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所给的解释写词语。
1.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_____)
2.各人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意见。(_____)
3.一切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_____)
4.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_____)
2、重温课堂。(8分)
(1)《黄果树听瀑》按 顺序主要写了瀑布的 ,水花落在小镇上的情景,作者在谷底的感受。
(2)同学们,你看到过太阳雨吗?一边下雨,另一边却阳光灿烂。 的《竹枝词》中的“ , “描写正是这样的景色。
(3)《江南春》的作者 ,在诗的开头 , 就描写了处处繁华的江南美景。
3、补充词语,完成后面的练习。
开山(_______)祖 能歌善(_______) (_______)然不同 (_______)堂大笑
张灯结(_______) 万象更(_______) 日夜不(_______) 有(_______)无力
①这一学期小明的表现和上一学期_________。
②新年到了,到处是_________的景象。
4、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独特——( ) 蔚蓝——( ) 恰当——( ) 前途——( )
吃惊——( ) 依据——( ) 展示——( ) 优美——( )
5、趣味练习。(根据提示完成对联、成语练习。)
1.请按对联要求将下列四句话整理搭配成两副对联。
春夏秋冬春为首 红梅正报万家春 梅桃李杏梅占先 绿竹别具三分景
________
2.下面的名字都是取自一些有寓意的成语,选择其中三个,把其中隐含的成语写出来。
赵文武_____ 陈子龙_____ 王华茂_____
李鹏程_____ 张一帆_____ 李富荣_____
6、课内语段赏析
忆秦娥·娄山关
【1】默写诗词
【2】题目中“忆秦娥”是_______________,“娄山关”是_______________。
【3】解释
苍山:__________________
残阳:__________________
【4】“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课文中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怀?请你结合课文有关诗句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乐园
赠刘景文①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②,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③时。
(注释)①刘景文:北宋时人。苏轼看重刘景文,称他为“慷慨奇士”,与他交谊颇深。②擎(qíng)雨盖:指荷叶。③橙黄橘绿:橙子黄了,橘子绿了。
【1】解释加点的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尽:____ 犹有: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诗看,写荷、菊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菊“犹有傲霜枝”的景象,诗人要表达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寒 食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
【1】补全古诗。
【2】解释下列词语。
(1)春城:_____ (2)御柳: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写的内容和节日有关,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节日的诗句,请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描写全城皆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快乐阅读。
特殊的点名
李诗令
①下课的铃声骤然响起,马教授心头一震,随即用发颤的声音说道:“同学们,下课了!”
②然而,同学们瞪着大大的眼睛,谁也没有动。四年前,他们怀着无限的憧憬踏进校园,转眼就毕业了。明天,他们将奔向各自的岗位,面对讲台上这严父慈母般的老人,这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而又平易近人的老专家,这位把毕生精力都献给教育事业的老教授,他们是多么想将时光留住片刻,和老教授多待一刻啊!帐然之中,他们每个人还意识到,只要这个班集体一解散,就意味着他们这一生再也难以相聚了。
③马教授望着自己的学生们,喉结动了动,他很想再次宣布“同学们,下课了”,但嘴巴张了张,竟未能说出。窗外,艳阳高照,杨柳依依,蝉声长鸣,而整个教室里一片安静。
④班长站了起来,红着眼圈说:“老师,你给我们点个名吧!”沉默打破了,同学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释放点,渴盼地望着老师,说:“对!老师,您就给我们再点个名吧!”
⑤马教授愣证了半响,面带微笑地扫视了一遍同学们,然后慢慢地捧起了花名册。同学们立即调整坐姿,端端正正坐好,凝神望着老师。“现在开始点名!”马教授清了清嗓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⑥"肖石、张天利、温颖……”他大声点着名,四十五位同学相继站起又端正坐下。
⑦“马国政!”
⑧“?”同学们蒙了。
⑨“到!”未等同学们反应过来,马教授已响亮地回答了自己的点名。
⑩掌声立即响起,同学们眼里啥满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
【1】“憧憬”的意思是______,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的“?”的含义是( )
A.同学们想要下课了。 B.同学们问马教授问题。
C.同学们感到很突然,心中疑惑不解。 D.同学们质问马教授。
【3】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有两个同学对文章进行了内容概括。
同学 A:文章讲了在马教授上的最后一堂课结束时,学生们请他给全班最后一次点名,马教授在点了全班同学的名字后还点了自己的名字并响亮地回答,同学们深受感动。
同学B:文章讲了在马教授上的最后一堂课结束时,学生们请他给全班最后一次点名,马教授点了全班同学的名字,同学们深受感动。
(1)你认为同学(______)的内容概括更准确。
(2)你认为上面不够准确的内容概括,原因在于(_______)
A.内容概括太吵峻。 B.内容概括不完整。
【4】文中“马教授愣证了半响,面带微笑地扫视了一遍同学们,然后慢慢地捧起了花名册”,这是一处对人物_______和______的描写。展开想象,此时的马教授会想些什么? 请写一写。
【5】文章的题目是“特殊的点名”,谈谈这次点名特殊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时候,我才从秦岭来到渭北平原,最喜欢骑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奔驰。庄稼收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屋。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已不再平行。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啊,天到尽头了!”
