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颁奖词之一: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这位获奖人物是____________。
2、看拼音写汉字。
duǒ cáng(_______) nuó dòng(_______) yī wēi(_______) qīn wěn(_______)
dān ge(_______) yuán liàng(_______) niàn dao(_______) chóu chàng(_______)
3、熟读背诵《江上渔者》,完成下面填空。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他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上往来人”,从这句可以看出____________,其中“_____”一词写出了江上热闹的景象;“但爱鲈鱼美”这句写的是岸上人的_______,揭示了“_____”的原因。“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两句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个这首诗反映了_______________,唤起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本诗:江上往来人,____________。君看一叶舟,____________。
4.“江上渔者”,其中“渔者”是指___________。
5.“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两句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一叶舟”突出了打鱼的船__________。
6.此诗表达出作者对渔民疾苦的关心,深含对“____________”的岸上人的规劝。
4、补全词语。
一团(______) 高高(______) (______)男女 (______)如画
顶天(______) 轰堂(______) (______)时代 (______)幽兰
暑气(______) 云遮(______) (______)可击 (______)大方
利析(______) 打躬(______) (______)膜拜 (______)易举
襟飘(______) 书山(______) (______)见山 (______)车薪
5、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分为 三类。从古至今我国涌现出 等伟大诗人。
6、课外阅读。
春夜洛城①中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②暗飞声③,
散入春风满④洛城。
此夜曲中闻⑤折柳⑥,
何人不起故园情⑦。
[注]①洛城:今河南省洛阳市。②玉笛:华美的笛,五制或锻玉的笛子。③暗飞声:因笛声在夜间传来,因此这样说。④满:此处作动词用,传遍。⑤闻:听;听见。⑥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⑦故园情:怀念家乡的情感。
【1】本诗用词严谨,照应严密。诗中“谁”与“暗”相照应,“飞”与“_____ ”相呼应,“春风”则与标题中的“_______”相呼应,“折柳”为别离曲,故又与结句中的“_______”相呼应。
【2】“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中“何人”仅仅是说别人,说大家,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飞”和“暗”用得好,“飞”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______, “暗”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______
A.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
B.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
【4】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美酒。 在此情景中,你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____)写的《_________》,描写了他在这一天看到的有趣的风俗,如:____、_____和_____。
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素:____________ (2)札札:____________
(3)章:____________ (4)脉脉:____________
【2】《适迢牵牛星》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绸缪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两句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赏析“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年宵花中的清流
过年时,人们总会在屋里摆花,增添喜庆气氛。这类花被称为“年宵花”。既然要喜庆,那么年宵花自然都以大红、大紫等鲜艳色调为主了。
水仙却是年宵花中的一股清流。它的花不算大,6片“花被裂片”纯白无瑕,中心立起一个黄色的杯状副花冠,就像白盘子上放着一个黄杯子,中国人称其为“金盏银台”。整体非常素雅,很有冬日的宁静感。
在古代,蝴蝶兰、观赏凤梨等外国花卉还没进入中国,温室、长途运输等技术也不成熟,所以过年时没什么花可看。水仙就成了救场的:它产自浙江、福建沿海,适合长江流域的气候。蒜头一样的鳞茎又可以长时间干燥保存,可以运到北方去卖。买回家一泡水,马上就生根长叶,被室内的热乎气一催,就可以在春节开花了。
一盆桌上的水仙,是文人气十足的案头清供。花朵盛开时,屋中飘着一丝丝好闻的香味,那是“年味”的重要一部分。
水仙花凋谢后,大家就会把它连球带叶扔掉。看着怪可惜的,难道不能继续养下去,明年再开花吗?
