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延安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请把下列的诗句、名言、座右铭等补充完整。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

    2.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________

    3.时间就是生命,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座右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理解课古诗内容填空。

    (1)这三首古诗都是(   )代诗人写的,是三首不同风格的(      )诗。

    (2)《送元二使安西》写的是(    )送(    )去(    )。时间是(   ),地点是(    )。诗中有一句千古名句(          )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的是(    )送(    )去(    )。时间是(   ),地点是(    )。诗中有一句千古名句(             )。

    (4)《赋得古原草送别》写的是(    )送(    )去(    )。时间是(   ),地点是(    )。诗中有一句千古名句(            )

  • 3、请写出《西游记》中的三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善舞    随心所______    ______无人烟

    ______知非福    ______一样    ______于事

    ______合之众    ______精会神    得意________

  • 5、古诗词名句默写。

    (1)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万和春住。

    (4)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

    (5)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日久见人心。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结合注释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神秀,阴阳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岱宗:泰山别名岱山,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齐鲁: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国名,这里泛指山东一带。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阴阳:阴指山北,阳指 山南。割:分割。决眦:形容极力张大眼睛远望,眼眶像要裂开了。眦,眼角。会当:一定要。

    1结合注释翻译这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入怎样的思想感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诗词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说说上阕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七八个/星天/ B. 两三点雨/山前

    C. 旧时/茅店/社林边 D. 路转溪桥/忽见

    3下列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

    B. 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

    C. 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

    D. 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

  • 8、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两位诗人的目光都紧盯农村_____这一特定时节,都运用了____手法勾勒出农村特有的生活画面,形象再现了农忙的景象。

    2古代诗人在反映农村生活时,感情往往比较压抑。但范成大、翁卷这两首诗却与之不同,读来有别样的滋味,试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   偶遇

    小城有家卖饰品的小店,店名极有意思,叫偶遇。小店开在一条古旧的街道上。店里卖的都是小饰品:精美的钥匙扣,拙朴的香水瓶,会唱歌的玻璃小人,五颜六色的发圈,每一样,都是精致小巧的。一间再普通不过的小屋,被装点得像童话。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店主是个六十开外的老妇人,穿大红的衫,戴贝壳串成的手链,笑容灿烂,举手投足间,自有一段风情。年轻时,她迷恋小饰物,一直没有机会开这样的店。退休了,她重拾旧梦,天天守着一堆宝贝,把日子过得如花似玉。

    那条街道我不常去,自然不知道这间偶遇。那天突然撞见,欢喜莫名。这样的相遇,不约定,带来惊喜。后来的一些天,我脑子里不时会蹦出那家小店来,一屋的小饰品,丁丁当当,丁丁当当。与老妇人的优雅,竟十分的般配。我不由自主地微笑,岁月里,我们会渐渐老去,梦想却不会。

    也是这样的偶遇,在武汉。文友拉我去逛光谷步行街。天桥之上,我被一朵一朵怒放的玫瑰花牵住了脚步。确切地说,那不是花,那是一堆橡皮泥。可它分明又是花,瓣瓣舒展,鲜艳欲滴。

    捏橡皮泥的,是个矮个子男人。眼睛细小,皮肤黝黑,满脸沧桑。沧桑中却有种淡定的平和。他在眨眼之间,把一小坨橡皮泥,捏成一朵盛开的玫瑰。我蹲下去,看他捏。他十指扭曲,严重残疾,却灵活。手像被施了魔法似的,在橡皮泥上轻轻一按,一瓣花开了。再轻轻一按,一朵花开了。

    我挑起一枝,紫色,典雅大方。想买。他说,这个不卖,人家预定好了的,你要买,我再给你捏。我惊讶了,我说,你可以重捏一个给预定的人啊。他却坚持不卖,说他答应过给人家留着的,就一定得留着。一会儿,他给我捏出另一朵来,洒上荧光粉。他关照:你回去对着灯光照上十来分钟,它会发光的,很美,很温暖的。

