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张在学习七下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能学到的内容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C.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
D.南宋与金达成和议
2、《千里江山图》因国家宝藏节目被更多的人熟知,是宋代青绿山水画中具有突出艺术成就的代表作。而同一时期的另一幅画作生动地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这幅名画应是
A. 《清明上河图》
B. 《步辇图》
C. 《送子天王图》
D. 《耕获图》
3、下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中国朝代更迭示意图”的片段。请在“?”填上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A. 581年
B. 589年
C. 605年
D. 618年
4、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 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 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 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5、北宋的建立者是
A.赵构 B.朱温 C.赵匡胤 D.朱元璋
6、“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军机处设立的( )
A.背景
B.职能
C.人员构成
D.影响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巨资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今天,中国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这一综合交通运输网主要包括( )
①铁路 ②公路 ③民用航空 ④水运 ⑤地铁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
8、元朝时,把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及以西的这片地区叫做“腹里”,由朝廷的中书省直接管理,这片地区包括
①山东
②山西
③河北
④河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宋朝政府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其职责是
A.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
B.经营管理农村集市贸易
C.经营交子的管理和发行
D.对商户征收重税
10、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A. 唐玄宗追求享乐 B. 安史之乱 C. 黄巢起义 D. 五代十国的更迭
11、清朝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做法是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大兴“文字狱”
D.创立科举制度
12、北京奥运“青花瓷”系列颁奖礼服尽显中国风韵。青花瓷产于我国的制瓷中心
A.北京 B.景德镇 C.苏州 D.南京
13、河南省开封市西北处,有一座5A级风景区——清明上河园。那里有一片建筑高挂“瓦子”的标志,瓦子是北宋开封城里
A.专供演出的圈子
B.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C.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
D.娱乐兼营商业的地方
14、被誉为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富甲一方”的城市是
A.北京
B.苏州
C.杭州
D.广州
15、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说的“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一代天骄”指的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成吉思汗
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 宋应星﹣﹣《本草纲目》 B. 明朝皇城﹣﹣紫禁城
C. 徐光启﹣﹣《农政全书》 D. 董其昌﹣﹣《牡丹亭》
17、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A.洛阳
B.北京
C.西安
D.南京
18、历史时间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下列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表述,采用了“帝王年号纪年法”的是
A.A
B.B
C.C
D.D
19、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进北京城,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了,当时的明朝皇帝是( )
A.明太祖 B.明神宗 C.明武宗 D.崇祯
20、唐朝时国内各族和国外的商人、使者、艺人、学子、僧侣、工匠等石集长安。据材料可知唐都长安
A. 是国际性的大都会
B. 商业繁荣,市坊不分开
C. 是著名的瓷都
D. 规模雄伟,布局严格对称
21、元朝境内因民族融合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______________。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维持了约1300年的选官制度一一
(2)唐朝时日本派到中国的使节称为一一
(3)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叛乱一一
23、清朝前期,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___________。到康熙时,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了__________。
24、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清朝大兴____,造成了____,摧残了许多人才;____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_____。
(2)文化专制政策:
清朝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一方面,大力提倡____;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篡改。
25、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是在________时期。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南宋抗元名臣____________的千古名句。
27、金朝灭亡后,________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28、文献记录历史。
(1)玄奘将自己西行见闻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为研究中外交流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______》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主权
(3)《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9、观察下图《清朝经济》示意图,将下列地点填入图中。
A、清朝时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城镇
B、清朝对外开放的唯一口岸
30、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崛起:女真族居住在____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______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金朝建立:1115年,______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____,他就是_______。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______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31、一些看似矛盾的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学习历史就要在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中寻找历史真相。
材料一 (唐)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遥想当时开元盛世年间)。
小邑犹藏万家室(小县城里也有万户人家),稻米流脂粟米白(丰收的稻米泛着白玉光),公私仓廪俱丰实(公家私家的粮食存满仓)。”
(唐)杜甫《垂老别》
万国尽征戍(全国男子应征入伍去参战),烽火被冈峦(叛乱的烽火已弥漫了山峦)。
积尸草木腥(尸体堆积如山草木也变腥),流血川原丹(流血把河流平原都染红了)。
(1)材料一中杜甫的两首诗描写了同一位皇帝在位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情景。这是哪一位皇帝?
(2)《忆昔》和《垂老别》分别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社会情景?
(3)造成《垂老别》中所描述情景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元)刘因《白雁行》
“北风初起易水寒(蒙古势力初次南下占领河北),北风再起吹江干(再次南下占领整个长江以北)。
北风三起白雁来(三次南下席卷整个中华大地),寒气直薄朱崖山(蒙古大军直逼崖山灭掉南宋)。
乾坤噫气三百年(宋朝政权生存了三百年之久),一风扫地无留钱(如风扫落叶般没有一丝残留)。……”
(元)虞集《挽文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晖(您想同鲁阳公一样挥动金戈挽回落日,却是徒劳),南冠无奈北风吹(被俘入狱,眼见蒙古势力如北风般劲吹日益横骄)。
子房本为韩仇出(张子房本是为韩国复兴而出,最终没能达到目的),诸葛宁知汉祚移(诸葛亮虽鞠躬尽瘁,但汉家终于灭亡他岂能料到)。……”
(4)材料二刘因诗中“北风三起白雁来,寒气直薄朱崖山”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影响?
(5)材料二虞集《挽文丞相》,文丞相指的是谁?有人说文丞相的活动阻碍了国家的统一,应该否定,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文丞相?
材料三 (清)纪昀《凯歌十六首其六》
“满耳秋风入短箫(秋风中耳畔回响着箫声),黄榆叶落草萧萧(黄榆叶落草原一片萧瑟)。
回部已破无征战(回部已被平定再无战乱),只向高原试射雕(再来高原无非打猎射雕)。”
(6)纪昀的这首诗歌颂了乾隆皇帝的哪一历史功绩?说一说这件事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一把心肠论浊清”
——清·胡中藻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清·沈德潜
“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
——清·世臣
“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
——清·徐述夔
“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鸣听转明。”
——清·方芬
(7)材料四中的这些官员或者诗人因为写了这些诗,全部被乾隆皇帝被下狱或者处死,甚至满门抄斩。这种冤狱被称为什么?造成了怎样的恶果?
32、宋元时期最繁华的都市。(最少列举三个)
33、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因此,发展经济是每个国家的重要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杜佑《通典州郡典》卷一七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隋朝统一中国的时间。材料中的“运漕商旅,往来不绝”得益于哪一个著名的工程?
材料二 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半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唐)杜佑《通典》卷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在经济上的措施。
材料三
(3)图1中的农具发明于什么时期?写出图2中纸币的名称?图3表明了南宋时期南方哪一个手工业部门非常繁荣?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