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作品与作者不对应的一项是( )。
A.《稚子弄冰》——杨万里 B.《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C.《祖父的园子》——萧红 D.《凉州词》——王维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別字的是( )。
A.爷爷告诉我,他非常赠恨那些没有同情心的人。
B.爷爷告诉我,饭后听一段戏曲对他来说是非常享受的一件事情。
C.爷爷告诉奶奶,他衣服上的一个纽扣掉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受伤。)
B.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喜不自胜:因为胜利了,所以非常高兴。)
C.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神机妙算: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D.说着,有丫头来请吃饭,大家方散。(方散:才都散去了)
4、米芾开始跟私塾先生学书三年没有长进,但米芾不( ),还想学写字。
5、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现在,我国的军舰于háng xíng(_______)途中可以在外国的mă tóu(_______)停靠,这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shī xíng(_______)以来,沿线国家友好相处的表现。外国友人看到中国zhǎn xīn(_______)的军舰,都yóu zhōng(________)地赞叹我国人民伟大的创造力。
6、把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恰当的四字词语,意思不变。
1.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亮的光辉充满四周,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________________
2.我在故乡只呆了六年,以后就离开家乡到外地,漂泊天涯。________________
3.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蓝而广阔无际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________________
7、读拼音写词语。
zhē bì mínɡ mèi chú cǎo bāo pí shǒu bì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zhān mào jǔ jué jì mò mián páo huò huàn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tiān fù táo qì fánɡ ài cán kuì chī kuī
(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8、根据语境填写内容。
(1)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
(2)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才了蚕桑又插田。
(4)__________________,则能有所不为。
(5)恻隐之心,__________________。
(6)梁山泊的军师——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妈妈清晨去上班,她把九岁的佩佳叫醒,对他说__你已经放假__你今天的任务是__在农舍旁边栽一棵树__读完__远处的青山__这本书__//
佩佳想再睡一会儿,妈妈上班的时候睡觉才香呢!当他醒来时,太阳已经当空,他想马上开始干活。不过他又想了想:还来得及呢!
佩佳坐在一棵高大的桑树下,他想:“我在这里坐一会儿再开始干活吧。”
然后他跑到果园里去,吃了一些鲜果,跟蝴蝶嬉戏了约莫半个小时,尔后又在桑树下坐了下来。//
傍晚,妈妈回来了,她问儿子:“说说看,孩子,你都干了些什么?”
可佩佳什么事也没做,他羞愧得不敢望着母亲的眼睛。
“可你要知道,我的孩子,现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树,人们中间少了一个知道什么叫《远处的青山》的人。现在,无论你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丢失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走吧,我会告诉你,人们在你失去的这一天当中做了些什么事。”
妈妈把儿子领到一块刚犁过的田地上,指着说:“昨天这里还是一片收割后的麦茬地,今天都已全部翻耕了一遍。这是拖拉机手干的活。”
妈妈把儿子领到用砖砌成的墙跟前,说道:“这里早晨还只有花岗石打下的基脚,可现在已经是一堵用砖砌好的墙啦,瞧砌工干得多么出色。”
妈妈把儿子领到一座白色大楼跟前,这里的一切——空气也好,墙壁也好,甚至楼房前面的青草地也好——都散发出面包的芳香。
“这是面包房。早晨,这些面包还是面粉,可现在令人馋涎欲滴……面包师整天工作,汽车一开来,面包就运到商店里去了。”
最后,母子俩走进了图书馆。图书管理员指着一个大书架,书架上摆着很多书。
“这些书是今天大家看完的,是不久前刚还来的,而且又借走了同样这么多的新书。”
“可我却游手好闲……”佩佳想了想,低下了头。现在他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
(1)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妈妈清晨去上班,她把九岁的佩佳叫醒,对他说________你已经放假________你今天的任务是________在农舍旁边栽一棵树________读完________远处的青山________这本书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①麦茬:________。
②馋涎欲滴:________。
③游手好闲:________。
(3)①写出佩佳的想法。②概述其他人一天中都做了什么。
(4)根据分段写出段意。
(5)佩佳错在________。“失去的一天”指________。
(6)写出两句珍惜时间的格言。_______ _______
10、课外阅读。
