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汉中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明明读到“演讲有时需要提纲挈领抓重点”这句话时,不认识“挈”这个字,就去查字典。他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知道了读音是“qiè”,“提纲挈领”中“挈”的意思是________。(填序号即可)挈qiè①用手提着:提纲领(喻简明扼要地把问题提示出来)。②带,领:眷。

  • 2、看拼音写词语。

    luò tuo xī shuài jiàn wēi zhī zhù mó guǐ qī liáng jīng huáng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 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______   ______  醋______  潮______

    ______  悔______  惜______  嘲______

    ______  敦_______  豁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  郭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4、填字组词,对号入座。

    刻不(  )(  )   (  )(  )活剥

    国弊(  )(  )   (  )(  )

    (1)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

    (2)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

    (3)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

    (4)国家落后,人民贫穷。(      )

  • 5、分别判断下面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______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______

    (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前两句诗是诗人所____,短短的十个字,现在看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后两句是诗人所(想),要想看到最远方,就得登上更高一层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现在被人用来鼓励别人积极向上、不断努力。请你写出其他的激励人们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是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3找出这首诗歌里的诗眼,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诗中语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国破"句中,""指京城长安,""的意思是"沦陷"

    B. "城春"句中的""意思是茂盛。

    C. 第二句的意思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

    D. "浑欲"句意为,安史之乱不平定,诗人就不整理散乱的头发。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句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定下了高昂的爱国基调。

    B. "家书抵万金"一句出自肺腑,情真意切,很自然地引起共鸣,因而千古传诵。

    C. 诗的前四句写景,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的境况,充溢离情。

    D.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

    时间都去哪了

    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②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③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通常还没到1分钟时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觉得这才是1分钟的时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奏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④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去时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的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感觉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时间很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失去了大多的新鲜感,更多的是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一天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⑤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材料链接】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时间都去哪了》歌词

    【1】对比【材料链接】和文中画“﹏﹏﹏”的句子,完成练习。

    (1)【材料链接】用_______(抒情   说明)的表达方式,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的句子用________(抒情     说明)的表达方式,效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请你根据短文所提供的信息,用比较简洁的话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个自然段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直观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用歌曲引出说明对象,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兴趣。

    B.本文围绕着“时间去哪儿了”这一说明对象,说明了年龄增加时间“变快”的原因。

    C.年龄增加时间“变快”,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

    D.年龄增加时间“变快”,只是因为年龄越大,过去的时间再其人生中所占比重越小,人们对单位时间的感知能力越强。

  • 10、课外类文阅读。

    钱塘江秋潮

    九月的一天,我来到钱塘江边,观赏那举世闻名的钱塘江秋潮。

    江边,几座山峰突起。山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远远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山顶上,人们正焦急地望着地平线,等待着秋潮到来。爬上山顶,远处的景色尽收眼底。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海阔天空的景象,在那茫茫的雾色中,江水平静,伸向无边的远方,令人心旷神怡。

    开始,远处的江面十分平静。突然,远处的江面上出现了一个个小白点。不一会儿,那白点连成一条细长的白线。侧耳倾听,隐隐传来轰隆、轰隆的响声,一瞬间,就像擂起了阵阵战鼓,震耳欲聋。转眼间,潮水便涌向眼前,潮势汹涌,浪涛耸立,旋涡急转,浪花飞溅,好似一座巨大的水墙,气势犹如万马奔腾,

    令人心惊胆战。潮水涌来,掀起七米多高的浪头,声传数十里,我为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自然景观所折服!

    啊,钱塘江秋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

    1照样子,写出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例:一瞬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画“____”的句子用一个词语概括,使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文学写法。

    《观潮》以总分结构独具特色,而这篇文章按照记叙文的常见形式先交代了观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与《观潮》的开头异曲同工,都赞美了钱塘江大潮是________________。

  • 11、天堂里的老师

    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他很平静,很配合治疗,而且相当用功,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他叫阿明,19岁,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血癌。

    由于多次化疗,这个19岁男孩的头发已全部掉光,脸色苍白如纸,只有一双大眼炯炯有神地闪着不屈的青春之光。入院时130斤的体重只剩下90多斤,同时,也打碎了他的教师梦。他写了这样的诗句:

