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再组词。
绵 ( ) 婉( ) 烘 ( )
棉 ( ) 碗( ) 哄 ( )
锦 ( ) 惋( ) 洪 (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学期我们饱览了三亚落日的美景:在夕阳的余晖中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__________________,醉醺醺地____________________。欣赏了广玉兰终年不败的叶片:广玉兰的叶片__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再配上有着________________的叶背和那______________的边缘,使人觉得另有一番情趣。夹竹桃呢?哦,正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________________败了,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黄了,又长出___________________。无日不迎风吐艳。
2.孔子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了深奥的道理,在他看来,水是_________________,它好像有德行,有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由水的特性,我们还能联想到一些诗句,如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还有朱熹的“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其实《长江之歌》中的有些诗句也正表现了水的特性,能表现水“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写词语。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困难——(________) 茂盛——(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粗壮: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4、我能答。
我们的生活中像霍金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许多,比如________。
5、古诗词填空。
1. ______________,杨柳依依。______________,雨雪霏霏。
2.行道迟迟,______________。我心伤悲,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
4.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5.《采薇(节选)》选自《_____》。《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______,又称 “________”。
6.《采薇(节选)》前四句采用了_____的手法,以______和_________所见的不同景色进行________,表达了内心的________。
7.“杨柳依依”中“依依”表面是写__________,更深层的是表达了戍卒___________之情。
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点明出征时是____________。“依依”形容____________。
9.“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__________。“霏霏”形容___________。
10.“行道迟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明送别远方的亲人时,正是春天,微风吹拂着柔嫩的柳枝,面对此情此景,他想起《采薇(节选)》中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阅读
樵父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这首歌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____________,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
体裁是_______,“卜算子”是_______,“送鲍浩然之浙东”是_______。
【3】“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抒写了词人__________。这句既写送_______,又送_______,表达了词人对_______的留恋,对_______的深情。
【4】“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两句写出了词人_______溢于言表,对友人鲍浩然的_____________也隐藏在词句中。
【5】“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几句中,词人把水比作____________, 把山比喻为____________, 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____________。
8、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B.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
C.“闲”的意思是空闲。
D.“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表达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9、只要弯一弯腰
夜深了,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的声音传来:“弯下腰,请多捡些小石子,明天会有用的!”商人決定遵照这一指令,便弯腰捡起几颗石子。到了第二天,当商人从口袋中掏出“石子”看时才发现那所谓的“石子”原来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自然,也正是这些宝石,使他立即变得后悔不迭。天呀!昨晚怎么就没能多捡些呢?
这是科学家巴甫洛夫讲的一个故事,尤其(启发人深刻思考而有所醒悟)的是,他在讲完故事后说:“教育就是这么回事——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才会发现以前学的科学知识是珍贵的宝石,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可惜,因为我们学的毕竟太少了!”
不是吗?教育送给人的明明是瑰丽的“宝石”,可总有人因为弯腰太累而(看见了如同没有看见一样,形容不关心,不注意),结果白白地错过了许多机会。
还有个故事更(含义深刻,耐人寻味),是歌德在他的叙事谣曲中讲的。
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把它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就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从铁匠那儿换来三文钱,并用这三文钱买了18颗樱桃。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进,经过的全是茫茫的荒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够呛,就让藏于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18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上操劳。”
不会弯腰或疏于弯腰,是糊涂;而耻于弯腰者,肯定是傻子!弯腰的确有点累,但如果农民不弯腰,他能开镰收割吗?
【1】根据文中括号里的解释依次写出三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一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珍贵的宝石”“瑰丽的‘宝石’”在文中所指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冬游西藏
与高天厚土联结——于是有了力量;与极地低空联结——于是有了天堂;西藏——天地相连的地方,走进西藏,你就走向了阳光,走向了天堂。可你知道吗?冬游西藏,哪里是最佳去处呢?
