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和积累运用完成填空。
(1)《为人民服务》中,毛主席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增加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2)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
(3)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
(4)“良药苦口________,忠言逆耳________”告诉了人们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照样子写寓言。
例: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上雕刻蝙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月十五点灯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赏月吃月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义词。
粗心——(______)示弱——(______)断定——(______)担心——(______)
光滑——(______)舒服——(______)聚精会神——(_____)一清二楚——(______)
4、《顶碗少年》感悟(___________)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___________)。
5、查字典填空。
“鼎”字如果你不会读,要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部,再查____画。
“鼎”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②大;③正当,正在。“鼎力相助”中“鼎”的意思是____,“鼎盛”中“鼎”的意思是____,“人声鼎沸”中“鼎”的意思是____。我知道的含“鼎”字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请用“∕”划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2】写出下列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吾:_____ 淡墨痕:_________
夸:_____ 满乾坤:_________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句意:__________。
【3】诗中表现诗人王冕高尚情操的诗句是 _______ , ____ 。
【4】“岁寒三友”指的是___、___、___。“文房四宝”指的是___、____、___、____。
【5】历代文人墨客喜欢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节操。请你默写一首课外搜集的描写梅花的古诗。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上渔者
, 。 , 。
【1】默写古诗。
【2】“江上往来人”中“往来”是因为( )
A.江上风景美 B.江上鲈鱼美 C.江上一叶舟美 D.看渔民打鱼
【3】反映了渔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分别是什么?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
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 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
【2】前两句诗描写出了景物_______的特点。
【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月光的皎洁。
B.第二句诗中的“湿”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C.末句中的“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思念家乡和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情感。
9、快乐阅读。
①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chóu chàng(( )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jīng huáng( )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不记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yī wēi( )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②光线正无可挽回地xiāo shì( ),一派荒凉。
【1】看拼音,写词语。
【2】“我”为什么不出声地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_”的①②两句属于____________,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烘托了“我”____________的心情。
【4】请你用“﹏﹏﹏”画出描写母亲动作的句子,体会母亲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片段,你怎样评价这位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片段,回答问题。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1】“厄运”的“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 部,____ 画,“厄运”的意思是_________ 。
【2】“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_____ 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______ 地坐待着。”你从所填的词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指 ,说它是“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是因为_____________。
【4】“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句话中,“似乎”这个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藏在心中的鲜荔枝
小时候,我很不懂事,爷爷一生病,家里人都急得团团转,只有我最开心。因为来看望爷爷的叔叔、阿姨时常会留下一些奶粉、罐头之类的“好东西”,爷爷又总是说:“我不爱吃。”于是这些好吃的便成为我的“囊”中物。可是,八岁时由吃引起的一件事却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思想感情也发生了变化。
这一天,爷爷又病了,咳得很厉害。姑姑拎着一大袋东西来看他。“准是又有好吃的啦!”我想是,便偷偷地藏在卧室门外看。果然姑姑从袋子里拿出来蜂王浆等补品,还有一大串鲜荔枝!“爸,这是你最爱吃的鲜荔枝!”姑姑边说边剥给爷爷吃。那晶莹的荔枝肉馋得我直流口水,可惜就在这时我被妈妈叫走了。
回来时,姑姑已经走了。爷爷知道我最爱吃鲜荔枝,就招呼我说“小王琴,来,来,这个爷爷不爱吃,你拿去吃吧。”我感到奇怪,便问道_____爷爷_____刚才姑姑不是说您最爱吃吗_____噢_____爷爷以前爱吃_____现在不_____不爱吃啦了_____“太棒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爷爷在一旁默默地笑着看着我吃。
当荔枝所剩无几时,妈妈给爷爷端饭来了。见此情景,她怒不可遏地呵斥道:“小琴,你怎么把爷爷最爱吃的鲜荔枝给吃了!”说着就将剩下的几个荔枝夺了过去,放在了爷爷的床边。听了妈妈的话,我委屈地哭了。爷爷赶紧地说:“没关系,我……我不爱吃……”
我低着头走出了爷爷的房间,这时我才明白,关非爷爷不爱吃,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从这时起我心中便藏下子这串鲜荔枝。
以后,我发现身边有许多像爷爷那样的人,他们以种种“不爱,不喜欢”为借口,把好处让给了我。而我不再不像小时候那样不懂事了。我也学会了“撒谎”,告诉他们:我也不喜欢,给您吧!