    从武汉回来,别的东西没带,我只带了那枝花回来。看见它,我总要想一想花后的那个人,生活对他或许有诸多不公,他却能够做到心境澄清,让花常开不败

    还是这样的偶遇,在云南。夜晚的广场上,一群人围着篝火在跳舞。不断有人加入进去,天南地北,并不熟识。不要紧的,笑容是一样的,快乐是一样的,心灵因一团篝火,在瞬间洞开。我站在圈外看,有人跟我招手,来呀,一起来跳啊。我笑着摇摇头。手突然被一女子牵了,她不由分说把我牵进那欢乐的人群中。灯光暗影里,她脸上的笑容明明暗暗,如星星闪烁。她说,跳吧,一起跳吧,很好玩的呀。她很快踩上音乐的节奏,身体像条灵活的鱼,看得我眼热,跟在她后面跳起来。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跳舞,完全不得章法,欢乐却像燃着的篝火,把人整个点燃。曲终,转身寻她,不见。满场的欢声笑语,经久不散。

    人生还有多少这样的偶遇?在时间无垠的荒野里,我们都是跋涉的旅人,却因这偶然的相遇和眷顾,布下温暖的种子。日后,于某一时刻,不经意地想起,那些温暖的种子,早已在记忆深处,生根发芽,抽枝长叶,人生因此变得丰盈。

                  (选自丁立梅精品十年精选集《遇见》,金城出版社)

    1老妇人把日子过得如花似玉是说她把生活过得怎样?(如花似玉:旧时比喻女子年轻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画线句能看出矮个子男人作为一个手艺人,他________

    第⑤段画线句能看出矮个子男人具有___________的优良品质。

    3第⑥段中加点的花常开不败有什么深层含义?我为什么会认为矮个子男人能让花常开不败?

    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中心灵因一团篝火,在瞬间洞开的意思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

    5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文章第②段中,有一句话说出了三次偶遇的共同特点,请找到并写出。

    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你阅读本文后的两条启示。(要求:两条启示合理且不重复)

    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思考:对朔方的雪的形象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如粉,如沙,决不粘连。                                       B. 羞涩美艳,平和恬静。

    C. 坚硬孤独,奋力抗争。                                          D. 蓬勃纷飞,旋转升腾。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 人生就像一支蜡烛,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B. 太阳一出来,地上就像着了火。

    C. 如往常一样,他径直走向了那家餐馆。

    D. 小秧苗整整齐齐地排着队,向春风老师点点头,鞠个躬。

  • 1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父亲的礼让

    那一年夏天,我在学校贫困生申请表上签了字。我想减轻父母的负担,因为学校有规定,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将可免去全年的学杂费,而这些学杂费用,足够我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最后,只有我和嘎子被列为准贫困生,之所以被称为准贫困生,是因为只有一个名(),所以,我和嘎子之间,只有一个会成为正式的扶助对象。

    接下来,学校分别派两名老师前往我们两家作调查。我陪老师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父亲急忙上前迎接,说:“今天早上喜雀不停地叫,我就知道有贵客要来,欢迎老师。”

    我帮忙招呼老师坐下后,把父亲和母亲拉进里屋,向他们详细说明我的申请以及准贫困生的事。最后,我一本正经的说:“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

    父亲低下头想了想,问我:“那嘎子家境如何?”

    我说:“比我强不到那去,他父亲上山打柴( )了腿,靠母亲支撑全家。”

    父亲最后对我说:“这个名额我认为归人家,你不能争,我们家境比他强,况且我和你娘还能( )钱。”

    好说歹说,父亲骂了我一通,说我年纪轻轻地不学好,我觉的一肚子委屈。

    父亲到外面招呼和老师说话,不一会儿回头对母亲说:“娃他娘,今天有贵客,把家里的鸡杀一只。”

    接下来,他乐呵呵地笑着,对老师说:“没啥,孩子听话就行,关于学费的问题,我和娃他娘都认为不算啥,我们有能力承担,谢谢校领导的关心。”

    老师吃惊地望着父亲,我站在院子里,感觉眼( )里都是泪水,我真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这样会损害我的尊严。