一是以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代表的藏东冬令生态旅游。冬到雅鲁藏布,心情舒畅,上有皑皑雪山,中有绿色亚热带植物,而下面就是远比夏季清澈的奔涌江水。奇特的雅鲁藏布江马蹄型大拐弯,像一条银色的腰带,在此蜿蜒飘逸。不远处,帕隆藏布峡谷的另一个马蹄型拐弯,同时出现在你的视野,像一对奇特的“双胞胎”……途中会有很多小村庄让你感觉好像回到“原始村落”……
二是以布达拉宫为中心的冬季圣城旅游。拉萨,山环水绕,天高气爽,年日照时间长达3000小时以上,是世界著名的高原“日光城”,冬日暖阳遍及每年的11月至来年的4月,白天的气温达到10—18度,你可以清闲、从容地在布达拉宫、大昭寺享受拉萨“日光城”的冬日暖阳。
三是以珠穆朗玛峰为代表的冬季观雪峰旅游及奥运旅游。珠穆朗玛,藏语的意思为"第三女神",它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高的山峰。在这里你不但能感受到群山来朝、波澜壮阔的景象。还能看到素有"世界上最高的风向标"之称的珠峰旗云。在每年天气晴朗的冬季,珠峰峰顶常飘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旗云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可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如果旗云飘动的位置越向上扬,说明高空风越小,越向下倾,说明风力越大;若和峰顶平齐,风力约有九级。
【1】仿照第一自然段,写一句话。
【2】冬游西藏,有哪几个最佳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阅读,你感觉西藏的冬天冷吗?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解释“珠峰旗云”的句子。
【5】对于西藏,你还有哪些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西藏旅游部门想让你根据西藏的特色为她写一句广告词,你会怎么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镇定——(______) 和蔼——(______)
火冒三丈——(______)
【2】画“____”的句子是对父亲________的描写。父亲“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是因为__________;“平静”说明了________;“慈祥”表现了_____________。
【3】父亲脸上的表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在文中用“﹏﹏”画出原因。
【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父亲“瞅了瞅我们”,期望“我们”_______________;他又“望了望我们”,期望“我们”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红叶与白莲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像小船般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hán bāo yù fàng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舒畅!——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发作了,大雨接着就来。越来越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在那无遮蔽的是空之下,我不敢出去,也无法可想。
对面屋里母亲呼唤着,我便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身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倒下来,正fù gài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未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她打着,只能打在勇敢慈爱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
母亲啊!您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您,还有谁能为我遮挡?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词语。
hán bāo yù fàng | fù gài |
______ | ____ |
【2】文中的“唤”还可以换成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联系短文回答问题。
①“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这句话与下文哪一句相照应?写出相照应的句子:________
②“母亲啊!您是荷叶,我是红莲。”这里作者把母亲比作什么?________为什么要这样比喻?________
【5】你还学过哪些描写荷花的诗句?请把印象深刻的几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们妈妈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她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1】这篇文章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写到了煮腊八粥的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与结尾互相照应的语句。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泫然”所流露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爱阅读
为人民服务(节选)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1】用“________”线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2】联系上下文,说说选段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完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彻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党及其领导的队伍的根本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
【4】张思德同志就是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_______之一。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很累。
用上“甚至”补充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得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雪覆盖了这座美丽的城市。(“被”字句)
被白雪覆盖了的这座美丽的城市。
B.桃花心木不是一种普通的树。(肯定句)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C.这场电影,我不能不去看。(反问句)
这场电影,难道我去看吗?
D.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感叹句)
此刻,他的心情激动吗?
19、仿写句子。
(1)父爱是北斗,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也能让我辨明方向。
父爱是_______,即使_______,也能_______
(2)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攀岩前行;
选择了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
20、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运用同义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百花园
大自然赐予我们美丽的风景,有山清水秀的仙境,有雄伟壮阔的奇观……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快乐地成长。美丽的仙境一定有一处让你留恋,雄伟的奇观一定有一处让你震撼。请以大自然中的景物为题材,写一篇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