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quē fá kŏng jù shū jí xí jī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qī liáng jì mò yàn huì tiāo t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看见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昨天的愁绪如同薄雾,被阳光zhēng róng( )了。春天轻悄悄地nuó yí( )着自己的脚步,不知不觉来到了人们的身边。可爱的小燕子jué chá( )到wēi fēng( )中春天的气息, bù jīn( )回到那曾经居住的地方久久pái huái( )。
3、根据本单元的内容填空。
(1)《鲁滨逊漂流记》梗概按鲁滨逊历险的___________顺序记叙了“______________”“建房定居”“________________”“救‘星期五’”“______________”等事件。
(2)喜欢恶作剧的小男孩________,因为捉弄小狐仙,被小狐仙施了魔法,也变成了一个小狐仙。这时,家中的一只________想随天上的________一起去旅行,小男孩为了不让雄鹅飞走,紧紧抱住他的脖子,没想到却被雄鹅带上天空,由此开始了一次神奇之旅。
(3)汤姆·索亚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_笔下著名的儿童形象。
(4)莫道君行早,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兴尽晚回舟,________。争渡,争渡,________。
________ ,桃花流水鳜鱼肥。
粉骨碎身浑不怕, ________ 。
________ ,只流清气满乾坤。
发愤忘食,________ ,________。
你从远古走来, ________ ;你向未来奔去,________ 。
5、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李贺在《马诗》中描写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描写他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石灰吟》是____代诗人__________通过对石头不畏“____”和“___”,即使“____”也要留下清白的描写,赞颂了石灰_____、______的品质,抒发了诗人_____的思想感情。名句是:_____________。
3.《竹石》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写人。诗人在赞美竹的____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傲风骨。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寒食①
孟云卿
二月②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③,不独明朝④为子推。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⑤冷,江上流莺⑥独坐听。
把酒⑦看花想诸弟,杜陵⑧寒食草青青。
(注释)①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因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的,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②二月: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若冬至在十一月上旬,或是冬至到来年二月间有闰月,则寒食就在二月。③无烟火:寒食节禁火,但穷人常常断炊,不禁也无火。④明朝(zhāo):明天。⑤空斋:空荡的书斋。⑥流莺:鸣声婉转的黄莺。⑦把酒:手执酒杯,谓饮酒。⑧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宣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1】结合注释,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诗的前两句借___________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之情。这两句诗一写繁华,一写________,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________手法。
【3】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和“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都写出了寒食节禁火吃寒食的习俗。
B.《寒食》一诗借咏“寒食”写寒士的辛酸,却并不在“贫”字上大做文章,反而以一种幽默诙谐的自嘲,传达出一种抓住人心的悲哀。
C.《寒食寄京师诸弟》一诗中,诗的首句从远处着笔,遥想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近处落想,实写故园寒食的景色。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
D.孟诗表现了诗人节日思亲的伤感和同情民间疾苦的情怀;韦诗抒发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孤独之感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传统节日寄托着人们的感情,请选择一个节日,写出与这个节日相关的诗句,并标明出处。
节日: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竹石
郑燮①
( )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②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 ①郑燮:号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为“扬州八怪”之一。②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1】从“认、咬”两词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括号处,应填_________。
【2】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写人。诗人在赞美竹的_______________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8、阅读理解。
田园乐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释]①宿雨:夜雨,头天晚上的雨。②朝烟:指清晨的雾气。③家童:童仆。④山客:隐居山庄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⑤犹眠:还在睡眠。
