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张家口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翻来去( )

    A.遮盖,覆盖。

    B.同“复”。

    C.翻,倾倒。

    【2】随心所( )

    A.将要。

    B.想要,希望。

    C.需要。

    【3】神机妙( )

    A.谋划。

    B.计算。

    C.估计。

  • 2、屐齿印苍苔(       

    A.怜惜。

    B.可怜。

  • 3、下列加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宝(chāi) 

    B.地(chǎng)      

    C.气(méi)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经典古诗默写。

    (1)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__。遗民泪尽胡尘里,_________。(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_________,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王昌龄《从军行》)

    (3)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________________。(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安详——______ 凝望 ——______

    沐浴——______ 幻想 ——______

  • 6、看拼音,写词语。

    yóu tóng yí cù tún bù   shí sǔn wān yán tū wù

    _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 7、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江南风光的诗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充词语

    ________________     狐假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言自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一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尽脑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龙飞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心所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起初周围是寂静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用“_____”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2】“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_______ 。“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________

    【3】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____ ;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____ 。(把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对大榕树的称呼②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哨卡(节选)

    早上,将军正在另一个哨卡的战士宿舍。屋外狂风怒号,发出阵阵怵人的尖啸。雪珠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站起身,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过来,面有难色:“首长,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他凝望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彻骨的寒风。上校走到将军面前,贴近他的耳朵,几次请求说:“太危险了……”上校是边防团的团长,是从军二十几年的老兵了,长年的高原生活使他的脸色变得紫黑。“战士们更危险,走!”将军说。

    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余米的哨卡。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你就这样带兵?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亲弟弟……”

    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的战士。突然,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汉白玉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有改动)

    【1】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山中环境的语句,这样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将军在得知哨兵长时间在高海拔地区执勤时,表现是_______________;在知道那位战士是上校的弟弟后,表现是______________。由此看出将军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对短文结尾画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军人们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B.军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显得比别处的人要高得多。

    C.作者突出刻画了人物形象,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4】上校为什么将自己的弟弟安排在最艰苦的地方执勤?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读《田忌赛马》,回答问题。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进行一次比赛。

     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

     田忌的好朋友孙膑也在人群里。这时,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

     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看了他一眼,说:“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

     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

     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你是说另换几匹马?”

     孙膑摇摇头,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没信心地说:“那还不是照样输!”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

     齐威王正在得意扬扬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走过来,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

     一声锣响,赛马又开始了。

     孙膑让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

     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齐威王有点慌了。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赛结果,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1文中写了赛马的情景,请你填下表,展现重点描写的比赛的情况。

    场次

    赛马双方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田忌

    ______

    ____

    _____

    齐威王

    _____

    _____

    _____

     

     

    2你是怎样理解“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这句话的,它和比赛田忌取胜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田忌取胜的关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凡卡(节选)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要篮的时候,不知不(jiào  jué )睡着了。老板jiū  qiū)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起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鱼嘴直(chuō  cuō) 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jiào  jué),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1给文中加点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

    2你认为这段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部分是从( )( )(   )三方面写出凡卡当学徒的痛苦生活的。

    4老板、老板娘是怎样打凡卡的?从文中找出表示他们动作的词。(字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凡卡过着怎样的学徒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凡卡的学徒生活是不幸的,他才只有9岁,读过课文,你一定会对小凡卡给予深深的同情。与凡卡相比,你对自己的童年有何感受?请以《我和凡卡比童年》为题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

    死也不倒下

    ①吉鸿昌从天津被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②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③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抢,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④“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⑤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⑥“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⑦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⑧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妄图——__________ 吓唬——__________ 壮烈——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出短文相应的词语。

    (1)舌头不能转动,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_______________

    (2)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_______________

    (3)使国家受害,百姓遭殃。   _______________

    3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这句话中,第一个“休息”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第二个“休息”指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死也不倒下”的正确含义是( )

    A.坐在椅子上死都倒不下。

    B.他死也不愿倒下。

    C.吉鸿昌临死也不向敌人屈服的英雄形象。

    5结合短文内容,谈谈吉鸿昌有哪些精神品质?(至少写三点)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请以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仔细读《赤壁之战》一课,然后回答问题

    (1简要说说战前双方的形势和准备情况,战时双方的行动,以及战斗的结果,再填空

    战前    

       

    时:

         

    果: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在赤壁,东吴以少胜多的主要原因是周瑜根据( )的弱点,采用了( )的计策,先让黄盖写了( ),骗取了( ),再让20条大船趁着( )冲进( ),曹操的兵马( )。

    这一历史故事,说明了只有( ),发挥( ),才能够战胜强敌。

     

  • 15、阅读理解。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的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1】曹雪芹,名___,字___,号___,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2】《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小说以______为背景,以______的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 16、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第十七届中国梅花蜡梅展览会在江苏南京举办。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引得古今诗人画家赞美,更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成为文人雅士的象征。

    材料二:国内较知名的梅花专类园植梅规模对比

    园名

    植梅面积/公顷

    品种数量/个

    梅花数量/万株

    南京梅花山

    102.2

    350

    3.5

    武汉东湖磨山梅园

    53.3

    320

    2

    无锡梅园

    54.1

    140

    1

    青岛梅园

    53.3

    130

    2

     

     

    材料三:梅花图

    1根据你了解的梅花的特点,为材料三的国画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   )

    A.国色天香 B.冰姿玉骨 C.亭亭净植 D.娇艳动人

    2阅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2020年第十七届中国梅花蜡梅展览会的举办地是湖北武汉。________

    (2)梅花受到人们喜爱,不仅因为它清雅俊逸的风度,还因为它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________