【1】给短文第③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补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我感到奇怪,便问道________爷爷________刚才姑姑不是说您最爱吃吗________噢________爷爷以前爱吃________现在不________不爱吃啦了________
【2】写反义词。
怒不可遏——________ 呵斥——________ 委屈——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给第⑤自然段的横线处填上合适的文字。
【4】读了短文,请谈谈你对“从这时起我心中便藏下了这串鲜荔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自然段中,用波浪线画出体现“我很不懂事”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听过像文中爷爷类似的谎言吗?请用几句话说一说你的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半截蜡烛(节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里顿时暗了许多。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1】“厄运即将到来了”中的“厄运”在文中具体是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一句表现了伯诺德夫人______________的心理。
【3】照样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那天晚上大儿子杰克为了保护情报所采取的具体行动。
例:小女儿推说睡觉,拿走烛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中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说说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出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蚂蚁的壮举
在南美洲的草原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令人惊心动魄的事。
一个秋日的下午,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呼呼直窜的烈火形成了一个火圈,向草丛中央一个小小的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的蚂蚁被逼得节节败退,他们似乎除了葬身火海已无别的选择。但是,就在此时,出乎意料的事出现了,只见蚂蚁们迅速聚拢,抱成一团,滚作一个黑色的“蚁球”冲进火海。烈火将外层的蚂蚁烧得噼啪作响,然而“蚁球”却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冲进小河,河水把蚁球冲向岸边,使大多数蚂蚁绝处逢生。
小蚂蚁在毁灭性的打击面前的这种壮举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它们临危不惧 团结一心 为了整体的利益牺牲个人的精神是否给予人们一些启示呢
(选自小学语文教材《蚁国英雄》有改动)
【1】把最后一段缺漏的标点补上。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分散——________
缓慢——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惊心动魄:________
绝处逢生:________
【4】写出第二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蚂蚁的壮举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那个星期天(节选)
①……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②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觉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清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边,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惶(______) 急遽(______) 消逝(______)
【2】第①段中三次用到“一声不吭”,第一次“一声不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处“一声不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第三处一声不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我”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感受。
【3】第②段中写“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请你用“ ”划出文中描写光线变化的句子,再联系上下文体会“漫长而急遽”这对反义词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划线句抓住了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语言来描写,从中你感受到母亲此时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怎么看待作者笔下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②段结尾写男孩“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男孩的希望彻底破灭,他感到无可挽回的失望和伤心。
B.男孩在光线的变化中,感受到了时间消逝永不再来的惆怅。
C.男孩幼小的心灵里,第一次有了人生无奈、不可能事事如愿的伤感。
D.男孩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愧疚,决定任由时间流逝,不再责怪母亲。
15、句子乐园。
【1】的好朋友伦捷送给我一块电子表。(改成“把”字句)
【2】假如因为这些我们就退回去,退到爸爸妈妈温热的怀中,那我们还算什么呢?(改成陈述句)
【3】一个叫权善才的将军误砍了昭陵上的柏树。(改成“被”字句)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改成转述句)
【5】修改病句。
(1)某家新开张商店广告:欢迎新老顾客光临。
(2)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3)演员的穿着打扮怪模怪样,同学们不禁忍不住笑了起来。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原句:鲁肃答应了为诸葛亮借二十条船的要求。
(1)改写成带“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成带“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寒风吹在脸上,很痛。(改成夸张句)
。
(2)妈妈高兴地说:“小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改成转述句)
(3)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搜查”。(改为直接叙述)
。
(4)写一句话,用上“否则”及表示关联的词语“无论……都……”。
。
18、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不会忘记几年来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转换句子。
例:父亲说:“我的糖葫芦蘸得均匀。”
父亲说,他的糖葫芦蘸得均匀。
他经常说:“还不如我闺女呢,太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在疫情肆虐的那段日子,也许年轻护士脸上深深的勒痕感动了你;也许警察叔叔在风雪中坚持的守卫感动了你;也许小区门口社区志愿者为人们测温时的耐心感动了你……请你选择疫情期间让你感动的一个场景写下来,注意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