居里夫人的故事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动震惊)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从此,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可她对她过去的老师仍然十分尊敬。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希望 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 愿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 还邀请老师到家里做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开幕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激 感动),(热情 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授 传播)给她知识的老师。
【1】用“/”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簇拥: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这动人的情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人流下了热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画上“ ”。
【5】短文主要是围绕 来写的,一共写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 ;第二件事是 。
【6】读完短文和你学过的课文,你心目中的居里夫人是个什么样的 人,请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快乐阅读。
《泥人张》(节选)
但是不一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噪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见像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 竟然)端杯饮酒,眼晴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使(收拾 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停,起身去柜台结帐。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像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用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儿乐。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用“√”标出。
【2】能体现泥人张技艺高超的句子就打“√”,不能体现的打“×”。
A.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_________)
B.这破手艺也想赚钱,卖都没人要。(_________)
C.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 (________)
D.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禿子还灵巧。(______)
E.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________)
【3】泥人张捏海张五的像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梅雨潭
①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②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
③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我们来到潭边,我的心随着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阿德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zhòu xié)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这,像跳动的少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
【1】文中画“ ”的句子属于_________(动态、静态)描写,写出了瀑布飞溅的水花的状态、形状。
【2】文中画“﹏﹏﹏”的句子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运用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写出了梅雨潭“绿”得_______________。
【3】这个瀑布潭为什么叫“梅雨潭”呢?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4】这段文字许多动词用得很有讲究,比如:“踞”字体现出梅雨潭的___________,而“浮”字又突出了亭的___________,像这样用得生动传神的动词还有_____________,表现出__________。
13、夕照
①小屋的窗子是朝西开的,我便有机会尽情地欣赏那迷人的夕照了。
②透过窗子向下看,是一排整齐的红砖瓦房。砖瓦房后面立着一排挺拔的钻天杨。每临近黄昏时,太阳顺着这排杨树缓缓滑落下去,便出现了如诗的夕照。
③太阳被裹上橘黄色,没有了刺眼的光芒,稳稳地站在那排杨树的树梢上,没有丝毫衰老的样子。柔柔的光泻下来,给砖瓦房镀上一层华丽的金黄;房顶顿时化作一汪晶莹的湖水,每一片瓦都跳跃着红润的光,变得波光粼粼一般了。很明显,这雀跃着的“波纹”是夕阳得意的杰作。那平静的“湖面”难道不是被它踩碎的吗?啊,它和我们一样调皮!
④这样想着想着,眼前的太阳便又向下溜了一截。
⑤这会儿,太阳的脸上开始泛出微红;轻轻的,如纱一般。不一会儿,那红色变深了,成了小姑娘脸上害羞的红云了。
⑥一会儿,那张可爱的脸渐渐变红,变红,最终一只熟透了的“大石榴”出现在树杈当中。光带着收获的喜悦从“石榴”里溢了出来,映着钻天杨矫健的身影,在天际形成一幅绝妙的工笔画。
⑦天空的黑色渐渐漫了过来,几乎要把太阳包住了。太阳则变得越发的红,宛然一团燃烧的烈火将黑暗照亮。我呆呆地望着这如火的夕阳,油然而生出一种感慨,一种激动。
