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锦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请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堂皇:

    附庸:

    养尊处优:

     

  • 2、把句子补充完整。

    A.有意栽花__________,无心插柳___________

    B.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

    C.树欲静而_____,子欲养而_______________

    D.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__________

    E.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____

    从上题中选择恰当的句子填空。(填字母)

    1.妈妈的话虽然重了点,也不好听,但你要知道:______希望你改掉坏习惯。

    2.“______”,对于学生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而我们知道的又太少了。

  • 3、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_____气壮   _____待兔  _____雨顺 安_____乐业   

    _____流不息   死得其__________自用    风驰电_____

    _____炙人口    草_____人命 _____一发    _____三尺

  • 4、形近字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5、根据语境写词语。

    (1)luò mò________的我听到这样qī měi________的乐曲后,禁不住泪流满面。

    (2)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严禁横穿马路,翻越zhà lán________

    (3)我们要学会kònɡ zhì_____自己的情绪,防止不良情绪的qīn xí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理解。

    田园乐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释]①宿雨:夜雨,头天晚上的雨。②朝烟:指清晨的雾气。③家童:童仆。④山客:隐居山庄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⑤犹眠:还在睡眠。

    【1】“朝”在诗中的读音为: ______

    【2】本诗描写的季节是___,我是从“_____、柳绿 、_____”这些词语中知道的。

    【3】诗的三、四句描绘了一种_____________的生活。“ 莺啼 ”二字在诗中起到了_______的作用。

    【4】先解释字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啼:_______ 犹:_____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月光、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_____________的气氛。

    【2】诗的前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由“_______”一词看出月色的 _______。这种景象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景,又 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这 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 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那里,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押a韵,韵脚分别是“鸦”“花”“家”。

    【4】“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 类似的诗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理解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一种弯刀。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意象中可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贝  壳

    席慕蓉

      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怪不得古时候的人要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海边捡起这一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的一丝不苟呢!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呢?

      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1)为什么古人用一枚小小的贝壳来做钱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3自然段的思考是由什么引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借贝壳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文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坚硬、精致和小巧,注定了贝壳是艺术品,是不忍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

      B.短暂而细小的生命,却有精致、仔细的寓所,贝壳的世界里也充满着辩证法。

      C.“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这是贝壳里的生命给作者的启示。

      D.‘锖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表达作者要在有生之年尽自己所能为世人留下更好的作品的愿望。

     

     

     

  • 10、阅读

    比学习更重要的事

    ①《三字经》中有一句话:“首孝悌,次见闻。”意思是说,人生的第一要务是孝敬父母,然后才是增广见闻。可见,孝敬父母是比学习更重要的事。

    ②在美国有一个人,小时候,家里穷,母亲去世得早,父亲续弦,继母不疼爱他。后来,继母有了自己的儿子,对他就更加不好,他在继母的打骂中成长,就这样他依然孝敬父母。在一次车祸中,父亲与弟弟身亡。继母失去了丈夫和自己的宝贝儿子,伤心过度,疯了。

    ③在后来的日子里,生活异常艰苦,他一边工作,一边照料继母,还要带着她去看病。疯了的继母对他的打骂更加厉害,骂他对她不好,骂他不让她吃饭,骂他虐待她。旁人不理解,左右邻居、亲戚都骂他不孝。他不解释,依然带着继母看病,一看就是十年。十年以后,继母的病好了,她被儿子的行为感动得痛苦流涕。

    ④后来,他去竞选总统,继母决定帮他拉选票。在他竞选总统的前几年里,连连失利,继母鼓励他继续。那天,在一个很关键的竞选演讲现场,继母突然又疯了,开始打他,骂他,民众哗然。他再也顾不上竞选总统的事了,拉着继母要去看医生。这时,继母突然说:“我没有疯,以前的十年里我是疯子,疯了的我一直像这样骂他打他,他不仅不嫌我,依然把我照顾得很好,给我看病。”说着说着,继母抱着他哭了,“这就是我的好儿子!”民众被他的孝心所感动,大家纷纷投他的票。继母的这一举动,使他获得了最高票数,走上了总统的宝座。他就是美国的第六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

    ⑤我们来看,“教”字是一个“孝”在前面,“文”字在后面。其实,“孝”才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弟子规》中说“有余力,则学问”。有余力去学问,可如果前面的孝悌都没有做到,有什么资格去学后面的?在古代,选皇帝的继承人,大臣和皇帝首先考虑的是孝悌,以德为主,然后才是智商和才能。可见孝悌在一个人品德中的重要性。

    ⑥现在,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我们,都只注重能力和知识的学习,可我们忘了,孝敬父母,才是我们最该学到第一课。

    1文章开头和结尾都说孝敬父母比学习更重要,只是说的角度不同。这在写法上叫做( )

    A.详略得当 B.首尾呼应 C.前后矛盾

    2短文采用第三人称写法的作用叫做( )

    A.写得直接、真实、亲切。

    B.好像作者面对着我们交谈一样。

    C.叙述自由灵活,不受时间限制;让读者有所感悟,有所思考。

    3短文第①段和第⑤段分别引用了《三字经》和《弟子规》的内容,其目的是叫做( )

    A.帮助学生了解《三字经》和《弟子规》的内容。

    B.突出了孝心的重要性,更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C.让学生更重视对《三字经》和《弟子规》的学习。

    4“继母”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请照样子再归纳出两点来,并从文中找出依据且简要概括。

    “继母”