其实水仙是多年生植物,本应是长在土里的,那些球状鳞茎都是埋在地下,每年都会长出新的小球,小球长大后会开花。所以理论上是可以一年年种下去的。江浙、福建的朋友可以在花后把球埋进大花盆或地里,会年年长叶,然而小球长到开花的大小需要时间,有可能几年后才会再次开花。就连最著名的水仙产地——福建漳州,一个也要连种三年,才能达到上市的大小。
如果你决定让自己的水仙只活到春节结束。那不妨对它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雕刻它的鳞茎。就是用刀把鳞茎削掉一部分。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1.水仙的花苞从球里钻出来,需要费一番工夫,要40—60天才能开花,而且经常憋在球里出不来。雕刻后,花苞直接暴露,省得钻了,于是20—40天就能开花,如果你球买得晚,就可以用雕刻让它提前开花,赶上春节。
2.高手可以用特定的雕刻技法来给水仙造型,让它长成有趣的形状,摆脱单调的“发芽大蒜”模样。
3.雕刻水仙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技艺,每年例行雕刻水仙,就和例行贴春联一样,是春节文化的一部分,让年过得更有味道。
今年春节,就养一盆和以前不一样的水仙吧。
【1】根据文意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水仙产自浙江、福建沿海,适合长江流域的气候。( )
(2)水仙是多年生植物,作者建议我们把水仙花一年年种下去。( )
(3)鳞茎经过雕刻,能让水仙提前开花。( )
(4)雕刻水仙,是春节文化的一部分;水仙的香味,也是“年味”的一部分。( )
【2】中国人称水仙花为“金盏银台”,这里的“金盏”指的是___________,“银台”指的是____________。
【3】水仙能成为“年宵花”是因为( )(可多选)
A. 水仙的花很美丽,很香。
B. 每年都会长出新的小球,小球长大后会开花。
C. 在古代,蝴蝶兰、观赏凤梨等外国花卉还没进入中国,温室、长途运输等技术也不成熟,所以过年时没什么花可看。
D. 一泡水就能生根长叶,被室内的热乎气一催,就可以在春节开花了。
【4】为什么说水仙是“年宵花”中的清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会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
就连最著名的水仙产地——福建漳州,一个也要连种三年,才能达到上市的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梳理水仙花的特点,用“水仙是怎样的一种植物”的句式介绍水仙。(至少写上两个特点,注意语句通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花猫真可爱!它圆圆的脑袋上竖着两只尖尖的小耳朵。大头下面一双细长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大概(gài)它正在睡觉吧!再看那又黑又长的眼睫(jié)毛直直地搭在粉红色的小脸蛋上,更显出它的妩(wǔ)媚(mèi)。微微上翘(qiào)的小红鼻子此时好像发出“呼噜呼噜”的打鼾(hān)声。俊(jùn)俏(qiào)的三瓣嘴稍稍向上张开,好像告诉人们,它正在做着甜美的梦哩!
【1】这篇短文有________句话。短文写了小花猫________时候________的样子。
【2】短文具体地描写了小花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会连。
圆圆的________ 耳朵 粉红色的________ 红鼻子
尖尖的________ 嘴巴 又黑又长的________ 小脸蛋
细长的________ 脑袋 微微上翘的________ 眼睫毛
俊俏的________ 眼睛
【4】短文是围绕“________”句话来写的。
11、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或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bō bāo)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xìng xīng)旺起来。
【1】短文选自《 》,用横线画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词语解释。
精兵简政:__________ 固:________ 或:________ 鸿毛:_______
【4】按课文内容填空。
【5】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比泰山还要重的?你还能举例说明谁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爱是最高的学位
①电视台招聘节目主持人接近尾声了,还剩两名选手,实力大体相当,一个是研究生学历,一个是本科学历。约半数评委同意选那位高学历的,另外的评委则倾向于低学历的选手,认为他表现得更自信。
②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原教授说话了。原教授德高望重,这种情况下他的意见将起决定性作用。
③原教授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讲了一个故事。暑假时,原教授去一个小镇的朋友那里度假,恰好有一个小艺术团在镇中心的小广场上演出,原教授便驻足观看。突然发生了一个意外,一个女歌手正在唱歌,一个傻子跑到台上,捧着一朵不知从哪儿捡来的脏兮兮的塑料花。观众“轰”地大笑起来。
④这个女歌手没有舞台经验,一时不知如何应付。傻子站在舞台上,呵呵地笑着。此时,主持人走了过来,微笑着接过了塑料花,握着傻子的手说:“谢谢这位朋友!”原教授由衷欣赏这个年轻人的应变能力。
⑤傻子得到夸奖,得意地跑下台来。没想到的是,当那个女歌手再次上台的时候,傻子又跑了上去,捧着一大束刚采来的野指甲花、鸡冠花。观众又一次“轰”地大笑起来,傻子则在台上手舞足蹈。主持人上前来,示意歌手接过鲜花,他则面对观众说:“这是真正的铁杆粉丝,他将给我们的歌手很大的鼓励!”他还拥抱了一下傻子,对傻子耳语了一句什么。傻子乐呵呵地跑下台来。
⑥演出继续进行。傻子再没有上台去,安静地在台下看着,直到表演结束。原教授感觉这是个有智慧有修养的主持人,给傻子以常人一样的尊重,没有一点讥笑的成分。但如果傻子一再上台,会严重影响演出效果,使演出变成一场闹剧。