⑧渐渐地,夕阳在我的视野中远去,远去,最终完全消失了。我知道,此时它已经到了地球的那一面,又为那里的人们带来一个美丽的黎明。
【1】按照太阳下落的过程排列顺序。
(____)变成了红石榴
(____)显露出轻纱般的微红色
(____)红色变深,像小姑娘脸上害羞的红云
(____)收敛起刺眼的光芒,泛出橘黄色
(____)红的像火
【2】文章描写了从“太阳顺着杨树缓缓滑落”到“__________”的景象,突出表现了夕照__________的特点。
【3】“太阳被裹上橘黄色,没有了刺眼的光芒,稳稳地站在那排杨树的树梢上,没有丝毫衰老的样子。”
(1)这句话运用了(____)的修辞方法。
A.比喻B.拟人C.夸张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
A.这句话写出了太阳落山时静态的美
B.这句话写出了太阳落山时动态的美
C.这句话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出了太阳落山时的美
【4】“啊,它和我们一样调皮!”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祖父的园子》选自__________(填书名),作者是_____。
【2】选文第二段是围绕哪两句话写的?用“﹏﹏﹏”画出来。这一选段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在作者心中,园子里的 是自由的, 是自由的, 也是自由的。
【3】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想象园子里的景物仿写句子)
___________了,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
【4】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正是因为孩童的调皮天真,所以感觉园中的一切都是好玩的,都是活的。
B.作者既写出了园中的生机,也表达了自己的快乐之情。
C.作者能拥有一段快乐的童年时光,不仅是因为有园子,更多的是因为有祖父。
D.祖父任由园子里的一切自由生长,说明祖父很懒惰。
15、阅读
我爱小院
一走进我家的大门,就会看见一个小小的院子。我在它的怀里长大,深深地爱着它。
它( )小,( )一年四季富有迷人的色彩。春天,万物复苏,院中的蔷薇花用一片翠绿向我们报告春天的信息。爬山虎也不甘示弱,舒展开黄绿眉眼的小芽,带来了满墙的新绿。美人蕉像一个亭亭玉立的绿衣少女迎来了夏天,在暖风中向我点头。金秋,秋菊迎风怒放,金黄的、墨绿的,一株株、一盆盆,装点着院子。一阵秋风吹来,喜树的叶子纷纷扬扬地掉下来,像一只只金蝴蝶在翩翩起舞。寒风送来了冬爷爷和雪姑娘,院子里披上了白毯,树枝上开出了朵朵白花。小院给我以美的享受。
小院的怀中生活着许多有趣的小生命:在枝头打架的白头翁,在墙壁上散步的壁虎,贪婪地从墙壁缝里伸出小脑袋的老鼠……妈妈常把这些小动物编在一起,讲成一个个我所喜爱的童话故事。
每年春天,爸爸总要爬上高高的喜树、女贞树,去整理树枝,左邻右舍的小伙子们常跑来帮忙,家边说边干,好热闹。每当腊梅飘香的时候,我们总选出几枝怒放的送给邻居们,大家一起享受这迷人的清香。小院( )充满着欢声笑语,( )使我懂得邻里互助友谊深。
如今,虽然我长大了,即将成为一名中学生,要投入到广阔天地的怀抱中去, 。
【1】根据短文的题目,联系文章内容,把文章的结尾补充完整。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不但……而且…… 如果……就……
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
【3】用“//”给文章分段。
【4】用波浪线画出文章第二自然的中心句,这段话主要用( )和( ) 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
【5】用“摘录法”概括第2、3、4自然段的段意。
第2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shǒu jí yǎn kuài( ),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jīng shén dǒu sǒu( ),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趋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在“”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词语。
3.选文节选自儿童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这段选文主要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节。
4.小嘎子认为自己的优势和小胖墩的劣势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一段的描写中,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想象一下,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后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跳水(节选)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内容,通过对船长的_______、_______、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________(四字词语)的船长,朗读船长的语言时,语速应该稍__________
【3】《跳水》一文的开头,交代了“这一天风平浪静”,你认为与本段内容有联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请根据选文内容,填写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对阵表。
场次 赛马双方 | 第一场 | 第二场 | 第三场 |
田 忌 | (___) | (___) | (___) |
齐威王 | (___) | (___) | (___) |
【2】在赛马的过程中,田忌的神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3】你认为田忌在赛马时能够获胜的原因是哪些?( )
A.齐威王大意轻敌。 B.他换了更好的马。
C.他调换了马出场的顺序。他很信任孙膑,采用了孙膑的办法。