    母亲在院子里抓鸡,几次都没抓住,父亲过来帮忙,院子里鸡飞狗跳的。抓到时,父亲对老师说:“家里每年都会养几十只鸡,足够生活开支啦。”

    父亲还破例从井底取出放了几十年的老酒。那天,父亲喝的大醉。当晚我没有回学校,夜里醒来时,我听到父亲的咳嗽声和母亲的哭泣声 。

    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1】给文中加点的字在括号里注音。

    【2】父亲为什么觉得贫困生的名额应该归嘎子?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3】文中结尾说“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你知道当初的父亲那样做的理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本文,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春天是改革家

    鲍尔吉·原野

    在北方,四季当中,春天最神奇。夏季的树叶长满每一根枝条时,花朵已谢了,有人说:“我怎么没感觉到春天呢?”

    春天就是这样,它高瞻远瞩。它从事的工作一般人看不懂,比如刮大风。风过后,草儿绿了。再下点雪,然后开花。之后不妨碍春天再来点风,或雨,或雨夹雪。树和草不知是谁先绿的。河水解冻了,但屋檐还有冰凌。

    事实上,我们在北方看不到端庄娴静的春天,比如油菜花黄着,蝴蝶飞飞。柳枝齐齐垂在泛着绿意的春水上,新出的芽呈嫩嫩的鹅黄。黑燕子像钻门帘一样穿过枝条。这样的春天住在江南,它是淑女,适合被画成油画、水彩,被拍照和旅游。北方有这样的春天吗?没见过。在北方,春天藏在一切事物的背后。

    在北方,远看河水仍然是白茫茫的冰带,走近才发现这些冰已酥黑,灌满了气泡,这是春天的杰作。虽然草没有全绿,树没有吐芽,更没有开花,但脚下的泥土不知从何时起泥泞起来。上冻的土地,一冻就冻三尺,是谁将冰冻的土地化成泥泞?春天。

    像所有的大人物一样,春天惯于在幕后做全局性、战略性的推手。让柳叶冒出芽尖儿只是表面上的一件小事,早做晚做都不迟。春天在做什么?刚刚说过,它让土地解冻三尺,这是改革,是在把冬天变成夏天——春天认为:春天不是自然界的归宿,夏、秋才是归宿或结果——这事还小吗?

    春天是大人物,它深居简出,偶尔接见一下青草、燕子这些春天的代表。春天在开会,在讨论土地解冻之后泥泞和肮脏的问题。许多旧大臣认为土地不可解冻,解冻就乱了:泥泞的样子实在给“春天”这两个字抹黑。这些言论是呼呼的风声,我夜里常听到屋顶有什么东西被吹得叮当响,破门拍在地上,旧报纸满天飞。这是春天会议的一点小插曲。

    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这是春天的作风。春天一边招呼一帮人开会,另一边在让土地解冻,催生草根吸水,柳枝吐出新叶,把热气吹进冰层里,让小鸟满天飞。看上去一切都乱了、脏了,一切却在突然间露出了崭新的面貌。

    春天暗中做的事情就是让土地复苏,让麦子长出来,青草遍布天涯。“草都绿了,冬天想回也回不来了!”这是春天常说的一句话。春天并不是从冬天到达夏天的自然过渡,而是改革。世间最艰难的斗争是自然界的斗争,最酷烈的,莫过于让万物在冬天里苏醒。冬天是冷酷而古板的君主,拒绝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点点滴滴的变化。一变化,冬天就不成其为冬天了。正如不变化,春天不成其为春天。春天和冬天的较量,每一次都是春天取胜。谁都想象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白雪认为自己这么厚永远都不会融化。如果它们是钱,就永远花不完,但是积雪没想到自己不知不觉间就变成沟壑里的泥汤浊水了:

    春天朴素无华,春天大象无形,春在弄脏了世界又让世界进入盛夏春天实现了改革大计,它不贪功劳,改变了江山就退隐。它认为柳枝的叶苞就是叶苞,它并不是春天;青草也只是一株草,也不是春天。肩负改革使命的春天,说来就来;完成改革使命后的春天,说走就走。在北方,爱照相的人可以跟夏天合影、秋天合影、冬天合影,最难的就是跟春天合一张影,春天的脚步比照相机“咔嚓咔嚓”的快门声还要快。