    依据

    是一个自私,偏爱自己儿子的人

    继母有了自己的儿子,对他更加不好了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5短文第③段中“她(继母)被儿子的行为感动得痛哭流涕”和第④段中“民众为他的孝心所感动”,两处都有“感动”二字。继母感动的是:______________;民众感动的是:___________

    6短文第④段中画“ ”的句子是对继母____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7请你根据这篇短文的中心内容设计一句公益广告语,语言要简洁得体,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父亲”指______________,“伟大的力量”指_______________

    2在法庭上,父亲的脸上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在文中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并说说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

    一罐水

    100多年前,法国军队(侵略  侵占)了西班牙,一个炎热的夏天,在一个(干燥  干旱)地区,西班牙人在井里下毒,不让法国侵略军喝水。有一小队法国侵略军在上尉维龙带领下,到处找水喝。他们走了很多路,发现小山坡上有一座房子。

    他们冲上山坡,骂骂咧咧地推门进屋,屋里有位西班牙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 盯着他们。士兵们问她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维龙上尉命令:“搜!”士兵们在屋里翻开了。突然,里屋发出一阵(欢呼  欢叫)声:“搜到啦!”声音刚过,只见两个士兵合捧着一只大罐子,从里屋走出来。

    士兵们一拥而上,争夺水罐。维龙命令他们放下。他走过去,看了看满罐的清水,觉得喉咙口像火烧似的,恨不得捧起来就喝。可是维龙没有喝□他先倒了一小杯□递给那位西班牙妇女说□请你先喝□这位妇女接过水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然后把杯里的水(完全  全部)喝光了□维龙又倒了半杯水递给小女孩子:“你也喝一点。”孩子母亲接过杯子,亲了一下女儿,用西班牙语低声说:“孩子,为了妈妈,你喝吧!,”女儿也像母亲那样,双手捧着杯子,喝干了半杯水。

    维龙见母女俩都喝了水,放心了。他倒了满满一杯,一仰脖子,一饮而尽。然后他又让每个士兵都喝了几大口清凉的水,一罐水都喝完了,法国侵略兵坐下(歇息  休息),不料一个接一个倒在地上死了。西班牙妇女和她怀中的孩子也死了。原来,这位西班牙妇女早在水罐里放了毒药。母女俩为了祖国,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人们都赞颂这母女俩的爱国精神。西班牙解放后,大家为她们建造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直到现在,纪念碑前还常常有人去敬献花圈。

    1在文中甲、乙两处填上词语。

    (1)缓缓地   (2)慢慢地   (3)冷冷地   (4)狠狠地

    甲处填______  乙处填______

    2文中第三自然段的空白处应填上的标点是(   )

    A.,,:“!”,,。 B.。,:“!”,,。

    C.,,:“。”,,。 D.。,:“。”,,。

    3用“/”划掉括号里使用错误的词语。

    4“士兵们向她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班牙妇女的行为令你感动吗?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1.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当时人类的生活非常困苦。没有火烧烤食物,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那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

    感叹号后面为何再加省略号?

    省略号在本句中的作用是什么?展开合理想象,仿照上文句式,在省略号处补充上恰当的语句。

    2.这以后,人们用火来烧熟食物,驱寒取暖,打造工具,还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的猛兽。

    你知道火还有什么作用吗?

     

     

     

  •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你是最优秀的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一直在四处寻找。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苏格拉底婉言谢绝了。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可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前,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苏格拉底说:“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然后,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自责了整个后半生。

    【1】请把文中划线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保卫黄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

    (2)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缩句)

    ______________

    (3)清晨,我走在田野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句子。

    (1)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难忘的是毛竹。  (修改病句)

     

    (3) 当年用自己的血汗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都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缩句)

     

    (3) 井冈山人自豪地说:我们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改为转述句。)

     

    (4)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能把它们忘怀呢?(改写成陈述句)

       

     

  • 17、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花儿开了。(扩句,至少两处)

       

    (2)何为对李老师说:李老师,你能不能告诉我钱在你心目中是不是最重要的?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3)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英雄?(改为反问句)

       

    (4)这个地方很少。(改为夸张句)

       

     

  • 18、按要求写句子。(6分)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它有千斤重,(仿写句子)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搞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为陈述句:  

    他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缩句)

     

    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缩句)

     

    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仅有的亲人。(修改病句)

     

    我觉得没有什么比这鱼汤更优美的了。(修改病句)

     

     

  • 19、句子乐园

    【1】的好朋友伦捷送给我一块电子表。(改成字句)

    【2】假如因为这些我们就退回去,退到爸爸妈妈温热的怀中,那我们还算什么呢?改成陈述句

    【3】一个叫权善才的将军误砍了昭陵上的柏树。(改成字句)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改成转述句)

    【5】修改病句。

    (1)某家新开张商店广告:欢迎新老顾客光临。

    (2)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3)演员的穿着打扮怪模怪样,同学们不禁忍不住笑了起来

     

  • 20、按要求写句子。

    (1)镇上的人们已经为他们作了公开祈祷。依然没从洞里传来好消息。(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表达。

    雏鹰总要离开鹰巢振翅高飞;轮船总要离开港口扬帆远航……我们即将告别小学时代,即将与母校、老师同学一一话别。你是不是会感到时间的脚步太匆匆?回忆往昔岁月,有没有令你难忘的人或事呢?你又想诉说些什么?快写下来吧!

    要求:1.题目自定,注意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不附加稿纸。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