【4】读了选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班级开展了有关“古文字”的综合性研究活动,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让古文字“活”起来
曹怡晴
①“甲骨文方向毕业是种什么体验?”不久前,一名研究学习甲骨文的95后女生,因为在短视频平台上介绍自己的专业引发关注。视频中,她以风趣的独白,向观众科普甲骨文的源头、学习甲骨文的用途。很多网友在线催更,希望通过学习甲骨文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
②甲骨文是迄(qì)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多部门多学科协同开展甲骨文研究和应用,培养了一批跨学科人才,经过几代人辛勤努力,甲骨文研究取得显著成就。
③据统计,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共4000余个,取得学界共识的破译字约占1/3。经过一代代学者的研究,已被释读的甲骨文内容十分丰富,全方位展示了商代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对中国早期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④学习研究甲骨文虽是冷门专业,但也有办法引起公众兴趣。让看似远离生活的“冷门”变为引发共鸣的“热门”,需要将复杂深奥的专业知识轻量化、前沿的学科热点大众化。科普视频通俗展现商王武丁写给妇好的“甲骨文情书”,让普通网友感受数千年前流淌于文字间的丰沛(pèi)情感,也更直观地理解象形字“斗(門)”的文字演变史;计算机专家则在利用技术手段,破译那些还没有被认出来的甲骨文……得益于知识分享与数字技术的化学反应,研究者能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汉字知识,为甲骨文的活化利用打开了广阔空间,也让更多人领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⑤但也要看到,甲骨文乃至古文字学研究,都不是简单轻松地“讲故事”。每一个甲骨文被破译的背后,都是研究人员“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勤勉与付出。通过技术赋能,加强顶层规划,重视文理结合,构建中国古文字的大数据应用生态体系,是时代的机遇,也是时代的呼唤。注重包括甲骨文与甲骨学在内的古文字学专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培育一批科普园地,才能把公众对古文字的关注从“一时热”变为“持续热”。
(文章有删减)
材料二:
①如今,甲骨文手机表情包已经成为斗图圈的“新宠”。设计者让甲骨文字的图案意义和使用者要表达的意思相融合,不仅可爱有趣,还充满内涵。使用甲骨文表情包,“萌得有文化”变成一种新型的潮流趋势。
②不仅“甲骨文表情包”,印章、项链、贺卡……各种文创产品中也都能看到甲骨文的身影。从国宝盲盒,到《经典咏流传》中将古典诗词重新传唱为歌曲,再到国家典籍博物馆推出的沉浸式互动解谜游戏“故纸修复师·碎丹青”……近年来,传统文化不断与年轻人的接受方式实现“嫁接”,使原本躺在博物馆中高冷的“小众文化”,也有了一定的温度,真正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和生活,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带来了附加值。
(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1】(内容概括)阅读两则材料,说说甲骨文是如何走进大众视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信息提取)请你根据上面两则材料补全研究报告。
(1)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问题的提出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甲骨文表情包”。甲骨文重要吗?它的研究现状是怎么样的呢?后续又是怎么发展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甲骨文研究的现状和后续发展进行了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资料。2.询问身边的人。 三、资料整理
四、研究结论 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对甲骨文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后续发展要依靠多方面领域的支持。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它很重。(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心灵中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家迈着轻松的步子和愉快的心情来到公园。(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问我:“你了解什么是诺贝尔奖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仿写句子)
老师教给我,要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花园
1.我承认自己佩服骆驼的沉稳性格。(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身体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骆驼咀嚼。(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改进了自己的缺点。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2、 句子创作室。(按要求写句子)
(1)窗外闪过白杨树的身影。(扩句,不少于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引起人们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恶劣的气候条件阻止不了施工人员前进的步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有快乐,也有伤心,更有后悔,你的童年往事是什么?请以“童年往事”为话题写篇作文,题目自拟。要求:表达清楚,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