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族交流、交往和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反映这一主流的是( )
A.玄奘西行
B.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
C.唐蕃和亲
D.郑成功收复台湾
2、赵匡胤是在黄袍加身事件后登基称帝的。五代律令沿用唐律。《唐律疏议》有十恶不赦的说法,其中第六恶是大不敬。王元亮对“大不敬”的注释是:“谓盗大祀神御之物、乘舆服御物……”事件中,赵匡胤罪大恶极,已无活路,只好称帝的违法行径是( )
A.偷取了皇帝的御服
B.穿上了皇帝的御服
C.派兵劫取皇帝御服
D.领兵入宫索取御服
3、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一个人苦深冤重。塑造“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是( )
A.吴承恩 B.关汉卿 C.徐光启 D.曹雪芹
4、“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元朝时形成的少数民族是
A. 藏族 B. 回族 C. 蒙古族 D. 白族
5、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50年10月上半月多次召开会议,毛泽东指出:“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上述积极政策”是指
A. 土地改革
B. 抗美援朝
C. 第一个五年计划
D. 和平解放西藏
6、“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它形成于( )
A.雍正年间
B.康熙年间
C.乾隆年间
D.道光年间
7、“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济,谁知道变作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地。就教他骗的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A.科举制度是一种公开公正的选官制度
B.隋炀帝时期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
C.明朝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D.科举制度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支持
8、下列关于《资治通鉴》的表述中,不确切的是
A.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B.叙述了夏朝到五代的历史
C.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D.主张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9、河北民歌《小放牛》中有这样的歌词:“赵州桥什么人儿修?”对唱是“赵州桥鲁班爷爷修”。其实对唱并不符合历史,如果由你来对唱,歌词可以改为( )
A.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修
B.赵州桥唐朝工匠杜甫修
C.赵州桥唐朝工匠李春修
D.赵州桥宋朝工匠毕升修
10、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由此可见,“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A.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B.互相借鉴经验
C.优秀人才的辅佐
D.社会的统一安定
11、下面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关于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①建立隋朝②开凿运河③灭掉陈朝
B. ①灭掉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凿运河
C. ①开凿运河②灭掉陈朝③建立隋朝
D. ①建立隋朝②灭掉陈朝③开凿运河
12、“省级行政区”作为我国地方最高级别的行政机构,最早出现在:
A.隋 B.唐 C.宋 D.元
13、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荣居“史上十佳亚洲小说”榜首的是和下图所示情节有关的一部文学巨著。以下对此书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 明代曹雪芹创作的文学巨著
B. 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C. 把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推向了高峰
D. 抨击了封建礼教,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
14、“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 《齐民要术》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
15、“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下列与唐高祖有关的是
①开通运河 ②起兵反隋 ③长安称帝 ④重用魏征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6、右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在我国的
A.四川 B.西安 C.洛阳 D.上海
17、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术 B.纸、火药、活字印刷术、司南
C.火药、活字印刷术、司南、纸 D.活字印刷术、司南、纸、火药
18、如图是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2000多年前,经受住了汶川地震的考验,至今一直造福于人民。此项工程是
A.都江堰
B.隋朝大运河
C.赵州桥
D.元朝的运河
19、“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交往中体现了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戚继光抗倭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北宋的开国皇帝是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徽宗
21、持续八年之久的________是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利加大,逐渐形成唐末________的局面。
22、被誉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________》是一部与农业有关的著作,是明末清初的________所著。
23、从1405年到______年,郑和率船队________ 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24、相关链接,根据提示写出人物。
(1)她是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_______
(2)唐朝诗坛名家辈出,享有“诗仙”美誉的是:_________
(3)编写编年体巨著《资治通鉴》,记载历代王朝兴衰得失:_________
(4)《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著作,其作者:________
(5)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艺术形象的文学家:___________
25、小说:
小说 | 作者 | 成书时间 | 主要内容 |
《三国志通俗演义》 | ______ | 元末明初 | 描写了________、_____、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全书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是我国______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
《_________》 | 施耐庵 | 元末明初 | 以__________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官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________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运用______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
《西游记》 | __________ | 明代中期 | 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_______得到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小说语言生动流畅,故事引人入胜。 |
影响:明代的这三部小说虽然主题和风格各异,但都规模宏大,结构严整,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语言生动,问世后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家喻户晓,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并对以后的小说、_______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6、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________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打败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史称“__________”。
27、艺术
(1)书法: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等。________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________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2)绘画: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等。________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3)音乐、舞蹈:吸收了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多姿多彩,还涌现出一批技艺超群的舞蹈家、歌唱家和乐器演奏家。
28、郑和下西洋
(1)条件:________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
(2)目的:提高________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3)时间:从1405年到________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4)到达地区: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东海岸和________沿岸。
(5)影响: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29、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著名的有_____ 和徽商。
30、南宋的抗金英雄是——
31、 材料一:(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内容体现了“太宗”什么思想?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
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2)请你列举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件典型史实。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3)材料三中的“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唐朝是怎样加强与这个民族的关系的?(列举两件典型史实)
32、该事件曾经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海防,平定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倭患。在此事件中涌现了一位民族英雄,他的名言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33、千百年来,大运河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1)材料一中A B C代表城市名字A: B: C:
(2)假如隋朝考生从C城到B参加科举考试,需经过运河名称。(按顺序)
----- -----
材料二 2014年 6月 23日大运河的申遗成功——大运河沿线的北京、河南等8个省35个城市的大运河遗产整体申报世界遗产,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申报大运河为“世界文化遗产”有何现实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