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大同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对对子

    ①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例:粗茶淡饭( 山珍海味)

    流芳百世________ 指鹿为马_______

    精雕细刻________ 雪中送炭_______

    ②请对出下联。

    品百年佳画;__________

    风吹水面层层浪;__________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__________

  • 2、古人在诗词中常常吟咏梅、兰、竹、菊。请在下列诗句的括号 里分别填上适当的花名,然后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

    (1)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___

    (2)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村。

    (3) 雪压___白,春归柳色青。

    (4) 人闲___落,夜静春山空。

  • 3、根据课文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 )            

    ( )不得( )               万象( )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杨氏之子》闪烁着儿童的智慧,我们从“________”寻到了孩子语言的机智幽默。

    (2)《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小说《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文章《________》、《________》等。

    (3)诗中有情,有“__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的送别情;诗中有志,有“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的报国之志;诗中有趣,有“__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的天真童趣。

    (4)做人要心怀坦荡,正如《论语》中所说"君子________,小人________,”。人要树立底线意识,因为“人有耻,________”。

  • 5、将鲁滨逊上岛之后的经历按顺序排列:

    ①遇险上岛     ②救“星期五”     ③回到祖国     ④畜牧种植     ⑤建房定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外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解释下面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1)之:______   (2)若:______   (3)沾:______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表达送别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颈联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理解本诗与普通的送别诗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课内阅读。

         

    咬定青山不放松,___

    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1】请将诗句补充完整。

    【2】《竹石》是一首_____诗,是_______代书画家_________为自己所画的________图而题写的,他是借______言怀,表现了诗人那种____________,不畏__________的硬骨头精神。

  •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鹿柴》中的应读________

    2这首诗描绘的是________时分的幽静景色。

    3诗的三四句由声响转到夕阳返照深林,更突出了深林的________

    4诗人王维是个才子,苏轼曾经赞他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缴电话费的老人

    到电信大楼营业厅去缴电话费,队伍排得很长,只有慢慢地等。终于我是第二个了,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从步履神态上看好像已经年逾六旬。

    请问您的电话号码 营业员问老妇人 老妇人脱口就说出一个电话号码。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又问:“是叫李强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儿子的名字!”然后她又说了一个电话号码,还是脱口而出,没有一点儿犹豫。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问:“是叫李捷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女儿的名字!”营业员说:“对不起,阿姨!您家的电话号码到底是什么?”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足足有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后面有人开始不耐烦了,叽叽喳喳有些骚动。 

    可能是她觉察到了后面的骚动,便转过身来,半是自言自语半是道歉地对大家说:“没有记住自家的电话号码,人老,忘事啦。孩子家的倒是记住了,不打磕绊,主要是成天往他们家打,问问孙子、外孙。”她刚想走,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刚才那两个电话没缴费吧?”“没有。”“那我给他们缴了吧,省得他们再跑一趟。”于是老人歉意地一笑,又排在了我前面。这次,后面一片寂静。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费(jiǎo)    (lǔ)

    B.意(qiàn)        喳(zā)

    C.豫(yóu)        绊(kē)

    D.年(yù)         动(sāo)

    【2】补全第2自然段空缺的标点。

    【3】第1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描写。第2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描写。第3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描写。

    【4】第2自然段中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人物。“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足足有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一句,与前文“___”形成对比。(填文中词)

    【5】在文中找出与“这次,后面一片寂静”相照应的语句,用“  ”画出来。

    【6】短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类文阅读

    _________

    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不小心跌下河去。醒来时,已经躺在铺上了,同志们告诉我,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这下可糟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的警卫员来了,警卫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主席派我来看你。”

    主席怎么知道了?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一起来,急忙说:“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

    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主席说你没有被子,夜晚会着凉的。”

    “被子!送给我?这哪儿行呢?长征途中每人带的东西都很少,毛主席也只有一条被子,一条毯子。现在主席把被子给了我,夜里只有一毯子,怎么能抵御严寒呢?”(   )我怎么说,警卫员(   )把被子盖在我身上。

