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平时的积累填空。
(1)将含有“花”的诗句补充完整:①青山绿水,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③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
(2)俗话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学习也一样,知识在于积累,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
(3)“___________,孰能无惑?”这启示我们平时要勤学好问,因为学无止境。
2、词语巧积累(补充词语)。
目不转(____) 三长两(_____) (_____)(______)一息 喜出(_____)外
深情(_____)谊 迫不及(_____) 昏迷不(_____) 一声不(______)
(_____)不可当 无边无(_____) 杯水车(______) 废(_____)忘食
3、在横线上写出下列名言的下一句,注意做到格式正确,行款整齐,书写规范。
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得端正美观。
wú gǔ | jiǎo jiàn | kāng kǎi | tuì shǎi | ēn huì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5、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弟弟在huā pǔ(___)里发现了几条qiū yǐn(___),他觉得很有意思。
草丛里不断传来xī shuài(___)的叫声,可我们把这一片都sōu(___)了个遍,也没发现它们的踪迹。
6、阅读古诗词。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解释下列词语。
(1)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
(2)唱黄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部分是这首词的小序,点出了词人所观所感的地点是________,其中的主要景物是__________。小序中的“溪水西流”与词中的“______________”相照应。
【3】上阕描绘的景物有兰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规等。
【4】下列诗句所表达的思想与本词下阕相近的一项是( )
A.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B.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C.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D.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7、课外阅读。
阳关曲·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解释词语。
银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没有写月光,而是写“暮云”
B.第二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这首诗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两团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与亲人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3】翻译诗句。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月下独酌(节选)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1】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墙壁“冒汗”了
今天早上,我刚刚起床,猛然发现我家的墙壁上湿漉漉的。走近一看,原来墙壁上沾满了一粒粒小水珠呢!这些小水珠是从哪儿来的呢?难道墙壁也会冒汗吗?我很奇怪,就跑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说:“这叫墙壁返潮,因为天气闷热,空气潮湿,天快要下雨了。”
墙壁潮湿,天真的会下雨吗?我连忙透过窗户看看天,天空灰灰的,太阳失去了往日的威力,阳光也不会那么耀眼了。可是,天空中没有一朵乌云,天怎么会下雨呢?
这样的天气持续了两天,第三天,果然下雨了。我终于明白了:墙壁“冒汗”,天要下雨。哈哈,墙壁也成了气象家了!
【1】照样子写词。
湿漉漉 __________ __________
【2】看到墙壁“冒汗”就知道________,我家的墙壁成了________。
【3】我们还看到什么现象,也知道就要下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拓展
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jùn)①________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miǎo)②________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他就是詹天佑。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赞叹不(yǐ)③________。
【1】在这段文字中①②③处拼音后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字,然后解释三个字的意思。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文中的“这条铁路”指的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一段铁路,简称________铁路,这是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________铁路干线。
【3】文中“这件事”指的是________,“他”指________。
【4】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两层,然后写出层意。
________________
【5】简答:为什么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写铜像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1、读下面一则新闻片段,完成练习。
________
南方网讯 北京时间8月22日雅典消息,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中,中国选手张怡宁4-0(11-8/11-7/11-2/11-2)轻取朝鲜选手金香美,夺得中国奥运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中所夺得的第20枚金牌,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自1984年重返夏季奥运会后所夺得的第100枚金牌。
【1】给这则新闻加上个15字以内的标题。
【2】上海红双喜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请张怡宁为“红双喜”球拍做广告,请你为该广告写一则广告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新视野。
《清明上河图》动起来
疏林薄雾中,两个脚夫赶着驮炭的毛驴,缓缓地步向城门;此时,虹桥上已是一片喧杂,来来往往的行人中,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出行的官宦……上千年前北宋画家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留住了中国城市的一段记忆。
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这段久远的记忆被一支“数字画笔”唤醒,千年之前的景象得以再现,人们摇着橹,划着船,活生生来到21世纪。如此一幅水会流、人会走的《清明上河图》,究竟是如何跃然屏上的?