    鸟儿衔走所有快乐的音符

    风儿吹走描绘明天的彩笔

    只留下苍白的影子在风中悲泣

    心中的太阳陨落在无歌的冬季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病房里的沉寂和生命走近终点时的压抑因为有了冬冬那清脆的笑声而变得活力四射。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那天上午查房,阿明突然问我:医生,我还能活多久?我故作轻松地说:起码要活100年,好好过你的瘾。他却盯着我的眼睛:我想知道实情。我躲开他那探询的目光,说:好好做治疗。便匆匆逃出病房,心理却非常清楚,这两条鲜活的生命难熬过这个漫长的冬天。

    第二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阳光从窗外射进来,仿佛一道灿烂绝伦的光环笼罩他们。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我担心冬冬的死会影响他的情绪,便劝他保重身体。他却一把抓住我的手:医生,我知道我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本想等大学毕业后当一名教师,现在看来已经来不及了。病房晚上10点熄灯太早,您能不能再给我亮一个小时的灯?还剩最后一册我就学完了全部课程。

    不行,那样违反规定。再说,你学了,也没有用。我有点残忍地拒绝着。

     不!他用极神圣的语气告诉我,学完了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 ,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的很安详。我想:他一定去了天堂,他会是天堂里最好的老师。

    每当夜深人静,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仿佛传来了郎郎的读书声。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读书朗……

    【1】注音或写汉字

    jiǒng  jiǒng    )(    )有神 

    cuì  )弱  

    陨(     )落    

    夭(    )折

    【2】选句 

    灿烂绝伦——

    活力四射——

    【3】找出最后一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    

         ——    

    【4】仿句:(如海水……雨水……

    鸟儿衔走所有快乐的音符,风儿吹走描绘明天的彩笔

    【5】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6】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这句比喻起到了怎样的表达作用?

     

  • 12、文本阅读

    药品名称:健胃消食片

    成   份:太子参、陈皮、山药、麦芽(炒)、山楂等

    性   状:本品为淡棕黄色异形片;气略香,味微甜、酸。

    作用类别:本品为厌食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口服、咀嚼。儿童,2—4岁,一次2片,一日3次。5—8岁,一次3片,一日3次。9—14岁,一次4片,一日3次。成人,一次4—6片,一日3次。

    1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请打上“√”,错的打“×”。

    (1)肚子疼只要吃健胃消食片就好了。________

    (2)健胃消食片味道真不错,多吃几片也可以。________

    2阅读说明书,帮帮丁丁回答弟弟的问题。

    丁丁的弟弟这两天有点厌食,医生给他开了一盒健胃消食片。

    弟弟:哥哥,这药有啥用?

    丁丁:这种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弟弟:它苦不苦,味道怎么样?

    丁丁:___________________

    弟弟:我应该吃多少片?

    丁丁:你今年6岁了,每次可以吃________片,一天________次。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梦结束的地方

    ①有人做过统计,迄今为止,大约有500人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也大约有500人在攀登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论这个数字属实与否,都不折不扣地表明:攀登珠峰生死系于一线,代价极其残酷。

    ②因攀登珠峰而遇难的勇士阎庚华去世后,笔者走进他独居的家,目睹的是一个痴迷的登山者的世界:墙上贴满了登山明星照、珠峰风景画,挂满了登山爪、登山靴、滑雪杆。他用13年的漫长岁月做准备,为此放弃了婚姻,离开了心爱的女儿,甚至不惜失去生命。

    ③无限风光,惟有触天者才领略得到吧!一位朋友成功地登上了海拔6400米的一座山峰。我问他,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峰巅之感一定惊心动魄吧?如宝石般闪烁的繁星,广袤深邃的天宇,还有洁白无瑕的冰雪,一定让人的肺腑都透明了!朋友却一本正经地摇头道:“完全不是这样,冰天雪地的山头上能有什么吸引力?天幕、繁星、晶莹的冰雪,那是诗人塑造的仙境。当时的情形根本不浪漫,狂暴的风裹着彻骨严寒,满眼白茫茫的,就这些。”