    (3)南京梅花山的植梅面积、品种、数量等在国内较知名的梅花专类园中都是最大的。________

    3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已是悬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句诗句中梅花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军神(节选)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你过奖了。”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刘伯承。”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中名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1文中的年轻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画出沃克医生赞扬年轻人的句子。

    3请你用四字词语来赞扬刘伯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这句话中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做了几个评价?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为“军神”?你认为刘伯承可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课外阅读                                   

    故乡红叶

    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但我只感到亲切,并没有难抑的惊奇。因为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丹溢彩的;而且,山脉绵亘,红到极远遥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只因为香山离市区近些,且是一个著名的公园,命运便很阔达了。

    故乡的山峦,植被是极丰茂的:黄栌满坡,柘丛盈岗,楸树峰耸,檀木沟伏……夏时山色蓊郁,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斑驳,最终是红得一统了,满山满野就一如火烧。

    但这时却是故乡的农忙时节,人们哪顾得多看几眼呢。所以,山里人并未想到,那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自己正生于美境与福地,正可以坐享一番。红就让其兀自红去吧,我们还有正经的营生干不完呢,他们想。那时,我并没有一丝悲哀,因为身在其中,与村人的感觉相同。

    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于是,我怀着这么一种情绪,待人们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我便回到故乡去,探抚那故乡的红叶。它们被漠视和遗忘得太久了!

    我爬到屋后的山上:高远的天,衬以峻拔的山形,那凌风的红叶,簌簌地,便让人极感动。但激动的心,很快就黯然了——

    沉默的父亲,正在地堰的边上埋头打柴草,于是,观赏红叶的这一份闲雅,就显得多么不合时宜,显得多么奢侈,兀然就生出一丝羞耻,便踅③到父亲的身边,想给他打个下手。

    父亲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赏你的景吧。”

    见我仍迟迟不动,父亲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兴赏景就赏景,我高兴做活就做活,不都图个自在么?!”

    我知道,要父亲埋头干他喜欢干的活,比要他赏红叶更使他心安与欢悦,这是情理中的事,不关乎我的勤与懒。但我终究不忍在劳作的父亲身边,作赏景的清客,便同他一起干下去了。

    这是第一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景。

    第二年秋深,想到故乡那满山的绚丽,仍有热热的归心。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最后,还是回去了。因为: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要一天天衰老;父亲已经辜负了红叶,儿女还要辜负父亲么?!

    回到故乡,父亲很高兴,抱出一坛雄自酿:“崽呀,知道你要回来,爹特意给你留着呢。”我的眼窝便不由得濡湿了。

    从此,每到秋深,我皆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

    每次,我们低头砍着柴草,却都把红叶搁置于一边。但只要我们抬起头来,山上的红叶,便很执著地红到我们的眼眸中来——

    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一依如山里的人们。

    【注】①沤(òu):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②惆怅:伤感,失意。③踅(xué):中途折回。

    【1】本文以“故乡红叶”为题,为什么在一、二两段中要写“香山红叶”?

    _____________

    【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1)试着写一写:“故乡红叶”在文中象征着什么?(2)试着分析文中“父亲”这个形象。

    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理解

    这脑袋里一定有虫

    今天,我看到了一幅意味深长的漫画。

    漫画画的是一个贪婪的伐木者在悠闲地抽着烟,手里的斧头一刻不停地挥舞着,他瞪大了眼睛盯着树木,耳朵听着咔咔的伐木声,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此时,一只啄木鸟落在了伐木者的头上,气愤地盯着伐木者的木头脑袋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看了这幅漫画,笑罢我更感到气愤和可悲。我和这只啄木鸟想的一样:这砍树人的脑袋一定是不开窍的榆木脑袋,一定被“金钱”这只大虫给蛀了。

    树是大自然母亲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树是大自然的清洁工,它美化了我们的环境,美化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难道,这砍树人不生存在地球上,不需要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吗?金钱能换来美丽的家园吗?

    树是制造氧气的“工厂”。据测定,一亩树林一般每天产生氧气约49千克,能满足65个人一天的需要。也就是说,小小一亩树林,够一个班的同学呼吸一整天。难道,这砍树人不呼吸,不需要氧气吗?金钱能换来新鲜的空气吗?

    树还是我们的“储水器”。树冠可以留住10%~20%的雨水,5万亩森林就相当于一个小型水库。难道,这砍树人不需要喝水吗?金钱能买来洁净的水吗?

    长期以来,“金钱”这只大虫让我们只顾利用树木,不想着保护树木。拿黄土高原来说,这个森林覆盖率曾达53%的地方,现在却森林被毁,高原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树木,唤醒砍树人,别让“金钱”继续侵蚀我们的脑袋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榆木脑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______自然段描写了漫画画面内容。

    3画“____”的句子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将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了树对人类的哪些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题目“这脑袋里一定有虫”,这“虫”指的是什么?_____(填序号)

    A.毛毛虫     B.金钱,唯利是图     C.树虫

    D.贪婪     E.环保意识差     F.自私

    6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1)“飘飘飖飖”是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有哪些?把这个词语换成“别的近义词好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鸡蛋”“黑星儿”描写了什么?风筝为什么由“鸡蛋”变成了“黑星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有哪些?从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自己对句子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写字台上,放着那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描写一位在车站焦急等待亲人的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弟弟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声不吭,这和平时活泼爱闹的他可是截然相反呀,他一定是做了什么错事吧。(仿写句子,表现出人物前后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志敏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巨大的章鱼正用它那八条长长的腕死死地缠住克勒松。(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的咳嗽可能和东南风好像真有联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一个汉字用得精准传神,往往令人拍手叫好;一个汉字用得不恰当,或者成了错别字,往往让人尴尬不已。你对哪个字情有独钟?或者哪个字让你不堪回首?打开记忆的闸门,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具体呈现出来,写出自己的感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