到说话结巴。
【5】用自己的话说说刘伯承为什么不愿意打麻醉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有关羽刮骨疗毒,今有刘伯承忍痛手术。请你说说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外片段,完成练习。
小学生错别字研究报告(节选)
小学生的错别字,可以用“五花八门”来概括。有些错字,可能是成年人意想不到的,比如将“花瓣”的“瓣”写成三个“辛”并列,将“血型”的“型”字中的“刂”改成“彡”,等等。
我们对记录的小学生的错别字进行分析,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类:
①多写笔画。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多写了某一个笔画。
②少写笔画。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少写了某一个笔画。
③笔画形态错误。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将原字的某个笔画的形态写错了。大多数情况是:该长的短了,该短的长了;不该带钩的带钩了;该写折笔的写成了弯笔;不该出头的出头了,应该出头的没出头;等等。
④多写部件。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字中添加某个部件,其中有的添加部件后不成字,有的成了另外的字。这种情况多半是因为受到前后字的干扰,也有的是受社会用字不规范的影响,或者是“想当然”。
⑤少写部件。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将原字中的某个部件写漏了。
⑥错写部件。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将原字的某个部件写错了。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将原字的某个部件写错之后,所写字不成为字;二是将原字的某个部件写错之后,所写字变成了另一个不符合词义要求的字。如演奏(演秦)、波纹(波汶)。
⑦其他的还有改变结构和同音替换。
【1】研究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面的片段属于研究报告的________部分。
【2】“花瓣”的“瓣”写成三个“辛”并列,应归为________类的错别字。
【3】选文中将小学生的错别字分析归纳成了________类,如果将①②及④⑤归成两类,可以命名为________类、________类。
【4】请你针对“如何让小学生少写错别字”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17分)
桥(节选)
水渐渐窜上来,fànɡ__sì(________)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shēn__yín(______)。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词语。(2分)
(2)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对“水”和“桥”的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老汉把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可以看出老汉( )(3分)
A.讨厌这个小伙子。
B.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4)小伙子和老汉是( )关系,课文到结尾才交代他们的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你想对老太太说些什么?请写几句话。(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dǎo shòu)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huā huá)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lóng lǒng)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用“√”给短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从容不迫(______) 笔直(______) 喧闹(______)
【3】“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这句话比喻贴切,生动形象,把“小艇”的样子比作______________,介绍小艇行动时,又把小艇比作______________,突出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半夜威尼斯的______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把”字句:
“被”字句:
2.照样子,写句子。
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叽叽直叫。
21、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1.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黄继光对指导员说“请把任务交给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生日礼物。(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刚几下就爬到了杆顶,非常灵活。(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春天来了,大地一片生机。(改为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祖国。(改为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老大娘走过小路。(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比山还高的比海还深的兄弟情谊,我们不会忘记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它写一份不少于450字的简介。注意内容要准确,可以引用资料,但要注明来源。还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把遗产的特点写清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