    1在作者看来,第①自然段中有人“没感觉到春天”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③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江南的春天?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⑥自然段中,作者写“春天”在改革中碰到了哪两个问题?写这两个问题对表现“春天”这位“改革家”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⑧自然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全文内容,分条概括“春天”这位“改革家”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选文中体现作者心情的短语是______________,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我”很孤单,很寂寞,渴望找一个玩伴。

    B.院子里的小孩子都躲着“我”,不喜欢跟“我”玩。

    C.院子里居住的都是大人,没有小孩子。

    【3】“院子很大,空空落落”写出“我”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母亲买菜的这段时光,作者是怎么挨过去的?怎样理解此时作者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聪明猴哥的烦恼

    森林里,大家公认猴哥最聪明。小动物们遇到什么难题,都来找猴哥解决。比如,小野猪要学盖房子啦,小黄鹂要学五线谱啦,小熊猫想学画画啦……猴哥总是一笑,说:简单,简单!他就把房子怎么盖、五线谱怎么认等,都告诉了小动物们。

    小野猪学着盖起房子来,一点儿不怕劳累;小黄鹂每天早早起来,站在枝头上练起歌喉来,从来都不觉得辛苦;小熊猫背起画架,专心地到野外去写生,画儿画得越来越好,也压根儿没叫过苦……

    可聪明的猴哥呢,整天待在家里,喝喝咖啡,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打打游戏,或者躺在沙发上闭目养神。

    这天,猴哥从电视节目中惊奇地发现:小野猪已成为森林有名的建筑师;小黄鹂正在参加演出,成了当红歌星;小熊猫开了个人画展,成了著名画家……就连平时笨手笨脚的狗熊,也开起了诊所,当上了医生。

    现在,他们都有了成就,我呢?我这么聪明,却一事无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猴哥非常烦恼,不知是怎么回事。

    1①②③……”的序号标出自然段。

    2读一读,照样子在句子中找出表示下面意思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例:现在,他们都有了成就,而我却一事无成。

    什么事都没有做成。(一事无成)

    ①森林里,大家公认猴哥最聪明。

    大家都认为。________

    ②小熊猫背起画架,专心地到野外去写生。

    用心。________

    ③聪明的猴哥整天待在家里。

    从早到晚,成天。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画家    建筑师     医生      歌星

     

     

    小野猪       小黄鹂    小熊猫    狗熊

    4我这么聪明,却一事无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动物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

    A. 遇到难题只是找猴哥解决。

    B. 小动物们不仅请教猴哥,还不怕辛苦,动手去做。

    C. 小动物们做的事情都很简单。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句子大舞台。(12分)

    (1)藏戏是戴着面具演出。(改为反问句)

       

    (2)爸爸说:我今天很忙,就不接你回家了。(改为转述句)

     

    (3)维吾尔的姑娘漂亮。维吾尔的姑娘能歌善舞。(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4)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缩句:  

    (5)竹楼藏在竹林中。(扩句)

       

    (6)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

    修改病句:  

     

  • 16、句子加工厂。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句子练练坊

    1.人们爱秋天,爱它的天高气爽,爱它的云淡风轻,爱它的瓜果飘香……(仿写)

     

    2.经过百劫千难,最后的成功,属于不懈的追求者。(改为反问句)

     

    3.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转述句)

     

    4.城市之间如此相像。(改写成比喻句)

     

    5.天空中洒满了星星(改写成拟人句)

     

    6.发生什么样的危险。诺贝尔毫不动摇研究炸药的决心。(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7.他想:“是的,这样的事情不能长久做下去,非停止不可。”(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8.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撕破了的湿淋淋的渔网。(缩句)

     

  • 18、调换顺序,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可适当增减个别字词)。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  

    1)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抗震救灾英雄的故事,我们怎能不为之肃然起敬?(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完作业后,我们要认真改正并检查作业中的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句子意思不能变。

    例: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1)这么大的风浪,那个渔民怎么能驾着小船出海去呢?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 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

      赖以拄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