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哈尔滨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解释词语词。

    震慑:__________________ 

    驰骋:__________________  

    统摄:__________________ 

    心满意足: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句意,写古诗。

    (1)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边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千上万的花朵把花枝都给压弯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嬉戏的蝴蝶时常在花丛中起舞,舍不得离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由自在的小黄莺正在枝头上欢快地鸣叫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填空。

    1.读了《浪淘沙》这首诗,我想起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________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不贰过。

    3.仁者爱人,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暖于布帛;____________,深于矛戟。

    5.众皆__________,光_______________,水迸,________________

  • 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1)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2)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_________________又略带_______________的神情。

    3)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 5、读拼音,写词语。 

    zhēng________    wěi________   fěi________    fěi________

    duàn________     jùn________   guāi________   jiǎo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朗读古诗《游园不值》,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补充古诗。

    2看拼音,写词语

    cāng tái____lián xī____  chái fēi____

    3解释词语。

    (1)应怜:____________________

    (2)屐齿: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扣:____________________

    (4)柴扉: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赏析

    (1)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_____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2)诗歌题目中的“值”是______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游园不值》是_____ (朝代)诗人_____ 所写,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诗中写得非常形象又充满哲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______________

    (4)与《游园不值》中的蕴含哲理的诗句一样,还有苏轼《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 。和杨万里《小池》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泊船瓜洲》②《滁州西涧》

    ③《游园不值》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叶绍翁_______  (2)王勃___________

    (3)韦应物_______  (4)王安石_________

    6在下列古诗句中填上合适的花名,你一定行!

    人闲_______落,夜静春山空。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_______蘸水开。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_______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__村。

  •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①僵卧:指卧病在床。②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③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戌守边疆。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④夜阑:夜将尽。

     

    1诗中“僵”与“卧”描绘出了诗人_________的处境,对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与“不自哀”形成对比,表现了陆游坚定的报国之志

    B.展现了陆游晚年的凄凉与不得志

    2诗的前两句逐层深入,其中“_______”和“_______”两字体现了这种递进。

    3判断下列关于古诗后两句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古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和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渴望杀敌报国的志向,读来悲壮苍凉。______

    ②“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着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处境和命运。______

  • 8、阅读理解。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看拼音,写词语。

    bái rì   huánɡ hé

    ( )  ( )

    ɡāo shān dà hǎi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人(   ) 尽(   ) 衣(   ) 欢(   )

    入(   ) 近(   ) 依(   ) 欲(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 )楼   一( )河 一( )红日 一( )绿叶

    一( )山   一( )人 一( )诗人 一( )老虎

    4选择带横线字的正确解释。

    白日山尽 (   )

    A. 依靠   B. 同意   C. 按照

    5选择带横线字的正确解释。

    黄河海流 (   )

    A. 进来或出去   B. 收入

    6选择带横线字的正确解释。

    穷千里目 (   )

    A. 需要   B. 将要   C. 想要

    7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下面文宇,回答问题。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用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1这则寓言的标题是《   》,选自《       》一书,相传为古希腊寓言作家   所作。

    2加点的“这样”一词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么”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蚊子对狮子说这样长的一番话,是因为(   )。

    A. 蚊子说话太啰嗦

    B. 意思复杂,没有这么多话说不清楚

    C. 为了激怒狮子

    D. 为了刺激狮子,炫耀自己

    4文中两次写“蚊子吹着喇叭”对其正确的理解是( )。

    A. 两次描写作用都是一样的,表现了蚊子敢于向狮子进攻的无畏气概。

    B. 两次描写作用是不一样的,第一次表现蚊子的无畏、果敢;第二次表现蚊子的洋洋自得,不可一世。两相对比,巧妙地点出了蚊子先胜后败的原因。

    C. 两次描写作用都是一样的,表现了蚊子骄傲自大、洋洋自得的心态。

    5文中“叹息”一词写出了蚊子( )。

    A. 自负而又自卑的心理。

    B. 懊悔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C. 懊悔而又不服气的心理。

    D. 愤怒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6用一则成语来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恰当的一个是( )。

    A. 骄兵必败   B. 夸夸其谈   C. 自食其果   D. 纸上谈兵

  • 10、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

    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伽利略那时候才25岁,已经当了数学教授。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1】按文章内容填空。

    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

    “辩论家”中的双引号表示__________

  •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他每天要么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要么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鲁滨逊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还有一些麦子,由于被老鼠啃过了,他就随意把它们丢撒在地上,没想到不久竟长出了嫩芽,后来又结出了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1选文中“畜养”一词的意思是( )。

    A.饲养 B.指家养的兽类

    2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下来,鲁滨逊做了以下事情:

