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衢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辨字组词。

    ________  拌________  梁________  湛________  容________ 

    ________  绊________  粱________  勘________  融________ 

    ________  墓________  宾________  哨________  饶________ 

    ________  暮________  滨________  捎________  烧________

  • 2、照样子写音节。

    c-ù→      

    s-è→______        x-_____→xú    

    ___-___→nǜ       ____-ī→qī

  • 3、按要求写句子。

    (1)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2)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清·郑燮》

    (3)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寒食(唐·韩翃》

    (4)一儿曰:“日初出 _________,及日中则如盘盂,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一句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词语俱乐部。(补充词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蜂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丰富______)(______

    1)社会进步了,老百姓过上了好生活,而且还有空闲举办______的文艺活动了。

    2)任何人都不能______地做任何事,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 5、查字典完成练习。

    1.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彩:①各种颜色;②彩色的绸子;③称赞、夸奖的欢呼声。

    (1)喝______ (2)五缤纷______ (3)悬灯结______

    2.汉字“魔”是________结构,它的部首是“________”;“鼎”字的音节是________,第六笔的名称是________。“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有独特地位。由“鼎”延伸的成语有很多,请你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补充诗句。

    2请写一写诗的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_____代爱国诗人_______的绝笔。诗中描写诗人临终遗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叮咛儿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诗人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希望_____________的爱国情怀。

  • 7、阅读理解。

    绝句

    (唐)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诗中描写色彩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描写动作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表示数量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描写了怎样一种景色?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内阅读我最棒。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的“咬”字说明了(  )

    A.竹子生长的位置非常险恶。

    B.青山上的岩石非常坚硬。

    C.竹子很有劲。

    D.竹子紧紧扎根在石缝里。

    【2】作者通过描写竹子的生活环境之恶劣,赞美了竹子________的品质。

    【3】最后一句诗中的__字,写出了竹子无畏无惧、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4】本诗是一首题画诗,下列还有哪些是题画诗?用“√”标出来。

    A.《墨梅》(  )     B.《惠崇春江晚景》(  )

    C.《滁州西涧》(  ) D.《江南春》(  )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代表我的祖国

    ①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画家。

    ②1919年到1927年,他在欧洲一些国家留学。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常受到一些人的歧视。

    ③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坐在一起聚会。一个外国洋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中囯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怒了,他走到这个洋学生面前,大声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④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⑤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⑥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⑦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

    ⑧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功夫不负有心人:___________________

    有眼不识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3第④段与第⑤、⑥段的关系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4第③段与第⑧段的作用是(   )

    A.过渡和总结,表现了徐悲鸿为国争光的品质

    B.前后照应,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徐悲鸿为国争光的品质

    5徐悲鸿是怎样的一个“有心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野鸭

    ①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在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②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觉,藏在那儿的,我就用手杖拨了她一下,想叫她站起来,可是她却一动也不动。

    ③我觉得很奇怪,便俯下身细看。这时我才发现她已经死了。她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她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略微伸向后面。在她的腿跟前有两只蛋。看见这两只蛋,我便把这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她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盛着十一只蛋,连同外面的两只,一共是十三只。

    ④我将她仔细地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她身上的各种情形看,她是被冻死的。虽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现象,但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了这个结论: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⑤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是一种多么深沉,多么感人肺腑的爱啊。

    ⑥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而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她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精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⑦太阳已经落下去了,苍茫的暮色渐渐隐没了远处的山峦。我用一张大纸把她们包起来,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坟,将她们母子放进去,用泥土把她们埋起来。我把她们留给大地母亲,便继续向前走我的路了。

    1这篇短文可以分为三段,下列划分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2结合上下文先理解带点词语意思,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她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精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一切指_______;敌人指_______;执意是_______;精疲力尽是_______。(   

    A.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而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指大风雪;坚持自己的做法;精神非常疲惫,没有一点儿气力了。

    B.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而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指大风雪;坚持自己的做法;被冻死了。

    C.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而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指雪山;坚持自己的做法;精神非常疲惫,没有一点儿气力了。

    3这篇短文主要(   

    A.赞扬野鸭敢于跟风雪搏斗的精神。

    B.表达“我”对野鸭无限同情的感情。

    C.赞扬动物深沉的、伟大的母爱。

  • 11、练习:

    这棵绣球花株有一尺多高,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就像一棵小树。那拇指粗的主茎上长三根杈,杈上又长枝,枝枝杈杈上生满碧绿的叶片,就像一把把团扇。浓密的枝叶中,钻出一根修长的花莲,莲上顶着几颗枣核形的花蕾,毛茸茸的。花蕾绽开时,四五个球,像是被绣在万绿丛中似的,难怪人们叫它绣球呢!这团团火花像绯红的轻云,像孩子们的笑脸,像一团团烧得正旺的火焰……

    1这段话从哪些方面描写这棵绣球花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归纳法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出一句排比句。

    4文中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比喻花蕾绽开时的绣球

    5文章的结尾处用了省略号,你能再补上一两句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文章开头写了哪些自然现象?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二段看,“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黑的,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两个自然段的基本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外祖母的话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中主要采用了哪种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一句中的能否改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我觉得外祖母是我终身的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现代文阅读。

    到此一游想到的

    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赫然刻着“×××到此一游的汉字。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   )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   )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都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无视一米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中国游客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次快速增长至2012年的8300万人次,这句提醒更有特殊意义。

    面对到此一游的刻字,在媒体大讨论中,谴责、反省成了评议这场风波的主调。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公开道歉,并承担疏于教育的责任。年轻人犯错,上帝也会原谅,尤其是未成年人,犯错在所难免,我们应予以必要的宽容并助其改正。同时,我们也应以此为镜、检视自己:在公共场所我有随意吐痰的习惯吗?行驶在拥堵的公路上我有随意变道的举动吗?在别人排队等候时我有加塞插队的行为吗?在网络空间争论是非时我有恶语相向的粗口吗?我们更要问一问,这种不文明行为何以会代代相传?何以会走向世界呢?

    平心而论,这一回的到此一游远涉重洋,是国人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它的出现并非偶然。君不见,大江南北的名胜古迹上,这样的胡涂乱抹实在屡见不鲜:北京故宫大水缸上的划痕,杭州岳飞墓前秦桧夫妇被捏得发亮的鼻子,苏州千年古塔上的涂刻……这些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习惯了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国人文明素养的整体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

    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不是问题。然而,很多人却感觉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的确,生活上逐渐富裕的我们又怎能放任精神文明的贫乏?政府部门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出台文明行为指南,这些都让人看到,提高国人文明素养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

    让我们在心上刻下这令人蒙羞的到此一游,以此自戒自省,规范言行,为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尽一份自己的力。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中受到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自然段的括号内可以填上关联词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字在屡见不鲜一词中的读音是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___________句,把它改成陈述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第②段中说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山川、田野和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播下的种子有什么理由不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没剩些什么。(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都认为《宝葫芦的秘密》这部动画片最好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用两组不同的关联词语将下面的两个句子分别连成一句话。

    我们为人民服务。 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将两句并为一句话。

    动物之间有生存竞争。动物之间有互惠互利。(用上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仿照例句,根据所给的词语发挥想象写句子。

    例:(欣喜)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气愤)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   改为陈述句。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看图写话。

    提示: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