数字版《清明上河图》所追求的并非炫技,而是沿袭古朴典雅的风格,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先将画上的人物全部去掉,把亭台楼阁、河流树木等背景制作成动画,再用三维技术设计出每个人物,经过渲染后输出二维平面人物,与背景动画结合起来,《清明上河图》就动起来了。
为了让每个人物的动作和不同人物间的关系都做到天衣无缝,最多时有70多人共同为《清明上河图》的“动”努力,从开始制作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启用,整整花了两年时间。
【1】请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喧杂:__________________
渲染: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描写《清明上河图》景象的句子下画上“ ”。
【3】这段久远的记忆被一支“数字画笔”唤醒。“数字画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作动态的《清明上河图》,一般需要哪五个环节?按先后顺序在( )里标上序号。
(_____)把亭台楼阁、河流树木等背景制作成动画
(_____)渲染后输出二维平面人物
(_____)将画上的人物全部去掉
(_____)用三维技术设计出每个人物
(_____)二维平面人物与背景动画结合起来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现在处在一个令人忧伤的、没有言语交流的生活场景中,也许这种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但我必须接受这种生活,并且一天一天过下去。根据我的估算,我是在9月30日登上了这个荒无人烟的岛。当时正是秋分前后,太阳正好在我的头顶上,所以我估算自己是在北纬9度22分的地方。
在岛上待了十一二天以后,我忽然想到,由于没有本子、笔和墨水,我将没法估算日子,甚至分不清休息日和工作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用刀子在一根大木杆上刻了一些字,并把它做成一个大十字架,竖在我第一次登岸的地方,上面刻着:“1659年9月30日,我在这里登岸。”在这根方木杆的侧面,我每天用刀子刻一道痕,每第七道刻痕比其他的长一倍,每月第一天的刻痕再长一倍,这样,我就有了日历。
我几次到船上去,取出了许多东西。有几件虽然不值什么钱,对我来说却很有用。比如笔、墨水,还有纸,在船长、大副、炮手和木匠保管的物品中找到的几个包裹、三四个罗盘、几台数学仪器,还有日晷、望远镜、地图和航海类的书籍。我把它们一股脑儿堆在一起,以备不时之需。
【1】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的词语。
(1)听到从来没有听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______)
(2)形容一个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______)
【2】“根据我的估算,我是在9月30日登上了这个荒无人烟的岛。”这个“估算”能否换成“计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鲁滨逊”的______描写,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
【4】“我”把笔、墨水、纸、罗盘等一股脑儿堆在一起,不管有没有用,体现了________。
【5】联系全文,你认为鲁滨逊活下去有没有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北京的春节》选段,回答问题。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千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1】赏析选段中的加点字“又”。
答: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段中的画线句。
答:_________
15、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练习。
1.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用上问号,意思不变)
2.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像广玉兰一样美好的事物呢?你喜爱它的什么?请仿照课文最后一段写句子。
(1)我爱 ,更爱 。
(2)我爱 ,更爱 。
3.不,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改为陈述句)
4.他把每天看到的情况,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改为“被”字句)
17、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1.我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都喜欢王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个星期天,妈妈要带我去西湖划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⑴有谁不知道这种华美的蝶蛾?(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蜘蛛最终缚住了这只强有力的苍蝇。(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我对儿子说:“把笼子放在那儿,跟我走。我们去看一样稀罕的东西”。(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大孔雀蛾在飞舞。(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6分)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来的中学生个子都很高。(改变词序变为意思不同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的李华同学被评为“道德小富翁”的光荣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了解了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回家,凡卡只好给爷爷写信,诉说学徒生活的痛苦。(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大风车。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低头唉声叹气。振作精神发奋努力。(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
(2)孙胺对田忌说:“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获胜。”( 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月亮穿过微云。(请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得更具体更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怎能不爱护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语境,试着写一写人物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
开始发试卷了。久久没有听到老师念我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
21、大习作
请以“心愿”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