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A.蒙恬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
2、雍正年间,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便于皇帝独掌朝政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南书房
C.宣政院
D.军机处
3、网络购物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购物方式,唐朝时,长安市民要想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必须要去的地方是( )
A.坊 B.瓦子 C.东市、西市 D.勾栏
4、下列关于我国明朝时期的文学作品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三国志通俗演义》——罗贯中
B.《水浒传》——施耐庵
C.《西游记》——徐光启
D.《牡丹亭》——汤显祖
5、清朝乾隆时期,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指的是哪座城市?( )
A.松江
B.广州
C.苏州
D.无锡
6、下列哪位著名小说家以该僧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A.罗贯中 B.吴承恩 C.施耐庵 D.曹雪芹
7、“1004年辽军大规模进攻北宋,直接威胁北宋都城-----使双方保持相对和平局面”这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请你根据内容,帮他拟一个标题
A. 澶渊之盟
B. 宋夏议和
C. 靖康之变
D. 宋金议和
8、南宋初年,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当局者却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这充分说明
A.金军的强大
B.岳飞功高震主
C.宋朝缺乏法制
D.南宋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9、下列关于古代湖南本土著名文学家与所处时代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 乐雷发 南朝 B. 李群玉 隋唐时期
C. 冯子振 元代 D. 李东阳 明朝
10、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空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诗人期盼最高统治者能够重新振作精神,打破陈规陋俗,使普天下涌现出各种人才,来迎接华夏的新生。你知道明朝清朝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 闭关锁国的政策
B. 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C.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D. 军机处的设立
11、明洪武年间,皇帝规定各级人士的居住面积:公侯级别,可以住七间、九架的房子;一品、二品,可以五间、九架……普通百姓的房子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或饰彩色。材料所述折射出( )
A.明朝皇帝提倡节俭
B.明朝皇帝关心民众生活
C.专制皇权得到加强
D.明朝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12、四大发明中,不属于宋元时期发明或改进的是( )
A.火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造纸术
13、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包括:( )
①造纸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 ③指南针的广泛应用 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其中,由中国传入欧洲,并由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15、元军进攻临安时,他招募军士前去救援,并用全部财产充作军费;到元军大营谈判时,他遭到扣留,威武不屈……从容就义。请问他是( )
A.张骞
B.文天祥
C.成吉思汗
D.司马迁
16、十九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开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下列不属我国全方位外交成就的是( )
A.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B.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推进与主要大国的关系 D.中美、中日建交
17、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是( )
A.唐高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8、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以下有关元朝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族平等——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B. 制度创新——开创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C. 有效管理——对台湾西藏等地实施有效管辖
D. 疆域广阔——其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19、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方面都有产生过极大影响。这种制度形成于(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0、宋朝时,我国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的原因主要有
①南方战乱较少 ②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政府十分重视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21、改进词的创作,扩大词的境界,提高词的格调的北宋文学家是________。
22、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外的__________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_________、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23、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
24、明代中期,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5、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和推广的生产工具中,用于耕作的工具_____和灌溉的工具______________。
26、隋唐书法家名家辈出,最著名的要推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他们合称颜筋柳骨。
27、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宋朝实行了______政策;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28、(1)观察上面下图,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明长城西起点:嘉峪关
B.明长城东部重要关城:山海关
(2)根据上面下图分析,明长城的修筑有何重要作用?
29、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
30、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建立时间是_____年,建立者是宋太祖_____,都城是_____(开封)
(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①措施:
在军事方面,解除_____将领的兵权;将领有拥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定期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行政方面,在中央,采取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派_____担任知州等,并且三年一换,设_____分权。
在财政方面,设置_____,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
②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_____大大加强。
31、中国古代文化灿烂,科技成就领先世界。请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贡献连起来。
毕昇________ ①编写《资治通鉴》
司马光________ ②发明活字印刷术
李时珍________ ③编写《本草纲目》
徐光启________ ④编写《天工开物》
宋应星________ ⑤编写《农政全书》
3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名胜古迹享誉世界。
(1)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____________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气势宏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3)北京的____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33、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唐太宗同意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求婚。……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加强了民族团结,在民族关系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唐与吐蕃》
材料二 元朝实行有效的行政与管理制度。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尔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这一制度的推行,巩固了辽阔的疆域,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古代政治制度简析》
材料三 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的情况,因地制宜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元朝的统治》
(1)材料一中唐太宗时期的“唐蕃和亲”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介绍的元朝实行的“行政与管理制度”是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说元朝“因地制宜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我国首次在“东南”地区的台湾设置的管理机构是什么?宣政院辖地在“西南”地区的哪里?
(4)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总结我国古代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而采取的措施(至少两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