    (1)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_

    3鲁滨逊做的这些事,解决了______问题。

    4自创歌词来表现本书主题,下列句子不适合写入歌词的一项是( )

    A.当意外来临,学会接受和面对。

    B.凭借智慧和勇敢,定能战胜困难。

    C.不畏艰险,享受冒险的乐趣。

    D.保护自然,杜绝环境污染。

  • 12、读片段,完成练习。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1将画“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项中的问句与画“______”句子的表达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

    B.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C.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D.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 13、阅读《游极浦亭》,完成练习。

    游极浦亭

    李振福

    吴阳镇位于吴川市区西南,濒临南海,鉴江从西边流入大海。旧时吴川八景有六景在吴阳,可谓地灵人杰,是清代状元林召荣的故里,文化底蕴深厚,现在有梅花诗社和极浦诗社,每当梅花盛开的时候,人们在花下吟诗作对,泼墨挥毫,其乐无穷。极浦渔归是吴川八景之一,不少骚人墨客留下了诗词歌赋,镌刻在石碑上,筑成碑廊,形成一道人文景观,到极浦亭看田园风光,拜读碑文,瞻仰先贤,是很好的选择,往往一首诗就能让人品味半天,若有三五知己,藉着诗文谈古论今,乃一大快事。

    极浦亭的楹联上刻着“门对一峰圆”,碑廊上多篇诗文都提及这一景观。我顺着门向眺望鉴江下游冲积平原,尽是平川沃野,何来一圆峰?后来与朋友交流,才知道门对的一峰圆是指三四十公里外的粤西第一峰尖山岭,超出了我寻找的范围,深感自己不如先贤视野开阔,不如先贤有“远见”。可见当年极浦亭的选址取向十分讲究。

    极浦亭始建于南宋年间,极浦渔归曾经是一道著名的风景,它地处江口,常有船只停泊,渔艇纵横。每当夕阳西下渔船归来之时,渔火点点,有如繁星满天,昼夜皆商贾云集,热闹非凡。极浦亭门外现在已经是淤泥积起来的农田,失去了往日的喧闹,让人感到惋惜。由于鉴江上游带着大量的沙泥流到下游,在平缓的河床上沉积,黄坡镇与吴阳镇之间,由开阔的江海冲积成平原,历经数百年,沧海变良田。我站在昔日的河道上,仿佛看到了门治归舟,千帆日影,醉渔唱晚,一幕幕昔日的光景。

    南宋年间,三柏李氏开基祖李穆公由闽入粤,任职高凉府,后定居现在的吴阳镇中街村极浦亭,垦田教学,儒润乡里。透过诗词可以读懂它的尘封往事。碑廊在花间蜿蜒,我未赏完诗词,已是夕阳西下,斜阳照在斑驳的碑刻上,发着幽幽的文明之光。极浦亭是三柏李的发祥地,立春还未到,已是柳浪闻莺,满眼新绿,祥和的气息浸润心间,怀古幽情溢上心头。多情应笑我,取古琴置于膝上,一曲穿越时光,和应远去的桨橹渔歌。

    (注:吴川八景:一览凭高,丽山樵唱,延华弄月,极浦渔归,文翁耸翠,东海朝阳,限门飞雪和通驷垂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濒临( )                  品读( )

    【2】在文中找出描写“极浦渔归”情景的句子,然后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作者围绕极浦亭写了四方面的内容:碑文——___________——追昔——____________(在文段中找一个关键词填写),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感情。

    【4】历史变迁,沧海桑田,如今不少景点已经消失,或者仅仅留下遗址。我们要呼吁人们热爱环保,请写一句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读下面的话,并回答问题。

       有一次和朋友去海洋馆。有个游客问管理员说:“这只鲨鱼会长多大?”管理员指着水族箱说:“要看你的水族箱多大。”游客又问:“会跟水族箱一样大吗?”管理员仔细地说:“如果在水族箱,鲨鱼只能局限在几公尺的大小;如果在海洋,就会大到一口吞下一只狮子。”

    1鲨鱼生长的大小有什么规律吗?把它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有什么寓意吗?把它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我送小王出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带弟弟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1.我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都喜欢王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个星期天,妈妈要带我去西湖划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每天按时完成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点钟不到,我们就沿着崎岖的山路登上清凉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朝阳腾空而出。(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把云块向我们推来,越来越近,简直伸手可捉。(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对我说:“我今晚加班,回家会晚一点儿,你先睡觉。”(改成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给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玛丽号剖开了一个大口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改为双重否定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小作文

    仔细观察下边的漫画,写一段解说文字。要求: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特点及其寓意,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