我拼命向那树丛骑去,好长时间,赶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片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一个老人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如同仙翁。
“老爷子,你是从天边来的吗?”
“天边?”
“就是那道很亮的灰白线的地方。去那儿远吗?”
“孩子,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呢。”
“地平线是什么?”
“是个谜吧。”
我不太懂了,以为他骗我,就又对准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线上的矮屋奔去。但我失败了;那里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一道地平线。
我咀嚼着老人的话,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正因为是谜,我才要去解,跑了这么一程。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与我有一样兴趣的人去解,才永远是个谜吗?
从那以后,我一天天长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虽然时有艰苦、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地和天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的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无穷无尽的精力。
【1】文中加点的"我一天天长大起来",联系上下文看,说说它具体指的是什么?
。
【2】画线的"命运和理想是地和天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深刻含义是什么?
。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
【4】文中最后一句"永远去追求地干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无穷无尽的精力"中的"地平线"具体指的是什么?
。
【5】读完本文后,你有什么体会?请用简洁语言把它写出来。
。
11、阅读短文《人生如棋》,完成练习。
父亲喜欢下棋。那一年,我回家度假,父亲教我下棋。
我们俩摆好棋,父亲让我先走三步,可不到三分钟,三下五除二,我的兵将损失大半,棋盘上空荡荡的,只剩下老帅、仕和一车两卒在( )。我还不肯罢休,可是已( ),只能眼睁睁看着父亲“将军”——我输了。
我不服气,摆棋再下,几次交锋,基本上都是不到10分钟我就败下阵来,我不禁有些泄气,说道:“我的棋艺不如你, 没有经验。”父亲看着我说:“你初学棋,输是正常的。但是你要知道输在什么地方。我给你计算过,你三分之二的棋子是在前三分之一的时间内失去的。这期间你走棋不假思索,拿起来就走,失了也不觉得可惜。因为你觉得棋子很多,失一两个不算什么。”
我看看父亲,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后三分之二的时间,你又犯了相反的错误:对棋子过于珍惜。每走一步,都思前想后,患得患失,一个棋子也不想失,结果一个一个都失去了。”
说到这儿,父亲停下来,把棋子重新在棋盘上摆好,抬起头,看着我,问:“这是一盘待下的棋,我问你,下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想也没想,脱口而出:“赢啊!
“那是目的。”父亲不满地看了我一眼,“下棋最基本原则是得失,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每走一步,你心里都要非常清楚:为了赢得什么,你愿意失去什么。这样才能赢!”
我看看父亲,又看着眼前的棋,( )。人生不就是一盘待下的棋吗?所不同的是,有的人。模用刚摆好,还没开场:有的人,棋已经下了一半,得失参率;而有的人,棋已经接近尾声,尘埃落定!
人生如下棋,不管多么精彩的棋,其中总有遗憾。
人生也不如下棋,下棋最大的好处是:如果你下错了,还可以接着下。
【1】将下列成语的序号填入中的括号内。
A. 恍然大悟 B.孤军作战 C.回天乏力
【2】和父亲下棋,“我” 认为自己输在____________“父亲”认为“我”输在__________, 下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我所犯错误的具体体现。
【4】读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给合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下面两句话隐含的意思写出来。
“人生如下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也不如下棋”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中国孩子,行!
想当年,面对内外压迫和侵略,革命前辈是何等的(英雄 英勇)无畏。他们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英雄气概,同敌人血战到底,换来了新中国的艳阳天。不过,当今也有些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仿佛是“小皇帝”。这些孩子生活是舒服了,但生存能力却退化了。当今时代,社会在竞争,全球在竞争,这些孩子还能不(梦醒 猛醒)吗?
中国孩子面对世纪的挑战,一定要经常想到: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国孩子当然有志气,为中华民族争光!
去年暑假,四十多名少先队员代表大陆儿童去香港参加了“少年大使交流营”活动。那是对每个参加者的一次磨练。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晚上十点多钟回来,人很疲乏,但还要爬七八百级台阶,登上山峰才能回到营地。每个人都大汗淋漓,但营地没有热水洗澡。三四十人睡一间房子,不少人还睡在地板上,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博得了广泛的赞扬,为大陆儿童争了光!