【1】“朝”在诗中的读音为: ______。
【2】本诗描写的季节是___,我是从“_____、柳绿 、_____”这些词语中知道的。
【3】诗的三、四句描绘了一种____、______、___的生活。“ 莺啼 ”二字在诗中起到了_______的作用。
【4】先解释字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啼:_______ 犹:_____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第一个“看”是在________的时候,仿佛在说________。第二个“看”是在________的时候,仿佛在说________。
【2】你想对树和鸟儿分别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地下的家(《彼得·潘》节选)
[苏格兰]詹姆斯·巴里
第二天,彼得做的头一件事是给温迪、约翰和迈克尔量身材,好给他们几个找合适的空心树。树要是合适,下去时,你只消吸一口气,就能不快不慢地往下滑;上来时,你只消交替着呼吸,就能蠕动着爬上来。
不过,身材和树洞大小得合适才行,所以彼得量你的身材,就像给你量一身衣裳一样仔细。唯一不同的地方是,衣裳是按照你的身材剪裁的;而树呢,必须用你的身体去适应。一旦合适了,就得格外小心,保持这种合适的状态。后来,温迪高兴地发现,正因为这,全家人才维持着良好的身体状况。
温迪和迈克尔第一次试就合适了,但是,约翰须要更换一两棵树。
练了几天以后,他们就能像井里的水桶一样上下自如了。他们渐渐地都热烈地爱上了这个地下的家,特别是温迪。这个家像所有的家一样,有一间大厅;大厅的地面,要是你想钓鱼,就可以挖一个坑;地上还长着五颜六色的蘑菇,可以当凳子坐。有一棵永无树死乞白赖要在房中央长出来,可是,每天早晨,孩子们把它齐地面锯掉。到吃茶点的时候,它已经长到两英尺高,他们在树干上支上一块门板,正好当作一张大桌子;茶点一吃完,他们又把树干锯掉,于是,屋子里又有宽敞的地方来做游戏了。屋里有一个极大的壁炉,几乎占满了整个屋子的各个部分,你愿意在哪儿生火都行。温迪在炉前拴上许多用植物纤维搓成的绳子,她把洗净的衣裳晾在上面。床铺白天就靠墙斜立着,到六点半钟时才放下来,这时候,床铺几乎占去了半间屋子。除迈克尔外,所有的孩子都睡在这张床上,一个挨一个躺着,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翻身有严格的规定,由一个人发号令,大家一齐翻身。迈克尔本也可以睡在床上,但是温迪要有一个男婴,他最小,女人的心意你们是知道的;末了,迈克尔就给放在一只篮子里,挂了起来。
这个家是很简陋的,和小熊在地下安的家也差不离。只是墙上有一个小壁龛,不过一个鸟笼那么大,那是叮叮铃的闺房。一幅小小的围幔可以把她同外面隔开。叮叮铃是很拘谨的,不论穿衣或是脱衣,她都要把围幔拉上。随便哪个女人,不管她多么大,都没有享受过这样一间精致的卧室与起居室合一的闺房。她的床——她总是管它叫卧榻,真正是麦布女王式的,有三叶草形的床脚。床罩随着不同季节的果树花更换。她的镜子是穿长筒靴的猫用的那种镜子,在仙子商贩的货架上,如今只剩下三面还没有打碎的。洗脸盆是馅饼壳式的,可以翻过来;抽屉柜是货真价实的迷人六世时代的,地毯是马杰里和罗宾极盛时代(早期)的产品。一盏用亮片装饰的大吊灯,只不过挂在那儿摆摆样子;当然,她用自己的光就可以照亮她的住处。叮叮铃很瞧不起家中的其余部分,这也是难免的;她的住处尽管漂亮,却显得有点自命不凡,看上去,像一只老是向上翘着的鼻子。
【1】若不认识“龛”字,可以用______查字法来查字典,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画。通过查字典,我知道“龛”的读音是______,意思是______。
【2】“叮叮铃是很拘谨的”,她的“拘谨”表现在哪里?在文中用“﹏﹏﹏”画出有关语句。联系上下文,可以推测“拘谨”的意思是________。
【3】温迪一家通过_______通往地下的家,这个家是_______的、________的、_______的。
【4】你喜欢这个“地下的家”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穷人》(节选)(4+4+2+2分)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 选择最佳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上文中,主要的写作特色是………………………………………………( )
A.人物动作描写 B.人物心理描写
C.人物对话描写 D.人物神态描写。
②上文中,第一处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列举内容的省略 B.重复词语的省略
C.引文的省略 D.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2)“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一个“熬”字,说明了渔夫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说这句话时的心情是 。
(3)拉开帐子之后,渔夫和桑娜又会说些什么呢?请你也来一段对话描写。
(4)读了《穷人》这课,有人概括成四个字“穷人不穷!”,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12、阅读大舞台。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文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个“幸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幸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有什么话想对小女孩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孩子和书(13分)
①这小镇只有一家书店。这书店只有她一个卖书的。
②她卖了多少书?怎样忙过来的?没有人说得清。人们只知道,书架上的书越来越丰富,进出书店的人换了一拔又一拨,她的额头和眼角也渐渐刻上细细的皱纹。可她那一双眸子却依然如 般清明。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里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正因为这样,那些赶集的老婆婆们不买书也会进店来,歇乏,拉家常,向她讨水喝。 有时,她们也会大把大把地掏出鲜枣、红果,强留在柜面上。
③一天,小书店里来了一位年轻人。
④“您要买书?”“不,看看,先看看……”年轻人礼貌地说,“请您取一下那本书。”他指向那本装帧精美、雅致的诗集——《孩子和书》。
⑤“您看过这本书吗?”他抚摸着手中的诗集,问。
⑥她( )了:“没有……”真的,她卖过的书很多,但读过的书太少。实在是因为太忙了。她常常只能翻一翻新进的书:看看封面、内容提要、插图、定价。这是为了向客人介绍、推荐。让顾客买了不合适的书,她觉得对不起人家,尤其是那些农家孩子。她深知,那些孩子手中的一把把硬币是从妈妈的盐钱里一点一点抠出来的。
⑦“您,认识我吗?”年轻人突然问道。
⑧她愣住了,仔细地观察他,希望能记起来。可是,回忆里只是一片空白。他笑了。“您真好,说着,他放下手中的诗集,从包里取出一本书,递到她面前,“这是我送给您的。”她( ),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为什么送我书?