    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暧流从手中直传全身。这条被子是毛主席盖的,现在却盖在我身上。我越想心里越觉得温暖,就好像暖和的阳光洒在身上一样。

    1请给短文加上恰当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找出文中的反问句,用“   ”画出来,把它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中送炭》的“雪”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炭”指_________________,雪中送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心里一阵热,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为什么不愿意接受毛主席派人送来的被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画出描写作者心里活动的句子。

    8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

    坚守你的高贵

    三百多年前,建筑设计师莱伊恩受命设计了英国温泽市政府大厅。他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依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的大厅天花板。一年以后,市政府权威人士进行工程验收时,却说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太危险,要求莱伊恩再多加几根柱子。

    莱伊恩自信只要一根坚固的柱子足以保证大厅安全,他的“固执”惹恼了市政官员,险些被送上法庭。他非常苦恼;坚持自己原先的主张吧,市政官员肯定会另找人修改设计;不坚持吧,又有悖自己为人的准则。矛盾了很长一段时间,莱伊恩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在大厅里增加了四根柱子,不过这些柱子并未与天花板接触,只不过是装装样子。

    三百多年过去了,这个秘密始终没有被人发现。直到前两年,市政府准备修缮大厅的天花板,才发现莱伊恩当年的“弄虚作假”。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国的建筑专家和游客云集,当地政府对此也不加掩饰,在新世纪到来之际,特意将大厅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对外开放,旨在引导人们崇尚和相信科学。

    作为一名建筑师,莱伊恩并不是最出色的。但作为一个人,他无疑非常伟大。这种伟大表现在他始终恪守着自己的原则,给高贵的心灵一个美丽的住所,哪怕是遭遇到最大的阻力,也要想办法抵达胜利。

    1莱伊恩为什么不愿听从政府官员多加几根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段中的“弄虚作假”具体指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第4段回答,莱伊恩的伟大体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莱伊恩的“固执”以此体现了莱伊恩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把空缺处补充完整。

    2解释“人固有一死,或重予泰山,或轻于鸿毛”,并说说作者引用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今天新的形势下,像张恩德这样为人民服务的人层出不穷,试举一例简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又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还将至少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近400年中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决定“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因素有_______(多选)

    A. 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

    B. 人类能否合理利用资源。

    C. 地球上的资源能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多少年正常生活,以及人类能否合理利用资源。

    D. 地球上的资源能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正常生活。

    2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根据是( )

    A.在4000万年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不及太阳总量的1%

    B.在4000万年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达到太阳总量的1%

    C.在4000万年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超过太阳总量的1%

    D.在4000万年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 )

    A.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B.人类不懂得保护水资源

    C.人类的总人口数的不断上涨 D.对资源过度地消耗

    4“这一过程还将至少持续40亿年”中“这一过程”指( )

    A.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

    B.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

    C.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

    D.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

    5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夏天,小熊猫、小猴子、小鸭子和小山羊在玩球,出了好多汗,他们想洗个澡。

         小猴子上山去找泉水,小熊猫到竹林砍竹子、小鸭子到湖里去采莲蓬,小山羊到树林里去背回来一捆树枝。大家动手引来泉水,搭起一个棚子,做好沐浴喷头。小小的浴室造好了!小动物们多么快乐啊!

    1因为小动物们________,所以他们想洗个澡。

    2小动物们是怎样造浴室的呢?

    小猴子________      小熊猫________

    小鸭子________      小山羊________

    3小动物们快乐的原因是(    

    A. 团结合作,亲手造好浴室              B. 他们找来好多东西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例句,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例句: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 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变成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变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把下面的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1)既有一,何不能有二?

    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

    _____

  • 17、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修改病句。

    我用了整整一年左右的时间读完了沈石溪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

    (2)修改下联,使之与上联组成对偶句。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容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江南风景如画,怎么比得上我的家乡美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

    (1)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改成间接引语

    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每位同学自身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粗心、懒惰、暴躁、叛逆、娇气、胆怯……但是你一定会尽力去战胜它们吧!

    请你以《我战胜了______》为题,写一篇短文。字数300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