是啊,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民族自尊心,有坚强的毅力和较强的生存能力,我们就可以说:“中国孩子,行!中国孩子一定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 合适)建设者和接班人!”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英雄 英勇)________
(梦醒 猛醒)________
(合格 合适)________
【2】“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意思是________。和它意思相近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等。
【3】画线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请给它换个说法,意思不变:________。
【4】本文重点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对此是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
【5】作为一个中国孩子,你想对自己的同龄人提出哪些呼吁呢?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美丽如初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详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
③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④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⑤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得分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
⑥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⑦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
⑧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⑨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1】文章第1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自然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 )
A.因为“我”等的时间太久了,母亲刚来不久。
B.因为母亲能把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而“我”还未能做到这点。
【3】第4自然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第1自然段中与第9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相呼应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5】文章结尾说“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这是因为( )
A.那些夜晚不仅月色美,而且情感美,凝聚着母亲深沉美好的爱。
B.那些夜晚是母亲、弟弟和“我”一起度过的,让“我”印象最深刻。
14、阳光的两种用法
童年的大院里,住的都是引车卖浆者流,生活不大富裕,日子各有各的过法。
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冰凉如铁,那时家里连个暖水袋都没有。母亲有主意,中午的时候,她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晾到太阳底下。其实,这样的法子很古老,几乎各家都会这样做。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赶紧就把被子叠好,铺成被窝状,晚上睡觉我钻进去时,被子里还是暖乎乎的,连被套的棉花味道都烤了出来,很香的感觉。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母亲一直用老家话,把太阳叫老阳儿。“阳儿”读成“爷儿”音。
从母亲那里,我总能够听到好多新词儿。把老阳儿叠起来,让我觉得新鲜。太阳也可以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能够折叠自如吗?在母亲那里,可以。阳光便能够从中午最热烈的时候,一直储存到晚上我钻进被窝里,温暖的气息和味道,让我感觉到阳光的另一种形态,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
街坊毕大妈,靠摆摊儿养活一家老小。她家门口有一口半人多高的大水缸,冬天用它来储存大白菜,夏天它还有特殊的用处。夏天到来时,每天中午,毕大妈都要接满一缸自来水,骄阳似火,毒辣辣地照到下午,晒得缸里的水都有些烫手了。水能够溶解糖,溶解盐,水还能够溶解阳光,这大概是童年时候我最大的发现了。溶解糖的水变甜,溶解盐的水变咸,溶解了阳光的水变暖,变得犹如母亲温暖的怀抱。
毕大妈的孩子多。黄昏,她家的孩子放学了,毕大妈把孩子们都叫过来,一个个排队洗澡。毕大妈用盆舀的就是缸里的水,正温乎,孩子们连玩带洗,大呼小叫,噼里啪啦的,溅起一盆的水花,个个演出一场哪吒闹海。
那时候,各家都没有现在普及的热水器,洗澡一般都是用火烧热水,像毕大妈这样给孩子洗澡,在我们大院是独一份。母亲对我说:“看人家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
我得佩服母亲用词儿的准确和生动,一个“煮”字,让太阳成为居家过日子必备的一种物件,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之后,还得加上一件,即母亲说的老阳儿。
真的,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对所有的人都大方且一视同仁,而柴米油盐酱醋茶却样样都得花钱买才行。不过,如母亲和毕大妈这样将阳光派上如此用法的人家,也不多。这样的用法,需要一点智慧和温暖的心,更需要在艰苦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本事。阳光成了居家过日子的一把好手,陪伴着母亲和毕大妈一起,让那些庸常而艰辛的琐碎日子变得有滋有味。
【1】读第二、三自然段,说说写了母亲的什么事情、母亲的特点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通过写毕大妈_________的事,表现了毕毕大妈对孩子______和______,也表现了她的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毕大妈的______之情。
【3】文中为什么反复提到“老阳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是怎样表达真情实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风景如画,怎比得上我的家乡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办法好,我们一定会采纳。(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4)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像天使一样,默默拯救受病痛困扰的人。(仿写)
我的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
17、扩写下面的句子。
(1)竹楼藏在竹林中。
(2)土楼显示了魅力。
18、还有谁比我更了解他呢?(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为直述句。
(1)强强说,放心吧,爷爷,他不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约翰脸上含者微笑对我说,他是否可以坐在我的旁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祖父也说,没有我那样念诗的,我那不叫念诗,我那叫乱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过草地的时候,战士们随身带的干粮都快吃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我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拟人句:高粱红了,稻子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你怎么能说这都是他的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此时此刻教室里真安静啊!”为开头写3—5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以“诚信”为主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要求按一定顺序来写,内容具体,书写工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