⑨见她不接,他就把那书放在柜面上,凝视着她,“您还记得十五年前的一个偷书的孩子吗?”她顿了一下,似乎为了唤起她的记忆,“他偷了您的书……您没有骂他……还给了他两块点心,是白皮的,一杯水,放了糖……”
⑩年轻人的话使她渐渐记起了一件往事。十五六年前,她店里许多捆书被贴上了封条,放在了角落里。有一天,她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声,走过去,啊!一个孩子,蓬头垢面,一脸汗珠,正从一捆书里掏出一本匆匆往怀里塞。她咳嗽了一声。于是看到一双慌张中带着倔犟的眼睛……她没有训他,送了那本书给他,好像是《牛虻》。孩子被感动了,哭着告诉说,父母都死了,他无依无靠,可是爱读书……她听了爱怜地为他擦去汗珠,又挑了几本书送给他,还给了他一点钱和食物……为了这件事,她后来也吃了点苦头……十 几年过去了,她已渐渐淡忘。难道眼前的他就是当年的那个孩子?
⑪当她回过神来,那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走了,柜面上只有他留下的那本书。她惊讶地发现,那是同样的一本诗集:《孩子和书》。
⑫扉页上,有几行秀气的字:
阿姨:
这本书赠给您—我写的—一个关于您、我、书的故事。
我,是一个诗人了。但,没有您,就只是一个偷书的孩子。
也许您早已忘记我了,那正是您的崇高。
偷书、爱书、写书的人
×年×月
⑬天哪,他是诗人!这诗人( )就是当年的孩子!
⑭“我要买书。”稚嫩的声音从柜面下传来,惊醒了她。她探出身子,看到一只胖胖的小手攥着硬币,另一只手指着一本小人书。“噢,又是二个孩子。”她急忙招呼这位小客人, 心想,兴许这个孩子将来也会成为诗人的,至少能成为有文化、有学识的人。
⑮门外传来一阵孩子的喧闹——放学了,她又要忙起来了,可是她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
(1)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选文相应的括号里。(3分)
俨然 依然 竟然 茫然 当然 赧然
(2)填进第②自然段中横线上最合适的喻体是:( )(1分)
a.湖水 b.泉水 c.秋月潭水
(3)第②自然段中说:“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里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善良、真诚”在全文中的表现。(3分)
(1)热情招呼不买书的顾客。 (2)
(3) (4)
(4)如果将第⑨自然段画线内容改为“他偷了您的书,您不仅没有骂他,还给了他点心和水”,两者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说说理由。(2分)
(5)联系全文,第⑩自然段中“她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的原因是 。(2分)
(6)“于是看到一双慌张中带着倔犟的眼睛”,“慌张”的原因是 ,“倔犟”的原因是 (2分)
14、阅读与欣赏。
毕业联欢会
红旗小学将召开六年级毕业联欢会,下面是本次联欢会的海报初稿和节目单。
【1】歌伴舞《闪闪红星》由哪个班级选送?( )
A.六(1)班
B.六(4)班
C.六(5)班
D.六(6)班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师恩难忘,永记于心”适合作为哪个节目的串词?( )
A.小品《同桌》
B.合唱《明天会更好》
C.独舞《孔雀舞》
D.小合唱《老师,您好》
【3】下面哪个节目适合安排在第三篇章演出?( )
A.小品《同桌》
B.诗朗诵《放飞梦想》
C.游戏《趣猜成语》
D.歌舞《感恩的心》
【4】请为毕业联欢会的海报设计一句动人的宣传语,并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对我说道:“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本是送你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脸上有很多皱纹。(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亲身体验,怎么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写句子。
理想是一块璞玉,需要你去打磨、雕琢。
理想是一粒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乐园。
1.对于盲人来说,难道他们不渴望见到红花绿草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南沙群岛。(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风一吹,满山的茶树都开了五颜六色的花,像火一样红。(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一张四十美元的罚单。(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每题1分,共7分)
(1)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缩句)
(2)老人又一次梦见了狮子。(扩句)
(3)天安门广场红旗翻动。(改为比喻句)
(4)小鸟在树枝上唧唧喳喳地叫。(改为拟人句)
(5)看到数十只幼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我们懊悔极了。(改为反问句)
(6)铁路要经过许多高山,要开凿隧道。(改为双重否定句)
(7)蔺相如对秦王说:“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为转述句)
18、按要求写句子。
1. 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2. 第二天,他把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改为被字句)
3.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转换句式,意思不变。)
19、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蚂蚁吃了一条大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成反问句。
小孩掉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有无数的闪光点……请以“为自己喝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