⑦他很想知道主持人是如何使傻子不再上台献花的,于是向后台走去。只见主持人走到傻子身边,牵着傻子的手,向马路对面走去,进了一家小餐馆。原教授跟了进去,作了自我介绍,对他的主持表示嘉许,年轻人的脸微微泛红了。他说自己今年刚大学毕业,主持节目还不成熟。
⑧当原教授问他用什么方法使傻子没有再上台时,他说:“我在他的耳边说,‘送花只送一次就够了,送多了会被人笑。在台下听歌,结束了我请你去吃好东西’。人要守信,尽管他精神不太正常,我还是要兑现我的承诺,否则就是欺骗。”
⑨原教授说,这个学历低的选手就是我在小镇上遇到的主持人。大家经过热烈讨论,最后一致通过这位学历低的选手入选。
⑩两年多后,年轻的主持人偶然得知自己被录取的内幕,专程到原教授家去拜谢。原教授说:“对人生来说,爱是最高的学位!你自己做出了最好的回答,不用谢我。”
【1】短文在叙述过程中,主要采取的叙述方法是( )。
A. 倒叙 B. 插叙 C. 顺叙
【2】有时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你认为“爱是最高的学位”中的“学位”指的是( )。
A. 毕业证 B. 学习经历 C. 思想境界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在第④自然段和第⑤自然段中,表现年轻主持人有智慧、有修养的语言和动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赏析一下画线句子中的“牵着”一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结尾,原教授说的话在全文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
【7】从文中年轻主持人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完成练习。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的,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1】老舍先生的文章内容安排有序,详略得当,“元宵节”的内容属于__________写。这个片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
【2】“一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表达了这个意思。
【3】对元宵节的灯,你印象最深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选文中的“父亲”指的是____________。
【2】选文最后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话题转换。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语意转折
【3】选文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______和______的描写,“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了_____________,“平静”说明了____________,“慈祥”充分体现了___________。
15、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机难道不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报告这个喜讯的人把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分析加点词的特点,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天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突然当啷当啷地大响起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爸爸:“小红,告诉妈妈,今天爸爸不回家吃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青石说:“这样安静的生活,我讨厌了。我倘若能和蝴蝶和蚱蜢一样,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那多好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凑到我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很累。
用上“甚至”补充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一个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一颗星星落下来。(2)小女孩说:“有一个人快要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
(2)父亲对我笑着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
(3)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你干脆别读这本书。(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
(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
21、写作。
参加完读书会后,你肯定对经典名著有了一定了解。你最喜欢的是哪一本?这本书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请你写一篇读后感,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写清楚书中的主要内容;③重点写自己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④不能脱离原著随意发挥;5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