    ④真就这么令人失望吗?答案如此肯定,那么,为什么还要登山呢?不要命似的登那么高的山,想证明什么?英雄气概?挑战极限的能力?我费解而焦急地望着朋友。朋友悠悠地说:“那一刻,我只觉得一颗心从喉咙里咯噔一下回到胸膛里去了,就像做了一个痛苦而漫长的梦,我终于可以释怀。”

    ⑤那是个梦结束的地方,高耸入云。这梦牵扯着生命的脚步,一路跋涉,万水千山,赴汤蹈火。( )那座山叫什么名字,在地壳上,在实验室中,( )在书本里,( )充满了诱惑。

    ⑥明白了吗?生命原来是梦想的一架梯子,可以一直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只要你永不放弃。

    【1】“梦结束的地方”指的是什么?(根据理解,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⑤段括号处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正确的是( )

    A.因为 还是 都

    B.即使 只要 就

    C.如果 那么 就

    D.无论 还是 都

    【3】第④段中,朋友说“我终于可以释怀”,这里“释怀”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朋友说“当时的情形根本不浪漫”,这里的“浪漫”是指什么?他说“不浪漫”的原因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你对本章末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到山东曲阜住了下來。

    孔子年少时读书很用功。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等他都非常精通,因此,还没到30岁,名声便大了起來。当时有许多人拜孔子为师,他索性办了个书房,收起学生来。后来有人推荐,孔子在鲁国做了官。

    鲁定公把夹谷同齐国会盟的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 “齐国屡次侵犯我国,这次会盟,我们要提高警惕。”在夹谷会议上齐景公以礼相迎,还举行盛大宴会。宴会上,齐国礼官给鲁定公奏“四方之乐”。一队武士手持刀剑,在音乐声中蜂拥而上,鲁定公吓得面如土色。孔子见状,说: “两国君主举行友好会晤,为什么要舞戈弄剑?”齐景公自觉理亏,挥手叫武士退下,并换上“宫中之乐”。孔子因护卫有功,鲁定公更加信任他。

    夹谷会议后,齐国大夫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对齐国不利,就劝齐景公选80名歌女送给鲁定公。从此鲁定公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事,孔子劝也没用,于是就领着学生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楚等国,希望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大家都很尊敬他却不重用他。回到鲁国后,他专心编书和教授学生,直到73岁死去。相传他有学生3000多人,有名的72人。他编了好多古代文化典籍,像《诗经》《尚书》《春秋》等。

    孔子死后,他的学生继续传授他的学说,形成了一个儒家学派。而他,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干脆________         举荐________

    敬重________         侵略________

    2填空。

    A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论大都收录在《________》里。写出两句孔子的教育名言: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B文章主要讲了孔子两件事: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3回答问题:

    ①孔子为什么离开楚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齐国大夫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对齐国不利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大黑猫得意扬扬地念了一阵经。(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句子练练坊

    1.人们爱秋天,爱它的天高气爽,爱它的云淡风轻,爱它的瓜果飘香……(仿写)

     

    2.经过百劫千难,最后的成功,属于不懈的追求者。(改为反问句)

     

    3.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转述句)

     

    4.城市之间如此相像。(改写成比喻句)

     

    5.天空中洒满了星星(改写成拟人句)

     

    6.发生什么样的危险。诺贝尔毫不动摇研究炸药的决心。(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7.他想:“是的,这样的事情不能长久做下去,非停止不可。”(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8.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撕破了的湿淋淋的渔网。(缩句)

     

  • 17、按要求写句子。

    1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绿叶和野花不是谱写成我们生活的乐章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不是每人都想找到一种新奇少见的叶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原句:鲁肃答应了为诸葛亮借二十条船的要求。

    (1)改写成带“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成带“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他花了好大心血把报告完成。(改成被字句)

     

    (2)他有梦想。(扩写句子)

     

    (3)那样的梦想难道会实现吗?(改成陈述句)

     

    (4)你被我泼过冷水。(改成把字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妙笔生花。 

    题目:假如我是校长

    要求:针对学校的某些不足之处或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发表意见或建议,要求条理清楚,语句通顺,4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